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49724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初中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初中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初中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初中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docx

《初中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docx

初中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初中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1课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教材第3页:

中国主要远古人类遗址分布示意图,主要分布:

黄河、长江、珠江流域)

【知识要点】

名称

距今时间

遗址地点

体质

特征

工具

用火

获取食物

社会

组织

思想

意识

元谋人

170万年前

云南元谋县

猿形(牙齿化石:

教材2页,元谋人化石)

打制粗糙石器

天然

采集

狩猎

原始

人群

 

北京人

70—20万年前

北京西周口店龙骨山山洞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北京人头部复原图3页)

打制粗糙石器,树枝加工成木棒,兽骨加工成刮刀

天然火保存火种

采集

狩猎

加工

原始

人群

注:

1987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山顶洞人

3万年前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山洞

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制骨针,装饰品

人工

取火

采集

狩猎

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穿衣服懂得爱美,死后埋葬

【重点考点】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3、(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还会制作骨针。

4、(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5、人类是由古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6、简答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①.北京人的模样保留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则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②.北京人只会打制粗糙石器,山顶洞人则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③.北京人只能使用天然火,而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④.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则生活在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里。

第2课原始的居民的生活

【知识要点】

名称

河姆渡原始居民

半坡原始居民

距今时间

约7000年

约6000年

遗址地址

长江流域(长江下游的浙江余姚)

黄河流域(黄河中游,陕西西安)

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

磨制石器

农业

人工栽培水稻

种植蔬菜、麻、粟

畜牧业

养家畜(猪、狗和水牛)

建起圈栏,饲养猪、狗等家畜

手工业

会制陶器,简单玉器,原始乐器,(图:

教材9页)

兽骨制箭头、鱼叉、渔钩,用麻织布,彩陶(图10页)、

生活方式

定居,干栏式房屋(图:

教材8页)

定居,半地穴式房屋(图:

10页)

[难点解析]

1、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

河姆渡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人工栽培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还饲养了家畜,会制作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重点考点]

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定居)生活。

2、河姆渡居民居于(长江)流域,受湿润气候影响,居民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居于(黄河)流域,属内陆地带,干旱地区,受气候影响,居民多住(半地穴)式房屋。

3、河姆渡居民开始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开始种(粟)。

4、列举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贡献(之最)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3)我国是世界上很早就种植蔬菜的国家。

第3课古史传说时代

【知识要点]

1、炎黄打败南方的蚩尤部落

2、华夏民族的形成

(1)黄帝和炎帝部落结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2)后人称自已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3、“人文初祖”-----黄帝

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难点解析}

1、你觉得尧、舜、禹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尧生活简朴、克已爱人,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治水十几年,公而忘私,三过家门而不入,打败了南方的三苗部落,涂山会盟。

第4课夏、商和西周

[知识要点]

一、夏、商、西周三朝更替表

内容

朝代

建立时间

开国之君

亡国之君

主要事件

都城

夏朝

公元前2070年

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开始了“家天下”的局面,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国家产生。

二里头(图:

18页)二里头是宫殿

商朝

公元前1600年

商汤灭夏,盘庚迁都至殷

亳——殷

西周

公元前1046

周武

周幽王

文王重用姜尚,征讨四方,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国人暴动

镐京

二,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了分封制。

2.内容:

周天子把王室亲族,功臣和古代先王后代,分封到国土的重要地区,授予他们爵位、土地和人民,建立起众多诸侯国,受封诸侯要效忠周王,为周王镇守疆土,交纳贡赋,随周王出征作战。

3.作用:

西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三.西周的等级示意图示

天子诸候卿大夫士平民奴隶(图:

22页)

三、西周的结束

公元前841年,西周发生了“国人暴动”周幽王是西周的末代国君,他因废立王后和太子,引发战乱,公元前771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

[难点解析]

1.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

说说你的想法。

是进步,虽然奴隶制国家存在着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但是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是生产发展、私有财产出现的结果。

奴隶主阶级拥有大量的奴隶,可以组织大规模的生产活动,能够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大量的文明成果,所以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重大的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性。

2.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夏桀,商纣的极端残暴统治,激起了平民和奴隶的不满和反抗,失去了民心;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诛暴君、深得民心;商汤和周武王能够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部落,抓住时机一举取胜。

[重点考点]

1.启继承父位是实行(世袭制)

2.夏商周三朝的开国君主和暴君

开国君主:

夏--禹商--汤周--武王。

暴君:

夏—桀商—纣王周--厉王。

3.武王伐纣的主要战役是(牧野之战),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

4.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了(分封)制,封亲属,功臣为(诸侯)。

从而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了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知识要点]

一.青铜器

[难点解析]

1、夏朝:

青铜器胎质薄,纹饰简单,无铭文。

2、商朝:

青铜器种类和数量多,形体庄重敦实铭文字数由少而多。

后母戊鼎(图:

26页)是目前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四羊方尊(图:

26页)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3、西周:

青铜器制造工艺进入鼎盛时期,器形高大,纹饰精美。

(关注:

图:

毛公鼎,三星堆青铜文化)

[重点考点]

1.青铜器出现是在(原始社会末期),灿烂时期是在(商朝).

