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九寨沟.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43729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九寨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9九寨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9九寨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9九寨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9九寨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9九寨沟.docx

《9九寨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九寨沟.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9九寨沟.docx

9九寨沟

9九寨沟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沟”、“县”等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敏捷”、“珍禽异兽”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文中的词语、句式逐段复述后记忆背诵第3、4、5自然段。

3.结合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感悟九寨沟的神奇美丽,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所起的“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的作用。

4.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异兽珍禽,激发学生热爱九寨沟,热爱祖国秀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能够结合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九寨沟的神奇美丽。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预习环节,通过收集资料、检查生字、朗读课文,质疑问难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易错字形的指导及学困生识字、读书的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注意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感悟课文,用感情朗读表现对九寨沟自然风光和珍禽异兽的喜爱和赞美。

3.课堂上借助图片、照片、录像等资料,让九寨沟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

4.在回归整体拓展积累环节,通过填词、欣赏歌曲、当小导游等形式深化课文重点,让情感得以升华。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

1.完成预习单。

(见后附件1)

2.收集关于九寨沟的文字、图片等资料,激发走进九寨沟的欲望。

教师:

1.教学课件。

2.根据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入新课,学生质疑。

1.课前播放、欣赏歌曲《神奇的九寨》。

2.过渡:

这首歌好听吗?

歌里唱的就是风景优美的九寨沟。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充满童话色彩的九寨沟游览一番。

3.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提醒学生“寨”字下面不要漏了一横,“沟”的最后一笔不是点。

因为“钓”和“钩”太容易混淆了。

4.读了课题,你想弄明白什么问题?

课前预设:

1.九寨沟在哪里?

2.为什么叫“九寨沟”?

3.九寨沟是怎样的一条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准的地方多读几遍,长句子要注意停顿。

边读边思考提出的三个问题。

(教师巡视学生读书情况,重点听听学困生的读书情况。

)(预设易读错的词并出示)

镶嵌攀吊窥视憨态可掬异兽珍禽

咀嚼敏捷窜出来若无其事蔚为壮观

 

2.指名读词语,指导“继”的书写顺序,“捷”、“禽”字的易错部位,(例:

“禽”的最后两笔是“厶”,不是竖提点。

出示“禽”和“偶”,对比记忆最后两三笔。

)齐读这些词语,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

例如:

“窜出来”,读得快一点、猛一点。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4.默读课文并思考提出的问题:

哪个自然段写了九寨沟的位置及名称由来?

哪个自然段写九寨沟的自然风光?

哪个自然段写九寨沟的珍禽异兽?

哪段表达了作者的感受?

5.小组交流:

一二自然段主要写九寨沟的地理位置及名称由来,回答了第一、二个问题;第三自然段写了九寨沟的自然风光;第四自然段写了九寨沟的异兽珍禽;第五段总结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表达了作者的感受。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既让学生理解了每段的主要内容,理清了课文顺序,又为指导学生概括课文中心奠定了基础。

6.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相机板书:

自然风光、异兽珍禽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感悟第一部分。

(地理位置及名称由来)

1.过渡:

自由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回答第一、二个问题。

2.小组交流:

(1)学生汇报九寨沟的地理位置及九寨沟名字的由来。

①教师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出四川,用动画形式圈出南坪、平武、松潘三地,明确九寨沟的位置。

②出示句子:

指名读,告诉同位九寨沟的位置。

在四川省北部南坪、平武、松潘三县交界的万山丛中,有几条神奇的山沟。

因为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所以人们称它九寨沟。

(设计意图:

通过看地图找、圈、读、说,学生对九寨沟的地理位置及名称由来就能达到脱口而出的效果。

在脑海中印象更深刻、更真实。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看地图的能力。

(2)简单涉及第三个问题(是怎样的一条沟?

)。

出示句子

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①生答:

九寨沟是一条像童话世界一样的沟。

板书:

童话世界

②你心目中的童话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

(神奇、美丽、欢乐、神秘……)(学生展开想象,感受他们心中的童话世界。

四、课后作业。

1.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本课的生字、新词。

2.告诉父母九寨沟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由来。

3.熟读课文,交流资料,加深对九寨沟的了解。

(作业设计意图:

巩固生字新词,及所学的第一、二自然段。

熟读课文,交流资料也为下节课学习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和异兽珍禽,感受九寨沟的神奇美丽奠定知识和情感的基调。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五、感悟第二部分(自然风光)

1.过渡: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九寨沟是一个童话世界,它的神奇、美丽表现在——(生接),自然风光、异兽珍禽。

现在我们先去欣赏九寨沟迷人的自然风光吧。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划出这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

抓住重点语句感受这些景物的神奇、美丽。

2.自由读,标画,写感受。

3、预设:

学生会回答雪峰、湖泊、湖水、森林、瀑布等,

(教学设想:

这一问题,学生一定会回答很多,因为学生的概括能力不是很强,可能会把蓝天、白云都说出来,于是要进行小作交流,让学生归纳出重点。

4.小组交流汇报:

雪峰,湖泊,森林,飞瀑(适时板书)四种景物。

过渡:

雪峰,湖泊,森林,飞瀑……这般童话世界中的美妙景象,你最欣赏哪一处?

写一写,并把你的感受给小组同学分享一下。

能用朗读展现这动人的画面,就更美了。

5.小组交流:

抓住重点语句感受这些景物的神奇、美丽。

(设计意图:

在小组交流中,学生有说、有听,有思考、有探索,更有启发与借鉴,对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都有很大帮助。

汇报时,学生说到哪种景物,教师就相机出示相关句子,也充分体现了学习的主动权在学生手中这一教学理念。

6.汇报

预设一:

(1)雪峰:

出示句子

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

①抓词语谈感受,(从“一座座”感受到雪峰的多,从“插入云霄”感受雪峰的高,从“银光闪闪”感受到雪峰的亮,还有终年不化。

②出示雪峰图片,并语言描述:

这里的雪峰海拔3000米以上,高耸入云,峰顶上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皑皑白雪,在阳光的照射下银光闪闪。

③这么雄伟壮丽的景象,你想读吗?

