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都国际中心地基处理施组.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629317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32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尚都国际中心地基处理施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尚都国际中心地基处理施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尚都国际中心地基处理施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尚都国际中心地基处理施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尚都国际中心地基处理施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尚都国际中心地基处理施组.docx

《尚都国际中心地基处理施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尚都国际中心地基处理施组.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尚都国际中心地基处理施组.docx

尚都国际中心地基处理施组

1编制依据

1.1国家现行有关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3

建筑与市政工程降水技术规范JGJ/T111-98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106-97

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T93-95

高层建筑箱形与代伐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99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建筑机械技术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BG50104-9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程JGJ104-97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01-501-92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96:

97

1.2尚都国际中心招标文件及有关技术文件

2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拟建尚都国际中心(二、三期)工程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大桥路8号,西临东大桥路,东临规划东大桥东侧路,南临北京市第一清洁车辆场地,北临规划商务中心三号路。

尚都国际中心(二、三期)由北京建华置地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研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设计工作。

该项目工程地上是一座综合建筑群:

拟建场区东北侧为14层框剪结构,东南侧为24层框剪结构及其它部位的3~7层框架结构;在拟建场区范围内均设3~4层的地下车库。

基坑开挖深度为13.7m~20.6m(基础垫层按150mm考虑)。

拟建场区地形基本平坦,地面标高为39.93m~40.72m,±0.00=40.650m。

2.2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2.2.1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甲方提供的《尚都国际中心(二、三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按地层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将拟场区地层划分为人工堆积层、新近沉积层及第四纪沉积层3大类,各层岩性特征如下:

人工填土:

粉质粘土、粘质粉土填土①层,房渣土①1层,碎石、卵石填土①2层;层顶标高为39.93m~40.72m,杂色,湿,中下密。

新近沉积层:

粉质粘土、粘质粉土②层,层顶标高为36.13m~36.76m,褐黄色,湿,可塑,中高压缩性。

此层在该场地只有局部地段存在。

第四纪沉积层:

(1)砂质粉土、粘质粉土③层,粘质粉土、粉质粘土③1层,粘土、重粉质粘土③2层,粉砂③3层;顶标高为34.93m~38.90m,褐黄色,湿-饱和,可塑-中密,中高-低压缩性。

(2)砂质粉土、粘质粉土④层,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④1层,细砂、粉砂④2层;顶标高为29.93m~34.88m,褐黄色-灰,湿-饱和,可塑-软塑,中高-中压缩性。

(3)中砂、细砂⑤层;顶标高为27.66m~30.36m,褐黄色,稍湿-湿,密实,低压缩性。

(4)圆砾、卵石⑥层,细砂、中砂⑥1层;顶标高为24.92m~27.23m,杂-褐黄色,湿-饱和,中密-密实,低压缩性。

(5)粘质粉土、粉质粘土⑦层,粘土、重粉质粘土⑦1层,砂质粉土⑦2层;顶标高为19.59m~22.22m,褐黄色,湿-饱和,可塑,中-低压缩性。

(6)细砂、中砂⑧层;顶标高为13.47m~17.39m,褐黄色,饱和,可塑,低压缩性。

(7)卵石⑨层

2.2.2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尚都国际中心(二、三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供的资料,本场地地表以下65.0m深度范围内有三层地下水:

第一层地下水为上层滞水,水位标高为31.45-36.95m(埋深3.40-8.50m,相当于±0.00);第二层地下水为层间潜水,水位标高为22.69-23.90m(埋深16.40-17.90m,相当于±0.00);第三层地下水为承压水,水位标高为17.64-18.55m(埋深22.1-23.01m,相当于±0.00)。

场区内的第一、二层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第三层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干湿交替条件下有弱腐蚀性。

2.3工程特点、难点及主要对策

⑴本工程地处CBD商务区,拟建建筑西区的西南角为一栋15层和16层的居民楼,最近距离为13m,南区西南角为1~3层的已建永久楼房,最近距离为10m,如何保证相邻建筑的安全成为本工程土方和支护的关键问题,而且周边的已有建筑基础埋深较浅,降水对周遍建筑的沉降影响较大,特别是15层、16层两栋住宅楼。

