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人教版课余加餐增分训练第2周 高考仿真限时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63623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人教版课余加餐增分训练第2周 高考仿真限时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人教版课余加餐增分训练第2周 高考仿真限时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人教版课余加餐增分训练第2周 高考仿真限时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人教版课余加餐增分训练第2周 高考仿真限时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人教版课余加餐增分训练第2周 高考仿真限时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人教版课余加餐增分训练第2周 高考仿真限时练.docx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人教版课余加餐增分训练第2周 高考仿真限时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人教版课余加餐增分训练第2周 高考仿真限时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人教版课余加餐增分训练第2周 高考仿真限时练.docx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人教版课余加餐增分训练第2周高考仿真限时练

第二周 高考仿真限时练

一、选择题

7.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型材料聚酯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14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14C与12C互为同素异形体

C.凡含有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

D.“开发利用新能源”“汽车尾气催化净化”都能提高空气质量

解析:

选D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A错误;14C与12C互为同位素,B错误;我国把营养强化剂也归为食品添加剂的范畴,包括对人体有益的某些氨基酸类、盐类、矿物质类、膳食纤维等,C错误;“开发利用新能源”“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可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D正确。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将铝箔插入浓HNO3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铝和浓硝酸不反应

B.用熔融的AlCl3做导电性实验,验证AlCl3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

C.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观察到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D.常温下,用pH试纸测定0.1mol·L-1盐酸的pH,证明HCl是强酸

解析:

选B 铝箔表面能被浓硝酸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A项错误;熔融时离子化合物导电而共价化合物不导电,B项正确;只能说明溶液中含有钠元素,C项错误;pH试纸不能测出溶液的精确pH,故不能证明HCl是强酸,D项错误。

9.有机物在医药合成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化合物中含氧官能团为酯基

B.该化合物中的所有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内

C.该化合物可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D.该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的共3种

解析:

选C A项,含氧官能团为羧基,错误;B项,由于碳碳单键可以旋转,该化合物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一定共平面,错误;C项,该化合物含有碳碳双键和苯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含有羧基和苯环,可发生取代反应,正确;D项,该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的有:

羧基和乙烯基位于邻、间位,酯基与乙烯基位于邻、间、对位等,错误。

10.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e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相比,前者较高

B.c、e两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相比,前者较小

C.由a与d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能与任何酸反应,但能与强碱反应

D.c的氧化物能分别溶解于b的氢氧化物的水溶液和e的氢化物的水溶液

解析:

选C 根据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可知,a为O元素,b为Na元素,c为Al元素,d为Si元素,e为Cl元素。

沸点:

H2O>HCl,A项正确;离子半径:

Cl->Al3+,B项正确;SiO2能与HF反应,C项错误;Al2O3是两性氧化物,既可以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HCl溶液反应,D项正确。

1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记录、结论解释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记录

结论解释

A

将pH试纸润湿,置于盛有HCl气体的集气瓶口

试纸变红

HCl是酸性气体

B

向2mL1mol·L-1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mol·L-1MgCl2溶液,再加入3滴1mol·L-1FeCl3溶液

先生成白色沉淀,后转化为红褐色沉淀

Mg(OH)2溶解度大于Fe(OH)3

C

将少量浓硝酸逐滴加入盛有FeSO4稀溶液的试管中

试管口产生红棕色气体

硝酸被还原为NO2

D

向紫色石蕊溶液中加Na2O2粉末

溶液变蓝,且不褪色

Na2O2溶于水生成碱性物质

解析:

选A 测量气体的pH,需将pH试纸润湿,pH试纸酸性条件下为红色,故A正确;氢氧化钠过量,氢氧化钠和氯化镁、氯化铁反应都生成沉淀,所以不能证明Mg(OH)2沉淀可以转化为Fe(OH)3沉淀,故B错误;浓硝酸滴入FeSO4稀溶液中,浓度降低,可能生成NO,NO与氧气反应生成NO2,故C错误;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溶液显碱性,使石蕊溶液变蓝色,且有强氧化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因氧化而褪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故D错误。

12.流动电池可以在电池外部调节电解质溶液,从而维持电池内部电解质溶液浓度稳定,原理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u为负极

B.PbO2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O2+4H++SO+2e-===PbSO4+2H2O

C.甲中应补充硫酸

D.当消耗1molPbO2,需分离出2molCuSO4

解析:

选D 由图可知,Cu反应生成CuSO4,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A正确;PbO2得电子生成PbSO4,电极反应式为PbO2+4H++SO+2e-===PbSO4+2H2O,B正确;反应过程中不断消耗硫酸,所以甲中应补充硫酸,C正确;当消耗1molPbO2,转移2mol电子,则需分离出1molCuSO4,D错误。

13.亚砷酸(H3AsO3)可以用于治疗白血病,其在溶液中存在多种微粒形态,将KOH溶液滴入亚砷酸溶液,各种微粒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的pH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血液的pH在7.35~7.45之间,用药后人体中含As元素的主要微粒是AsO

B.n(H3AsO3)∶n(H2AsO)=1∶1时,溶液显酸性

C.当pH调至11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3AsO3+OH-===H2AsO+H2O

D.pH=12时,溶液中c(H2AsO)+2c(HAsO)+3c(AsO)+c(OH-)=c(H+)

