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2653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历史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历史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历史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历史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试题.docx

《历史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试题.docx

历史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试题

静海一中2017-2018第一学期高二历史

期末终结性检测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第Ⅰ卷基础题(80分)和第Ⅱ卷提高题(20分)两部分共100分。

2.试卷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酌情减3-5分,并计入总分。

第Ⅰ卷基础题(共80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1.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

A.郡县制B.分封制C.井田制D.宗法制

3.读表: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4.公元前427年,希腊小城邦密提林背叛了雅典,投靠斯巴达。

雅典民情激愤,公民大会迅速作出决议,将密提林成年男子全部处死,妇女儿童罚作奴隶。

第二天,民众情绪趋于平静,公民大会撤销了原决议。

据此可知,在古代(  )

A.希腊小邦缺乏政治自主权B.公民决定雅典城邦重大决策

C.大邦争霸阻碍了希腊统一D.雅典公民大会有时违背民意

5.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

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

A.三权分立B.君主立宪C.人民主权D.法律至上

6.1689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威廉和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同时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

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

A.天赋人权B.民主共和C.君主立宪D.权力制衡

7.1832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

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  )

A.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B.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

C.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D.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

8.1938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周刊连续发表文章,总结七年来党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其根本经验的第一条便是“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裂则败,联合则胜’,成为铁一般的定律”。

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东北抗日斗争经验教训的第一次尝试。

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

①总结全面抗战的经验教训

②在东北地区长期坚持抗日斗争

③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准备

④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1927年,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

“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

至于下层的民众运动,国民党员参加的少,共产党员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

”由此可知,当时(  )

A.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B.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

C.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D.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

10.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

”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

以上论断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11.有学者评价:

“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

”据此判断,“它”是指(  )

A.《双十协定》B.《论联合政府》C.《共同纲领》D.《论十大关系》

12.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3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

13.1990年9月12日,苏、美、英、法、西德和东德的外长在莫斯科举行最后一次“2+4”会谈,签署条约,规定:

四大国停止对德国的权利和责任,统一后的德国享有完全的主权。

这体现的历史背景是(  )

A.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依然存在B.两极格局的瓦解

C.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完成合并D.全球化进程加快

14.《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

这反映了当时(  )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15.读表:

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年份

约1770

约1790~1793

约1830~1835

数额(百万英镑)

140

175

360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

年份

1755

1797

1835

指数

42.74

42.48

78.69

综合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

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16.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

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

这一举措(  )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17.1992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增长较快,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

这表明我国(  )

A.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B.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

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实现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

18.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

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19.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间内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

这一时期是(  )

A.二月革命时期B.国内战争时期

C.农业集体化时期D.德军入侵时期

20.1948年2月,美国的一份报告称,美国拥有世界财富的50%.却只有世界人口的6.3%.在这种形势下,美国的任务是设计一种在不危及美国国家安全情况下.保持这种优势的“关系模式”.能够体现这一“关系模式”的是(  )

A.确立并维护世界货币体系B.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实行贸易保护主义D.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

21.诗歌创作往往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说理诗最有可能受哪种思想影响?

(  )

A.孔孟思想B.黄老学说C.两汉经学D.宋明理学

22.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

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

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

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

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

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23.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

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

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  )

A.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B.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

C.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D.挣脱了文字狱的枷锁

24.毛泽东说:

“我们的国家现在是空前统一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迅速地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

祖国的更加美好的将来,正摆在我们的面前。

”这段话出自(  )

A.《新民主主义论》B.《论联合政府》

C.《论人民民主专政》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5.如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

二、材料题共50分.

26.材料一

随着输入中国货品的增多和介绍中国国情的书籍的大量出版,在17世纪末和18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文化热”。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对孔子十分崇拜,在自己的书房里经常挂孔子的画像。

另一位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对中国文化作了许多研究后,惊喜地发现在中国历史上从政治理论到伦理道德等方面都有特珠的地位和魅力。

——摘编自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等

(l)依据材料一,指出让欧洲人认识中国文化的主要媒介。

当时欧洲出现“中国文化热”正处于什么历史时代?

(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世纪的欧洲文明取得了哪些巨大进展?

(8分)

 

材料三可以说,我们的文明的显著长处在于科学的方法;中国文明的长处到在于对人生归宿的合理解释。

人们一定希望看到两者逐渐结合在一起。

——摘编自罗素《中国问题》(1922年正式出版》

(3)材料三的作者对“中西文明”有怎样的见解?

(2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了划时代著作《国富论》,批判了以往主张对商业活动采取限制与专利权的过时的重商主义。

之后还有大卫•李嘉图等人也提出了经济新主张,他们的学说被(反对者)赋予“自由放任”称号。

他们的基本观点认为,存在着一个自主的经济关系世界,独立于政府或政治。

这就是自由市场的世界,它本身受着一定的“自然法则”,如供求规律的制约。

……工业家们由于“政治经济学”的出现而增强了对未来的信念。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自由放任”学说的主要观点。

(2分)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工业家们由于‘政治经济学’的出现而增强了对未来的信念”?

(2分)

 

材料二在大危机之后的30年代,凯恩斯主义获得了主流地位,统治了经济世界几十年,一直到80年代才被人们所怀疑。

为什么凯恩斯主义能够成为主流?

简单的说就是,凯恩斯主义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依据:

需求不足,市场失灵,解决的办法就是政府去介入市场,增加需求,从而使经济从萧条中走出来。

——张维迎《彻底埋葬凯恩斯主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凯恩斯主义获得了主流地位,统治了经济世界几十年”的原因。

(4分)

 

关键环节题组:

解答历史材料题,解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