统编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100.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3864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1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10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统编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10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统编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10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统编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10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统编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10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100.docx

《统编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10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100.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100.docx

统编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100

统编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100

一、高中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炒米和焦屑

汪曾祺

   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威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

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似。

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不易领会的。

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这是很便宜的食品。

孩子买了,咯咯地嚼着。

四川有“炒米糖开水”,车站码头都有得卖,那是泡着吃的。

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也是专业的作坊做的,不像我们那里。

我们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别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一块。

也有搓成圆球的,叫做“欢喜团”。

那也是作坊里做的。

但通常所说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结的,是“散装”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来,是自己家里炒的。

   说是自己家里炒,其实是请了人来炒的。

炒炒米也要点手艺,并不是人人都会的。

入了冬,大概是过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筛子,手执长柄的铁铲,大街小巷地走,这就是炒炒米的。

有时带一个助手,多半是个半大孩子,是帮他烧火的。

请到家里来,管一顿饭,给几个钱,炒一天。

或二斗,或半石。

像我们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

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齐,没有零零碎碎炒的。

过了这个季节,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着。

一炒炒米,就让人觉得,快要过年了。

   装炒米的坛子是固定的,这个坛子就叫“炒米坛子”,不作别的用途。

舀炒米的东西也是固定的,一般人家大都是用一个香烟罐头。

我的祖母用的是一个“柚子壳”。

柚子——我们那里柚子不多见,从顶上开一个洞,把里面的瓤掏出来,再塞上米糠,风干,就成了一个硬壳的钵状的东西。

她用这个柚子壳用了一辈子。

   我父亲有一个很怪的朋友,叫张仲陶。

他很有学问,曾教我读过《项羽本纪》。

他薄有田产,不治生业,整天在家研究易经,算卦。

他算卦用蓍草。

全城只有他一个人用蓍草算卦。

据说他有几卦算得极灵。

有一家丢了一只金戒指,怀疑是女佣人偷了。

这女佣人蒙了冤枉,来求张先生算一卦。

张先生算了,说戒指没有丢,在你们家炒米坛盖子上。

一找,果然。

我小时就不大相信,算卦怎么能算得这样准,怎么能算得出在炒米坛盖子上呢?