为解决降水对周边建筑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影响,我们采取了止水帷幕的降水隔离措施。

⑵尚都国际中心工程地处CBD商务区,周边为繁华的商业区及高档商住楼,周边交通流量大,民扰,扰民因素多,给土方挖运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将采取使用低噪音设备,扰民补偿,协调交通部门等措施,确保土方挖运工作的顺利进行。

⑶本工程施工场地狭小,尤其是在基础施工阶段,西区南侧,南区东侧及南侧无任何施工场地,而基坑较大,所需施工材料和周转性材料数量巨大,其材料堆场、加工场地、临时设施场地的布置。

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施工中设专职调度人员,并制定严密的符合实际的的日材料计划,周密调度安排解决现场材料进场加工等相关问题。

⑷由于本工程基础埋深较浅,局部土质不好,周边又有许多已有建筑和地下管线,对护坡桩的监测以及深基坑检测是本工程的一个特点和难点。

基底以下5m左右为该场区的第三层水,此层地下水为承压水,揭穿承压水后水位埋深约为22.1~23.01m,在我们本次需降的水位低0.5~1m多,为此,在本次基坑降水方案设计时,可以考虑通过管井将上两层的地下水引到第三层地下水中的方法。

针对该场区的地下水位特征,结合基坑周边条件及我公司的降水经验,本着安全高效、经济节约的原则,本工程降水采用渗抽结合、局部滞水帷幕的降水方法。

即在基坑四周及基坑中间(布置完毕后)布置管井(既作为抽水井用,又可作为渗井用),利用管井将基坑内影响基础施工的第一层上层滞水,第二层层间滞水引滤到第三层承压水中,同时为加快降水速度,管井可作为抽水井使用,在引滤效果不好时,可采用管井抽水降水,以确保降水效果。

在基坑的四周、中间布置管井的同时,在基坑西区两层高楼侧做一道旋喷桩止水帷幕,以防止降水对该两楼造成不均匀沉降。

3基坑降水设计

3.1基坑降水目的

(1)确保基槽土方开挖的顺利进行;

(2)通过降水,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以下0.5~1.0m,确保基础施工时干槽作业;

(3)预防管涌、突水等影响边坡及地基稳定性的地质灾害;

3.2降水条件分析

(1)地下水位降深分析

根据本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基槽开挖深度范围内分布的地下水有两层地下水,第一层为上层滞水,水位埋深3.7-9.2m。

含水层主要为粉质粘土

层,

渗透系数小,水量相对较小。

第二层为层间潜水,水位埋深为16.75-17.96m,基坑最大深度为20.60m,基坑降水要求水位降到埋深21.10m,最大水位降深为4.35m,含水层为卵石

层,渗透系数较大,该层厚度7m左右,基坑涌水量主要来源于第二层潜水。

(2)基坑周边条件分析

基坑南区南侧、东侧紧邻1~3层楼房,西区西侧为已建售楼处(三层)西区南侧为两栋高层(一栋为15层,一栋为22层)。

在考虑降水时,必须考虑降水时引起周边建筑不均匀沉降问题,因此我们采用止水帷幕隔离周边建筑和加厚过滤网防止泥砂的流失方法来消除对周边建筑的影响。

3.3降水设计计算

根据勘察报告,本场地基坑施工范围分两层地下水,第一层为上层滞水,第二层为层间潜水,采用渗抽结合的降水方法,按潜水完整井模型计算。

计算时先把西区、北区作为一个巨型基坑来考虑,南区、西区、北区布置降水井。

(1)基坑等效半径

式中:

u=1.14

L=204m

B=64m

(2)降水井影响半径R

式中:

S-水位降深,S=4.35

K-渗透系数,K=50m/d

H-含水层厚度,H=4.85m

(3)基坑涌水量

(4)单井出水量

式中:

