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480028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课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一课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一课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一课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一课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课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docx

《第一课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课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课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docx

第一课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第十課 燭之武退秦師 左丘明

一、寫作背景

  春秋時代,魯僖公三十年九月(西元前630年),秦、晉合兵圍鄭,對於小小的鄭國來說,正是危如累卵,鄭文公只好重新起用大夫燭之武。

足智多謀的燭之武看準秦、晉之間的矛盾,進行分化離間,說服秦穆公撤軍,化解了鄭國的危機。

「秦、晉圍鄭」的歷史背景:

鄭國無禮於晉

先前晉文公流亡在外時,受到鄭文公的冷落。

鄭文公當時覺得重耳只是一個失去地位的落難公子,於是對他們一行人十分怠慢,不開城門也不讓重耳進城。

城濮之戰貳於楚

魯僖公二十八年四月(西元前632年),晉、楚爭霸,爆發城濮之戰。

當時,鄭國處於四戰之地,無險可據,又曾無禮於重耳,故背晉以軍隊助楚。

楚大敗,鄭文公內心恐懼,派人到晉國請罪求和,五月,晉侯、鄭伯盟於衡雍。

晉文公受到周天子冊命與四方諸侯盟於踐土,晉文公為盟主,鄭參加踐土之盟。

但晉、鄭間的隔閡並未消除。

 

秦國出兵之因

秦穆公國土偏處西陲,常想東進染指中原,但東鄰晉國在晉獻公(晉文公之父)時代,國勢非常強盛。

秦穆公不能用武力與晉國爭衡。

晉獻公晚年因寵愛驪姬,殺世子申生,其餘公子如夷吾(晉惠公)、重耳(晉文公)都被迫分別逃亡在外。

在晉國陷於混亂之時,秦穆公見有機可乘,便幫助晉惠公返晉為君,希望置之於自己的掌握之中,不料晉惠公卻反與秦為仇。

正好重耳流亡到秦,因而又幫助重耳返晉,殺繼承晉惠公君位之晉懷公,即位為晉文公。

秦穆公想以晉為橋梁,進而爭霸中原,結果卻適得其反。

 

二、《春秋》與《左傳》

(一)、《春秋》簡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按年月日次序記載史事的史書)

名稱

上古各國朝廷大事是在春秋二季進行,所以古人特別重視春秋二季,史官記載一年的國家大事後,就把各國國史稱作是《春秋》。

孔子

據魯史作春秋

孔子的《春秋》根據魯史舊聞刪削而成,但孔子據魯史而作《春秋》,其中記載並非完全因襲魯史,孔子有自己的編纂體例和取捨標準。

孔子目睹當時政治社會的紊亂,懷著救世的熱忱,以文字寄託政治理想──微言大義,以批判時局、匡救時弊。

微言大義

所謂「微言大義」(孔子在《春秋》以精簡的文字寄託政治理想),如當時楚國的國君已自稱為王,孔子依據「正名」思想,在《春秋》中貶稱「子」,以示對楚國君僭稱王的譴責(依宗法制度,只有天子能稱「王」,而楚國初受周天子封為子爵)。

內容

《春秋》一書,現存一萬六千多字,記載魯隱公元年(西元前722年)至魯哀公十四年(西元前481年),共歷十二公(隱、桓、莊、閔、僖、文、宣、成、襄、昭、定、哀),二百四十二年間的各諸侯國大事(《春秋》以魯國紀年、魯史為中心,而旁及同時代諸國歷史)。

文字

《春秋》基本上是一條記一件事,最長的一條不過四十多字,最短的一條只有一個字。

因《春秋》文字過於簡潔,且有的只記結果,沒有寫明事情的原委,或貶損當世有權勢的君王大臣而難以直書,故後世有解釋經文之「傳」。

 

