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安全课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47353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安全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安全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安全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六年级安全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六年级安全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安全课教案.docx

《六年级安全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安全课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安全课教案.docx

六年级安全课教案

13常见的简单急救

(一)

教学内容:

正确的呼救方法、逃生避险知识,包扎、止血和一般防病常识。

教学目标:

1、通过现场模拟,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呼救方法,学会拨打急救电话110、119、120、122。

2、掌握一定的逃生避险知识,掌握简单的包扎和止血技术。

3、了解一些常见的一般防病常识。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医用纱布、三角巾、夹板、止血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事故现场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掌握急救知识的重要性。

2、提问:

你知道怎么才能避免这些伤害事故吗?

揭题:

急救知识培训

二、学习逃生避险知识

1、讨论:

在生活中怎么才能避免伤害事故?

指名汇报,其他同学注意补充。

2、教师从防溺水、防火、防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提醒,教育学生在家要注意用电安全;出门要注意交通安全;强化在家自我管理;遵纪守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防范能力、自救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防止受骗上当,防止盗窃偷抢,防止出现拐骗事件;注意饮食卫生安全。

三、讲解正确的呼救方法

1、提问:

如果遇到意外伤害事故,你应该怎么做?

(报警、呼救)你会正确地呼救吗?

2、模拟场景:

大街上你看到一个小男孩突发癫痫,昏倒在地,你怎么报警?

指名尝试,集体讨论、补充。

3、教师讲解正确的呼救的方法:

拨打急救电话的方法:

(1)报告人姓名与电话号码,伤病员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

(2)伤病员所在地确切地点;

(3)伤病员目前最危重的情况;

(4)现场所采取的救护措施;

(5)在征得急救中心同意后再挂断电话。

4、现场模拟:

在我们大彭镇大刘村市场附近一辆摩托车与一辆小汽车相撞,一名四十岁左右的男子被压在车下,流血很多,请你拨打呼救电话。

指名根据正确呼救方法进行呼救。

5、教师总结:

学会正确呼救方法对我们小学生更为重要。

 

14常见的简单急救

(二)

教学内容:

正确的呼救方法、逃生避险知识,包扎、止血和一般防病常识。

教学目标:

1、通过现场模拟,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呼救方法,学会拨打急救电话110、119、120、122。

2、掌握一定的逃生避险知识,掌握简单的包扎和止血技术。

3、了解一些常见的一般防病常识。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医用纱布、三角巾、夹板、止血带。

教学过程

过渡:

如果有人受伤出血了,你会正确止血、包扎吗?

如果有人骨折了,你会固定吗?

1、播放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学会一些部位如果出血简单的止血方法。

教师:

“光止血还是不够的,止住血后还要进行简单的包扎?

2、指名学生配合,演示一些简单的包扎方法。

3、教师:

“如果有人骨折了,你们会怎么做?

4、指名学生配合,演示一些简单的固定方法。

教师总结。

15常见的简单急救(三)

教学内容:

正确的呼救方法、逃生避险知识,包扎、止血和一般防病常识。

教学目标:

1、通过现场模拟,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呼救方法,学会拨打急救电话110、119、120、122。

2、掌握一定的逃生避险知识,掌握简单的包扎和止血技术。

3、了解一些常见的一般防病常识。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医用纱布、三角巾、夹板、止血带。

教学过程

1、利用多媒体出示一些选择和判断题,让学生选择和判断。

2、教师结合相关题目对学生普及一些简单的防病知识。

六、课堂总结

1、通过本次培训,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简单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掌握急救知识的重要性,鼓励大家课余时间巩固并牢固掌握所学急救与防病知识。

 

16雾霾天气的自我保护

教学内容:

雾霾天气的自我保护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雾霾,了解雾霾的危害。

2.让学生学会在雾霾天气进行自我保护.

3.让学生初步了解雾霾形成的原因,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在雾霾天气进行自我保护.

教学难点:

同重点。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分析讨论。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分析讨论。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调查了解:

1.教师:

同学们,我们在听天气预报时,经常会听到“雾霾”这个词,那么什么是“雾霾”天气呢?

学生根据平时的见闻回答.

教师:

现在我们来看气象学上是怎么定义“雾霾”的。

幻灯片出示“雾霾”的定义: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

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

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

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

霾,也称灰霾(烟霞),是指因原因不明的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2.教师提问:

谁知道“雾霾”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根据平时的见闻回答。

教师幻灯片出示“雾霾”形成的原因:

当气温低,大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时,水汽凝结形成“雾”。

“霾”的成因:

1)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

2)汽车尾气。

3)工业化生产排放的大量污染颗粒。

4)燃煤企业排放的大量污染颗粒物。

5)焚烧秸秆。

二、案例分析

1.我们知道了“雾霾”形成的原因,那么“雾霾”天气有什么危害呢?