-井管在含水层的埋深,

=0.5m

d-井含外经,d=300Cm

-经验系数,

=60

(5)所需井点数

(6)井间距L

考虑到第一层层间潜水渗透系数比较小,取L=8m。

管井距槽边1.0~1.5m布置,基坑四周布井数量为111眼。

同时为加快基坑中间的降水进度,在基坑中间步井数量为15眼(此井也作为观测井使用),共计井数为126眼。

(7)井深

考虑到抽水井同时作为渗水井用,要求降水井进入卵石层

层的深度不小于1m,故取井深度为30m左右。

3.4设计结果

降水井参数

井深

井距

井径

井数

水泵性能

四周管井

30

8

600

111

水泵流量10~15m3/h、扬程38m潜水泵,下泵深度29.00mm

中间观测井

30

600

15

3.5特殊情况处理

3.5.1槽壁渗水

由于受场地地下水贮存条件及施工条件制约,以及管井降水的局限性,粉质粘土层与粉砂层、砂质粉土层界面,以及其他粘性土层与粉砂层、粉土层的界面,可能会出现少量渗水现象。

可采用导排措施予以解决,即在喷护砼面层内用埋塑料花管将渗水导出坡面。

在槽底坡脚处设置排水沟、集水井,用水泵抽排至槽顶排水管网中。

排水沟边缘距边坡坡脚不应小于0.30m,排水沟底面应比槽底低0.3-0.4m,集水井底面应比沟底面低0.5m以上。

3.5.2电梯井、集水坑渗水

当电梯井、集水坑侧壁明显析水、槽底存在难以疏干的残留水时,采取如下处理方案:

沿电梯井、集水坑底边界线挖导水沟,埋导水花管、沟内充填砂砾石,将水导致坑中心的潜埋井内(潜埋井深1.0m,埋设无砂砼管)采用潜水泵排水。

浇筑底板时,将泵一同封埋,砼达到一定强度时,封堵泵排水管止水。

对局部出水量较大的地方,也可采用专利技术超轻型井点做单独处理。

降水是一种技术性较强的岩土施工技术,其设计、施工具有一种灵活机动性。

因此,应当采取动态设计、信息施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降水任务的顺利完成。

3.6基坑周边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处理

根据基坑周边建筑物、地下水及地层情况,我们对本次降水可能对周边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进行了计算(具体见沉降计算书),为保证基坑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对基坑西南角高层住宅楼处采用旋喷桩止水帷幕进行隔水处理。

旋喷桩桩径φ600mm,桩间距450mm,排间距450mm,旋喷桩桩顶标高-5.0m,桩长17m,桩位具体布置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4基坑支护设计

4.1基坑支护方案确定

根据地质资料及现场场地大小及周围建筑物情况,本着经济安全的原则,基坑南区东侧、南侧边坡-2.0m以上采用土钉墙支护;-2.0m以下采用桩锚支护;其它边坡-5.0m以上采用土钉墙支护,-5.0m以下采用桩锚支护。

根据基坑深度和地层条件的不同,基坑支护方案分成8区段,即基坑西区-13.7m段,基坑西区西侧售楼处-13.7m段,基坑西区-17.1m段,基坑北侧-19.1m段,基坑北侧-20.6m段,基坑南侧-19.5m段,基坑南区西南侧-17.9m段,基坑东侧-17.9m段(详见总平面图和剖面图)。

4.2土层参数取值

由于该工程占地范围较大,根据《勘察报告》提供的情况,土层参数分为三种情况选取。

第一种情况是基坑东侧,该部位回填土厚度达到5m。

第二种情况是基坑的南区西侧,该部位的回填土相对较薄,厚度按4.0m考虑。

第三种情况是基坑的其它部位,回填土厚度较薄,按2.0m考虑。

三种情况的地层参数取值情况如下:

4.2.1基坑东侧地层参数

基坑东侧的地层参数如下表:

地层

厚度

(m)

重度

(KN/m3)

内摩擦角(°)

粘聚力C(KPa)

摩阻力(KPa)