春秋三傳

書名

作者

內容特色

左傳

春秋時左丘明

以敘事為主,講義例少。

記事詳細具體,文筆簡練生動,既是史學名著,也是文學名著。

公羊傳

戰國末公羊高

解釋《春秋經》的義例(孔子作《春秋》時,書寫體例與其中的微言大義),以公羊傳最為豐富。

穀梁傳

戰國時穀梁赤

主要在解釋義例。

(二)、《左傳》簡介

異稱

(《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 《春秋內傳》 )。

《春秋》經、傳原本各自分開,晉杜預編撰《春秋經傳集解》時以一段經文一段傳文的方式,將傳文分別列於經文之後。

內容

以( 魯史 )為中心,旁及同時代諸國之事。

成書

《史記‧十二諸侯年表》:

「七十子之徒口受其傳指,為有所刺譏褒諱挹損之文辭不可以書見也。

魯君子左丘明懼弟子人人異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記具論其語,成《左氏春秋》。

語譯:

孔子的學生聽聞孔子口頭傳授《春秋》的內容意旨,因為書中諷諭貶損到當世有權勢的君王大臣,而難以將事實直接明白地記載書中。

魯國賢人左丘明擔憂孔門弟子各執己見闡釋《春秋》旨意,各自認為自己的想法正確,失去了《春秋》的真意,因此依據《春秋》的內容,詳盡說明其中的史事、微言大義,而完成了《左傳》。

時代

《左傳》編年敘事至魯哀公二十七年(西元前468年),比《春秋經》多十三年。

史學價值

《左傳》廣泛採集各種古史舊聞,斟酌取捨,系統而詳明地記敘春秋時代各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等方面的事件,是研究先秦很有價值的歷史文獻。

 

文學價值

長於敘事

《左傳》中運用一系列具體情節來記事,尤其善於描寫戰爭,掌握勝負的主因,將戰爭的全貌,紛繁的人物表現得脈絡清晰,因果昭然。

工於記言

《左傳》中許多外交辭令,生動有致,婉轉得體,語約意豐表現出「行人〔外交特使〕辭令之美」。

個性鮮明

《左傳》中抓住具有特徵性的語言、行動和細節來展示人物的性格,刻畫了許多形象鮮明的人物。

生動精美

《左傳》敘事記言寫人都簡練精當而富於文采,言近旨遠,是歷史散文的典範,影響後世的散文、小說。

註1:

晉‧范寧作〈穀梁傳序〉說:

「《左氏》豔而富,其失也巫。

」所謂「豔」是文章美,「富」是材料多,「巫」是多敘鬼神,預言禍福。

註2:

《左傳》、《戰國策》、《世說新語》合稱中國三大說話寶典。

三、國學常識

(一)

(二)十三經沿革、簡述(見第一課‧孟子選)

(三)史書的分類(《四庫全書》分十五類)

體 例

特 色

書 例

紀傳體

(正史)

以人物傳記為主

二十五史。

司馬遷《史記》、班固《漢書》、陳壽《三國志》、范曄《後漢書》〔上列四書合稱「四史」〕

編年體

以年次為序

孔子( 《春秋》 )(編年體之祖)、左丘明( 《左傳》 )(杜佑•《通典》將之列為編年體之祖)、公羊高( 《公羊傳》 )、穀梁赤( 《穀梁傳》 )、竹書紀年(亡佚,《四庫全書》列為編年體之祖)、司馬光主編( 《資治通鑑》 )

註:

( 《春秋》三傳):

《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在《四庫全書》中列入(經)部(《春秋》經文合併入各傳中)

紀事本末

以事為主,排其次序,詳其本末

南宋•袁樞•《通鑑紀事本末》(始祖)

國別史

以國為主,是分國記載史事的史書

《國語》(國別史之祖)、

劉向編《戰國策》(非一人一時一地之作)

