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元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412302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 元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中化学 元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中化学 元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中化学 元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中化学 元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 元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化学 元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 元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化学 元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化学元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元素》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1.记住并能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2.能从元素组成上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3.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二、教材分析

本节属于典型的概念课,其知识线是以元素概念的建构和应用展开,穿插物质的分类、化学用语的学习。

观念线为:

通过上述知识学习,帮助学生初步建构元素观、分类观。

三、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不同,可作为本节学习的认知起点。

四、依据课标和学情确定的教学目标

1.通过化学史的学习,能说出元素的概念,初步形成众多物质由有限元素组成的认识。

2.能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能说出常见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3.能从组成的角度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重点:

元素概念的建构与元素符号的书写

难点:

理解元素概念

五、教法学法

本节课主要运用问题教学法,先将上述教学目标转化为:

什么是元素?

用什么来表示元素?

两个核心问题,以“四元素说”的化学史作为情境素材将核心问题转化为层层递进的问题链,用问题链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探究活动。

6、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情境

导入

绚丽缤纷的色彩由红、绿蓝三种基本颜色合成,数以万计的汉字和英文单词是由基本笔划和26个字母构成。

世界万物(包括聪明的我们)是不是也是由一些基本成分组成的呢?

谈谈你的看法。

世界万物到底由什么基本成分组成的呢?

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观看、思考

 

交流

阅读目标

让学生初步意识到世界万物都是由最基本的成分组成,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环节一:

元素之义

很早以前,人们就认为:

物质之所以变化无穷,循环往复,是因为物质都是由亘古不变的基本成分——元素组成的。

活动1:

释本义(PPT)

解读元素一词的本义——基本不变的成分。

活动2:

构概念

古希腊人认为,万物都是由气、水,火,土种元素组成的。

通过你掌握的知识和元素的本义来分析,你认为空气、水、土、火是不是元素?

为什么?

 

设计问题链:

水变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中,不变的成分是什么呢?

原子是不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呢?

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的,试分析分子、原子、离子间的关系,判断原子是不是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

下面让我们进入微粒世界,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一滴水中有1021个水分子,在这些水分子中有无数个一模一样的氧原子,它和氧分子中的氧原子、二氧化碳分子中的氧原子都一模一样,我们把所有的氧原子归为一类,统称为氧元素,将所有的氢原子归为一类,称为氢元素,象人类是所有能使用工具的一类动物的总称一样,因此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

我们可以说一个人,能不能说一个人类?

我们可以说一个原子,能不能说一个元素。

人们发现,原子中也有双胞胎,多胞胎现象,碳原子的家族中有三种碳原子,氧原子的家族中有三种氧原子,它们的共同点是质子数相同,质子数决定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因此,将所有的碳—12,碳—13,碳—14都统称为碳元素,将概念完善一下,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已发现的元素种类有一百余种,就象26个英文字母通过不同的方式组合成几十万英文单词一样,世界万物也都是由一百余种元素通过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的,一百余种元素,组成了已知的三千多万种物质。

 

观看PPT,说出元素的本义

结合元素的本义,分析“四元素”到底是不是元素。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从微观的角度建构概念。

 

思考分析,合作交流,建构元素的具体概念。

 

通过分析元素一词的本意,对元素形成一个初步认识——基本不变的成分。

从元素本义的角度进行分析,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元素是组成物质的不变的成分。

问题链将问题层层递进,激发学生思考,构建元素的概念。

通过分析分子、原子、离子的关系,建构概念的第一层:

元素是原子。

 

通过分析明确元素是一个宏观概念,只能论种类,不能论个数。

 

通过分析碳—12,碳—13,碳—14,将概念进一步进行完善。

 

通过类比,让学生感知有限的元素形成众多的物质,通过该环节,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形成有限元素形成众多物质的认识。

环节二:

元素组成万物

活动1: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61页多识一点,了解元素分类;

提供人体和地壳组成的饼状图,从图中找出地壳和聪明的我们由哪些元素组成?

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别是什么?

活动2.描述水、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纯净物的组成?

并从组成上将这些物质进行分类,说出你的分类依据。

 

阅读课本多识一点,完成评测练习。

 

描述所给物质的组成,完成导学案。

通过阅读和练习,形成元素的分类观,并提高学生识图能力。

 

通过描述物质的组成,学会应用元素概念,运用归纳法得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并用评测练习评价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情况。

环节三:

会说“化”的元素符号

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在交流同一种元素,猜一下他们说的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怎么解决?

符号是解决该问题的简单有效的方式,PPT展示:

古代炼金术用的符号,道尔顿的符号,直到贝采里乌斯发明了元素符号。

元素符号是用大写的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第一个字母一样的,就用前两个,第二个字母小写。

元素符号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以氢的元素符号为例:

表示氢元素,即质子数为一的一类氢原子,还可以表示一个氢原子,元素符号是宏观与微观的桥梁,三个氢原子。

同桌间交流符号的意义。

思考回答

 

掌握元素符号的写法。

 

交流元素符号的意义

创设情境,引入元素符号的特点之一—通用。

通过对比,感受元素符号的特点之二—书写简单。

并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

 

通过交流符号的意义,形成符号、宏观、微观的联系。

环节四:

构建网络

结合学习目标和板书,以概念图或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知识梳理,构建知识网络

知识梳理、构建知识网络

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对元素的认识更为系统化。

环节五:

