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陋室铭》和《爱莲说》知识梳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631920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陋室铭》和《爱莲说》知识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整理《陋室铭》和《爱莲说》知识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整理《陋室铭》和《爱莲说》知识梳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整理《陋室铭》和《爱莲说》知识梳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整理《陋室铭》和《爱莲说》知识梳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陋室铭》和《爱莲说》知识梳理.docx

《整理《陋室铭》和《爱莲说》知识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陋室铭》和《爱莲说》知识梳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陋室铭》和《爱莲说》知识梳理.docx

整理《陋室铭》和《爱莲说》知识梳理

(完整)《陋室铭》和《爱莲说》知识梳理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陋室铭》和《爱莲说》知识梳理)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陋室铭》和《爱莲说》知识梳理的全部内容。

《陋室铭》知识梳理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人。

被白居易称为“诗豪”。

早年与柳宗元齐名,世称为“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为“刘白"。

2、本文体裁是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称述功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本文压的是“ing",有:

灵、馨、琴、经、形、亭.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借“陋室"立意,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二、字音:

惟吾德馨(xīn)苔(tái)痕 鸿儒(rú)案牍(dú)铭(míng)

三、古今异义词:

1.鸿古:

大,渊博今:

鸿雁,书信

2.形古:

形体,身体今:

形状,例子

3、馨:

古:

美好.今:

芳香。

4、丝竹:

古:

琴瑟,箫管之类弦乐器.今:

丝绸、竹子。

四、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

名词。

这里作动词,译为“出名”,“著名”。

(2) 形容词作动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灵:

形容词,灵巧,灵验。

这里作动词,译为“显灵”,“有灵验”。

(3)形容词作使动动词:

无案牍之劳形.劳:

劳累。

形:

身体。

这里作使动动词,译为“使……劳累"。

无丝竹之乱耳:

(使动用法)使……扰乱。

五、文中重点字词。

1。

陋室:

简陋的屋子。

2.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

有仙则名:

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名,名词作动词,出名。

4。

有龙则灵:

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

灵,灵验,神奇。

5.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要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斯:

这。

惟:

只.吾:

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

馨:

散布得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7。

鸿儒:

大儒,博学的人.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

8。

白丁:

平民。

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9.调:

调弄,这里指弹琴。

10。

素琴:

不加装饰的琴。

11。

金经:

指佛经.

12。

丝竹:

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

丝,指弦乐器。

竹,指管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借代)

13.乱耳:

使耳朵扰乱.乱,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使……扰乱.

14.案牍:

官府的公文.

15。

劳形:

使身体劳累。

形,形体、身体。

劳,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使……劳累。

1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这句话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但因为主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南阳,郡名。

诸葛亮的躬耕隐居之地在邓县隆中.诸葛,指诸葛亮,三国是蜀国的丞相,著名的政治家。

西蜀,现在的四川。

子云,指扬雄,西汉文学家。

17。

何陋之有:

有什么简陋的呢?

孔子说的这句话见于《论语·子罕》篇: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六、课文翻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成为名山了;水不一定要深,有蛟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谈笑、来往都是学识渊博的人,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这里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浏览佛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奏乐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孔子说:

“这有什么简陋的呢?

七、全文结构.

╭居住环境——→景色雅╮

陋室铭〈交往人物-—→交往雅〉德馨—-→安贫乐道、高洁傲岸

╰日常生活—-→情趣雅╯

八、经典问题解答

1。

作者开篇就写“山”“水”“仙”“龙",有何用意,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

使用了类比的手法,以“山、水”引出“陋室”,以“仙、龙"引出“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灵、名”的特点。

(文章用类比的手法引出了主旨)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

以“陋室"扣题,“德馨”一词统领全篇,这句话写出了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是全文的主旨句。

3。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陋室?

突出陋室怎样的特点?

答:

从居住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这三个方面来描写陋室,突出了陋室环境清幽典雅(景色雅),交往人物高雅脱俗(交往雅)和生活雅致恬淡(情趣雅)的特点。

4。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和“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都是写室中之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致和情怀?

写作角度有何不同?

答:

表现了作者高雅、超凡脱俗的情致以及不受世俗羁绊、安闲适意的情怀.前句从正面说,是实写,表现是主人的从容雅静;后句从反面写,是虚写,表现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调素琴"照应“无丝竹之乱耳",“阅金经"照应“无案牍之劳形”.

5.作者为什么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

诸葛亮是三国时蜀国的丞相,著名政治家。

杨雄是西汉的文学家。

他们都是古代的名贤。

在这里用他们的居住之地“诸葛庐”和“子云亭"作类比,说明自己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进一步证明陋室不陋.

6.文章结尾引用“孔子云:

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

答:

画龙点睛之笔,再次有力的点明“陋室不陋”的主题,使文章前后照应,同时说明了作者的志趣与圣人之道相符合。

画龙点睛,照应主旨句。

之笔,再次有力的点明主题,同时说明了作者的志趣和抱负与圣人之道相符合。

《爱莲说》知识梳理

一、文学常识:

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

周敦颐,字茂叔,谥号“元公",号濂溪,道州营道(现在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等。

2、“说"是一种议论的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爱莲说的意思就是:

论说喜欢莲花的道理.

二、全文翻译:

正文翻译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

蕃,多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丹。

独:

只;自:

从;甚:

众、多;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自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欢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淤泥:

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而:

连词,表转折关系,却染:

沾染(污秽);

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濯清涟而不妖,

濯:

洗涤;清涟:

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妖:

美丽而不端庄;

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不蔓:

不生枝蔓;不枝:

不长枝节.

