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产业论坛第二届年会综述.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609781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产业论坛第二届年会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产业论坛第二届年会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产业论坛第二届年会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产业论坛第二届年会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产业论坛第二届年会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产业论坛第二届年会综述.docx

《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产业论坛第二届年会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产业论坛第二届年会综述.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产业论坛第二届年会综述.docx

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产业论坛第二届年会综述

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产业论坛第二届年会综述

  “入世”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的一场深刻的革命,一次全面的国家体系创新。

它不仅将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过程和未来走向,制约着中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而且,也是更重要的,它正成为当代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一种新的存在性依据,成为当下中国行为的一种文化生态,影响和推动着中国全面的制度创新、路径改革和价值重建。

胡惠林教授认为,在这样一种宏大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文化产业被赋予了新的责任:

参与入世后的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所必须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整体进程,接受改革成果和成本的转移,协调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满足国家的战略需求,推进国家文化与文化产业创新系统建设。

张晓明研究员指出,“入世”后的中国面对的是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对中国文化产业具有“不对称优势”。

因此,入世后在我国文化产业领域发生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不对称竞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性产业发展格局的不对称:

以夕阳产业换我朝阳产业;

(2)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对称:

以产业实力搏我资源潜力;(3)已承诺开放领域竞争的不对称性:

以产业高端对我产业低端。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将由有限范围和有限领域内的开放,转变为WTO规则框架下的宽范围和多领域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的按中国政府承诺的时间表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中国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双向的相互开放。

张晓明认为,鉴于国际性文化产业发展出现了手段和内容的矛盾,在产业发展阶段上具有一种“后来居上”和“逆向整合”的趋势,中国在制订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时应以实现可持续的、跨越式的发展为基本指导方针,并遵循这样的原则:

以文化艺术的原创带动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以文化产业带动信息产业,以产业政策引导企业整合,以制度创新应对制度竞争。

  发展文化产业需建立与之互补的文化艺术保护方式

  新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将文化艺术分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两大部类,在建立市场性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同时,还必须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对位性互补的文化艺术的保护方式。

二者相辅相成,形成当代文化发展的合理架构。

金元浦教授认为,我国当前的文化遗产保护必须首先理顺下面几个关系:

(1)文化遗产“救亡图存”与复兴光大的关系;

(2)大规模经济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3)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遗产当代利用的关系;(4)文化遗产保护宏观整体规划与分档次、分阶段、分地区的具体策略实施的关系。

金元浦认为,结合国情,我国文化艺术的保护方式应采取政府保护、法律保护、市场保护与社会支持等多重因素综合运作的方式。

(1)加快政府保护方式的改革。

改革和完善政府保护方式是文化艺术保护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

这种保护首先是逐步建立文化艺术的宏观调控机制,主要运用政策的倾斜来实施文化保护,并协助立法机关建立和完善文化保护的法律、法令和法规。

其次是逐步加大国家文化资金的实际投入与监督实施,保证文化艺术在国家投资预算中的实际增长。

其三,政府保护方式还应包含对民族传统文化和濒危艺术的特殊支持、对高雅艺术的大力资助,以及重点文化设施的建设、扩充与维修。

(2)尽快建立完善的法律保护方式。

当代艺术保护中依靠法律形式进行保护成为各国注意的焦点,法律方式保证了当代艺术保护的法律地位与运作程序,也保证了艺术保护的公众意识与社会责任。

其根本意义是通过减免税收鼓励企业和个人捐资,以达到文化艺术总投入的实际增长。

(3)迅速建立市场保护体制。

文化艺术的市场保护包含两大方面;其一,为努力发展上规模上档次的一批大型文化产业,依靠市场方式,通过文化产业自身的扩大与积累来改变我国过去文化保护中单一的输血模式,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

其二,对于那些不能以产业形式发展的文化艺术则必须通过市场寻求企业资助的道路。

从企业赞助保护方式来说,要想使其发展起来,必须保证企业投资能获得相应的回报。

(4)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与全民保护。

当代艺术保护中的社会支持和全民保护具有最广泛最强大的力量。

当代社会通过多种途径特别是现代传媒营造保护文化艺术的社会氛围与社会舆论,培育了一代代懂得艺术的文化大众,这是保护艺术的最深厚的社会基础与心理根源。

  发展文化产业亟需改革文化体制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抓紧制定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对国有文化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进行战略性的改组。

因为国有文化部门占有了我国文化资源,包括文化人力资源的绝大部分,是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主导力量。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搞好国有文化部门的改组、改制和改造,实现国有文化存量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文化产品生产机制的转变,是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步伐的关键所在。