(四)先秦史書比較

尚 書

左 傳

國 語

戰國策

作者

集體創作

左丘明

古以為左丘明

作者不可考;劉向編

異稱

書、書經

左氏春秋、

春秋左氏傳、春秋內傳

春秋( 外 )傳

國策、國事、事語、

修書、長書、短長

體例

記言體之祖

(今置經部)

編年體

(今置經部)

國別體

國別體

內容

記虞、夏、商、周(自武王至春秋秦穆公)間史事,以君臣言論為主

記「事」為主

記「言」為主

記十二國事,多戰國策士言

地位

最早史書

散文之祖

解釋春秋

國別史之祖

司馬遷作《史記》,多採其說

注解

漢•孔安國(偽孔傳)

唐•孔穎達正義

晉•杜預注

唐•孔穎達正義

三國吳•韋昭注

劉向定名《戰國策》

東漢•高誘注

(五)書名別稱彙整

書  名

別            稱

( 左  傳 )

左氏春秋、左氏、春秋內傳、春秋左氏傳

( 戰國策 )

國策、國事、短長、事語、長書、修書

( 禮  記 )

小戴禮記

( 詩  經 )

詩三百、毛詩、三百篇

( 莊  子 )

南華經

( 老  子 )

道德經

( 呂氏春秋 )

呂覽

( 史  記 )

太史公書、太史公記

( 說文解字 )

說文

( 文心雕龍 )

文心

( 世說新語 )

世說新書、世說

( 昭明文選 )

文選

( 五代史記 )

新五代史

( 聊齋志異 )

聊齋

( 紅樓夢 )

石頭記、風月寶鑑、情僧錄、金玉緣、金陵十二金釵 

四、課文深究

(一)寫作特色

文筆簡潔

首段「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只用二十五個字便交代了:

(1)當時情勢。

(2)戰爭原因。

(3)晉、秦駐軍方位。

《左傳》筆法之簡練可見一斑。

仔細看看,這簡短文字中還埋下伏筆:

晉、秦圍鄭的原因,一是「無禮於晉」,二是「鄭貳於楚」,這兩件都是晉、鄭之間的宿怨,與秦無關,可見秦之出兵受晉牽使而來,事出被動。

且「晉軍函陵,秦軍氾南」,晉、秦駐地一南一北,給予燭之武可乘之隙,燭之武方能利用秦、晉間的矛盾,肆行挑撥分化。

又如佚之狐見鄭伯之後,「公從之」,馬上就接燭之武的拒絕,省略了鄭伯初見燭之武的來意說明。

再例如燭之武終於應許之後,立刻接「夜縋而出」和「見秦伯曰」,省略了燭之武出城的準備以及出城後到秦陣地間的過程,使文章情節更緊湊,表達更明快。

著眼利害

燭之武的說辭,從「亡鄭以陪鄰」,層層遞進,一直到「闕秦以利晉」,始終圍繞秦、晉間的利害衝突,將利害得失剖析得淋漓盡致。

燭之武雖是竭盡挑撥離間之能事,卻句句在理,字字動心。

有人說燭之武說辭已開戰國遊說的先河。

 

(二)燭之武的遊說手法:

離間不外「利、害」兩端,燭之武言利一層而說害三層,竟使秦穆公改弦易轍。

動之以情

文中八次稱「君」而極言亡鄭於秦少利而多害,字字句句皆為秦謀,而不是為鄭國謀,增強了說詞的感染力。

說之以理

亡鄭陪鄰: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焉用亡鄭以陪鄰?

鄰之厚,君之薄也。

誘之以利

捨鄭有利: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挑撥離間

晉負秦恩: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

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

」    

(事實)

晉將闕秦:

「夫晉,何厭之有?

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挑撥)

 

五、形音義比較

 

字形

字  義

詞       例

1.

古人用於姓氏與名字間的語助詞

燭「之」武、佚「之」狐(第二冊‧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介「之」推

2.