(为有感情读奠定基调。

)指名读;评价(你读得雪峰真多啊;真高啊!

)齐读。

④师:

你看这插入云霄的雪峰,你看这银光闪闪的雪峰,置身其中,就像置身在——生接(神秘的童话世界)。

(回归中心,让学生对课文主题达到强化的效果。

预设二:

过渡:

九寨沟是大自然的杰作,原始和天然是它的个性和特征,水更是它的灵魂。

让我们走近九寨沟独特的湖泊去感受那迷人的色彩吧。

(2)湖泊:

出示句子

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

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

①引导学生抓住“大大小小”、“颗颗宝石”、“清澈见底”、“色彩斑斓”体会湖泊的多、亮、清、美的特点。

比喻句:

把__湖泊__比作___宝石___,把___沟谷___比作___彩带___。

②出示多幅图片,并语言描述:

这里的湖泊据说有108个呢。

作者用了比喻手法把湖泊写得像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把沟谷写得像彩带一样婀娜多姿。

③过渡:

九寨沟的湖水美在它的色彩,它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奇丽的色彩呢?

(出示有倒影的画面和句式:

因为有_____的石块,______的天空,______的云朵,______的雪峰,______的森林,_____的花朵都倒映在湖水中。

所以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

④你还能说出几个形容颜色丰富的词语吗?

(色彩斑斓,五颜六色、色彩缤纷等)

(设计意图:

根据图片和课文语句展开想象说话,可以使学生的想象由朦胧变得具体,由简单变得丰富,让景物更有真实感,同时也发挥了想象力,训练了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

丰富和充实了他们的想象,发展了语感。

⑤过渡小结:

有道是:

“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这怎能不像走进了——生接(奇丽的童话世界。

)(回归中心,深化主题)

⑥请同学们用读来展现湖泊的美吧。

配乐。

(在美景中欣赏,在欣赏中美读,从而训练学生能融入感情去读书。

)指名配乐读;齐读。

预设三:

(3)森林。

出示句子:

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

①交流,抓住“遍布”“原始”体会森林很多,范围很广,也是古老、天然的。

②(出示图片)看,从河谷到山坡布满了各种颜色的森林,这样五颜六色的森林被称为“彩林”,森林遍布,古木参天,走进这里,真像是走进了——(生接)绿色的童话世界。

(回归中心,深化主题)

预设四:

(4)飞瀑:

出示句子:

①理解瀑布形成的原因。

用“因为……所以”说一说。

②(出示多幅瀑布图片)你们看,九寨沟拥有17个瀑布群,每一道瀑布都是这样高低错落,远看就像一条条白色的绸带飘然坠落,近看水流飞泻,水雾升腾,气势磅礴,看着如此雄伟壮观的景象,此时的你会想到哪些词语(理解白练腾空、银花四溅)和诗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

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

(设计意图:

图片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有一幅图片,瀑布的样子特别像几层台阶,借助形象的画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级级天然的台阶”和“高低错落”,形象的图片可以让学生变抽象、想象为具象。

③指导朗读。

这么多,这么长的瀑布从山顶直泻下来,你能想象当时的声音吗?

让我们倾听一下瀑布的声音,感受一下瀑布给我们带来的激情震撼吧!

(师配瀑布图播放声音)理解词语:

蔚为壮观。

读出壮观的气势。

过渡小结:

如此壮观迷人的飞瀑,让我们仿佛来到了——(生接)神奇的童话世界。

(回归中心,深化主题)

5.师:

刚才我们欣赏了水平如镜的湖泊、雄伟壮观的瀑布,这一动一静就可以用书上最后一段的哪个词语来表示――板书(平湖飞瀑)。

6.总结:

第三自然段中作者描写了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这些景色,你觉得作者花的笔墨最多的是哪个景色?

交流。

(湖泊)

7.指导写作方法:

这样写,文章就做到了有详有略,咱们平时在习作中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来进行描写。

8.配乐声中,学生融入惊叹、向往之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六、感悟第三部分。

(异兽珍禽)

1.师:

欣赏完美丽的自然风光,让我们继续向森林纵深挺进,去看看那里的珍禽异兽。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写了哪些异兽珍禽,给你留下了

怎样的印象?

小组合作学习,检查预习单中的填表题。

珍稀动物

主要特点

动作

金丝猴

羚羊

大熊猫

小熊猫

(设计意图:

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找到,所以可以通过读书交流后进行填表。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汇报实物投影展示表格,查缺补漏。

3.出示这几种珍禽异兽的图片。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窥视”“体态粗壮”、“憨态可掬”“美滋滋”等词语,以及比喻、拟人的写法理解体会这些动物的特点。

“窥视”表示偷偷地看,积累表示“看”的词语,(注视、凝视、扫视、俯视、仰视等)(继续训练语言文字的积累运用。

4.指导朗读。

(融入对异兽珍禽的喜爱之情)

5.讨论“也许”一词,能否去掉?

体会语言文字运用的准确性。

交流:

用“也许”说明这里的动物不是很多,来到这里并不是都能看到。

作者用了四个“也许”,像这样三个或三个以上相同句式的句子用在一起,就叫排比。

6.小导游:

我们继续向原始森林纵深处行进,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小游客们,我们已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