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七单元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631404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七单元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七单元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七单元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七单元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七单元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七单元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docx

《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七单元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七单元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七单元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docx

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七单元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教育承载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教育指导思想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下列建国后不同时期的教育指导思想中,为适应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需要而提出的是()

A.“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D.“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这就是当前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中心方针”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共中央提出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理论基础的是()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C.“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

D.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3、“张一凡,1966年就读于无锡第二中学高三,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到苏北下乡,1978年3月考进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80年代公派前往美国深造,获得博士学位,90年代回国,创办了一家网络视频网站……”这段个人履历反映了()

①60年代《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保障他完成了9年制义务教育 ②70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为他考上大学提供了可能 ③70年代末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对他获得博士学位至关重要 ④90年代互联网在全球的飞速发展为他创业提供了舞台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4、2019年6月9日,《2019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9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全国总体就业率为89.6%。

另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现代大多数企业最缺的人才就是中高级技术工人。

对于这种现象,你的理解是()

①社会存在认为工人收入低、社会地位低的偏见 ②国家应尽快改变轻视职业教育的倾向 ③企业要注重多途径培养高素质技术工人 ④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方向应面向市场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5、1978-2019年间,中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从94%提高到99.5%;初中毛入学率从20%达到9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10%提高到6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1%提高到23%;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从很低水平起步,达到44.6%。

该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

①“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②“三个面向”方针的推动

③统一高考招生制度开始确立④《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1977年,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后,高度重视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此他()

①提出了“双百”方针②恢复高考

③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④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7、下列发展科学教育的决策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确定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②教育应优先发展

③共青团中央推出了“希望工程”

④邓小平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指导方针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D.②①④③

8、山东是教育大省,但是山东的“211”高校很少,这与山东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极不相符。

下列对“211工程”这一计划理解准确的是()

A.面向21世纪,全国各省各办好一批重点大学

B.面向21世纪,全国各省的重点大学各办好一批重点学科

C.面向21世纪,在全国重点办好100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

D.在21世纪,在全国各地争取办好100所以上的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

9、据报道,某地一位家长不让孩子读完初中,被学校以违反法律为由告上了法庭。

这位家长违反了下列哪部法律(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这一壮举”是指(  )

A.中国载人航天取得成功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C.袁隆平的“超级杂交稻”D.基本普及高等教育

11、王军同学在家整理父亲的书房时。

偶然发现书中夹着一张阵旧的大学招生宣传册,其中介绍有“教育大革命”的内容,学校办学体制有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学习三类。

这经宣传册最早应印刷于(  )

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

12、下表中新中国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主要是因为()

1965年学校数

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

1965年在校学生

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

高等学校

434所

1.1倍

67.4万人

3.3倍

中等学校

80993所

14.4倍

1432万人

6.9倍

小学

1681000所

4.9倍

11626.9万人

3.9倍

A.建立起了人民教育事业B.确定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方针

C.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D.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

13、那一年,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的意见。

在公布的文件中明确规定:

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城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和应届毕业生,符合条件均可报考。

考生要具备高中毕业或与之相当的文化水平。

招生办法是自愿报名,统一考试……高考制度恢复了。

这里的“那一年”是()

A.1976年B.1977年C.1978年D.1979年

14、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提出: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这个教育方针体现了(  )

①重视全面发展 ②重视德育 ③教育要面向世界 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5、2019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宣布,6所师大部分师范生免费上学,条件是毕业后回生源地从事中小教育10年,这样做的主要作用是()

A.增加对教育的投资   B.支持落后地区教育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加强基础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和发展

16、王军同学在整理父亲的书房时。

偶然发现书中夹着一张阵旧的大学招生宣传册,其中介绍有“教育大革命”的内容,学校办学体制有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学习三类。

这经宣传册最早应印刷于()

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

17、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

在一个占世界人口l/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这项“壮举”是指我国(  )

A.1950年开始的扫盲教育

B.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

C.1986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2019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18、邓小平说: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推进教育发展采取的重大举措和取得的成就有()

①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

②国民教育体制初步形成。

③颁布《义务教育法》④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9、2019年是北京大学建校114周年,胡锦涛在北京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优先发展教育的重大举措有(  )

①实施“教育大革命”②恢复高考招生制度

③颁布《义务教育法》④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2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获得巨大发展,其体现在()

(1)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生活实践和创造能力的理论

(2)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

(3)完善了教育立法(4)形成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系

A.

(1)

(2)B.

(2)(3)C.(3)(4)D.

(1)(4)

二、非选择题:

(共3小题,共50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教育的发展会对国家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其中的变化又受到了社会发展的推动。

阅渎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1为1902~1904年译书统计简表。

表1

国别

译书类别

其他

总计

百分比

哲学宗教

10

2

23

2

37

7.0

文学艺术

8

3

4

11

26

4.9

史地

8

10

90

20

128

24.0

社会科学

13

3

83

37

136

25.5

自然科学

10

9

73

20

112

21.0

应用科学

3

3

24

26

56

10.5

杂录

5

2

24

7

38

7.1

总计

57

32

321

123

533

百分比

10.7

6.0

60.2

23.1

100.0

——据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

材料二表2为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简表。

表2

科目

专业

备注

经学科

周易、论语、春秋、理学等

各科预科阶段均须

开设的课程:

经学大义

人伦道德

中国文学

外国语

体操

政法科

政治、法律

文学科

中外史学、地理、文学等

商科

银行及保险、关税等

格致科

算学、化学、物理等

农科

农学、林学等

工科

机器、造船、电气等

医科

医学、药学

——据1904年《奏定大学堂章程》

材料三 1947年中国高等院校中政法系科的在校生占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24%,到了1952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

1946年,工科学生仅占在校生总数的18.9%,1952年达到35.4%,为各科学生之首。

调整产生了许多专业工学院,例如四大工学院——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

——陈辉《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以苏联为师”的后果》

(1)根据材料一中的表1,说明这一阶段译书活动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中的表2,说明京师大学堂的专业与课程设置如何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办学思想。

试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分析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1952年院系调整的主要表现。

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1952年院系调整的现实意义。

22、教育是发展之本。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翁,庐江舒人也。

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

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

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文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

……数岁,蜀生皆成就还归,文翁以为右职,用次察举,官有至郡守刺史者。

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为除更徭,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一种主管德行教化的官职)。

……每出行县,益从学官诸生明经饬行者与俱,使传教令……。

……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

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

……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汉书·循吏传》

(1)依据材料一,概括文翁发展教育的举措及贡献。

材料二洋务运动期间,船政大臣黎兆棠认为:

“方今时势为古今一大变局,泰西创设机器以来,互相效法,以为非此不能自立。

而机器之用,具有至理,必须考究于平日,若临时猝办,即无及矣。

故当今急务,以开学馆、培人才为最”,“洋人制造确有精理,不从学堂出者只能步其后尘,不能独出奇异,则西学馆之设自不可少”。

——摘自杨益茂《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教育》

(2)黎兆棠的主张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哪些的影响。

材料三……过去十年,从全球范围来说,教育领域取得了进步,但在发达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受贫困、战乱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失学人数仍然居高不下……女童占大多数……2019年,教育达到千年发展目标前景堪忧。

(备注:

在2019年的联合国特别会议上,与会各国元首共同制定了在2019年实现减贫、健康、教育等领域的七大发展目标,被称做千年发展目标,其中第二项目标是到2019年所有国家的儿童都能接受完整的小学教育,第三项目标是在教育领域实现男女平等。

大会认为,造成目前这种不理想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穷国缺少资金外,冲突和金融危机是两个最主要因素。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会议决议(2019年7月4日、日内瓦)

(3)依据材料三指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我国教育发展提两点合理化建议。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邓小平

材料二 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

我们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材料三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继续坚持好、落实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方针,大力倡导尊师重教,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

——胡锦涛在优秀教师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提出的?

(2)材料二和材料三对教育发展的认识是什么?

(3)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

答案

一、选择题

1、A

2、【答案】A

【解析】教育的发展推动着科技的进步,科技进步也推动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

教育为科学研究提供人才;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奠定其理论基础的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是在20世纪80年代,①错误,其余正确,选C。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思想阻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应该重视发展职业教育,而职业教育更应该面向市场办学。

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解决我国中高级技术工人奇缺的问题。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教育的发展。

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解读信息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注意时间“1978-2019年间”,③统一高考招生制度确立的时间是1952年,排除。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邓小平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所作的贡献。

提出“双百”方针的是毛泽东,因此排除①。

②③④都是“文革”结束后,由邓小平提出的方针政策。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育政策制定时间的识记能力,①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确定的;②是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同时提出的;④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③是在1989年10月推出的。

8、【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重要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能力。

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义务教育。

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上述材料中的家长的做法了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故选A。

10、【答案】B

【解析】201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宣布中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故选B。

其他各项均与材料不符。

11、【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这学校办学体制有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学习三类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

所以选A。

12、A

1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阅读与信息提取能力,从题干中“高考制度恢复”可知是B。

1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新中国的教育方针重视全面发展,把受教育者培养成有文化的劳动者,故①②④正确。

③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开始后提出的,材料中没有体现。

15、D

1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教育的理解。

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这学校办学体制有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学习三类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

所以选A。

17、【答案】D

【解析】201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宣布:

中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为:

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18、D

19、【答案】C

【解析】改革开放开始于1978年。

“教育大革命”发生在1958年,高考招生制度恢复是在1977年,故排除含①②的选项。

20、B

二、非选择题

21.

(1)特点:

地域上,重视翻译日本相关著作;内容上,重视翻译人文社会科学著作。

原因:

甲午战争失败,促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转向日本寻找救亡的道路;洋务运动破产,让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仅仅引进西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不可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的道路,转而重点关注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若从清未新政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表现:

经学大义等课程列为预科基础课程,大学阶段设置经学科,体现了“中体”思想;设置工科、格致等科,学习近代化学、物理、电气等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体现了“西用”思想。

影响:

经济上,从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发展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政治上,从“以经学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不利于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任一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表现:

偏重工科,严重削弱政法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照搬苏联模式(以苏联为师)。

意义:

为即将展开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输送工业建设人才。

22.

(1)举措:

创办学校,鼓励学习,参与社会实践,重视师资。

贡献:

促进了蜀地教育文化的发展;推动汉代地方教育系统的建立。

影响:

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端。

(3)存在主要问题:

教育发展地区不均衡,男女不平等。

建议:

加大教育投入;关注女童;提高师资力量;培养创新人才,进行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

23.

(1)改革开放后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认识到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需要明确改革的方向。

(2)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方向;颁布了《义务教育法》;大力发展三级教育;社会力量办学发展迅速;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和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11工程”顺利开展;东西部教育差距在缩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