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缠生藤蔓,不旁出冗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益:

更加;亭亭:

耸立的样子;植:

树立

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笔直而洁净地立在那里,

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亵:

亲近而不庄重;焉:

助词,“啊”

只可以从远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隐逸:

指隐居的人;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君子:

指品德高尚的人;

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莲是花中的君子。

噫(y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噫:

叹词,相当于“唉";菊之爱:

对于菊花的喜爱;鲜:

少;

唉!

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同予者何人:

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宜:

应当;众:

多;

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

对于牡丹的爱,人该是很多了。

三、中心思想:

全文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逐名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四、词类活用

  ⒈蔓:

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蔓。

例句:

不蔓不枝

  ⒉枝:

名词用作动词,生枝杈。

例句:

不蔓不枝

  ⒊远:

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

例句:

香远益清

  ⒋清:

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

例句:

香远益清

五、一词多义:

1、之

(1)水陆草木之花:

助词,“的”;

(2)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3)无丝竹之乱耳:

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4)何陋之有:

助词,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

2、可

(1)可爱者甚蕃:

值得;

(2)可远观:

可以;

3、鲜

(1)陶后鲜有闻:

少;

(2)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鲜艳;

4、远

(1)香远益清:

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

(2)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副词,远远的;

六、省略句:

予独爱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

(“出”后省略介词“于”)

七、判断句: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判断句。

以上三句均用“者也”表示判断.

八、被动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染,被污染)

九、倒装句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爱莲,何人同予者)宾语前置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隐逸之花)定语后置

  固定结构: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十、用原文语句回答:

1、入题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在描写中渗透作者对莲的无限赞美之情,突出了莲的洁净、单纯、雅致的语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3、总括莲的品格的句子: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作者运用感叹的方式含蓄地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的句子: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出菊、牡丹、莲象征不人群的句子:

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6、写莲的生长环境的句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7、写莲长成后的形象的句子: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8、莲的形象具有的象征意义:

(1)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沉浮的品质的句子:

出淤泥而不染;

(2)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的句子:

濯清涟而不妖;

(3)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句子: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4)象征君子美好的资质的句子: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9、表现了作者对追逐名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的句子: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文中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随俗浮沉,又庄重、质朴,不孤高自许、哗众取宠(或表现莲的高洁,概括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贵品德和坚贞操守)的名句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1、高度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

莲,花之君子者也。

12、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或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13、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4、“世人甚爱牡丹”,这是因为牡丹是: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予独爱莲”的根本原因是:

莲,花之君子者也。

15、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

香远益清。

16、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7、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8、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9、《爱莲说》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

莲,花之君子者也。

20、“世人甚爱牡丹”,这是因为牡丹是: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予独爱莲"的根本原因是:

莲,花之君子者也.

21、“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十、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1、作者运用“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这种感叹的方式含蓄地表明自己怎样的人生态度?

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名利,表现了作者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同时也表现了他对追逐名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2、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3、“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的作用?

此句是总提句,为下文将要说的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张本,是入题的准备。

4、莲的形象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作者将莲比作花中的君子,使莲具有象征君子美好品德的意义。

6、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这是一个反问句。

既照应上文“与独爱莲”,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事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7、本文以“爱”为脉络,写了对莲花的喜爱,为什么还要写菊花和牡丹?

这是运用了衬托的写法。

菊花具有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品格;同时又是花中隐士,具有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凡品格。

因此它是从正面衬托莲的形象。

牡丹雍容华贵,历来是富贵的象征,人们对它的喜爱充分反映了贪慕富贵,追逐名利的世风。

因此它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形象。

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哪一句话?

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

结尾这一句感叹句表达了表现了作者对追逐名利的事态的鄙弃和厌恶。

9、在第一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

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

从环境习性、体态香气、清高气质等方面,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

11、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鄙弃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

12、“予独爱莲"中的“独"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

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14、作者把莲和牡丹对举,其用意是什么?

批判贪图名利、追求富贵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

16、作者以莲自况,表现了他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委婉地批判了:

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17、作者写莲表白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写菊表白自己不愿隐逸的生活态度,写牡丹表白自己对追逐名利世风鄙弃的生活态度。

18、怎样理解作者在文尾的慨叹?

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

既不想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向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19、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

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1)牡丹--—“花之富贵者“象征:

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2)菊-—-“花之隐逸者”象征:

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3)莲——-“花之君子者"象征:

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了他不愿与世同流合污、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节操的思想感情。

22、文章的最后一段运用了多种句式,你能具体指出都用了哪些句式吗?

文章的最后一段运用的句式分别是感叹句(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设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陈述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3、本文所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有哪些?

本文所用的修辞手法有:

排比、设问、比喻;表达方式有:

记叙、描写;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

24、目前,全国正在进行“国花”推选活动,如果你也参加这项活动,下面三种花中你打算选什么为“国花”,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上一句相关的古诗文名句(任选一个)。

我选择杜鹃为国花,因为:

花中此物似西施。

我选择荷花为国花,因为: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选择牡丹为国花,因为: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我选择梅花为国花,因为:

梅花香自苦寒来.

25、《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

一条线索,即以爱莲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花和牡丹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隐逸者、富贵者、君子。

26、本文运用托物言志写法,作者所托“物”是指莲,所言的的志是又决不同流合污,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27、作者写莲的过程中,又写了菊、牡丹等花,这种写法叫衬托,这样写的作用是突出莲的高洁品质,本文写“莲”的品质,用菊花作正面映衬,用牡丹作反面映衬。

28、《爱莲说》一文中“而”字出现较多,请你找出两例“而"为转折关系的实例

A: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

濯清涟而不妖

29、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