解析:

选C 由图可知pH在7.35~7.45之间时As主要微粒为H3AsO3,A项错误;n(H3AsO3)∶n(H2AsO)=1∶1时,溶液显碱性,B项错误;调节pH至11时,由图像可知离子方程式为H3AsO3+OH-===H2AsO+H2O,C项正确;pH=12时溶液显碱性,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26.为回收利用含镍催化剂(主要成分为NiO,另含Fe2O3、CaO、CuO、BaO等),科研人员研制了一种回收镍的新工艺。

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

①常温下有关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如下表所示:

氢氧化物

Fe(OH)3

Fe(OH)2

Ni(OH)2

开始沉淀的pH

1.5

6.5

7.7

沉淀完全的pH

3.7

9.7

9.2

②Cu2O+2H+===Cu+Cu2++H2O

③常温时,Ksp(CaF2)=2.7×10-11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酸浸时Fe2O3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浸出渣主要成分为CaSO4·2H2O和________两种物质。

(3)操作B是除去滤液中的铁元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

向操作A所得的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溶液pH在3.7~7.7范围内,静置,过滤。

请对该实验操作进行评价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原方案正确,请说明理由;若原方案错误,请加以改正)。

(4)流程中的“副产品”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在空气中灼烧CuS可以得到铜的氧化物,向Cu、Cu2O、CuO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1L0.6mol·L-1HNO3溶液恰好使混合物溶解,同时收集到2240mLNO气体(标准状况下),若该混合物中含0.1molCu,与稀硫酸充分反应至少消耗________molH2SO4。

(5)操作C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Ca2+,若控制溶液中F-浓度为3×10-3mol·L-1,则溶液中=______。

(6)电解产生2NiOOH·H2O的原理分两步:

①碱性条件下,Cl-在阳极被氧化为ClO-。

生产1molClO-,消耗OH-________mol。

②Ni2+被ClO-氧化产生2NiOOH·H2O沉淀,则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题给信息知含镍催化剂加入硫酸酸浸,NiO转化为硫酸镍,Fe2O3转化为硫酸铁,CaO转化为硫酸钙,CuO转化为硫酸铜,BaO转化为硫酸钡,硫酸钡为难溶物,硫酸钙为微溶物,过滤,浸出渣为CaSO4·2H2O和BaSO4两种物质;向滤液中通入H2S,发生的反应为H2S+Cu2+===2H++CuS↓、2Fe3++H2S===2Fe2++S↓+2H+,过滤得CuS、S,灼烧生成铜的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加硫酸酸浸得硫酸铜溶液,结晶得CuSO4·5H2O;操作B为除去混合液中的铁元素,结合题给数据知应先用双氧水将Fe2+氧化为Fe3+,再调节pH使铁元素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过滤,然后向滤液中加入NaF溶液,使Ca2+转化为CaF2沉淀,过滤,向滤液中加入NaCl电解生成2NiOOH·H2O,灼烧得Ni2O3,据此作答。

(1)Fe2O3为碱性氧化物,与硫酸反应生成Fe2(SO4)3和H2O,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2)浸出渣主要成分为CaSO4·2H2O和BaSO4两种物质。

(3)操作A所得的滤液中铁元素以Fe2+形式存在,向操作A所得的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溶液pH在3.7~7.7范围内,铁元素沉淀不完全,故该实验方案错误,应在调节pH前,先向滤液中加入H2O2,使溶液中的Fe2+氧化为Fe3+。

(4)流程中的“副产品”为CuSO4·5H2O。

Cu、Cu2O、CuO与HNO3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Cu(NO3)2、NO和H2O,硝酸的物质的量为1L×0.6mol·L-1=0.6mol,NO的物质的量为0.1mol,根据N原子守恒可知:

n[Cu(NO3)2]=0.25mol,混合物中所含的Cu元素共有0.25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得混合物中n(Cu2O)=0.05mol,n(CuO)=0.25mol-0.1mol-0.05mol×2=0.05mol,混合物中,0.1molCu不与稀H2SO4反应,0.05molCu2O、0.05molCuO与稀H2SO4反应,根据Cu2O、CuO中氧原子与H2SO4电离的H+生成H2O,可得n(H2SO4)=0.05mol+0.05mol=0.1mol。

(5)为了除去溶液中的Ca2+,控制溶液中F-浓度为3×10-3mol·L-1,溶液中c(Ca2+)==mol·L-1=3×10-6mol·L-1,则溶液中=1.0×10-3。

(6)①碱性条件下,Cl-在阳极被氧化为ClO-,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l-+2OH--2e-===ClO-+H2O,生产1molClO-,消耗2molOH-;②Ni2+被ClO-氧化产生2NiOOH·H2O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2Ni2++4OH-===2NiOOH·H2O↓+Cl-。

答案:

(1)Fe2O3+3H2SO4===Fe2(SO4)3+3H2O

(2)BaSO4

(3)方案错误,在调节pH前,应先向滤液中加入H2O2,使滤液中的Fe2+氧化为Fe3+

(4)CuSO4·5H2O 0.1

(5)1.0×10-3

(6)①2

②ClO-+2Ni2++4OH-===2NiOOH·H2O↓+Cl-

27.蕴藏在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