齐勇锋研究员指出,国有文化部门在进行战略性改组过程中应坚持“6个有利于”原则:

(1)有利于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保障国家的文化和信息安全;

(2)有利于国有文化部门建立新型的投融资体制和国有资本的管理、监督与运营体制,使国有资本在保值增值的同时,布局更加合理,结构进一步优化;(3)有利于国有和国有控股的企、事业文化单位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科学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4)有利于促进国有和国有控股的企、事业文化单位转换经营机制,调动经营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其生机与活力;(5)有利于在国有文化部门改革中,调动各方利益主体的积极性,确保出资人、债权人的权益不受侵害;(6)有利于国有文化部门改组、改制的平稳过渡和社会稳定。

  具体到传媒体制,孟建教授通过对美国文化体制的介绍给人以很大启发。

他说,1996年2月8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1996年电信法》,彻底打通电信业、传媒业、娱乐业等行业壁垒,大大放宽了媒体经营范围,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媒体业和其他行业之间石破天惊的变革:

并购、联合、重组。

经过近5年的实践,这种变革的巨大成功已让全世界为之瞩目,在机构重组、产业关联、资金融合、技术平台等方面形成了新兴的实力巨大的娱乐传讯业,并很快跃居美国出口榜首。

美国的一系列政策大有可借鉴之处,如我国至今还将电视业与电信业割裂开来的做法,就根本无法实现战略上的大整合。

尹鸿教授也指出,中国传媒业的改革,不是建立形式上的集团,而是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因此,中国传媒改革的根本不是改革规模,而是改革体制,拆除纵向与横向的行政垄断的篱笆,分离政府管理职能和企业自主经营权力,将传媒的行政管理体系转化为与市场体系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逐步建立公平规范、竞争有序、优胜劣汰,充满活力的市场运作机制。

  发展文化产业需实现理论创新

  现今人们已经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文化不仅仅是饭后茶余的调料、愉悦人生的奢侈品,它更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

缪其浩研究员认为,文化要成为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主角,必须实现“3个破壁”:

(1)文化精神破壁。

文化创意是生产力的源泉,是发展的原动力。

源于人的创造力的创新才是附加值最高的。

因此在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中,文化产业和其它行业中的创意部分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2)文化产业破壁。

文化产业不仅自身要做大做强,还要与其他产业形成共栖、融合和衍生的良性互动关系。

但是由于我国行政管理上条块的分隔,以及某些政策的限制,这种良性互动的实际发展还远远落后于人们的预期,正在成为一个严重阻碍文化产业成长的瓶颈。

(3)文化队伍破壁。

目前承担21世纪文化产业发展重任的文化队伍出现严重的知识偏门和缺失。

必须以更宽容的姿态重新定义文化人,在更宽广的视野里召集文化人,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拥有一支适应新世纪使命的文化队伍。

就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开发,陈少锋教授有自己的见解。

他指出,管理知识的匮乏以及与管理相关的商业意识、商业伦理、职业化管理、人力资源配置等等,是思考文化产业人力资源所面对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突出问题是,专业艺术类、行政类出身而非管理类出身的人员所占比重过大,整体人群文化知识层次较低,专业化力量有余、经营管理能力不足等等。

陈少锋认为,对其他产业的经理人实施有关文化产业的培训,或者对现有文化产业领域从业人员进行商业管理的教育,是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开发中一项重大的工程。

李康化博士则从发展文化产业的全局出发提出了“5个创新”:

(1)理论制度创新。

突破在文化产业制度改革上的路径依赖和政策瓶颈,以放松管制和透明化的政策供给启动新一轮文化产业发展,以制度创新启动新一轮文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防止和克服由于文化产业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而可能导致的政策性衰退。

(2)要素市场创新。

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放宽民营文化企业和民间金融资本市场准入的尺度,消除在这一领域内的歧视性政策,使民营民间文化产业和资本享有充分的国民待遇。

(3)产业链条创新。

进一步完善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整体配套,特别是加强文化产业的“上游”基础和“下游”通道。

(4)产业结构创新。

形成新的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联动发展机制。

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已经构成现代社会互为依存、以高技术和高文化为共同特征的支柱产业群,信息产业的发展极大改变了文化产业的技术基础,带动了其产业结构的提升,但其下一阶段的发展必定是以文化产业为前提和发展动力。

(5)社会结构创新。

构建各类社会中介机构,建立健全文化行业制度,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协同发展的新体制。

  

  文化产业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可持续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必由之路。

沈殿忠研究员指出,任何一种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有两条线索,即横向线索与纵向线索。

横向线索反映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纵向线索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阶段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