请同学们读课本90页的案例:

“呼吸门诊爆满不堪‘霾怨’哮喘病人翻番”

教师提问:

看了这个报道,你有什么想法?

你在“雾霾”天气里有什么不舒服的感受?

学生小组分析讨论并回答。

2.教师用幻灯片出示:

“雾霾”天气的危害:

1)影响身体健康,会诱发多种疾病:

哮喘、气管炎、脑溢血、高血压、结膜炎、咽炎

2)影响作业安全

3)影响交通安全

学生观看并思考

三、探究新知

1.教师:

既然“雾霾”天气危害这么大,那么我们就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告诉自己身边的人为减少“雾霾”天气尽自己的一份力。

同时要学会在“雾霾”天气进行自我保护。

请同学们探讨课本91页所提问题。

判断这些做法是否正确?

和同学交流原因,并把正确的做法写在横线上。

并汇报.

2.教师:

好,同学们都判断正确,那么再想一想,遇到“雾霾”天气人们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思考并回答.

 

17台风海啸来临会应对

教学内容:

台风海啸来临会应对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台风海啸,了解台风海啸的危害。

2.让学生学会在台风海啸天气进行自我保护.

3.让学生初步了解台风海啸形成的原因,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小树立防范自然灾害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在台风海啸天气进行自我保护.

教学难点:

同重点。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分析讨论。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分析讨论。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1、了解台风海啸

我们平时常说的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

所谓热带气旋,是指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低压涡旋,常伴有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世界气象组织把热带气旋按照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的大小划分为4个等级:

风力6—7级的叫“热带低压”,8—9级的叫“热带风暴”,10—11级的叫“强热带风暴”,12级及12级以上的就是台风了。

台风的近中心最大风速在32.6米/秒以上。

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以及引发的巨浪、风暴潮等灾害,具有很强的破坏力,严重威胁着沿海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介绍预防措施

在台风来临时,一定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避免人身伤害,减少财产损失。

1.气象台根据台风可能产生的影响,在预报时采用“消息”、“警报”和“紧急警报”三种形式向社会发布;同时,按台风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从轻到重向社会发布蓝、黄、橙、红四色台风预警信号。

公众应密切关注媒体有关台风的报道,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2.台风来临前,应准备好手电筒、收音机、食物、饮用水及常用药品等,以备急需。

3.关好门窗,检查门窗是否坚固;取下悬挂的东西;检查电路、炉火、煤气等设施是否安全。

4.将养在室外的动植物及其他物品移至室内,特别是要将楼顶的杂物搬进来;室外易被吹动的东西要加固。

5.不要去台风经过的地区旅游,更不要在台风影响期间到海滩游泳或驾船出海。

6.住在低洼地区和危房中的人员要及时转移到安全住所。

7.及时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畅通。

8.有关部门要做好户外广告牌的加固;建筑工地要做好临时用房的加固,并整理、堆放好建筑器材和工具;园林部门要加固城区的行道树。

9.遇到危险时,请拨打当地政府的防灾电话求救。

三、总结

 

18保护环境减少灾害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地质灾害的严重性和实施综合治理的迫切性。

2、理解列数据、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3、增强环保责任感,做合格小公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自然灾害已成为世界灾害的主要原因,我国也不例外。

每个公民

应善待自然,把防治地质灾害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自读课文,初步了解我国地质灾害的严重性。

思考:

人类的那些活动可能会引发山体崩塌?

三、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师生共同探讨后明确:

1、由于自然资源长期以来遭到人类毁灭性的破坏,生态严重失

衡。

可以说地质灾害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2、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四、讨论:

那些活动会使洪水或旱灾更频繁的出现?

阅读课文。

小结:

环保是全世界的共同课题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

哪个地方自

然生态环境保护得好……损失就小。

孩子们,请记住,防治地质灾害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师生讨论交流,明确观点。

教师:

综上所述,归纳起来,希望每个公民都要认识到地质灾害的严重性,树立保护环境意识的责任感,善待我们的家园;希望不要用急功近利的行为破坏生态平衡;希望从上到下能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进行环境综合治理,以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

五、总结全课:

围绕“怎样做一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公民”这一主题,设计一次实践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