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600852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docx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教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docx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第 0 (章/单元)课程教学方案

周次

1

课时数

4

教学章节

1、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学科属性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与发展

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4、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及课程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和要求

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2、熟悉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3、了解中医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形成和发展概况。

教学重点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形成标志;

2、金元四大家的理论创新;

3、明清命门学说与温病学说的新理论;

4、证、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

教学难点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

2、整体观念的基本概念;

3、人体有机整体的构成;

4、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4、人体怎样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要求从“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两个方面来阐释;

5、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6、证的基本概念;

7、证的时相性与空间性特征:

8、辨证。

主要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小组活动   □实验演示   □难点答疑   □提问

□作业讲评   □实践教学   □考试测验   □其他活动      

使用媒体资源

□文字教材   □电子教案   □录像材料   □录音材料   □直播课堂

□CAI课件 □IP课件    □其他资源:

     

教学内容及环节

1、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学科属性。

(1)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2)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3)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4)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2、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

(1)形成的基础和方法:

(2)理论体系的确立: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难经》、《本经》

(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①魏晋隋唐时期:

王叔和《脉经》;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孙思邈《千金方》。

②宋金元时期:

陈言《三因方》;钱乙《小儿药证直诀》;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邪派、李杲补土派、朱震亨滋阴派、张元素。

③明清时期:

张介宾、赵养葵命门学说;

吴又可、叶桂、薛雪、吴瑭温病学说。

④近代与现代:

收集整理前人的学术成果中西汇通现代研究。

4、中医学的继承与创新:

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学。

5、整体观念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①生理上的整体性:

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说明结构的完整性及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②病理上的整体性:

局部病变与整体病理反映的统一关系。

③诊治上的整体性:

由外察内,整体调节。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①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四时气候;昼夜晨昏;地域环境

②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四时多发病;昼夜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地域环境对发病的影响。

③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①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②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③社会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6、整体观念与现代医学模式(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学)

7、辨证论治

(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

病、证、症的基本概念及其区别和联系,证的时相性和空间性特征。

(2)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①辨证的基本概念和思维过程:

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性,辨病势等。

②论治的基本概念和思维过程:

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等。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4)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①中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

②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

8、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简介

9、小结

 

 

第 一 (章/单元)课程教学方案

周次

2~3

课时数

8

教学章节

1、精气学说

2、阴阳学说

3、五行学说

4、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教学目标和要求

1、掌握精、气的基本概念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2、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3、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4、熟悉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5、了解中医学思维方法的主要特点及中医学常用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1、精气的基本概念与精气学说的内容;

2、阴阳的基本概念;

3、事物阴阳属性的规定及其相对性;

4、阴阳的对立、互根、互藏、交感、消长、转化等运动规律和形式;

5、五行的基本概念,五行特性;

6、五行生克制化乘侮及母子相及;

7、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教学难点

1、精、气概念在古代哲学与中医学中的区别;

2、中医学的精气理论并非来源于古代哲学中的精气学说,而是古人对人体生命现象观察、体悟和推理的结果;

3、阴阳与矛盾的区别;

4、阴阳之中再分阴阳的理论渊源—阴阳互藏互寓;

4、阴阳对立、互根、消长、转化、交感、互藏之间的逻辑关系;

5、五行的内涵:

是抽象概念,不是具体物质;是说明事物的特性和相互关系的解释性模型;

6、事物五行归类的依据和方法(类比和演绎);

7、制化与胜复规律:

8、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

9、引起相乘和相侮的原因;

10、相生与相克关系的传变;

11、佐金平木、补火生土等法的正确表述;

12、精气阴阳五行诸学说之间的内在联系;

13、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14、中和思维和类比思维。

主要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小组活动   □实验演示   □难点答疑   □提问

□作业讲评   □实践教学   □考试测验   □其他活动      

使用媒体资源

□文字教材   □电子教案   □录像材料   □录音材料   □直播课堂

□CAI课件 □IP课件    □其他资源:

     