疆界,名詞

又欲肆其西「封」(第二冊‧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開闢疆土,動詞

既東「封」鄭(第二冊‧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分封土地。

帝王將土地、爵位等授給人

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蘇洵•六國論)

安釐王即位,「封」公子為信陵君(史記•魏公子列傳)

封閉、禁止使用

籍吏民,「封」府庫(史記‧鴻門宴)

密閉

水灑復泥「封」,移來色如故(白居易•買花)

限制

故步自「封」

量詞,計算包裹或裝上封套物件的單位

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

(高適•送李少府貶瞿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聚土築墳

「封」王子比干之墓,釋箕子之囚(禮記•樂記)

天子築壇祭天

「封」於泰山,禪〔音ㄕㄢˋ,古代帝王祭祀土地〕於梁父

(管子•地數)

3.

減損

鄰之厚,君之「薄」也(第二冊‧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迫近

日「薄」西山

兵「薄」城下

義「薄」雲天

炎日「薄」茅上(郁永河•北投硫穴記)

「薄」暮冥冥,虎嘯猿啼(范仲淹•岳陽樓記)

淺薄,不厚的

門衰祚「薄」,晚有兒息(李密•陳情表)

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詩經•小雅)

會數而禮勤,物「薄」而情厚(司馬光•訓儉示康)

輕微的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論語•衛靈公)

鄙視、看輕

不宜妄自菲「薄」(第二冊‧諸葛亮•出師表)

刻薄的

鄙夫寬,「薄」夫敦(孟子•萬章下)

草叢生之地

不覺商意滿林「薄」(翁森•四時讀書樂)

4.

無、沒有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第二冊‧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論語•憲問)

噫!

「微」斯人,吾誰與歸(范仲淹•岳陽樓記)

暗中、悄悄地

「微」指左公處(第一冊‧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衰微

吾觀三代以下,世衰道「微」(第一冊‧顧炎武•廉恥)

卑微、地位卑下

猥以「微」賤,當侍東宮(李密•陳情表)

人「微」言輕

細微、細小

防「微」杜漸

稍略,引申為「隱約」

觀其所以「微」見其意者(蘇軾•留侯論)

不顯露、精妙的

《春秋》之「微」言大義

5.

飽,同「饜」

不「厭」糟糠〔即使吃米糠,也無法吃飽〕

滿足

夫晉,何「厭」之有(第二冊‧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貪得無「厭」

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蘇洵•六國論)

為之不「厭」〔或解釋成「厭倦」〕,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厭惡、嫌棄

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論語•憲問)、不「厭」其煩

6.

執事

執行任務、擔任工作

或是我們「執事」的地方(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閒話)

供使喚差遣的人

寡君聞君親舉玉趾,將辱於敝邑,使下臣犒「執事」

(左傳•僖公二十六年)

執掌事務的人

朝之「執事」,亡〔音ㄨˊ,無〕非同類(漢書‧王莽傳)

對人的敬稱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第二冊‧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太尉「執事」:

轍生好為文(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

「執事」率數百之眾困守城中(鄭成功•與荷蘭守將書)

7.

親附

失其所「與」,不知(第二冊‧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與」嬴而不助五國(蘇洵•六國論)

同類

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張載•西銘)

等待

日月逝矣,歲不我「與」(論語•陽貨)

對待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論語•顏淵)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論語•子路)

讚許

吾「與」點也(論語•先進)

「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論語•述而)

迷途知返,往哲是「與」(丘遲•與陳伯之書)

幫助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老子•七十九章)

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孟子•公孫丑上)

所欲,「與」之聚之(孟子•離婁上)

「與」虎謀皮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里仁)

子行三軍,則誰「與」(論語•述而)

參加、參與,

(ㄩˋ)

此則人之變也,而風何「與」焉(第二冊‧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論語•泰伯)

語譯:

崇高偉大啊!

堯舜治理天下卻不眷戀把持帝位

通「歟」,

(ㄩˊ)

歸「與」!

歸「與」!

