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答案 II.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57676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答案 II.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答案 II.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答案 II.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答案 II.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答案 II.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答案 II.docx

《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答案 I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答案 II.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答案 II.docx

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答案II

试卷类型:

A

2019-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答案)(II)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3页,第II卷4至10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请考生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并务必按照相关要求作答。

2.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C1-35.5Ca-40Cu-64Zn-65Ag-l08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尽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稻草造纸   B.使用火药C,蚕丝织葙    D.冶炼金属

2.科学合理膳食,使人体中各种元素形成“收支平衡”,以保障健康。

下列属于人体中常量元素的是

A.铁   B.钙    C.锌    D.碘

3.下列物质分别加人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A.面粉   B.豆油    C.牛奶    D.白糖

4.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二氧化碳   B.氯化钠    C.氧气    D.金

5.日本福岛核泄漏的成分有碘-131和铯-137等。

碘元素与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最外层电子数不同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

6.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料,其有效成分是K2CO3,它属于

A,氮肥   B.磷肥    C_钾肥    D.复合肥料

7.制作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不锈钢杯   B.真丝围巾    C.涤纶制成的航天服    D.陶瓷花盆

8.“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 出了民生视角下的生态观,要求全面落实“水十条”。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严格监管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B.富含氮、磷的水直接排放

C.对水源地和自然保护区的水体严格保护   D.农田灌慨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9.医疗上,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的原理是:

该反应 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0.如图所示,龙龙同学采用手握试管外壁的方法检査装置的气密性,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则 将双手移开一会后,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是

11.2015年我国计划发射4颗北斗三期试验卫星,对全球导航中的新技术进行验证。

发射卫

星的火箭常用的燃料是胼(N2H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是

A.N2   B.N02    C.NOD.HN03

12.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说法的是

A.装置①可作为C02的发生装置    B.装置②干燥02时,气体由a管进b管出

C.装置③可用作O2的收集装置   D.装置④是收集C02气体的验满方法

13.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图a中火柴头垂直向上燃烧时容易填灭,是因为热空气增大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B.图a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易燃烧,因为火柴梗不断被加热和受到热气流带来空气的助燃

C.图b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圏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

D.煤球制成蜂窝煤后燃烧更剧烈是因为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14.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符合的是

A.二个铵根离子B.H20:

—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

C.Mg2+:

—个镁离子带二个单位的正电荷   

D.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二价

15.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

结合右图分析,关于这四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

B.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铝元素和氧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1302

D.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16•氨碱法生产纯碱的主要反应原理如下:

(1)NaCl+NH3+C02+H20=NaHC03+NH4C1

(2)2NaHC03=Na2C03+C02+H20。

对上述信息的有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A.用食盐制纯碱需要含碳、氧元素的物质B.

(1)中析出晶体后剩只有一种溶质

C.氨盐水比食盐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   D.碳酸氢钠比碳酸钠受热更易分解

17.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

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18•下列是分析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固体的相关实验(不考虑水分),其中合理的是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证明变质

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确定成分

取少量固体,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测定纯度

取ag样品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g固体

除去杂质

取固体,加水溶解,滴加氣化钙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右图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省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圈I中发生的反应可能都是分解反应

B.利用反应②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C.圈2中的化学反应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D.利用反应①可制得烧碱

20.向一定质量AgN03和Cu(N0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Zn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

B.图标上b〜c段质量增加的原因是Zn与Cu(N03)2溶液反应

C.b点时溶液中金属离子有Zn2+、Cu2+,金属单质有Zn、Cu、Ag

D.c点和d点溶质种类不同,金属单质种类也不同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30分)

21.(4分)化学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

现有四种物质:

①小苏打②干冰③氮气④熟石灰。

请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

(2)食品工业中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_;

(3)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

22.(6分)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和天然气等。

过度使用既造成能源危机,又导致环境污染。

如燃煤会影响环境,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直接关系的是_(填字母序号,下同);

A.酸雨   B.温室效应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2)2014年冬季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灰霾天气,据检测首要污染物为PM2.5。

下列关于

PM2.5的说法或减少PM2.5措施错误的是_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超过2.5µm的颗粒物B.控制城市汽车保有量

C.PM2.5专用口罩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D.冬季取暖用天然气替代燃煤

(3)目前,我国面临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区域分布不均衡、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图1是我

国目前与十二五计划能源结构变化的对比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主要调整是_;

(4)解决环境问题需要科技进步,如CO2含量不断升高,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科学家认为,人类不 仅要努力减少C02的排放,更重 要的是将C02转化为有用物质。

①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02,并将C02储存或利用,流程如图2(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_

A.该过程可实现C02零排放   B.该过程只有1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C.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过滤   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4个化学反应

②将C02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3所示:

 

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23.(5分)食盐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海水中储量很丰富。

(1)海水晒盐的原理是_;

(2)晒盐过程中得到粗盐和卤水。

卤水的主要成分及其溶解度的变化如右图t2℃时,MgCl2的溶解度为_g.将t2℃时MgCl2、KCl和MgS04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时,析出的晶体是_(填物质化学式);

(3)将纯净的氯化钠固体配制成溶液。

20℃时,向4个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人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并充分溶解。

4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加入氯化納的质量/g

4.5

9

18

20

溶液质量/g

54.5

59

68

68

若将②中得到的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的质量是___g;

关于上述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填字母序号)。

A.①②所得溶液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B.③④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D.20℃时,将④恒温蒸发25g水,过滤得18g固体

24.(10分)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我们一般从物质的存在、性质、制备、用途等方面研究一种物质或一类物质。

以金属为例,请你参与其中回答相关问题:

(1)认识金属元素存在:

自然界中大多数金属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_(填字母序号,下同);

A,铝土矿(主要成分A1203)B.钾长石(主要成分KAlSi308)

C.赤铁矿(主要成分Fe203)D.磁铁矿(主要成分Fe304)

(2)探究金属性质:

金属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图1为探究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图2是金属化学性质网络图。

 

①图1甲中反应现象是__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②图1只有乙中不反应,能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及它们和氢元素的位置关系,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填元素符号);

③依据图1完成金属性质网络,图2中的A属于_(填物质类别);

(3)认识金属的制备:

工业上常采用还原法、置换法、电解法制备金属。

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冶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4)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①下列金属制品的用途,利用其导电性的是_

A.铁锅   B.铜导线    C.铝箔    D.黄金饰品

②合金性能优于单一金属,因而被广泛应用。

焊锡(主要含锡、铅)与其组成金属相比

具有_的特性,可用于焊接电子元件;

③金属是一种有限资源,需要保护和回收利用。

黄铜(铜锌合金)用作弹壳的制造。

现有一批使用过的,锈迹斑斑的弹壳,处理这批弹壳可以制得硫酸锌和铜,其主要流程如下所示。

【收集资料】弹壳上的锈主要为Cu2(OH)2C03,能与稀硫酸反应得到硫酸铜溶液;弹壳中其他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

a.写出弹壳上的锈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固体D为_。

25.(5分)“微观与宏观相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请结合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物质性质反映其组成和结构。

从宏观进入微观,探索物质变化规律。

①不同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性质也存在差异。

图1中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_(填字母序号,下同);稀盐酸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而稀硫酸则能与之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据图从微粒的角度分析写出该反应的实质是_;

②一杯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和1个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 _(填“相等”或“不相等”)

(2)物质组成和结构决定其性质。

从微观进入宏观,探索物质变化规律。

①图2圆圈中表示这杯氯化钠溶液的构成,则该氯化钠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_;

②通过分析组成和结构,可以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

根据图3硫酸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