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语文真题和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3662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中考语文真题和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真题和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真题和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真题和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真题和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中考语文真题和答案解析.docx

《人教版中考语文真题和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中考语文真题和答案解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中考语文真题和答案解析.docx

人教版中考语文真题和答案解析

2019年山西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读·书(12分)

1.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请赏读这幅书法作品,并用楷体将其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

内。

【答案】略【解析】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临摹,注意做到正确,流利美观。

平时练字过程中,要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力争写一首漂亮的钢笔字。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书写时,注意“师”的写法)(字的大小要适度,太大了有饱胀之感,太小了又太小气,所以大小要安排恰当)【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读下列古诗文句子,将空缺处的原文语句书写在横线上。

(10分)

(1)停杯投箸不能食,。

(《行路难》李白)

(2),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李清照)

(3)可怜身上衣正单,。

(《卖炭翁》白居易)

(4)春蚕到死丝方尽,。

(《无题》李商隐)

(5)?

英雄末路当磨折。

(《满江红》秋瑾)

(6)不义富且贵,。

(《论语》12章)

(7),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曹刿论战》

(8)善哉,善哉,,。

(《列子》一则)

(9)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井口北固亭有怀》的词作中一腔豪气,思接千载,最后一句感叹道:

“。

【答案】

(1)拔剑四顾心茫然

(2)九万里风鹏正举(3)心忧炭贱愿天寒(4)蜡炬成灰泪始干(5)俗子胸襟谁识我?

(6)于我如浮云(7)一鼓作气(8)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9)生子当如孙仲谋。

【解析】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根据提示默写经典诗文句子的能力。

(1)至(8)小题都是上下句对接,难度相对较小,只要平日注意积累,一般不会出错,默写时注意。

小题1注意“茫然”的写法。

小题2注意“鹏”的写法。

小题3注意“炭贱”的写法。

小题5注意“胸襟”的写法。

(9)小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诗,然后根据要求,选择恰当的句子。

小题9注意“孙仲谋”的写法。

古诗文名句和现代诗文的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

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读·思(38分)

(一)

3.雁翔同学有手机对联并归类的好习惯。

现在他将下列有关书法的对联整理在了一起,但是其中有一副不属此类,请你帮他找出来。

()(2分)

A.大力可能通纸背,尖豪仍觉吐花香

B.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C.紫玉池中含雨露,白银笺上走龙蛇

D.贮水养来青玉案,和烟磨成紫云溪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联的内容的理解,解答时需要仔细睞会对联的内涵。

A.C.D都是有关书法的对联.“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的意思是:

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这是一副劝勉联,对联虽浅显易懂,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4.下列读图信息,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汉字演变的先后顺序是:

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

B.汉字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C.了解汉字的来龙去脉,对我们理解和辨析形近字有帮助。

D.汉字的字形和字义完全没有关系。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了解。

先读懂材料,明确汉字的演变及其特点,调动积累即可得出答案。

汉字大部分为形声字,根据形旁可以推断字的意义。

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识记文化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5.施耐庵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力,他塑造的任务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名著阅读课上同学们争先恐后,交流《水浒》108将中的有关人物。

下列是林霏同学的发言内容,其中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秦明,使一条狼牙棒,有万夫不当之勇。

他性情急躁,声如巨雷,外号“霹雳火”,常当先出阵,屡立战功。

B.张顺,在江州以卖鱼为生。

练得一身雪白的肌肉,在水下可伏七天七夜,人称“浪里白条(跳)”。

C.燕青,刺一身遍体花绣纹身,心灵机巧,见多识广。

跟卢员外学得一身好相扑,江湖上难逢对手。

曾因老母亲被虎吃掉,在沂岭连杀四虎,人称“浪子燕青”。

D.侯建,做得一手好裁缝活,飞针走线,技艺高超。

长得黑瘦轻捷,人唤“通臂猿”。

他负责制作旌旗袍袄。

E.龚旺,外号“花项虎”,浑身刺有虎斑,脖子上刺着虎头,在马上会使飞枪。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德·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中的重要人物的了解,并分析出人物性格特点,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识记其相关的故事情节。

阅读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内容:

①作者:

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②作品内容:

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③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

老母亲被虎吃掉,在沂岭连杀四虎的是黑旋风李逵。

故C项错误。

考点:

识记文学名著内容。

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

阅读材料,完成第6-7题。

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冯立,是赫赫有名的清华“书神”。

冯立一直保持着这样一个习惯,每读完一百本书,就要写一篇总结性的文章,从一个主题入手,或谈谈读书所得,或谈谈阅读技巧,最后还要为这一百本书评选出一个前十名的最佳榜单。