吾黨之小子狂簡(論語•公冶長)

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論語•子罕)

同「舉」(ㄐㄩˇ)

選賢「與」能

8.

通「捨」,放棄、捨棄( ㄕㄜˇ )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第二冊‧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便「舍」船,從口入(第一冊‧陶淵明•桃花源記)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論語•季氏)

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第一冊‧論語選)

通「捨」,停止、止息( ㄕㄜˇ )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第六冊‧荀子•勸學)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罕)

三十里,長度單位

南北百里,東西一「舍」(第二冊‧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房屋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第一冊‧陶淵明•桃花源記)

漁父樵夫之「舍」,皆可指數(第二冊‧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築舍

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住宿

夫子出於山,故「舍」於故人之家(莊子‧山木)

謙稱自己晚輩

「舍」弟

六、字形辨析(相同偏旁)

偏旁

字 音

詞         例

(ㄐㄩ)

狙擊〔埋伏在暗地裡而伺機突擊〕、雎鳩〔一種水鳥〕、菹醢〔古時一種酷刑,將人殺死後剁成肉醬。

醢,音ㄏㄞˇ〕、決癰潰疽〔瘡癰潰破。

比喻事情的癥結得到解決。

癰,音ㄩㄥ〕、趑趄不前〔徘徊不進。

趑,音ㄗ〕、補苴罅漏〔指補好裂縫,堵住漏洞。

比喻彌補事物的缺失。

罅,音ㄒㄧㄚˋ,縫隙〕

(ㄐㄩˇ)

齟齬〔牙齒上下不整齊。

比喻彼此不合。

齬,音ㄩˇ〕、沮喪、含英咀華〔品味文章的要旨,咀嚼辭藻的華美〕

(ㄑㄩ)

肉腐生蛆

(ㄗㄨˇ)

簪組〔古代官吏的冠飾。

比喻做官〕、折衝樽俎〔在杯酒宴會間,運用外交手段取勝敵人〕、越俎代庖〔比喻踰越自己的職分代人做事〕、數典忘祖〔比喻忘本〕、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比喻處於任人擺弄的境況〕、詛咒〔用惡毒的言語詛罵,或祈求鬼神降禍他人〕

ㄘㄨ

粗衣糲食〔粗糙的衣服和低劣的食物。

形容生活清苦。

糲,音ㄌㄧˋ〕

(ㄘㄨˊ)

徂謝〔死亡〕、崩殂〔天子死亡〕

ㄅㄧˋ

弊車羸馬〔破車劣馬。

形容生活儉樸。

羸,音ㄌㄟˊ〕、卑禮厚幣〔態度謙卑,贈禮豐富。

指招聘賢人的殷切〕、浮雲蔽日〔浮雲蒙蔽白日。

比喻奸邪蒙蔽君主,忠良之士不得申其才〕、敝帚自珍〔比喻東西雖不好,卻因為是自己的,仍然非常珍視〕、束手待斃〔把手綁起來等待死亡。

比喻危難時不想辦法解決,坐等敗亡〕

(ㄅㄧㄝ)

憋氣〔將氣憋住,不使它呼出〕、甕中之鱉〔困在甕中的鱉。

比喻在掌握之中無法逃脫〕

(ㄅㄧㄝˊ)

蹩腳〔差勁、不高明〕

(ㄅㄧㄝˋ)

彆扭〔意見不合而吵鬧或賭氣。

或作尷尬、難為情〕

(ㄆㄧㄝ)

驚鴻一瞥〔比喻美人或美好的事物短暫出現〕、撇下〔棄置不顧〕、撇清

(ㄆㄧㄝˇ)

撇嘴、、撇捺〔捺,音ㄋㄚˋ〕

ㄕㄨˋ

戍守

ㄒㄩ

戊戌變法

ㄨˋ

丙丁戊

七、修辭舉隅──婉曲修辭

婉曲

定義

在寫作或說話時,不直接表達本意,而是委婉地運用烘托或暗示,讓人需思考後才能了解真正意思的修辭方法。

例句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

無能為也已

──燭之武委婉說出自己平時未受重用的怨懟。

◆生孩六月,慈父見背。

(李密•陳情表)