教学内容及环节

1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1)精的基本概念:

在古代哲学中,精,又称精气,泛指气,是指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包括人体)的本原;在某些情况下,精气又指气的一部分,即气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

精概念的形成之源:

“水地说”。

(2)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精与气的概念是同一的。

气概念的形成之源:

“云气说”,发展为“元气一元论”。

2、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2)气的运动与变化:

①气机;②气化。

(3)气的中介作用及其意义

(4)天地精气合化为人:

生命产生的哲学观和医学观的比较。

3、精气学说对中医学的影响

(1)对中医学精气学理论的影响

(2)对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4、阴阳的概念

(1)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的概括。

(2)事物和现象的阴阳属性:

事物和现象阴阳属性的规定:

比类水火的特性来确定:

凡类水者皆属阴,类火者皆属阳。

(3)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①相对性:

可转化;可再分阴阳;因比较的对象不同而异;

②绝对性:

某些事物的属性固定不变,不可反称。

5、阴阳对立制约:

对立:

相反;制约:

抑制、削弱、排斥、格拒。

6、阴阳互根互用:

(1)阴阳互根:

阴阳双方相互依赖而存在,如寒与热等。

互根关系失常出现孤阴与独阳。

(2)阴阳互用:

阴阳之间在互存基础上的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关系,如气与血的关系。

互用关系失常出现阴阳互损。

7、阴阳交感与互藏:

8、阴阳消长:

此消彼长和此长彼消的消长形式与阴阳的对立制约相关联;阴阳之间的此消彼亦消和此长彼亦长与阴阳的互根互用相联系。

9、阴阳转化的含义、形式及内在依据和条件:

(1)形式:

渐变,突变;:

(2)内在依据:

阴阳互藏互寓,即阴中有阳,阴中有阴;阴阳消长:

(3)条件:

事物发展的基现阶段,即《内经》曰“重、极、甚”等。

10、阴阳自和与平衡:

(1)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恢复协调平衡的能力和趋势;

(2)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的大体均势和稳定状态。

11、阴阳对立、互根、消长、转化、交感、互藏、自和、平衡之间的关系。

12、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1)阴阳偏盛

(2)阴阳偏衰

(3)阴阳互损

(4)阴阳转化

15、用于疾病的诊断;

16用于疾病的防治;

(1)指导养生

(2)确定治疗原则:

阴阳偏盛的治则、阴阳偏衰的治则

(3)分析归纳药物性能

13、五行的概念

(1)五行的基本概念:

(2)五行的特性:

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加色、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3)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14、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生克

①相生的概念、次序、母子关系,举例说明。

②相克的概念、次序、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举例说明。

(2)五行制化与胜复

①制化的概念、规律(生中有克,克中有生)。

②胜复的概念、规律(有胜则复),

(3)五行乘侮

①相乘的概念、次序和原因。

②相侮的概念、次序和原因。

③相乘与相侮之间的关系。

(4)五行母子相及

(1)母病及子:

母能令子虚及其举例。

(2)子病及母:

子盛致母实、子盛致母虚、子虚致母虚。

15、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五行学说在生理方面的应用:

①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②说明五脏之间的关系。

(2)五行学说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①相生关系的传变;②相克关系的传变;

(3)五行学说在诊断方面的应用:

(4)五行学说在防治方面的应用:

①指导脏腑用药;②控制疾病传变;

③确定治则治法:

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则和治法;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和治法;④指导针灸取穴;⑤情志相胜疗法等。

16、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1)注重宏观观察。

(2)注重整体研究。

(3)擅长哲学思维,包括中和思维、类比思维。

(4)强调功能联系。

17、小结

 

 

第 二 (章/单元)课程教学方案

周次

4~6

课时数

12

教学章节

1、精

2、气

3、血

4、津液

5、神

6、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和要求

1、掌握精的生成、功能;

2、掌握气的生成、运行、功能;

3、掌握血的生成、运行和功能;

4、掌握津液的代谢和功能;

5、掌握神的生成、内容和作用;