课堂检测

分发检测题

检测

通过检测,检验学生是否达到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元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元素的概念,初步形成众多物质由有限元素组成的认识。

2.能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能说出常见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3.能从组成的角度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学习过程】:

一、元素之义

二、元素组成万物

评测练习1:

观察地壳中和人体中元素分布含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是,人体中含量≥10%的元素有。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素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评测练习2:

将下列物质分类并填在框图相应空白处:

镁、空气、氧气,矿泉水,海水,二氧化碳,水,氯化钠。

单质

纯净物

物质化合物

混合物

三、会说“化”的元素符号

评测练习1:

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

N表示:

H表示:

,3H,7Na

板书设计:

学情分析

前面学习水、氢气、氧气等物质时,给出了相应的元素符号和化学式。

另外,学生在其他学科学习和生活中接触的饮料、食品的标签上,都使学生对元素一词和元素符号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本单元的前几节的学习中,对构成物质的几种基本粒子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对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的粒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些都可作为本节学习的认知起点。

效果分析

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

1.记住并能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2.能从元素组成上区分单质和化合物;3.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通过对元素概念的发展史的探究以及对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的比较,建构元素的概念;2、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初步学会用元素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并能从元素组成上区分单质和化合物,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思想;3、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和名称。

元素概念是化学史中的第一个基本概念,对于元素的概念的建构分为以下环节:

一、释元素之意。

本环节从元素的字面意思入手,让学生初步感知元素是组成物质的最基本的成分(不变的成分)。

然后结合本义,分析“水、火、木、土”是不是元素,并对“组成物质的元素究竟是什么”进行思考,学生通过分析能够进一步认识元素是组成物质的不变的成分。

二、构元素概念。

本部分采用了一个问题链,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水变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中,不变的成分是什么呢?

原子是不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呢?

通过分析分子、原子、离子三者的关系,得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基本成分、元素是原子的观点。

本部分内容学生掌握的不太好,需要老师略加点拨。

同时通过举例(不同的碳原子)帮助学生理解元素的概念。

引导学生对已知物质微观构成的分析,指导学生学习用元素描述宏观物质。

本节课不但注重了观念的教学,也注重了科学方法的教学。

在认识人体中和地壳中常见的元素、描述水、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纯净物的组成,均贯穿了分类的科学方法。

在学生发散思维的基础上加以点拨,既照顾到了学生的独特见解,有很好的完成了元素和物质的分类教学。

对于常见的元素,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渗透,所以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并不多,而且这部分也不是本节课的重点,因此花费时间较少,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还需要在后面加以补充和巩固。

总体来看,本节课虽然内容较多,但逻辑性较好,重点突出,课堂气氛活跃,基本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完成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本节属于典型的概念课,其知识线是以元素概念的建构和应用展开,穿插物质的分类、化学用语的学习。

观念线为初步建构元素观、分类观。

本节教材的第一部分简单的介绍了元素概念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建立元素概念的同时,初步形成物质组成的元素观。

元素符号是学生学习化学用语的开始,通过学生熟悉的几种物质,从宏观到微观再到符号表示,弄清楚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并能用元素描述物质的组成。

通过对元素的分类,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渗透分类观的教学。

评测练习姓名组号

1、一种元素跟另一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不同点是()

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

2、“乐百氏”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成分如下(mg/L):

硒:

0.013;锶:

0.0596;锌:

0.00162;钠:

18.4;钙:

4.69。

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

A.元素B.原子C.单质D.分子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A.OB.FeC.SiD.A1

4、表示4个氢原子的符号是()

A.4H2B4HC.2H2D.H4

5、请选择跟题目中给出物质属于同一类别的物质

(1)、氢气、铁()

A、水蒸气B、氧气C、空气D、二氧化碳

(2)、矿泉水、空气()

A、氯化钠B、二氧化碳C、海水D、铁

(3)、氧化镁、二氧化碳()

A、氧气B、空气C、蒸馏水D、镁

6、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或名称:

硫________;硅-_______、镁________钙______Cl______Cu______Al________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通过对元素概念的发展史的探究以及对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的比较,建构元素的概念;2、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初步学会用元素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并能从元素组成上区分单质和化合物,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思想;3、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和名称。

对于元素的概念的建构分为以下环节:

一、释元素之意。

本环节从元素的字面意思入手,让学生初步感知元素是组成物质的最基本的成分(不变的成分)。

然后结合本义,分析“水、火、木、土”是不是元素,并对“组成物质的元素究竟是什么”进行思考。

本环节学生反映不错,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构元素概念。

本部分用问题链的形式引发思考:

水变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中,不变的成分是什么呢?

原子是不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呢?

然后结合分子、原子、离子三者的关系,得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基本成分、元素是原子的观点。

本部分内容学生掌握的不太好,需要老师略加点拨。

本节课不但注重了观念的教学,也注重了科学方法的教学。

在认识人体中和地壳中常见的元素、描述水、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纯净物的组成,均贯穿了分类的科学方法。

在学生发散思维的基础上加以点拨,既照顾到了学生的独特见解,有很好的完成了元素和物质的分类教学。

由于时间有限,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还需要在后面加以补充和巩固,元素符号是最基础的化学用语,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掌握。

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

1.记住并能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2.能从元素组成上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3.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