──不直言父親去世,而委婉地說父親捨棄我了。

(見背:

捨棄我)

◆行年四歲,舅奪母志。

(李密•陳情表)

──不直言母親改嫁,而委婉地訴說母親被兄長逼迫改嫁。

轉品

定義

改變一個詞原來的詞性,使表達更為簡潔、新穎、鮮活、生動有力或精警的修辭法。

例句

名詞→動詞

◆無禮於晉,且「貳」於楚。

◆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越國以「鄙」遠。

──鄙,以(遠地)為偏遠的邊邑,意動用法

◆既東「封」晉。

形容→名詞

◆越國以鄙「遠」。

八、左傳成語集錦

成  語

出 處

釋        義

治絲益棼

隱公

四年

整理絲線時,不先找出頭緒,以致越理越亂。

比喻行事不得要領,反而越做越糟。

棼,音ㄈㄣˊ,雜亂。

長惡不悛

隱公

六年

長期為非作歹,不肯悔改。

今作「怙惡不悛」。

悛,音ㄑㄩㄢ,悔改。

懷璧其罪

桓公

十年

指身藏寶玉,因此獲罪;後比喻有才能的人往往遭受讒害。

城下之盟

桓公

十二年

敵國軍隊兵臨城下,抵擋不住,被迫與敵人簽訂和約。

後用以比喻被迫訂下降服的條約。

宴安鴆毒

閔公

元年

貪圖逸樂的生活就像飲毒酒一樣,自取滅亡。

鴆,音ㄓㄣˋ,毒酒。

輔車相依

唇亡齒寒

僖公

五年

輔和車是互相依存的關係,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

比喻事物之間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關係。

輔,臉頰。

車,牙床。

行將就木

僖公

二十三年

比喻年紀已大,壽命將盡。

退辟三舍

〔避〕

僖公

二十三年

晉公子重耳在流亡時到了楚國,楚成王問他將來如何報答楚國,重耳回答:

「將來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便主動退避三舍之地。

」後用為謙虛讓步,或因害怕而退縮不前。

濟河焚舟

文公

三年

記述秦君伐晉時,渡過河後把舟焚毀,表示決一死戰;也借喻為決心做事,不達勝利,誓不罷休。

鋌而走險

文公

十七年

在窮途末路或受逼迫時採取冒險行動或不正當的行為。

鋌,急走的樣子。

染指於鼎

宣公

四年

記述鄭國大夫子公將手指沾於鼎內以嘗黿〔音ㄩㄢˊ,鱉的別名〕的故事,比喻沾取非分利益。

屨及劍及

宣公

十四年

形容楚莊王急於報仇的焦躁狀態,後用為比喻說到做到,行動堅決迅速。

今也作「劍及履及」。

屨,音ㄐㄩˋ。

病入膏肓

成公

十年

記述晉景公病重,無法醫治,後用來比喻不治之症。

肓,音ㄏㄨㄤ。

馬首是瞻

襄公

十四年

記述晉、秦二國交戰,晉將荀偃下令:

「看我馬頭所向而行事。

」後以此比喻服從指揮、聽命行事。

班荊道故

襄公

二十六年

楚國大夫伍舉逃亡路上遇見好友聲子,於是折荊鋪地,邊吃邊聊如何再回故國。

後用為老朋友路途相逢,歡敘舊情。

楚材晉用

襄公

二十六年

楚國有人才被晉國所任用。

譬喻人才被外國所用。

食言而肥

哀公

二十五年

魯哀公諷刺大夫季氏常不守信約。

後借喻人說話不算數。

九、延伸學習

(一)介之推不言祿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

推曰:

「獻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

惠、懷無親,外內棄之。

天未絕晉,必將有主。

主晉祀者,非君而誰?