2.世界上最著名的青铜器是(四羊方尊,司母戊鼎)。

3.三星堆文化代表作品是(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文化的发源地是(成都平原)。

二、甲骨文

1、19世纪末,人们在中药材的“龙骨”上发现有刻画的痕迹,证实是商朝的文字,因为刻写在龟骨和兽骨上,故称“甲骨文”

2、甲骨文主要内容是用于占卜的卜辞。

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第6课春秋五霸

[知识要点]

一、王室衰微

1.背景:

①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

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②诸候不听从天子命令,天子反而依附强大的诸候

③诸候之间不断进行战争,争当霸主

2.春秋霸主: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二、齐桓公称霸

①齐国地处今山东地区,盛产鱼盐,土地肥沃,事宜农桑。

②任用管仲为相推行富国强兵的改革措施。

管仲教民努力生产,还编练了军队。

③以“尊王攘夷”为旗号,扩充疆界,号令诸候

④联合各国讨伐态度傲慢的楚国。

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确立了霸主地位。

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位霸主。

三、晋楚争霸(城濮大战,退避三舍)

时间:

春秋中期

背景:

晋文公有丰富的政治阅历,知人善任。

进过发展生产,编练军队,国力大增。

楚国觊觎中原霸权。

地点:

城濮

过程:

晋军采用“骄兵”战术,主动后撤(退避三舍),引诱楚军贸然轻进,一举打败楚军。

结果:

晋文公成为中原新的霸主。

春秋争霸的结果是:

1、破坏了旧有的统治秩序,分封制逐渐瓦解。

2、大国兼并小国,华夏各族交往增多,促进了民族交融。

历史图片:

1、汉画像石中的齐桓公和管仲(32页);2、春秋子犯和钟(33页);3、楚王子午(庄王之子)鼎(34页)

4、吴王夫差矛(34页)越王勾践剑(34页)

学生必知的历史故事:

1、要有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起因,过程,结果诸要素。

王室衰微,尊王攘夷,城濮大战,退避三舍,一鸣惊人,悬胆于室(卧薪尝胆)(勾践),问鼎中原

第7课:

战国七雄

一、七雄初立:

秦、齐、楚、魏、赵、燕、韩(参照:

37页,战国形势图)

 ①组合:

晋分三家(韩、赵、魏)

 ②特征:

七雄并立

二、七雄征战:

1、围魏救赵

时间:

战国初期;

起因:

魏国率先改革,国力强盛;

人物:

魏国和赵国,齐国救赵,

故事过程:

围魏救赵,按照孙膑谋略,齐国埋伏在半路截杀。

结果:

在马陵打败魏军。

2、胡服骑射

时间:

战国后期

起因:

秦国独大,东方六国疲弱

人物:

赵武灵王

故事过程:

赵国改革,提出“胡服骑射”,

结果:

建立起强大的骑兵。

2、长平之战

时间:

战国后期

起因:

秦国独大,东方六国疲弱,秦赵两国在长平对峙三年。

人物:

赵国和秦国

故事过程:

秦国使用反间计,诱使赵王撤换主帅;赵军轻易出击,结果中计被围。

结果:

40多万士兵降秦,被秦军坑杀,史称“长平之战”

3、课后阅读:

毛遂自荐

三、社会变化

1、政治变化:

旧有的统治秩序进一步瓦解,各国国君自立为王。

官员不再世袭,改由国家任免。

经过几百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大国吞并小国,历史趋向统一。

2、农业的发展:

春秋时期,开始出现了铁质农具,到了战国,铁质农具广泛推广使用,提高了粮食产量;(图40页,战国时期铁质农具复原图)牛耕与铁犁结合,提高了耕作效率,促进了荒地的开垦。

[难点解析]

1.想一想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春秋时期的霸业政治是在以变求强的争霸过程实现的。

各大国为谋求霸政而改革,因改革而富强,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齐国和晋国都通过改革迅速致强。

第8课秦国的强大

[知识要点]

一、商鞅变法

背景:

秦国偏处西方,地广人稀,中原各国都鄙视秦国,甚至不邀请秦来参加诸侯国的会盟,秦孝公认为“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决心变法图强。

1.时间:

公元前356年。

2.颁布人:

秦孝公。

3.主持人:

商鞅。

4.内容:

①奖励开垦荒地。

由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向国家交纳赋税。

②奖励耕织。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

③奖励军功。

普通士兵立有军功,就可以封爵受赏。

贵族没有军功,就不授予爵位。

④推行县制。

全国共设31个县,由国君任命官吏,直接控制。

5.结果:

经过商鞅变法,加强了秦国国君的权威,促进了秦国政治、经济的发展。

变法后,秦国百姓“喜农乐战”,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秦军的战斗力空前强大。

6、影响:

商鞅变法后,秦国在对外战争中不断取得胜利,打败了魏国,收复了全部河西失地,威震中原,变法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李冰修建的都江堰(图:

44页:

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

1.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建。

2.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3.两千年来一直造福于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