6、熟悉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的生成、分布和功能特点;

7、熟悉精气血津液神的基本概念;

8、了解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1、气的概念;

2、气生成的物质基础和相关脏腑;

3、气的概念;

4、气的生理功能;

5、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概念、生成、分布和功能;

6、血的概念、生成、功能和运行;

7、津液的概念,津与液的区别;

8、与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有关的脏腑功能;

9、气与血的关系。

教学难点

1、气机与气化的区别与联系;

2、宗气的分布。

3、气的推动与调控作用的关系。

4、气的温煦与凉润作用的关系。

5、与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有关的脏腑功能;

6、与血液正常循行有关的因素。

7、精气神的关系。

8、“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意义。

主要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小组活动   □实验演示   □难点答疑   □提问

□作业讲评   □实践教学   □考试测验   □其他活动      

使用媒体资源

□文字教材   □电子教案   □录像材料   □录音材料   □直播课堂

□CAI课件 □IP课件    □其他资源:

     

教学内容及环节

1、精的基本概念:

精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2、精的代谢:

(1)生成:

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2)贮藏与施泄:

3、精的功能:

繁衍生命;濡养;化血;化气;化神。

4、精的分类:

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脏腑之精;生殖之精。

5、气的基本概念

6、气的生成:

(1)物质基础:

先天之精所化之先天之气,水谷之精所化之谷气,自然界中的清气。

(2)相关脏腑:

肾、脾胃、肺。

重点脾胃

7、气的运动和气化:

(1)气机,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2)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

上者当降,下者宜升,脾胃为脏腑之气升降运动的枢纽。

(3)气化的概念,气机与气化的关系。

8、气的生理功能:

(1)推动与调控作用;

(2)温煦与凉润作用;

(3)防御作用;(4)固摄作用;

(5)中介作用。

9、气的分类:

(1)元气:

概念、生成、分布、功能。

(2)宗气:

概念、生成、分布、功能。

(3)营气:

概念、生成、分布、功能。

(4)卫气:

概念、生成、分布、功能。

10、血

(1)血的概念:

(2)血的生成:

①物质基础:

水谷精微、营气、津液、肾精。

②相关脏腑:

脾胃、心肺、肝肾等脏腑。

(3)血的运行:

气的推动作用与固摄作用的协调、五脏之气的作用(心气、肺气、脾气、肝气等)、寒热因素。

(4)血的功能:

濡养,化神。

11、津液

(1)津液的概念:

津与液的区别

(2)津液的代谢:

生成:

脾、胃、小肠、大肠。

输布:

肺、脾、肾、肝、三焦。

排泄:

肾、肺、膀胱、大肠、小肠。

(3)津液的功能:

滋润濡养、化生血液、调节阴阳、排泄废物、运载诸气。

12、神

(1)神的概念:

(2)神的生成:

(3)神的作用:

13、气与血的关系

(1)气为血之帅:

①气能生血②气能行血③气能摄血

(2)血为气之母:

①血能载气②血能养气

14、气与津液的关系:

(1)气生津液

(2)气行(化)津液

(3)气摄津液(4)津液载气

(5)津液化气。

15、精血津液的关系:

(1)精血同源

(2)津血同源。

16、精气神的关系:

(1)气能生精摄精

(2)精能化气

(3)精气化神(4)神驭精气

17、小结

18、讨论:

精气神为人身三宝?

 

第 三 (章/单元)课程教学方案

周次

7~10

课时数

16

教学章节

1、藏象学说概论

2、五脏

3、六腑

4、奇恒之腑

5、脏腑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和要求

1、掌握藏象的基本概念,脏、腑及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五脏精气阴阳的概念;

2、掌握五脏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及与形、窍、志、液、时的联系;

3、掌握六腑的主要功能和生理特性;

4、掌握脑和女子胞的主要功能;

5、掌握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6、了解藏象学说的形成和特点;

7、了解心包和命门学说的梗概。

教学重点

1、藏象的基本概念;

2、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形态和生理特点;