不过他的这一卦说明了一件事,即我们那里炒米坛子是几乎家家都有的。

   炒米这东西实在说不上有什么好吃。

家常预备,不过取其方便。

用开水一泡,马上就可以吃。

在没有什么东西好吃的时候,泡一碗,可代早晚茶。

来了平常的客人,泡一碗,也算是点心。

郑板桥说“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也是说其省事,比下一碗挂面还要简单。

炒米是吃不饱人的。

一大碗,其实没有多少东西。

我们那里吃泡炒米,一般是抓上一把白糖,如板桥所说“佐以酱姜一小碟”,也有,少。

我现在岁数大了,如有人请我吃泡炒米,我倒宁愿来一小碟酱生姜,最好滴几滴香油,那倒是还有点意思的。

另外还有一种吃法,用猪油煎两个嫩荷包蛋——我们那里叫做“蛋瘪子”,抓一把炒米和在一起吃。

这种食品是只有“惯宝宝”才能吃得到的。

谁家要是老给孩子吃这种东西,街坊就会有议论的。

   炒米实在是很方便,其实,我们那里还有一种可以急就的食品,叫做“焦屑”。

糊锅巴磨成碎末,就是焦屑。

我们那里,餐餐吃米饭,顿顿有锅巴。

把饭铲出来,锅巴用小火烘焦,起出来,卷成一卷,存着。

锅巴是不会坏的,不发馊,不长霉。

攒够一定的数量,就用一具小石磨磨碎,放起来。

焦屑也像炒米一样。

用开水冲冲,就能吃了。

焦屑调匀后成糊状,有点像北方的炒面,但比炒面爽口。

   我们那里的人家预备炒米和焦屑,除了方便,原来还有一层意思,是应急。

在不能正常煮饭时,可以用来充饥。

有一年,记不得是哪一年,总之是我还小,还在上小学,党军(国民革命军)和联军(孙传芳的军队)在我们县境内开了仗,很多人都躲进了红十字会。

不知道出于一种什么信念,大家都以为红十字会是哪一方的军队都不能打进去的,进了红十字会就安全了。

红十字会设在炼阳观,这是一个道士观。

我们一家带了一点行李进了炼阳观。

祖母指挥着,把一坛炒米和一坛焦屑带了去。

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

晚上,爬到吕祖楼上去,看双方军队枪炮的火光在东北面不知什么地方一阵一阵地亮着,觉得有点紧张,也觉得好玩。

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饭,这一晚上,我们是冲炒米、泡焦屑度过的。

没有床铺,我把几个道士诵经用的蒲团拼起来,在上面睡了一夜。

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漫主义的夜晚。

   第二天,没事了,大家就都回家了。

   炒米和焦屑和我家乡的贫穷和长期的动乱是有关系的。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先写四川“炒米糖开水”,再写家乡高邮的炒米,在对比中凸显食物特点,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B. 作者写祖母用柚子壳舀炒米,既表明家乡舀炒米的工具各具特色,又表现了他对祖母的怀念之情。

C. 作者用真实的感情和细腻的笔触来写炒米和焦屑的制作、吃法等,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

D. 文章结尾部分写炒米和焦屑的应急之用,将其放在幼年躲避战乱的背景下抒写,增强文章的年代感。

(2)文章引用《板桥家书》中关于炒米的叙述,有什么作用?

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回答。

(3)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

【答案】

(1)B

(2)①内容上:

《板桥家书》中的话介绍了炒米的普遍、方便和吃法的多样性;②结构上:

文章开头以《板桥家书》中的话引出下文对炒米的叙述;③效果上: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吃炒米这一风俗具备雅趣。

(3)①“浪漫主义的夜晚”表明“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这符合儿童的猎奇心理。

②对于这个战乱中与炒米、焦屑相伴的夜晚,作者不写常人心中的离乱之苦,而说是“浪漫主义的夜晚”,这体现了作者幽默的笔触。

③作者能以淡定从容的心态回顾这段经历,表现了他的达观超脱。

【解析】【分析】

(1)B项,“表明家乡舀炒米的工具各具特色”错误,强拉因果,用“柚子壳”舀炒米,并不能表明“家乡炒米的工具各具特色”。

故选B。

(2)从内容看,“天寒冰冻时暮,穷亲威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写出炒米的普遍、方便,“佐以酱姜”写出吃法的多样性;从结构看,文章的下文写炒米的相关事情,此段引出后面的相关的内容;从效果看,段落在文章的开头,同时又是引用古人的说法,起到制造悬念、引起阅读兴趣的作用。

(3)此题要求分析的句子在文中的结尾,文章写因为战争,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饭,晚上,冲炒米、泡焦屑度过的。

没有床铺,我把几个道士诵经用的蒲团拼起来,在上面睡了一夜。

从儿童的角度看称这样的夜晚为“浪漫”符合儿童的猎奇心理;战争,这能用炒米度过,把生活的艰辛写成浪漫,体现作者幽默的风格;作者面多如此的生活状况,却以“浪漫”相对,体现其达观超脱。

故答案为:

⑴B;

⑵①内容上:

《板桥家书》中的话介绍了炒米的普遍、方便和吃法的多样性;②结构上:

文章开头以《板桥家书》中的话引出下文对炒米的叙述;③效果上: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吃炒米这一风俗具备雅趣。

⑶①“浪漫主义的夜晚”表明“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这符合儿童的猎奇心理。

②对于这个战乱中与炒米、焦屑相伴的夜晚,作者不写常人心中的离乱之苦,而说是“浪漫主义的夜晚”,这体现了作者幽默的笔触。

③作者能以淡定从容的心态回顾这段经历,表现了他的达观超脱。

【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

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

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⑵此题考查把握引用作用的能力。

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人物的思想精神,使文章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

