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四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合集6篇.docx
《精选四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合集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四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合集6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四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合集6篇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篇1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要为大家说的课题是:
连减的简便计算
一、教材分析《连减的简便计算》这一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册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P39的内容。
让学生体会到运算定律在简便计算中的意义的基础上学习减法的简便计算。
教材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减法的性质,体现算法多样化。
使学生能根据运算特点和数据特点,灵活选用合理简便的计算方法,它为后面学习除法的简便计算做了铺垫。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还可以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前一个数这两种减法的简便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中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索、研究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减法运算性质用性质进行简算。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减法运算性质简便运算。
四、学生分析:
1、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特别是对于加法、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这些经验构成了学习本单元知识的认知基础。
2、将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的内容集中在一个单元学习,虽然系统性很强,但是教师教学难度增大,部分学生接受知识有困难,知识内容易混淆,课时安排也显得比较紧。
我故适当调整课时安排,并充分考虑学生练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加强易混知识的辨析练习。
五、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
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
1、紧密联系生活,创设”帮助李叔叔解决数学问题”这一情境,把简便计算的讨论与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机地结合起来,便于学生理解筭理,掌握简便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3、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理解和体会减法的简便算法的多样化。
如”、判断题、连线、简便算法、等等”在练习中掌握减法的性质,体会简算的意义,领悟计算方法。
、说学法
1、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会算法多样化。
本节课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使学生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明确了连减的简便方法,在探索交流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掌握减法的简便计算,明确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几个数的和,会根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
六、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探索新知本节课以”帮助李叔叔解决数学问题”为背景,引出问题”昨天看了66页,今天看了34页,这本书共有234页,还剩多少页?
”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小组合作交流解题思路,探究不同的解题方法。
引出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解题方法,”你会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
然后让学生小组交流算法,”看看你的解题方法符合题意吗?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一下”,最后全班汇报交流,教师板书每一种算法,让学生说说每一种解法的思路,判断是否符合题意。
随学生板书:
234-66-
34、234-、234-34-66师:
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讲得很有道理,那李叔叔到底还剩多少页没看呢?
好,请拿出练习本,请你从这三个算式中选择一个进行计算,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
3、小组合作交流总结算法,得出简便算法让学生观察三种方法,三个算式,”方法不同,结果相同,可以用什么符号连起来?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连减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多种方法,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出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减;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
我们可以根据算式中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连减的计算。
然后观察算式,说说哪种方法简便,明确根据算式中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简便算法。
你喜欢用哪种方法,为什么?
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理解连减得简便计算,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
4、练习巩固练习题设计了五个层次的练习。
1、判断题,让学生明确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培养学生对减法性质的掌握;
2、连线题。
3、在里和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运算符号和数。
4、用简便方法计算。
根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让学生在简算中明确方法,掌握方法。
5、拓展练习
6、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在总结中回顾所学,升华所学知识。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条理清楚,是学生一眼看出本节课所学内容,连减有几种算法,简便方法有几种,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方法解答最简便,一目了然;连减得简便计算用字母如何表示,都比较清晰,板书能紧扣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便于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掌握。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篇2
一、说教材。
“字母表示数”是小学生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启蒙课,是后续学习简易方程以及中学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在数学知识整体结构和学生学习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用字母表示数这一内容,看似浅显,平淡,但它是由具体的数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过渡到含有字母的式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认识过程上的一次飞跃。
教材通过三个情境,学习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及数量关系,并体会其方法和作用,学会用字母表示学过的有关图形计算公式和运算定律,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意图与特点。
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用字母表示一定一种事物或含义的生活经验以及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知识经验,但是用字母表示数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抽象化过程,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所以对学生来讲有很大难度。
因此,我将教材进行了一些处理:
1.将算淘气妈妈的年龄改为贴近学生实际的“猜老师”年龄,以此激发学生兴趣,深入学习内容,更好解决问题。
2.将“青蛙儿歌”整体呈现分段进行,作为拓展练习,减缓学
生认知上的坡度,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学会用字
母表示数,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律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发现、交流、归纳的过程,发展抽象概
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
密切联系,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美,感受悠久灿烂的数学文化。
教学重点:
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学会用字母
表示数。
教学难点: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正确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间的关系。
二、说教法和学法《数学新课标解读》中要求:
“要尽可能的从实际问题引入,使
学生感受到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以及“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与应用的过程。
”为此,我在教法运用和学法指导上努力做到三个注重:
注重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注重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方式的结合。
结合上述分析,我将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三、教学流程结合生活实际导入本环节,我结合生活中几种学生常见的字母标志,让学生说说这些字母或字母组合表示的含义,提出问题:
字母还可以表示什么含义呢?