中国文化产业的横向发展线索与纵向发展线索都有两种不同的状态:

一种是公平的状态;一种是不公平的状态。

讲文化资源开发或文化产业发展的公平,主要讲规则的公平。

中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完整含义,不单纯是实现横向公平或纵向公平,而是要实现两种公平的统一。

实现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的统一,关键在于把握一种分寸。

这个分寸不仅是一个质的规定,同时也有量的规定。

在这个规定的范围内,可以把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时代人们利益的损害降到可以接受的降低程度,或把利益的满足提升到可以实现的最高的程度。

  如果说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的是一种生态伦理,那么文化发展战略强调的就是一种全球社会伦理。

可持续发展注重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文化发展战略则更注重人与人之间、身与心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

毛少莹认为,文化发展战略应有以下基本特征:

(1)重视公平超过重视效率,控制贫富分化,寻求均衡发展。

(2)全面注重不同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精神性的可再生能源替代物质性的不可再生能源;以“文化资本”替代“经济资本”;以精神消费填补物质消费无法满足的精神需求。

(3)以慢节奏的“休闲娱乐型社会”替代快节奏“工作消费型社会”。

(4)确立更合理的发展指标,将社会文化发展纳入社会水平的衡量之中;将人类对幸福、快乐的追求——而非仅是对物质财富的病态拥有——恢复到自然健康的人性基础上;致力于保护精神健康,以价值理性管理人类社会,走人与自然、身与心的和谐发展之路。

  文化产业应走高新技术之路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确定了知识资本、技术资本、人力资本及相关的文化、技术等因素在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这使得愈来愈从尖端部门走向日常生活的高新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驱动力。

黄健教授认为,引导高新技术进入文化产业,在提升文化产业的品质、产品的品质方面,在市场融资方面,都将产生重大的效应,获得较好的效果。

同时,人们也将看到文化产业的运作理念与其它产业运作理念的不同。

因为随着科技与文化大发展时代的来临,人们对产品的技术要求、文化要求、审美要求也将愈来愈高标准。

文化产业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新兴产业,作为以满足人类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主要目标而生产、服务的新兴产业,其运作理念不能只是停留在一般的生产、服务上,而是必须要实现产业的管理重心由常规的生产管理向技术创新和信息化的知识管理方向转变,整个产业的经营目标必须实现由以往的追求成本的最小化向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方向转变,以保持整个产业发展的创新性与发展活力。

柳士发指出,以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为代表的当代信息革命,给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文化形态——数字文化和网络文化。

这些新兴文化的特点在于,利用网络特性拓展传播内容,不满意于简单复制传统媒体,而是走上了自主发展的新路。

文化产业一旦与信息数字化、现代通讯技术等高科技结合起来,势必如虎添翼。

对于我国来说,虽然在文化上网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不过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巨大的数字文化鸿沟。

据统计,在整个互联网的信息输入和输出流量中,我国所占比例不到1%。

因此,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的同时,我们要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中国数字文化工程既要着力于公共文化建设,又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建立起照顾职能管理、社会公益服务和文化市场运营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国家文化信息服务体系。

  传媒产业需实施“走出去”战略

  文化产业发展不仅要有内需的拉动,而且也要有外需的拉动。

然而,中国存在着巨大的文化贸易逆差。

根据国家版权局2001年的不完全统计,我国版权贸易的输入输出比为10:

1,在文化电子产品贸易中,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我国至今尚未拥有自己的核心标准和主打产品。

而在一些西方主要国家中,以版权贸易为核心的国际文化贸易,已经成为支柱产业。

实现文化产业发展从引进来向走出去的战略转变,不仅是推进我国文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迫切要求,而且也是克服贸易逆差的迫切需要。

作为文化产业的排头兵,传媒产业如何利用本土资源,保持中国传媒的国内主体地位和提高国际影响力?

尹鸿认为,对于目前的中国媒介来说,走向国际市场至少具有4个有利条件:

(1)从经济上看,媒介的低成本使中国传媒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的价格优势;

(2)从文化上看,全球化环境下的东方文化提供了一种参照性的“还乡”意义而逐渐被西方人关注,中国传媒因而具有一定的文化优势;(3)从地域和文化的传统上看,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澳门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华语地区,日本、韩国等亚洲其他大中华文化地区,以及世界各国的华人群落等构成了一个具有共同性的接受中国传媒的文化交流空间,中国传媒具有市场潜力的优势;(4)从西方传媒来看,近年来由于片面地走上数字虚拟化、大制作、单纯追求商业价值最大化的道路,传媒的人文地位和社会公益品质都明显下降,为其他国家传媒文化的乘虚而入带来了契机。

