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三生物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苏北四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51586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5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三生物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苏北四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精品高三生物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苏北四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精品高三生物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苏北四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精品高三生物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苏北四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精品高三生物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苏北四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高三生物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苏北四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docx

《精品高三生物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苏北四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三生物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苏北四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高三生物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苏北四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docx

精品高三生物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苏北四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

江苏省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苏北四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并填涂相应的准考证号。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非选择题时,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题无效,在草稿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部分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B.脂肪、类脂和固醇都属于脂质

C.乳糖、葡萄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

D.性激素、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分子组成的有关内容。

【解析】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A错误;葡萄糖在动植物细胞中都有,C错误;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中的固醇,D错误。

2.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没有细胞分化就不可能形成各种组织、器官

B.细胞分裂都会出现纺锤体和遗传物质的复制

C.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D.细胞凋亡有利于个体生长发育,其过程受基因控制

【答案】B

【考点】本题旨在考查细胞的分裂、分化、癌变和凋亡。

【解析】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而无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B错误.

3。

下列关于“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用番茄、苹果等组织样液作为鉴定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B.脂肪鉴定中观察花生子叶切片细胞间不可能出现橘黄色小颗粒

C.脂肪鉴定中50%的酒精是为了溶解组织中的油脂

D.蛋白质鉴定中加入的0.1g/LNaOH溶液可为反应提供碱性环境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对本实验原理、方法和操作的理解。

【解析】番茄含有的红色会影响实验结果,应该选择白色或接近白色且含糖量高的材料,A错误;切片时,破损的子叶细胞会释放出少量脂肪,细胞间会出现橘黄色小颗粒,B错误;50%的酒精主要作用是洗去浮色,避免影响观察,C错误.

4.如下图所示,在漏斗中加入的蔗糖溶液与蒸馏水液面齐平,一段时间后,待漏斗内液面不再变化时,再向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酶。

下列坐标曲线中能正确反映整个实验过程中漏斗内外溶液的液面高度差变化的是

 

【答案】C

【考点】本题考查利用渗透吸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析】实验开始时,漏斗中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烧杯中的蒸馏水,烧杯中的水分向漏斗中渗透,漏斗液面升高。

一段时间后,加入的蔗糖酶,使蔗糖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引起漏斗中溶液浓度进一步升高,漏斗液面继续升高.由于半透膜允许单糖分子透过,漏斗中的葡萄糖和果糖进入烧杯中,漏斗中的溶液浓度下降,漏斗液面随之下降,最终漏斗中加入的蔗糖酶,维持着一定的液面高度差。

5.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种酶可以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B.酶通过提供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C.酶是由内分泌腺细胞合成的,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D.低温下酶的活性较低是因为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

【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解析】一些管家基因控制合成的酶比如ATP合成酶可以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A正确;酶能显著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从而提高化学反应速率,B错误;酶是活细胞产生的,C错误;低温下酶的活性受到抑制,酶的空间结构不会被破坏,D错误.

6.孟德尔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与F2出现这种比例无直接关系的是

A.亲本必须是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

B.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1∶1∶1

C.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F1的雌、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都能发育成新个体

【答案】A

【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对遗传定律的理解和运用。

【解析】亲本既可以选择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也可以选择纯种的黄色皱粒豌豆与绿色圆粒豌豆,两种情况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7.下图表示人体内主要能源物质氧化分解的部分途径,其中X、Y、M、N代表物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糖原水解主要发生在骨骼肌细胞中

B.X→Y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C.M、N分别代表乳酸和酒精

D.Y、M、N中的氧元素均来自于X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对细胞呼吸基本过程的理解。

【解析】糖原水解主要发生在肝细胞中,A错误;X是葡萄糖,Y是丙酮酸,X→Y过程是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正确;M是乳酸,N是水,C错误;N是水,其中的氧元素来自于氧气,D错误。

8.下列关于生命科学研究方法与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C.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分布不均是植物弯曲生长的原因

D.林德曼进行能量的定量分析,发现了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逐级递减的特点

【答案】C

【考点】本题旨在对生命现象研究方法的考查。

【解析】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没有证明出这种“刺激”就是生长素。

9.下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I、II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中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c中碱基对若发生变化,生物体性状不一定会发生改变

C.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c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首端存在起始密码子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染色体结构行为及改变后对性状的影响。

【解析】基因内部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A错误;c中碱基对发生变化,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生物体性状不一定会发生改变,B正确;在减数分裂中交叉互换一般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C错误;基因的首端存在启动子,起始密码子位于mRNA上,D错误.

