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家庵站附属10KV悬吊保护方案.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25072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7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辛家庵站附属10KV悬吊保护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辛家庵站附属10KV悬吊保护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辛家庵站附属10KV悬吊保护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辛家庵站附属10KV悬吊保护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辛家庵站附属10KV悬吊保护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辛家庵站附属10KV悬吊保护方案.doc

《辛家庵站附属10KV悬吊保护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辛家庵站附属10KV悬吊保护方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辛家庵站附属10KV悬吊保护方案.doc

南昌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土建七标辛家庵站10KV保护施工方案

目录

一、本方案编制的概况 2

二、工程概况 2

三、悬吊保护目的及原则 3

 3.1、保护目的 3

 3.2、保护原则 4

四、编制依据 4

五、资源配置 4

5.1、人员技术准备 4

5.2、施工机具 5

5.3、主要工程量 6

六、保护方法 6

6.1、围护结构施工时保护方法 6

6.2、冠梁施工时保护方法 7

6.3、基坑开挖时保护方法 7

6.4、拆除方法 10

七、施工监控措施 11

八、安全保证措施 12

九、应急措施 13

南昌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土建七标

辛家庵站10KV保护施工方案

一、本方案编制的概况

南昌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土建七标辛家庵站西侧南北走向有一组三根10KV埋地线横跨附属地铁2号出入口及外挂、2号风亭基坑,根据建设单位前期部要求,该埋地线做原地保护,因此特编制此方案。

二、工程概况

辛家庵站位于老城区上海路南段,沿上海路布置,车站所在上海路路宽约26米,车站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车站设计起点里程(YDK43+014.374)至设计终点里程(YDK43+480.974),车站中心里程为YDK43+088.674。

车站主体长465m、标准段净宽17.8米,车站站台中心里程处覆土厚度3米,基坑深度16.21米。

地铁2号出入口及外挂位于车站主体14-20轴西侧,2号风亭位于车站主体26-29轴西侧,围护结构采用φ800@1000mm钻孔灌桩、φ600@1000mm双管旋喷桩进行桩间止水加二道钢支撑的形式,基坑开挖深底约11米。

位于附属结构正上方有一组三条10KV埋地电缆线,呈南北走向横跨附属基坑,管线埋深约1.9m,穿越附属围护结构冠梁。

10KV埋地线具体平面图位置详见下图:

地铁2号出入口及外挂10KV埋地线平面位置图

2号风亭10KV埋地线平面位置图

电缆线现场实拍照片

三、悬吊保护目的及原则

 3.1、保护目的

 保证施工进度,不影响现状电缆的使用和确保工程顺利完成,专项编制10KV电缆保护方案。

 3.2、保护原则

 确保10KV埋地电缆的正常使用,同时确保辛家庵站附属结构按照项目总体计划的部署和施工进度质量的保证、顺利完善施工。

四、编制依据

(1)、《江西省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赣建安[2010]16号);

(2)、《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4)、《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6)、其它相关规范、强制性标准规定及地方法规;

(7)、辛家庵站相关施工图纸。

五、资源配置

5.1、人员技术准备

本工程悬吊保护管线安全因素大,工序多,工期紧。

为保证工期、同时确保质量安全,我部派出经验丰富的技术施工人员、质检人员跟踪控制,具体人员配备如下表。

管理人员配备表

序号

部门

人数

职责

1

前期部

1

与产权单位沟通、协调

2

技术质检部

2

技术方案、技术交底、技术指导、施工质量验收、过程控制

3

工程部

3

现场施工安排、现场问题协调解决

4

安环部

2

施工安全日常管理、巡视

5

试验室

2

配比控制、材料试验、成品检测

6

测量组

3

测量放样

施工作业人员配备

序号

工种

人数

作业内容

1

电工

1

施工用电

2

挖机司机

2

土方开挖、余土外运

3

钢筋工

10

钢筋笼制作、钢筋绑扎

4

电焊工

5

焊、割操作

5

木工

15

导墙、盖板模板施工

6

桩机工

10

格构柱施工

7

普工

20

施工配合、安全文明施工

说明:

施工作业人员人数根据正常施工需求统计,实际施工人数根据现场需求增减,以满足施工工期、质量、安全要求为准。

5.2、施工机具

施工机具配备表

序号

机具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用途

1

挖掘机

PC200

2台

土方开挖、余土装车

2

自卸车

20m3

10台

余土外运

3

钻孔桩机

GPS-20

1

格构柱成孔

4

起车起重机

25T

1

材料吊装

5

电焊机

BX-500

5台

钢筋制安、钢材焊接

6

钢筋切割机

GQ40A

1台

钢筋加工

7

钢筋弯曲机

GQW40

1台

钢筋加工

8

钢筋调直机

GT4-10

1台

钢筋加工

9

圆盘锯木机

3MJ-116

1台

模板安装

10

木工压刨

MB106D

5把

模板安装

11

空压机

W-3/7

2台

混凝土破除

12

风镐

SK-10

6把

混凝土破除

13

插入式振动器

ZX-25

8台

混凝土浇筑

14

平板振捣器

YZD-1.5-2

1台

混凝土浇筑

15

Ⅱ级2″全站仪

2台

测量放样

16

S3自动安平水准仪

1台

测量放样

备注:

施工机具的型号及数量根据施工需要可灵活选择,以满足施工需求为准。

5.3、主要工程量

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项目名称

规格(mm)

