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进校园活动总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46425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化进校园活动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三化进校园活动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三化进校园活动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三化进校园活动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三化进校园活动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化进校园活动总结.docx

《三化进校园活动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化进校园活动总结.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化进校园活动总结.docx

三化进校园活动总结

三化进校园活动总结

  篇一:

“三化”进校园工作总结

  xx县第x实验小学“三化”进校园工作总结

  一、做好教育规划,找准文化定位。

  我校是一所政府投资XX多万的九年义务教育新建学校,学校

  占地面积48亩,教师69人,教师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共有在校学生1924人,30个教学班,学校具备了一流的基础设施和内部配套设施,办学条件达到了全县乃至全市先进水平。

新建学校就像一张白纸,没有文化积淀和传承,一切从零起跑,但新学校却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那就是学校发展的新起点,高站位。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一所新学校要发展,必须把文化做强做大,学校文化建设是特色学校成功的标志,因此,“文化强校”就自然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我国文化的百花园里,诗歌是一支引人注目的奇葩。

它内容丰

  富,形式多样,意境深邃,在世界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五千年来,以其鲜明的特色,强大的生命力,映射着民族精神的光辉,展现着中华文化的精髓。

而泰和,文韵深厚,人文荟萃,素来享有“文章节义之邦”的美誉。

据史料考证,泰和是庐陵文化的发祥地,大诗人欧阳修、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杨万里,还有刘过、解缙等著名诗人都是庐陵文化的先贤。

在庐陵这个大文化环境下,泰和也随之具备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环境。

为了践行庐陵精神,传承庐陵诗人遗风,经过反复研究、民主讨论,学校确立了一条基于区域文化资源的创特

  之路,那就是诗化教育。

因此,以“诗化教育”为主题的办学特色因运而生。

我们在实践中结合地域特点和文化传承实际,从理念层、物

  质层、精神层、制度层四个层面着手,努力营造出一种自由、情趣、和谐、幸福的诗化氛围,塑造出德才兼备、儒雅敦厚的诗意教师;培养出健康活泼、文雅聪慧的诗意学生,形成品质高雅、内涵丰富的诗意校园文化,奠基师生的诗意人生。

  二、确立特色目标,营造书香校园。

  打造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实施“诗化教育”特色,以“创建和谐书香校园”为目标,以祖国千年诗文化为纽带,以学校各项活动为载体,借诗化之魂,打造诗化团队,“诗化德育”、“诗化教育”“诗化环境”特色,达到创设诗化氛围,育人润物无

  声之境界。

  三、具体做法:

  

(一)全力营造润物无声的诗化环境。

  本学期学校打造诗情画意的校园,通过多种宣传阵地(包括广播

  室、翼校通,校讯通、黑板报、诗社、校报、新闻报道组、文化长廊、铃声等),宣传学校的诗化办学特色,展示学校的诗化教育成果,创设厚重的诗化氛围。

学校在物质文化环境建设上遵循了因势造景、因地制宜,总体构思,精心布局的原则,融实用性、艺术性和启迪性为一体,突出校园环境的服务和育人功能,做到“春有花、夏有阴、秋有果、冬有绿”。

各处景观以景取诗,给校园有关花木和景观配上诗

  句,注上各类植物的种名学名,潜心打造花园式的诗意文化环境,使校园景象呈现出清新雅致的现代化气息和朴素丰厚的文化底蕴,无论是每一处文化景观,还是每一块墙壁、每一条走廊、每一个场室,甚至于每一项活动都要赏心悦目,都独具匠心,都有文化的味道,都散

  发出诗意。

要让师生耳濡目染,诗心诗情自然而然地在生命里萌芽。

  

(二)努力构建情趣盎然的诗意课堂。

  学校的诗化教学以语文教学课堂为主,从地方课程中,每周安排

  1节地方教程课进行诗歌教学,并注意辐射、整合其他学科的教学。

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广泛深入地学习中华古诗词,庐陵诗词,并从中探

  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提高师生诗词素养的途径。

基本形式有:

诵诗歌、品诗味、唱诗歌、书诗句、画诗意、演诗情、写诗篇。

时间上安排每

  日一诵,每周两节诗教课,每月一次交流检测,每学期两次背诗写诗

  比赛。

确保诗文诵读的有效落实。

  (三)着力培养了敦厚高雅的诗意教师。

  学校通过邀请专家作讲座,开设教师论坛、推荐书目阅读等形式,

  潜心培植教师读书的心情,读书的志趣,读书的习惯,让教师与书为

  伴,夯实自己的文化底蕴。

  1、为教师搭建读书平台——学校利用阅览室、图书室、络平

  台,为教师搭建读书平台;2、规定读书时间及任务——规定每个教

  师每天读书在1个小时以上,赏诗并背诗一首以上;3、提供阅读诗

  集——学校为教师提供唐诗宋词等诗集、自编校本诗集及国内外现代

  诗集等书本;4、创设读书环境——对图书阅览室进行适当布置,办

  公室放置图书柜,教师可在阅览室借阅、也可随时在办公室顺手翻阅。

通过读诗活动,让每一个三小教师都成为,少一点浮躁、多一

  点书卷气,大兴学习之风,共建书香校园。

  (四)合力编写了底蕴深厚的诗意教材。

  我校充分发挥全校教师的综合实力,将紧扣学校的地域特点和文

  化传承,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特点和道德发展的规律,以庐陵诗人欧阳修、杨万里、文天祥等诗人的诗词为主,辅以其他适合背诵或理解的经典和儿童教育诗、现代新诗为基本内容,精心编辑三小诗歌系列校本教材。

在每周一节的经典诵读课上,师生共读欣赏,让学生们

  既可在诗文中受到熏陶与感染,又可以了解多方面的知识,把握时代

  脉搏,体悟自然风光,人间真情。

学校制定了相应的诗歌教学计划,使诗歌课程教学常态化、制度化,把三小的诗教活动落到实处。

  (五)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诗意活动。

  1、结合学校的读书节、艺术节开展主题诗化活动。

本学期举办

  一次以“诗之歌”为主题的诗歌合唱节活动、以“诗之韵”为主题的经典诗文朗诵赛。

在今年学校承办的六月一日的“欢乐泰和”文艺演出中,我校用一台富有古文诗韵、经典与现代相结合演出,深受老百

  姓的热爱。

学校把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定为学校的读书日,

  并在读书日举行形式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诗词知识竞赛、诗歌书

  法竞赛、诗配画、向你推荐一本好书的主题读书班会活动,融道德教育、文化渗透、艺术熏陶为一体,使学生在充满挑战、情趣、审美的活动情境中,获得诗意体验。

  3.创办诗社,为学生提供读书、读诗平台,结合季节在班级中开展“春之声、夏之绚、秋之韵、冬之语”等常规系列诗化活动,低年级以诵、唱、画为主,中高年级以吟诗、品诗,写诗为主。

学生在活动中自主策划方案、自主开展活动,让学生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磨砺自我,为培育诗意人生奠基。

  4.开展“阅读之星”“书香之班”“小小诗人”的评选活动,提高阅读兴趣。

  (六)实施民主和谐的诗化管理。

  

(1)学校制定了相应的诗教活动计划,使诗歌课程教学常态化、制度化,把三小的诗教活动引向了深入。

  

(2)制订诗化管理制度。

建立诗化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诗化教育考核制度。

建立《教师诗教检测手册》《学生诗教检测手册》、《亲子读书手册》。

  诗化教育的路,我们已经出发。

既然做了的选择,那就选择了风雨兼程。

我们将继续在诗化教育的路上上下求索。

  篇二:

学校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

  清河实验中学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让学生们从小开始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深远的意义。