从而引出课题《字母表示数》。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初步感知字母表示事物的简洁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字母还可以表示什么的学习积极性。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这部分,我结合教材,创设三个教学情境来完成。
情境一:
数青蛙这个环节中我从学生喜欢的儿歌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明晰课堂教学。
首先我提出问题:
老师做事喜欢有始有终,可是我遇到了一个难题,一首儿歌,我怎么也说不完,你们来帮帮我,好吗?
出示课件《数青蛙》,学生共同说儿歌,我又问:
谁能想个办法一句话把这个儿歌说完?
能不能用字母表示青蛙的只数呢?
试着说一说。
结合学生的回答我板书n只青蛙n张嘴,此时我追问:
还可以用哪个字母?
那么这里的n可以代表哪些数呢?
这一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与方便,生动的儿歌把学生带进了快乐学习的氛围中。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回答n可以表示哪些数时虽然没有提到分数和小数,但是我认为如果继续追加一问会使学生明确字母表示数的范围。
情境二:
猜年龄在这个环节中,我将教材中的淘气与妈妈年龄关系换成猜老师年龄,引导学生发现师生间年龄差是不变的这一规律,进而探究用一个式子来代替所有的算式,表示任意一年老师的年龄以及师生间年龄关系,再通过换位思考:
老师b岁时,乐乐的年龄怎样表示?
促进学生有效思考的同时学会字母表示数,懂得字母的取值要符合实际生活,体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个结果及两个数量间的关系。
此环节设计更贴近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实际教学中顾及课堂时间和课堂容量的问题,没有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察发现,只让几名各层次代表学生说了说。
但是紧接着出示一组“试一试”让学生及时练习,加深理解与巩固。
情境三:
摆小棒在这一环节中,我仍然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看、摆小棒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三角形个数与所需小棒的根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方法和作用,并通过看书自学,汇报交流等方式学会乘法代数式的简写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针对今后学生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中会有更多简写方法,我利用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探讨其他形式的乘法代数式的简写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环节我设计了三道有针对性的练习,以达到及时反馈、巩固的目的,有效化解难点,也为下一环节铺平道路。
在第一稿研讨中有网友提出学生动手摆三角形不如直接计算避免浪费课堂时间的问题,我思考再三,决定还用原设计。
因为班级学生有学优生也有学困生,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不同,计算速度不同。
动手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降低学困生对问题的理解难度,也有利于全体学生对其中数量关系的体验。
实际应用,综合提高。
结合《课标》的要求,因此我把练习题的目的定位于对本节知识点的强化,共设计了三种形式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练习题。
1.再数青蛙在师生开火车数青蛙后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找出青蛙的只数、嘴数、眼睛数和腿的条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从而比较容易的说出正确答案,巩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这一教学难点。
2.能力展现在这里出现两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手指的只数、呼吸的次数,我让学生自己完成,再次巩固所学。
3.图形的计算公式此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加以订正,教师利用多媒体从旁协助,并通过对比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用字母表示数简洁明了。
因为网友的交流,我对这一环节的教学预设准备很充分。
实际教学中,在数青蛙时果然有学生全部用同一个字母或用了不同的四个字母。
此时,我组织学生讨论了这些情况能不能看出青蛙腿数和青蛙只数的倍数关系,从而顺利解决这一教学生成。
梳理新知,归纳总结此环节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是为了让学生经历一次再学习、再巩固的过程,达到充分吸收巩固的目的。
感受历史,热爱数学这一环节以“走进名人屋”线索,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相关数学史
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篇3分析教材:
面积和周长的对比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P101的教学
内容。
但由于此教学内容是原人教版第六册的教学内容,而新教材是在本学期更换的,所以现在的四年级学生其实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面积和周长的对比这部分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这部分内容已是旧知。
所以这节课的目标是在学生已学习过面积和周长的对比的基础上,通过思考、合作、讨论、比较,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周长和面积的理解和感受,并着重于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相应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是能正确比较出周长和面积的区别,并能正确的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教学难点是能正确地运用相应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学法:
由于此教学内容是学生已掌握的,所以这节课是在原教材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加深对面积和周长的理解而进行了改编设计的,在设计上着重于创设贴近生活的情景,力求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所以我在这节课的设计上,先是通过学生对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相同吗?