天實置之,而二三子以為己力,不亦誣〔欺騙〕乎?

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

下義〔以為正義〕其罪,上賞其奸〔惡行〕,上下相蒙,難與處矣!

」其母曰:

「盍亦求之,以死誰懟?

」對曰:

「尤〔過錯〕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

「亦使知之若何?

」對曰:

「言,身之文也。

身將隱,焉用文之?

是求顯也。

」其母曰:

「能如是乎?

與女偕隱。

」遂隱而死。

晉侯求之,不獲,以綿上為之田,曰:

「以志〔記〕吾過,且旌善人。

語譯:

晉文公賞賜跟隨他逃亡的人,介之推沒有提及祿位,祿位也沒有賜到他身上。

介之推說:

「獻公的兒子有九個,只有公子在世了。

惠公、懷公沒有親近的人,國內國外都拋棄了他們。

上天不使晉國絕後,必定會有君主。

主持晉國祭祀的人,不是公子又會是誰?

這實在是上天立他為君,而他們這些人卻以為是自己的力量,這不是欺騙嗎?

偷別人的財物,尚且叫做盜,何況貪上天的功勞以為自己的力量呢?

下面的人把貪功的罪過當成合理,上面的人對欺騙的惡行加以賞賜,上下相互欺騙,這就難和他們相處了。

」介之推的母親說:

「為什麼不也去求賞?

這樣的死,又能怨誰?

」介之推回答說:

「明知錯誤而去效法,罪就更大了,而且我口出怨言,不能吃他的俸祿。

」他母親說:

「也讓他知道一下,怎麼樣?

」介之推回答說:

「說話,是身體的文飾。

身體將要隱藏,哪裡用得著文飾?

這只不過是去求顯露罷了。

」他母親說:

「你能夠這樣嗎?

我和你一起隱居起來。

」於是就隱居而死。

晉文公派人尋找介之推,找不到,就把綿上的田封給他,說:

「用這來記載我的過失,來表揚好人。

(二)蹇叔哭師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杞子自鄭使告於秦,曰:

「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鎖鑰〕,若潛師〔祕密出兵〕以來,國可得也。

」穆公訪諸蹇叔。

蹇叔曰:

「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

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

師之所為,鄭必知之,勤而無所〔勞累而沒有斬獲〕,必有悖心。

且行千里,其誰不知?

  公辭焉。

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師於東門之外。

蹇叔哭之,曰:

「孟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

」公使謂之曰:

「爾何知?

中壽,爾墓之木拱矣〔中壽指中等的歲數(六十歲至一百歲)。

若你只活六十歲,你墳上的樹木都已經可以合抱了,有罵人老不死之意〕!

  蹇叔之子與〔參與。

與,音ㄩˋ〕師,哭而送之,曰:

「晉人禦師必於殽。

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通「避」〕風雨也。

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

秦師遂東。

語譯:

  杞子從鄭國派人告訴秦君說:

「鄭人讓我掌管他們北門的鑰匙,如果偷偷地發兵前來,就可以占領鄭國了。

」秦穆公去請教蹇叔。

蹇叔說:

「勞動軍隊去侵襲遠地,我沒聽說過。

到達時軍隊疲勞,力量衰竭,遠方的鄭國有防備,恐怕不行吧!

我們軍隊的行動,鄭國一定知道,費了力氣而沒有收穫,士兵一定會有怨恨的情緒。

而且行軍千里,誰會不知道?

  秦穆公不接受他的意見。

召見孟明、西乞、白乙三員大將,讓他們在東門外出兵。

蹇叔哭著送他們說:

「孟明呀,我看到軍隊出去,而看不到它回來了!

」秦穆公派人對他說:

「你知道什麼?

如果你六、七十歲死了,你墳上的樹木已經可以合抱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