回填土

4.00

18.00

15.00

10.00

30.00

粘土

3.56

20.00

28.00

15.00

60.00

粘土

4.68

20.00

30.00

12.00

65.00

中细砂

2.98

20.00

32.00

0.00

80.00

卵石

5.32

20.00

40.00

0.00

120.00

粘土

5.60

20.00

19.00

25.00

55.00

中粗砂

3.57

20.00

33.00

0.00

90.00

卵石

7.00

20.00

42.00

0.00

150.00

4.2.2基坑南区西侧地层参数

基坑南区西侧的地层参数如下表:

地层

厚度

(m)

重度

(KN/m3)

内摩擦角(°)

粘聚力C(KPa)

摩阻力(KPa)

回填土

4.00

18.00

15.00

10.00

30.00

粘土

3.56

20.00

28.00

15.00

60.00

粘土

4.68

20.00

30.00

12.00

65.00

中细砂

2.98

20.00

32.00

0.00

80.00

卵石

5.32

20.00

40.00

0.00

120.00

粘土

5.60

20.00

19.00

25.00

55.00

中粗砂

3.57

20.00

33.00

0.00

90.00

卵石

7.00

20.00

42.00

0.00

150.00

4.2.3基坑其它部位地层参数

基坑其它部位的地层参数如下表:

地层

厚度

(m)

重度

(KN/m3)

内摩擦角(°)

粘聚力C(KPa)

摩阻力(KPa)

回填土

4.00

18.00

15.00

10.00

30.00

粘土

3.56

20.00

28.00

15.00

60.00

粘土

4.68

20.00

30.00

12.00

65.00

中细砂

2.98

20.00

32.00

0.00

80.00

卵石

5.32

20.00

40.00

0.00

120.00

粘土

5.60

20.00

19.00

25.00

55.00

中粗砂

3.57

20.00

33.00

0.00

90.00

卵石

7.00

20.00

42.00

0.00

150.00

4.3基坑西区-13.7m(BC段)

该段基坑周边超载按15Kpa考虑,基坑边坡-5.0m以上采用土钉墙支护,-5.0m以下采用ф800mm钻孔桩和一道锚杆支护。

具体设计参数如下:

4.3.1护坡桩设计

护坡桩桩设计桩径为φ800mm,桩间距1600mm。

桩顶标高为-5.0m(相对于±0.00),桩底标高为17.7m(±0.00),嵌固深度4.0m。

钢筋笼主筋为9Φ25+5Φ25(通长),加劲筋Φ18@2000,箍筋φ8@200。

桩身混凝土标号为C25。

护坡桩布置见平面图,桩配筋见桩配筋图。

4.3.2锚杆设计

锚杆设一层,标高为±0.00往下5.3m;为三桩二锚。

锚杆锁定在桩顶冠梁上,锚杆长度为23m(其中自由段长度为5.0m),锚杆直径φ150mm,设计预加拉力为350KN,锚索选用4束7φ5(1860级)预应力钢绞线。

4.4基坑西区西侧售楼处-13.7m(XZ段)

该段基坑周边超载按45Kpa考虑,基坑边坡-5.0m以上采用土钉墙支护,-5.0m以下采用ф800mm钻孔桩和一道锚杆支护。

具体设计参数如下:

4.4.1护坡桩设计

护坡桩桩设计桩径为φ800mm,桩间距1600mm。

桩顶标高为-5.0m(相对于±0.00),桩底标高为17.7m(±0.00),嵌固深度4.0m。

钢筋笼主筋为11Φ25+5Φ25(通长),加劲筋Φ18@2000,箍筋φ8@200。

桩身混凝土标号为C25。

护坡桩布置见平面图,桩配筋见桩配筋图。

4.4.2锚杆设计

锚杆设一层,标高为±0.00往下5.3m;为一桩一锚,预计17根。

锚杆锁定在桩顶冠梁上,锚杆长度为20m(其中自由段长度为6.0m),锚杆直径φ150mm,设计预加拉力为280KN,锚索选用3束7φ5(1860级)预应力钢绞线。

4.5基坑-17.1m(CD、STW段)