《在千山万水间枕典席文》《经典的力量》《碎片化阅读时代的碎与读》……这些都是冯立写在每一个“百本大关”的感悟和总结。

从大一结束时制定读书计划开始,转眼已是历史系博士二年级的他完成了第十七个一百本读书计划,仔细算一下,相当于一年读二百多本书,平均三天读两本。

这样的速度,恐怕绝大多数人都是望尘莫及的,更别提长期的坚持的坚持了。

在想象中,这样一个读书“大神”不仅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还有可能有些“呆气”。

然而在咖啡馆见面时,他与所有普通的清华同学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蓝色的运动上衣,鼓鼓囊囊的旧书包,梳不平的头发,略微有些胖,笑眯眯的。

当他谈及读书的缘起,也似乎有些普通。

只是觉得大学过了一年有些荒废,想看看能读多少本书,没想到上大四上学期就提前完成了三年读完三百本的目标,一读就再也停不下来了。

一开始他按照香港中文大学的大学生必读书单看了几本,很快就发现,人不可能按照书单一本一本为了达到某个目的、刷到某个成就而读书,读书时顺其自然的,一本接一本。

如果你对某一本书感兴趣,可以找到相关的书来看,还可以找书中提到过的其他书来看,慢慢地就会形成自己看书的体系,找到自己搜罗好书的方式。

6.冯立成为“书神”,不仅因为阅读量大,还因为有他自己的读书方法。

你对其中哪一条印象最深?

请把它写下来。

答:

7.许多人惊叹于“书神”冯立的阅读速度之快,但也有人对这种阅读速度有不同的看法。

请联系下面任意一则或几则链接材料,谈谈你的思考。

(不少于50字)

链接材料:

材料一:

读书方法通常有三种:

精读、略读、浏览。

材料二:

比起读书形式和阅读数量,实在的内容和深入的思考更重要。

材料三:

好读书,不求甚解①,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注释】①不求甚解:

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必再一字一句上下功夫。

答:

【答案】6.每读完一百本书,就要写一篇总结性的文章(每一个“百本大全”的感悟和总结);为这一百本书评选出一个前十名的最佳榜单;制定读书计划;读书顺其自然,一本接一本;如果对某一本书感兴趣,就找相关的书来看,或者找书中提到的其他书来看,形成自己看书的体系,找到自己搜罗好书的方式。

7.示例1:

不论哪种读书方法,都会有所收获,只要你深入到书本实在的内容中去,有自己深入的思考,就会从阅读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示例2:

有的书需要精读,通过研读内容和进行深入的思考来获得它的精髓;有的书可以略读,把握大意领会要旨;还有的书只需浏览,从中捕捉有用信息。

示例3:

读书的关键是确有所得,不是一味只求都得快、读得多,与阅读数量相比,读书质量的高低才是判断阅读是否有价值的重要标准。

示例4:

读书可以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享受读书的乐趣非常重要。

读大量的书,读自己喜欢的书,读各种类型的书,随时随地地读书,这样终有所获。

【解析】6.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冯立读书的方法有:

每读完一百本书,就要写一篇总结性的文章(每一个“百本大全”的感悟和总结);为这一百本书评选出一个前十名的最佳榜单;制定读书计划;读书顺其自然,一本接一本;如果对某一本书感兴趣,就找相关的书来看,或者找书中提到的其他书来看,形成自己看书的体系,找到自己搜罗好书的方式。

任选一点即可。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根据材料一可知,读书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无论是哪一种,只要深入的阅读,就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能力层级为探究F。

(三)

8.古诗文诵读,首先是读准字音。

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有误得一项是()(3分)

A.乡(xiàng)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

(《孟子·鱼我所欲也》)

B.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陶潜)

C.征蓬(pén)出汉塞(sè).归雁入胡天:

(《使至塞上》王维)

D.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

(《出师表》诸葛亮)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征蓬(péng)汉塞(sài)【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9.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帖,通“粘”,粘住。

(《孟子·鱼我所欲也》)

B.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通“缺”,空缺。

(《三峡》)

C.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

(《岳阳楼记》)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

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

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重做到解释准确、恰当。

“帖”通“贴”,意为:

戴上。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O.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周敦颐)

(它)中间贯通,外形笔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一则)只有通过学习才会知道这样做不值得,教师才能知道困难。

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与谢中书书》陶弘景)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D.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庄子》一则)

天色深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注意关键词。

“是故”“学”“教”的翻译。

整句翻译为:

所以只有先去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知识的缺乏,只有教了别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对知识还理解不清。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下列句子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提出了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以江东二乔的命运影射国事,借古讽今,可见诗人构思之奇特。

B.“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视觉上给人以齐整之美,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

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彻),影布石上”明写鱼,暗写水。

整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