数量

单位

备注

1

PVC波纹管

Φ150

12

2

角钢

L200*24

210

3

钢板

16mm

5

T

4

钢板

10mm

0.3

T

5

模板

18mm

60

m2

6

钢筋

5

T

7

混凝土

C30

20

m3

8

槽钢

40C

86

m

9

波纹管

Φ100

260

m

注:

1、本表所示工程量为现有图纸初步统计,具体工程量以结算为准。

六、保护方法

6.1、围护结构施工时保护方法

围护结构施工前,采用人工探挖10KV埋地线实际位置,施工时,首先施工埋地电缆线两侧围护结构,之后采用人工开挖暴露整根埋地线,利用人工将电缆线摆至已施工完毕桩位上,最后施工电缆影响范围内的围护结构。

6.2、冠梁施工时保护方法

冠梁施工时,在电缆线穿越冠梁处采用外套φ150PVC波纹套,管内填麻袋进行隔离保护。

详见下图:

电缆管线穿越冠梁保护剖面图

6.3、基坑开挖时保护方法

开挖暴露横跨基坑范围内的电缆线,之后沿电缆线走向位置下方施打φ1000mm格构柱(地铁2号出入口共设3根,2号风亭设1根,详见格构柱布设平面图),其主要包括钢立柱和立柱桩两部分,上部钢立柱为钢构件,下部立柱桩为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础,具体详见电缆线悬吊保护结构剖面图。

格构柱采用钻孔桩机成孔,采用25T汽车起重机进行吊放。

格构柱施工完成后,在其顶部设置一块580*580*10钢板,之后沿电缆线位置满架设40C槽钢,三根电缆外包φ100波纹管放入槽钢内顶部采用厚18mm模板覆盖避免日晒雨淋,同时间隔2米采用钢丝绑扎牢固,最后两侧及顶面涂涮黑黄相间油漆。

地铁2号出入口及外挂格构柱布设平面图

2号风亭格构柱布设平面图

电缆线悬吊保护结构剖面图

1-1剖面图

2-2剖面图

3-3剖面图

6.4、拆除方法

待附属内部结构和顶板防水完成后,即可进行土方回填,当土方回填至电缆线悬吊保护工字钢底部后,即可按此顺序“铁丝→模板→电缆线移出工字钢内→工字钢”进行拆除,拆除完成后将电缆线按原位摆放整齐,最后回填剩余土方。

七、施工监控措施

基坑开挖施工期间需对电缆线悬吊保护支架变形进行监控工作,监控项目为悬吊支架的沉降,控制值为30mm,超过预警值时,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监测点布设为在地铁2号出入口及及外挂、2号风亭基坑南北两侧布置2个沉降点。

详见下图:

地铁2号出入口及外挂监测布点平面图

2号风亭监测布点平面图

监测频率详见下表:

监测频率

开挖深度(m)

底板浇注后时间(d)

≤5

5~10

>10

≤7

7~14

14~28

>28

监测频率

1次/2d

1次/1d

2次/1d

2次/1d

1次/1d

1次/1d

1次/3d

⑴、设置专职安全员,在施工期间,进行来回巡视。

⑵、监测仪器:

全站仪。

⑶、测量方法: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等有关规范的要求,采用二等水准测量,观测点测站高程中误差≤0.5mm。

八、安全保证措施

(1)、保护方案实施前,需经设计单位、产权单位审查认可后方可实施。

作业前,需通知电力相关部门安排人员在现场进行指导和监督方可进行施工。

(2)、电缆线探挖时,首先在地面上标识现有管线位置,并采用人工进行探挖。

探挖过程中,人员均应正确佩戴安全帽及正确使用必须的安全防护用具,并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杜绝无关人员靠近电缆线。

(3)、电缆线探挖完成后,移动带电电缆时,应对电缆敷设有丰富经验的人是实现现场指挥,同时搬运结束套入套波纹管前,需对电缆表面进行表面检查,如发现表面破损应及时采用绝缘胶布包封密实。

(4)、所有工作人员应穿绝缘鞋并带绝缘手套。

(5)、移动带电电缆应轻搬轻放。

服从现场工作负责人的统一指挥。

严禁盲目行动。

(6)、派专人24小时对带电电缆进行保护,防止被盗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7)、当电缆沟挖至深度大于1.5米以上时,应做好防坍塌方措施。

(8)、悬吊保护施工完成后,在基坑两端明显位置及悬吊保护支架上下左右采用彩条带设置警示标语和标识。

九、应急措施

由于电缆本身绝缘老化、破损而漏电,酿成触电事故。

因此,施工中必须做好预防工作,发生触电事故时要正确处理,抢救伤者。

如果遇到触电情况,要沉着冷静、迅速果断地采取应急措施。

针对不同的伤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方法,争分夺秒地抢救,直到医护人员到来。

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

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救治。

1.脱离电源:

(1)如开关箱在附近,可立即拉下闸刀或拔掉插头,断开电源。

(2)如距离闸刀较远,应迅速用绝缘良好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柄的利器(刀、斧、锹等)砍断电线,或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硬塑料管等物迅速将电线拨离触电者。

(3)若现场无任何合适的绝缘物可利用,救护人员亦可用几层干燥的衣服将手包裹好,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拉触电者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

(4)对高压触电,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或迅速拉下开关,或由有经验的人采取特殊措施切断电源。

2.对症救治:

对于触电者,可按以下三种情况分别处理:

(1)对触电后神志清醒者,要有专人照顾、观察,情况稳定后,方可正常活动;对轻度昏迷或呼吸微弱者,可针刺或掐人中、十宣、涌泉等穴位,并送医院救治。

(2)对触电后无呼吸但心脏有跳动者,应立即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对有呼吸但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