该段基坑周边超载按15KPa考虑,基坑边坡-5.0m以上采用土钉墙支护,-5.0m以下采用ф800mm钻孔桩和二道锚杆支护。

具体设计参数如下:

4.5.1护坡桩设计

护坡桩设计桩径为φ800mm,桩间距1600mm。

桩顶标高为-5.0m(相对于±0.00),桩底标高为20.1m(±0.00),嵌固深度4.0m。

钢筋笼主筋为8Φ25+4Φ25(通长),加劲筋Φ18@2000,箍筋φ8@200。

桩身混凝土标号为C25。

护坡桩布置见平面图,桩配筋见桩配筋图。

4.5.2锚杆设计

锚杆设两层,第一层锚杆标高位于±0.00往下5.3m,第二层锚杆标高位于±0.00往下10.3m;第一层锚杆为二桩一锚,第二层锚杆为一桩一锚。

第一层锚杆锁定在桩顶冠梁上,锚杆长度为19

m(其中自由段长度为6.0m),锚杆直径φ150mm,设计预加拉力为250KN,锚索选用3束7φ5(1860级)预应力钢绞线。

第二层锚杆锁定在两根I28b的工字钢上,锚杆长度为21m(其中自由段长度为5.0m),锚杆直径φ150mm,设计预加拉力为380KN,锚索选用4束7φ5(1860级)预应力钢绞线。

4.6基坑北侧-19.1m(PQRS段)

该段基坑周边超载按15Kpa考虑,基坑边坡-5.0m以上采用土钉墙支护,-5.0m以下采用ф800mm钻孔桩和三道锚杆支护。

具体设计参数如下:

4.6.1护坡桩设计

护坡桩桩设计桩径为φ800mm,桩间距1600mm。

桩顶标高为-5.0m(相对于±0.00),桩底标高为-25.4m(±0.00),嵌固深度5.0m。

钢筋笼主筋为7Φ25+4Φ25(通长),加劲筋Φ18@2000,箍筋φ8@200。

桩身混凝土标号为C25。

护坡桩布置见平面图,桩配筋见桩配筋图。

4.6.2锚杆设计

锚杆设三层,第一层锚杆标高位于±0.00往下5.3m,第二层锚杆标高位于±0.00往下9.8m,第三层锚杆标高位于±0.00往下15.9m;第一层锚为两桩一锚,第二层锚为一桩一锚,第三层锚为三桩两锚。

第一层锚杆锁定在桩顶冠梁上,锚杆长度为18.0m(其中自由段长度为6.0m),锚杆直径φ150mm,设计预加拉力为200KN,锚索选用3束7φ5(1860级)预应力钢绞线。

第二层锚杆锁定在两根I28b的工字钢上,锚杆长度为16.0m(其中自由段长度为5.0m),锚杆直径φ150mm,设计预加拉力为270KN,锚索选用3束7φ5(1860级)预应力钢绞线。

第三层锚杆锁定在两根I28b的工字钢上,锚杆长度为17.0m(其中自由段长度为5.0m),锚杆直径φ150mm,设计预加拉力为520KN,锚索选用5束7φ5(1860级)预应力钢绞线。

4.7基坑北侧-20.6m(MNP)段

该段基坑周边超载按15Kpa考虑,基坑边坡-5.0m以上采用土钉墙支护,-5.0m以下采用ф800mm钻孔桩和一道锚杆支护。

具体设计参数如下:

4.7.1护坡桩设计

护坡桩设计桩径为φ800mm,桩间距1600mm。

桩顶标高为-5.0m(相对于±0.00),桩底标高为-25.6m(±0.00),嵌固深度5.0m。

钢筋笼主筋为8Φ25+4Φ25(通长),加劲筋Φ

18@2000,箍筋φ8@200。

桩身混凝土标号为C25。

护坡桩布置见平面图,桩配筋见桩配筋图。

4.7.2锚杆设计

锚杆设三层,第一层锚杆标高位于±0.00往下5.3m,第二层锚杆标高位于±0.00往下10.6m,第三层锚杆标高位于±0.00往下15.9m;第一层锚为两桩一锚,第二层、第三层锚为一桩一锚。