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⑶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

理解句子有几种方法:

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指出手法,分析句子;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家批评的兴起,是近几年中国文坛的一个重要现象。

与学院派批评相比,作家批评并无明确的知识谱系,也少有自觉的方法论意识,但致力于文学批评的当代作家却以个性十足的艺术经验和文字表达,深刻改变着人们对文学批评的固有印象。

较之以知识求真为目标的学院派批评,作家批评更像是一场以经典重读为媒介、具有“创作”性质的艺术行为。

蕴含其中的思想活力和审美经验,有效反映出当前文学批评的话语变革。

如果深入思考这一批评话语的观念缘起,就会发现作家批评在冲击既有的批评格局之外,也暗含作家群体对重建文学生活的集体诉求。

   文学之于现实社会,从来都不是附庸风雅的点缀。

不论在创作、评论抑或是作品传播与读者接受等方面,文学都能以其特有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生活,这一点鲜明地体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中。

那时的文学轰动效应,反映出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

90年代后期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文学逐渐以另一种形式反映社会生活。

这种“文学生活”,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创作、评论和传播模式,它借助文学与影视的联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互补、文化资本的重新布局等手段,建构起一种新型的文学生活方式。

在这样的“文学生活”中,现实世界和虚拟空间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语言艺术和视觉艺术也相互交融。

“文学生活”的喧嚣扰攘与勃勃生机,同时成为这个时代最为醒目的文化标记。

但这种“文学生活”存在的问题也十分明显。

21世纪以来的文学,尤其是网络文学,其存在价值主要是为影视行业创造故事和角色。

出于迎合读者的需要,很多作者沉迷于通俗文学的故事模式。

而这种相对狭窄的创作格局,也容易造成美学风格的单一化,这显然非纯文学作家所愿。

他们由文学创作转向文学批评,其实就是想借批评的力量,在解读经典作品的过程中使这个时代的美学风格更为多样。

从事文学批评的当代作家,实际上是以一种“向后看”的批评立场,通过开掘文学经典里丰富的美学资源,重塑我们这个时代的美学风格。

   作家批评的兴起,深度唤醒了文学经典重读的当代意识。

具体来看,作家批评的当代意识有两层含义:

其一是重新发现经典作品的永恒价值,将那些超越时空阻隔的精神财富,转化为驱动时代进步的动力源泉。

当代作家读《红楼梦》,不会再像红学家那样致力于考据和索隐,而是以勘察世相人心的立场,借助作品中蕴含的人生哲学与伦理思想警醒现实。

其二是对经典作品进行创造性改写。

与学院派批评相比,作家批评对经典作品的解读,实际上是二度创作。

虽然这样的创作可能未必完全符合经典作品的实际情况,但以自己的人生阅历和艺术经验等当代意识去解读,有时却能最大限度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作为一部批评文集,毕飞宇的《小说课》以《红楼梦》《水浒传》《杀手》和《项链》等文学经典为批评对象,叙述多用口语,推论过程悬念迭起,巧思绵延,深受读者好评。

毕飞宇对《红楼梦》作品“潜文本”的发掘,是凭借自己的人生阅历和艺术经验展开的。

可见,以当代意识切入文学经典,会在激起读者参与热情的同时,让文学批评进一步推动这个时代“文学生活”的重建。

(摘编自叶立文《作家批评与文学生活的重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经典重读为媒介、进行二度创作是作家批评的目标,知识求真则是学院派批评的目标。

B. 出于迎合读者的需要,互联网时代的不少作家沉迷于狭窄的通俗文学故事模式创作之中。

C. 重新发现经典作品的永恒价值和对经典作品的创造性改写是作家批评的当代意识的内涵。

D. 之所以《小说课》深受读者好评,是因为作者对作品“潜文本”的发掘激起读者的参与热情。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展开论述,结构严谨。

B. 文章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来阐释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