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从而复习面积和周长的比较的知识,并进一步加深对周长和面积的理解和感受。
然后在这基础上,把面积和周长的比较的知识融入到现实生活中,由基础性应用思考性应用拓展性应用创造性应用的逐层提高,力求从中提高学生运用相应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1.小组合作学习突出学习方式变革,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精神。
本节课运用把学生六人分为一个小组的学习方法,利于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培养学生的参与与合作精神。
使学生们能做到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并把两者有机地贯穿起来,组成网络,形成信息交流量纵横交错的立体结构。
2.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创设生动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把整堂课融入到一个童话故事中,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整个练习设计成帮小灵通修建一个美丽的家园,学生每完成一个练习或活动,计算机就会显示相应的成果,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在讨论中比较。
创设情景,通过童话故事的引入,让学生对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相同吗?
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和完成P101的例1,从而复习面积和周长的比较的知识,并进一步加深对周长和面积的理解和感受。
二、在应用中比较。
1.基础性应用。
口头列式解答:
小灵通拥有的边长是20米的土地及长16米、宽10米的房子的占地面积和周长。
2.思考性应用。
帮小灵通装修客厅,包括:
给客厅做一扇大门;给客厅的地面铺上地砖;用石膏线吊天花。
通过解决这三个问题,培养学生选取相关信息并运用已有的相应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3.拓展性应用。
帮小灵通装修房间,包括:
给房间围地脚线;给房间窗户配玻璃要多少钱?
通过解决这两个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时要考虑到实际情况的意识。
4.创造性应用。
小组内进行两个活动。
第一.讨论在花园内围一个面积36平方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玫瑰园,要用多长的篱笆?
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
第二.讨论在花园内修建一个周长为12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金鱼池,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
怎样围面积会最大呢?
从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还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体现合作的精神。
三、小结评价。
让学生谈谈这节课觉得自己学得怎么样?
在刚才解决这么多问题的过程中,觉得自己有什么收获?
由学生自己进行评价和小结,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
四、发展延伸。
如有时间,可进行一个小组活动,请每一个小组在美丽的家园的图纸上设计如何在花园内修建金鱼池和玫瑰园,要求能既省材料,又美观。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篇4
一、说教材分析乘法估算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第三单元的内容。
新课程把估算作为独立的课时内容来教学,体现了新课程的改革变化之一。
本节课的乘法估算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估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好这部分内容,又为进一步学习估算打基础。
本节课教材的最大特点是:
将估计算方法的讨论与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既能让实际问题的生活背景成为学生理解估算方法与算理的经验支撑,又使解决问题能力与估算能力的培养相互促进,同步提高.因此,我们要意识到:
估算不是纯粹的估算得数,而是根据情境需要灵活地估算。
根据教材特点与新课标精神,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乘法估算。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乘法估算。
教学难点:
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
二、说设计理念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特别是应用题教学更应关注学生身边周围熟悉的情境组织教学。
基于此认识,本节课设计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学法体现自主性。
我创设了去游乐场玩的主题式情境,以情境教学法和引探教学为主,综合运用体验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为学生提供解决策略开放,评价标准开放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构建模型,自主优化策略,自主迁移方法,自主应用,真正做到不同的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学习数学,学到不同的数学,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提高。
2.数学知识从实践中来,到生活中去。
课的展开以生活情境为依托,使学生调动了生活经验,自然建构了数学模型,体验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现了做数学的思想。
在实际应用中,呈现不同层次的现实问题,既可以内化知识,发展思维的深刻性与灵活性,又可以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应用性。
总之,整个过程使教法和学法和谐地统一于“最大地促进学生能
力发展”这个教育目标上。
三、说教学过程.为了体现我的设计理念,实施备课精神,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1、估算:
94×7945×52想一想:
你是用什么方法进行估算的?
2、试一试:
48×103≈427×43≈647×11≈
3、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探讨有关乘法估算的问题。
板书课题:
乘法估算创设情景,引出新知同学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对,现在是秋高气爽、瓜果飘香
风景怡人的秋天,也正是出去秋游的好时光。
老师这里有一个关于秋游的问题,你能帮我解决吗?