面对这些显在的和潜在的优势,中国传媒目前需要作5方面的努力,来开拓中国传媒的国际空间:

(1)组建经过所有制改造的具有国际营销实力的国际性的传媒制作发行机构,形成规模适当的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规律的专业化、流水线化的国际性传媒企业;

(2)积极从国外和国内一流大学以及其他企业吸收一批能够从事跨国经营的具有专业素质的传媒经营管理人才;(3)从资金和政策上支持生产一批按照国际市场需要制作的媒介产品,创造“中国制造”的媒介品牌;(4)要求国产的传媒产品在制作技术和艺术标准上而不是制作规模上与国际传媒产品接轨;(5)积极推进传媒的横向整合,开发多种媒体的媒介产品,实现整合营销。

  中国广告业增量空间巨大

  与会代表不仅从宏观上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把脉,而且对具体行业的发展前景做了预测。

黄升民教授指出,在新的世纪,中国广告业有着不同寻常的表现:

两极分化、业务分流、竞争激化、资本参与、创意衰退、政策多歧、媒介滑坡。

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数字,2001年全国广告经营额为794亿元,增长率为%。

值得注意的是,4大媒体之中,报纸、电视和杂志的广告增长率都低于平均水平。

但对于中国广告业的前景,专家们还是充满信心。

喻国明教授指出,从1981年亿元的经营额起步,到2001年达到了亿元,年均增速%,经历了21年增长的内地广告市场,它的“饱和”时代还远未到来,它的经营额还有3倍左右的增量空间。

他预测,今后8年,中国内地广告业的发展速度至少不低于12%,到2003年,市场经营额有望突破1000亿大关,到2007-2008年,可能超过2000亿,到2010年估计达到2609亿元,3倍于2001年的水平。

在未来的巨大增量空间里,报刊广告的增势将超过目前处在强势的电视广告。

尽管在1983-2001年,电视广告经营额的增速在同行中最为迅猛,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但近年来,电视广告经营额的增速明显放慢,1997-2001年的年平均增长率降至%,低于报纸广告的%、杂志广告的%和广播广告的%。

专家们预测,报刊广告的年平均增长率在2010年前将保持在13-14%左右。

到2010年,报刊广告经营额总量将从2001年的亿元达到587亿元,其中报纸广告经营额约547亿元,杂志广告经营额约40亿元。

喻国明还指出中国报刊广告业未来发展的机会点:

(1)从时间上看,9月、12月、4月和8月是报刊广告投放最多的月份;

(2)从地区上看,中南、华东以及华北地区是报刊广告投放量最为密集的地区;(3)从城市看,北京是报刊广告投放最多的城市,占整个报刊广告投放总量的1/4,广州、上海、深圳也是报刊广告投放量最为集中的城市,上述4个城市的报刊广告经营额占全国报刊广告经营额的“半壁江山”(51%)。

从增长率上看,深圳、大连、南京、广州、青岛以及哈尔滨是报刊广告增量幅度最大的“明日之星”城市;(4)从行业上看,房地产、医药、计算机广告是报刊广告的三大支柱型行业,这3大行业广告的投放量占报刊广告总额的%。

从未来发展的潜质上看,金融保险、机动车、房地产则具有最大的增量空间。

  发展文化产业促进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实际上是在西部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基础上的再度开发。

如何有效地保护、传承和利用西部丰富的文化资源,培育、开发并形成遍布西部城乡的文化产业,是当前西部大开发中值得格外注意的一个重要课题。

谢名家研究员指出,制定文化产业相关政策时,应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加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战略性调整,突出有特色的文化产业系统中支柱产业门类,根据科学性、先进性、预见性和发展性原则,合理规划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精神生产力布局。

王亚南研究员指出,西部拥有文化多样性的资源优势,这是从历史上继承下来的世间罕见的宝贵遗产,也是西部社会发展必须首先加以利用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西部发展的关键在于广大乡村的发展,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发展,但西部乡村的发展已不大可能再走沿海农村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这一是囿于产业基础、交通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二是基于西部环境保护和全国生态效益的需要。

西部广大乡村应凭借自身所拥有的优势资源,发展以特色旅游业为起步平台的文化产业,以特色文化产业和新型人文经济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增强自身内力驱动的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西部乡村发展完全可超越传统工业化的发展道路,通过开发高文化含量的产品和产业积累实力,并促进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产业发展,探索开发特色文化产业的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发展新路,开创出一条以文化资源的资本化开发和信息化利用来带动新型产业生长的人文经济发展之路。

  这次会议是由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编委会联合举办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