第一层锚杆锁定在桩顶冠梁上,锚杆长度为21m(其中自由段长度为6.0m),锚杆直径φ150mm,设计预加拉力为240KN,锚索选用3束7φ5(1860级)预应力钢绞线。

第二层锚杆锁定在两根I28b的工字钢上,锚杆长度为19.0m(其中自由段长度为5.0m),锚杆直径φ150mm,设计预加拉力为350KN,锚索选用4束7φ5(1860级)预应力钢绞线。

第三层锚杆锁定在两根I28b的工字钢上,锚杆长度为16.0m(其中自由段长度为5.0m),锚杆直径φ150mm,设计预加拉力为420KN,锚索选用5束7φ5(1860级)预应力钢绞线。

4.8基坑南侧-19.5m(DE)段

该段基坑周边超载按15KPa考虑,基坑边坡-5.0m以上采用土钉墙支护,-5.0m以下采用ф800mm钻孔桩和一道锚杆支护。

具体设计参数如下:

4.8.1护坡桩设计

护坡桩设计桩径为φ800mm,桩间距1600mm。

桩顶标高为-5.0m(相对于±0.00),桩底标高为-24.5m(±0.00),嵌固深度5.0m。

钢筋笼主筋为10Φ25+5Φ25(通长),加劲筋Φ18@2000,箍筋φ8@200。

桩身混凝土标号为C25。

护坡桩布置见平面图,桩配筋见桩配筋图。

4.8.2锚杆设计

锚杆设三层,第一层锚杆标高位于±0.00往下5.3m,第二层锚杆标高位于±0.00往下9.9m,第三层锚杆标高位于±0.00往下14.4m;第一层锚为两桩一锚,第二层锚为一桩一锚,第三层锚为三桩两锚。

第一层锚杆锁定在桩顶冠梁上,锚杆长度为18.5m(其中自由段长度为6.0m),锚杆直径φ150mm,设计预加拉力为210KN,锚索选用2束7φ5(1860级)预应力钢绞线。

第二层锚杆锁定在两根I28b的工字钢上,锚杆长度为18.5m(其中自由段长度为5.0m),锚杆直径φ150mm,设计预加拉力为330KN,锚索选用3束7φ5(1860级)预应力钢绞线。

第三层锚杆锁定在两根I28b的工字钢上,锚杆长度为17.2m(其中自由段长度为5

.0m),锚杆直径φ150mm,设计预加拉力为520KN,锚索选用5束7φ5(1860级)预应力钢绞线。

4.9基坑南区西南侧-17.9m(FG)段

该段基坑周边超载按15KPa考虑,基坑边坡-5.0m以上采用土钉墙支护,-5.0m以下采用ф800mm钻孔桩和一道锚杆支护。

具体设计参数如下:

4.9.1护坡桩设计

护坡桩设计桩径为φ800mm,桩间距1600mm。

桩顶标高为-5.0m(相对于±0.00),桩底标高为-22.3m(±0.00),嵌固深度4.40m。

钢筋笼主筋为9Φ25+5Φ25(通长),加劲筋Φ18@2000,箍筋φ8@200。

桩身混凝土标号为C25。

护坡桩布置见平面图,桩配筋见桩配筋图。

4.9.2锚杆设计

锚杆设两层,第一层锚杆标高位于±0.00往下5.3m,第二层锚杆标高位于±0.00往下11.3m,第一层锚杆为两桩一锚,第二层锚杆为一桩一锚。

第一层锚杆锁定在桩顶冠梁上,锚杆长度为23.5m(其中自由段长度为6.0m),锚杆直径φ150mm,设计预加拉力为220KN,锚索选用3束7φ5(1860级)预应力钢绞线。

第二层锚杆锁定在两根I28b的工字钢上,锚杆长度为21.5m(其中自由段长度为5.0m),锚杆直径φ150mm,设计预加拉力为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