“四年级同学去秋游。
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4套票。
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
”
认真读题,弄清题意。
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怎样列式?
师板书:
49×104
探究方法,学习新知
1、探究把因数估计得大些的情况。
学生独立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请解决好的同学上黑板写出过程,并介绍一下自己所用的方法,适当地加以解释。
生1:
生2:
应该准备5000元。
生3:
应该准备5500元。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篇5学生分析:
本课从三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组织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培养学生有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我们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加、减法以及学习了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较为丰富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并以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知识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让我们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比较小数的大小,在探究中学习小数的加、减法。
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的学习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结合买文具的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重点:
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具准备:
第2页的情境图;第2页试一试。
学生准备:
剪下课本附页中的人民币图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你们以前买过东西吗?
生:
买过。
师:
都买过些什么?
生1:
买过盐。
生2:
买过铅笔。
生3:
买过瓜子。
……师:
那么你能说出它们的价格吗?
生1:
铅笔1角钱一支。
生2:
一包瓜子5角钱。
生3:
本子3角钱一个。
……师:
可见,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那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文具商店买文具好吗?
生:
好!
二、学习新知
1、师:
请同学们仔细看图,你能从图中了解到些什么呢?
师:
你们知道每种文具的单价是几元几角几分吗?
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把你的想法互相说一说。
师:
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生:
铅笔
0.50元,也就是5角;尺子
1.06元,也就是1元零6分……
2、师:
同学们真聪明,你们想一下,价格标牌上的数与元角分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小组汇报。
教师小结。
3、师: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
0.5、1.06、3.06、16.85、8.00这些数与以前学过的数一样吗?
为什么?
生:
不同,因为有个点。
师:
非常好,所以我们把这样的数叫小数,中间的点叫小数点。
4、师:
小数该怎样读、怎样写呢?
自学课本。
指明回答,师适当补充。
5、师:
有位售货员叔叔不小心把笔记本标价牌上的小数点位置点错了,
3.50元写成了
0.35元,这样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小组讨论。
指名说一说,教师小结,特别强调小数点的重要性。
三、巩固练习
1、填一填,相信你能行。
2、出示投影
3、说一说统计年本学期教科书的年价格,并与同伴说一说。
例如:
数学
7.40元,也就是7元4角。
4、游戏用附页1中的人民币游戏,同桌一组,一个说元角分,一个用小数表示。
四、课堂小结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
我知道了什么是小数。
生2:
我学习会了小数的读法、写法。
生3:
……板书设计:
买文具像
3.50、1.06、16.85……这样的数叫小数。
16.85小数点读作:
十六点八五四年级数学说课稿篇6一、教材简析和教学目标刚才,大家看到学生们正在轻松地玩,你能猜到这是哪部分知识点吗?
是的——《认识方程》,我将静态知识进行了动态化处理。
评委老师,下午好。
《认识方程》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学生已经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同时又是即将学习“解方程”的基础。
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生活情境中的等量关系;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经历从生活情境中寻找等量关系到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等量关系的过程;情感与态度:
让学生体会到发现、创造的乐趣,经历数学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思路我的教学思路是让学生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建立方程模型---然后运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本课的教学不拘泥于方程定义的文字描述,而是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经历寻找等量关系的过程。
基于以上思考,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
三、教学过程首先,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扑克游戏、激疑引趣我设计了一个“扑克牌猜数”游戏。
拿出13张扑克牌,分别代表数字1—13,让学生从中任抽一张,不让老师看见这张牌。
然后跟学生说只要你们用这张牌上的数字按要求计算后把结果告诉我,我就能快速猜到所抽的数字。
学生应该会兴致勃勃地上来抽一张牌,按要求计算后报出结果,比如得数是75,我猜到数字6,学生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
再次玩游戏,比如这次学生的计算结果是45,我猜到数字
3.导入课题、提出问题在激发学生的疑问和兴趣后,我赶紧介绍帮我忙的就是数学王国中的“方程”,导入课题。
然后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我顺势确定两个作为本节课将要研究的大问题。
“什么是方程?
”
“为什么要学习方程?
”,关注学生问题探究意识的培养。
2.自主学习感知方程我设计了四个活动帮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经历寻找等量关系的过程。
“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相等的状况吗?
”学生很容易说出“10+20=30”。
想象游戏中多感官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