3、心主血脉的概念及血液运行的必要条件;

4、心藏神的概念及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意义;

5、肺主一身之气的概念;

6、肺气的宣发肃降的涵义与体现;

7、肺主行水;

8、朝百脉、主治节;

9、脾主运化;

10、脾气主升;

11、脾气统血的涵义与机理;

12、肝气疏泄的涵义及其作用体现;

13、肝藏血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

14、肾藏精的含义、肾精的来源、肾精的生理作用;

15、肾主水和主纳气的含义及生理作用;

16、肾的生理特性;

17、肾与脑、骨、二便的关系;

18、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生理功能;

19、上中下三焦的生理特点;

20、心与脾的生理关系;

21、心与肾的生理关系;

22、肺与肾、肝与脾、肝与肾、脾与肾的生理联系;

23、脾与胃的生理联系。

教学难点

1、藏象的基本概念;

2、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

满而不实、实而不满;

3、心主脉的含义;

4、心藏神的涵义;

5、肺主一身之气;

6、肺气的宣发与肃降;

7、脾喜燥恶湿气主升的体现;

8、脾为后天之本的意义;

9、肝为罢极之本;

10、肝体阴用阳;

11、精的概念和来源;

12、肾主水的机制;

13、肾的生理特性主蛰守位;

14、胃气的概念;

15、胆主决断;

16、三焦的概念;

17、胃喜润恶燥;

18、肝肾同源;

19、乙癸同源。

主要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小组活动   □实验演示   □难点答疑   □提问

□作业讲评   □实践教学   □考试测验   □其他活动      

使用媒体资源

□文字教材   □电子教案   □录像材料   □录音材料   □直播课堂

□CAI课件 □IP课件    □其他资源:

     

教学内容及环节

1、藏象的基本概念:

是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形态、生理病理征象。

2、藏象学说的形成:

(1)古代解剖学的认识。

(2)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

(3)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4)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3、藏象学说的特点: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

(1)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2)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4、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形态与生理特点。

5、概述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

(1)五脏精气阴阳的涵义:

五脏之精、五脏之气、五脏之阴、五脏之阳的涵义。

(2)五脏精气阴阳的关系:

五脏藏精→精化为气(脏气)→气分为阴气(五脏之阴)、阳气(五脏之阳)。

6、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1)心主血脉:

①心主血与心主脉的涵义:

主血包括运血和生血;主脉是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

(2)心藏神:

①涵义:

主人体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

②为什么藏神的脏是心而不是脑?

③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意义。

7、心的生理特性:

通明,即心之血脉宜通,心神当明。

8、心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2)心在窍为舌。

(3)心在志为喜;(4)心在液为汗;

(5)心气通于夏。

9、简介心包络。

10、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气司呼吸:

①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气的宣降主司呼吸和气体的出入交换。

②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一身之气的生成与宗气的关系;一身之气的运行与肺气宣降及呼吸的关系。

(2)主行水:

肺气的宣降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3)朝百脉,主治节:

①朝百脉的涵义:

全身血液都通过百脉而流经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后再输送到全身。

②主治节的涵义:

治理调节呼吸及气、血、水的作用。

11、肺的生理特性:

(1)肺为华盖。

(2)肺为娇脏。

(3)宣发与肃降:

①宣发的涵义及其体现;②主肃降的涵义及其体现;③宣发与主肃降的关系。

12、肺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2)肺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

(3)肺在志为悲;

(4)肺在液为涕;

(5)肺气通于秋。

13、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运化:

①运化食物

②运化水液

(2)主统血:

14、脾的生理特性:

(1)脾气主升:

①主升清;②升举内脏。

(2)喜燥恶湿:

①脾与湿的关系;

15、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2)脾在窍为口。

(3)脾在志为思。

(4)脾在液为涎。

(5)脾气通于长夏,脾主四时。

16、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疏泄:

①涵义:

是指肝气具有疏通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作用。

肝气疏泄失常的两种表现:

肝气郁结和肝气上逆。

②主要体现于4个方面:

促进血液和津液的运行输布;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胆汁的分泌排泄;调畅情志;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

(2)主藏血:

①涵义:

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

②生理意义5个方面:

涵养肝气;调节血量;濡养肝及筋目;为经血之源;防止出血。

③肝不藏血的病机有三:

肝气虚弱,收摄无力;肝阴不足而肝阳偏亢;肝火亢盛,迫血妄行。

17、肝的生理特性:

(1)肝为刚脏。

(2)肝主升发。

18、肝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2)肝在窍为目,五轮学说。

(3)肝在志为怒。

(4)肝在液为泪。

(5)肝气通于春。

19、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1)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

①藏精的涵义;精的概念、来源及关系;肾所藏之精的成分。

②主生长发育及生殖:

肾精肾气主机体的生长发育;肾精肾气主司人体的生殖功能。

③推动和调节脏腑气化:

肾阴、肾阳为五脏阴阳之本,推动和调节脏腑气化;久病及肾。

(2)主水:

①涵义:

肾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

②机理:

肾对参与水液代谢脏腑的促进作用;肾的生尿和排尿作用。

(3)主纳气:

①涵义:

肾气摄纳肺吸入的清气,保持呼吸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②机理及临床意义:

肾气的封藏作用;补肾气以纳气。

20、肾的生理特性:

主蛰守位。

21、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肾主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肾为“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2)肾在窍为耳及二阴,肾主二便。

(3)肾在志为恐。

(4)肾在液为唾。

(5)肾与冬气相应。

22、胆:

(1)主要生理功能:

贮藏和排泄胆汁;主决断。

(2)为奇恒之腑之一。

23、胃:

(1)主要生理功能:

主受纳水谷;腐熟水谷。

有“水谷之海”、“太仓”之称。

(2)生理特性:

主通降,以降为和;喜润恶燥。

(3)胃气的概念:

24、小肠:

主要生理功能:

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小肠主液与“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

25、大肠:

主要生理功能:

传化糟粕;大肠主津。

26、膀胱:

主要生理功能:

贮尿、排尿。

27、三焦:

(1)六腑之三焦

(2)部位之三焦

①生理功能②上中下三焦部位的划分及其生理特点

28、脑的生理功能及其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1)主要生理功能:

①主宰生命活动;②主精神意识;③主感觉运动。

(2)脑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29、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其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1)主要生理功能:

①发生月经;②孕育胎儿。

(2)与女子胞功能有关的因素:

①脏腑及天癸:

肾、心、肝、脾四脏;②与经脉的关系:

冲任督带四脉。

30、脏腑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

肺气助心行血、心血载运濡养肺气

(2)心与脾:

血液生成、血液运行

(3)心与肝:

血液运行和贮藏、精神情志

(4)心与肾:

水火既济、精神互用、君相安位

(5)肺与脾:

气的生成、水液代谢

(6)肺与肝:

气机升降

31、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肺与肾:

水液代谢;呼吸运动;阴阳互资。

(2)肝与脾:

饮食物的消化;血的生成、运行与贮藏。

(3)肝与肾:

精血同源;藏泄互用;阴阳互资互制。

(4)脾与肾:

先天后天相互资生;水液的输布代谢。

32、图示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糟粕排泄的互相联系和密切配合。

33、脏与腑的关系:

(1)心与小肠:

(2)肺与大肠:

呼吸与气的运动。

(3)脾与胃:

纳运相和;升降相因;燥湿相济。

(4)肝与胆:

同司疏泄;共主勇怯。

(5)肾与膀胱:

34、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35、小结

36、讨论

第 四 (章/单元)课程教学方案

周次

11

课时数

4

教学章节

1、经络学说概述

2、十二经脉

3、奇经八脉

4、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5、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教学目标和要求

1、掌握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分布规律、表里关系、流注次序和大体循行路线;

2、掌握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督脉、任脉、冲脉、带脉的循行和基本功能;

3、掌握经络的生理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