现在很多学生并不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即便是教师,也有许多人讲不清道不明其中道理,因此,理直气壮地而不是怀疑或者否定自己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当务之急,这事关系到下一代的学生们是否能够重视和深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源远流长,加强对祖国下一代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中国几千年传承的儒家思想就存在失传的危险,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抢救性的保护并让下一代能够继续传承。

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国外的优秀文化和糟粕文化同时进入中国并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冲击,我们不反对国外先进的文化理念,但应该提防糟粕文化对我们那些尚未形成传统文化理念的下一代的冲击。

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在相当部分的人群中已经荡然无存,这也提醒我们中华传统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的修复已经迫在眉睫。

自“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启动以来,清河实验中学全校上下根据制定的活动方案,轰轰烈烈的开展了一系列学习传统文化的准备和做法。

  1、为了加强学习传统文化的实效性,确保开展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有效地开展,学校成立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工作小组,全面负责组织领导、协调指导和工作的落实。

  2、我校保证每天不少于15分钟的晨读时间,为此特安排每周一7:

30---7:

50为经典诵读时间。

让学生集体诵读《弟子规》

  3、为了营造一个更加和谐、浓厚的校园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氛围,我们在七、八年写作课定为经典诵读课。

在这节课上,专职科任教师带领学生在阅览室进行经典诵读,讲解指导学生进行诵读。

教师认真备课,分门别类精心讲授经典诗文、加大积累容量。

  4、坚持开展德育常规系列活动。

结合传统美德良好品格,根据年级特点,合理安排并扎实开展学校德育系列活动,形成德育培养体系。

通过抓礼仪、促良好习惯养成等常规活动,培养学生言行举止彬彬有礼良好风气,使优秀传统美德在学生的一言一行中得到充分的展现。

  5、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我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栏以及每班教室后面的宣传墙进行宣传,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利用5分钟进行红色歌曲激情歌唱,增加传统文化教育气氛。

  6、在每个班级设立图书角,有独立的阅读书柜。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传统文化书籍,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7、学校为每一名同学发放一本《道德日记》,每一名学生都积极撰写道德日记,净化自己的心灵,班主任老师定期检查,政教处定期评比优秀道德日记。

  8、学校每学期每月有计划的利用班会时间安排一次《传统文化教育》案例的视频进行全校播放(全校每班都有多媒体),使学生通过鲜明的案例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文化乃立校之本,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把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继续开展下去,让传统文化更好的走进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为把我校打造成为铁岭市名校而服务!

  总之,我们在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契机,以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为抓手,传承中华文化,发扬中华美德,一定会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地走下去,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我们花小扎根,让中华传统文化深入孩子们的心灵,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一定会在我校蓬勃发展。

  篇三:

学校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

  ——XX-XX年云浮市第一中学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让学生们从小开始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深远的意义。

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修养为主题,以培养青少年儿童良好阅读习惯为重点,以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养和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加强对学生进行孝亲、尊师、仁爱、报国等优良品格的教育。

自“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启动以来,云浮市第一中学全校上下根据制定的活动方案,轰轰烈烈的开展了一系列学习传统文化的准备和做法。

  1、为了加强学习传统文化的实效性,确保开展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有效地开展,学校成立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工作小组,全面负责组织领导、协调指导和工作的落实。

  2、为了营造一个更加和谐、浓厚的校园传统文化经典氛围,我们在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导处统筹安排,由语文科组长组织全校语文老师在各班开展立德育树人的教学。

每周1课时进行授课;授课教师撰写教案,并在每节课后要有教学心得。

在这节课上,专职科任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经典诵读,讲解指导学生进行诵读。

教师认真备课,分门别类精心讲授经典诗文、加大积累容量。

  3、坚持开展德育常规系列活动。

结合传统美德良好品格,根据年级特点,合理安排并扎实开展学校德育系列活动,形成德育培养体系。

①XX年9-10月由团委及艺术科组长组织各班开展以国学为主题的书法、手抄报比赛。

用多样的活动形式展示了学生的特长,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②XX年11月由德育处组织全校各班召开一次以孝为主题的班会比赛,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