10.赫尔希和蔡斯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与无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可获得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

B.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噬菌体的DNA分开

C.如果离心前保温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升高

D.该实验结果说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答案】C

【考点】本题考查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原理、方法和操作的理解.

【解析】T2噬菌体是一种细菌性病毒,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A错误;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大肠杆菌分开,B错误;离心前保温时间过长,部分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升高,C正确;该实验结果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也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

11.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诱变育种可提高突变频率,从而加速育种进程

B.单倍体育种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C.为获得隐性纯合体,可利用杂交育种的方法缩短育种时间

D.为了解决三倍体无籽西瓜年年制种的问题,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

【解析】单倍体育种需对单倍体幼苗而不是种子进行诱导染色体加倍处理,故B错误;隐形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通过杂交育种得到符合生产要求的表现型即可。

12.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B.两个种群间的隔离一旦形成,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C.外来物种入侵不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D.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生物的定向变异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解析】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只有当差异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导致生殖隔离;

地理隔离是种群间的个体无法相遇而不能基因交流,生殖隔离是种群基因库之间的差异而不能基因交流,所以种群间隔离一旦形成,基因便不能交流;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

13.下图表示神经调节的反射弧局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①的存在使相邻两神经元之间的兴奋能双向传递

B.神经冲动在结构①处和结构②处的传导速度相同

C.结构②处兴奋时膜外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

D.刺激Ⅰ、Ⅱ处能引起肌肉收缩,刺激Ⅲ处则不能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过程。

【解析】结构①为突触,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神经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的作用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结构①处传导速度较慢;兴奋时膜内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刺激Ⅲ处兴奋不能通过突触逆向传递。

1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维生素、纤维素、尿素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C.胰岛素分泌量增加,肝糖原合成会加快

D.胰高血糖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肝细胞

【答案】C

【考点】本题考查对内环境和血糖调节的理解.

【解析】纤维素是植物多糖,不能被人体吸收;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不是恒定不变,而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胰岛素是降血糖,而肝糖原合成会加快可以降低血糖含量;

激素的作用具有选择性,运输没有选择性。

15.2014年西非地区爆发了埃博拉疫情。

埃博拉病毒(EBV)是一种RNA病毒。

埃博拉病毒侵入人体后

A.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

B.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与该病毒结合

C.被吞噬细胞特异性识别D.与特定的抗体结合可失去致病能力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解析】淋巴因子的作用是增强淋巴细胞的免疫效应,不能与病原体直接接触;浆细胞通过分泌抗体与抗原结合;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能特异性识别。

16.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合成受到抑制

B.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

C.植物向光性现象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解析】顶端优势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主动运输运到侧芽,在侧芽部位积累,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体现生长素既能促进生长又能抑制生长,在植物向光生长时,向光侧和背光侧均为促进生长。

17.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图1是一块规格为1mm×1mm×0。

1mm的血球计数板正面示意图,图2是计数室某一个方格中酵母菌分布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血球计数板上有2个计数室,玻片厚度为0。

1mm

B.制片时,先用吸管滴加样液,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C.该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为9个

D.实验中被台盼蓝溶液染成蓝色的酵母菌为死细胞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该实验原理和计数方法。

【解析】血球计数板盖玻片下液体的厚度为0.1mm;制片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用吸管滴加样液;该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为7个,只计数内部和相邻两边及其夹角处的酵母菌.

18.下列关于群落结构和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草本层中动物类群的分布

B.近岸区和湖心区生物分布的差异,构成群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