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视障儿童的身心发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410870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视障儿童的身心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四章视障儿童的身心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四章视障儿童的身心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四章视障儿童的身心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四章视障儿童的身心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视障儿童的身心发展.docx

《第四章视障儿童的身心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视障儿童的身心发展.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章视障儿童的身心发展.docx

第四章视障儿童的身心发展

第四章视障儿童的身心发展

第一节视障对个体运动及身体的影响

一、视障对个体运动的影响

个体动作发展除了大脑、神经系统、肌肉、骨骼、关节等生理因素的参与外,也是在与个体的知觉、动机、情绪等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发展的,并与知觉发展形成密不可分的连环。

个体成长的环境(包括物质生活环境、特定的养育观念和方式等)会直接影响儿童练习动作、获得动作反馈的机会,因而不仅影响动作发展的速度,而且影响特定动作的发展水平以及动作发展的顺序和倾向。

个体面临的动作任务是动作发展的外部要求和动力,个体在当前感知环境内是否表现出某个动作,取决于环境对他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

视觉是个体最重要的感知觉之一。

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大多数感知信息都是由视觉提供的。

与肌肉组织前庭器官提供的感知觉信息不同,视觉感受器提供的信息引发个体对自我动作的感知,并提供了姿势控制的重要信息。

因此,虽然视障与动作发展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对动作发展存在显著的消极影响。

而动作发展的缺陷又对儿童其他领域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美国学者先后做了一些相关的追踪研究,其中最著名的包括:

1945年~1952年诺瑞斯、斯帕丁和布鲁德建立的视障儿童运动常模(诺斯布常模),1957年马斯费尔德和布什霍尔茨研制的“马-布”量表,1977年费来伯格在持续了十年追踪研究之后提出的视障儿童行走发展顺序图。

如果将视障儿童动作发展与贝利婴儿发展量表相比,就会发现:

在与行走相关的一系列动作发展上,早期视障儿童与明眼儿童之间的差距并不大,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视障儿童明显要比明眼儿童缓慢。

明-盲儿童行走动作发展历程对照表动作诺斯布常模马-布量表费来伯格明眼儿童贝利量表对熟悉

&独A

声音微

笑0~1岁1~3个月0.7~6个月,平均2.1个月回避陌

生人7~15个月,平均12.5个月3~8个月平均4.8个月分离保

护11~21个月,平均11.5个月续表

(1)动作诺斯布常模马-布量表费来伯格明眼儿童贝利量表伸手去

抓身体50%的孩子9个月,75%的孩子12个月6.8~11.1个月,平均8.27个月4~8个月,平均5.4个月俯卧时

用手臂

撑起75%的孩子6个月4.5~9.5个月,平均6.75个月0.7~5个月,平均2.1个月短时独

坐25%的孩子9个月,75%的孩子12个月5~8.5个月,平均6.75个月4~8个月,平均5.3个月仰卧翻

为俯翻50%的孩子9个月,75%的孩子12个月0~1岁4.5~9.5个月,平均7.25个月4~10个月,平均6.4个月较稳独

坐15%的孩子9个月,75%的孩子12个月1~2岁平均13~24个月6.5~9.5个月,平均8个月5~9个月,平均6.6个月卧姿变

坐姿9.5~15.5个月,平均8个月6~11个月,平均8.3个月扶物起

立50%的孩子15个月,75%的孩子18个月1~2岁9.5~15个月,平均13个月6~12个月,平均8.6个月搀扶而行50%的孩子12个月,15%的孩子18个月1~2岁,平均25~36个月8.5~11.5个月,平均10.25个月6~12个月,平均8.8个月续表

(2)动作诺斯布常模马-布量表费来伯格明眼儿童贝利量表独立

站立50%的孩子18~21个月,75%的孩子24个月1~2岁,平均25~36个月9~15.5个月,平均13个月9~16个月,平均11个月自己走

三步50%的孩子21~27个月,75%的孩子30个月2~3岁,平均25~36个月11.5~19个月,平均15.25个月9~17个月,平均13个月独立

行走50%的孩子24~33个月,75%的孩子36个月2~3岁,平均25~36个月12~20.5个月,平均19.25个月11.3~14.3个月,平均12.1个月

1.视障儿童的动作发展特点

视障儿童的视觉缺陷导致其接受外界信息途径的局限性,进而影响儿童动作学习和发展。

众多国内外的研究显示,视障儿童的动作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

(1)动作发展迟缓。

爬、走、跑、抓握等是个体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性意义的动作。

这些动作的发生发展标志着儿童神经生理的成熟和早期智力发展。

有人在对低视力儿童进行追踪调查后发现,低视力儿童的动作发展明显晚于明眼儿童。

在爬行动作发展中,低视力儿童平均比明眼儿童晚2个月。

有趣的是,在追踪的30名低视力儿童中,所有的父母都报告说,孩子在婴儿期不喜欢处于俯卧状态;并且有15名儿童没有经历爬行动作的发展阶段而直接进入了行走动作的发展。

Cratty(1970)和Kastein(1980)等学者的相关研究结果也显示,视障儿童不喜欢俯卧的姿势,这导致部分视障儿童跳过爬行动作的发展而直接进入直立行走动作的发展。

Warren(1994)等学者对视障儿童动作发展的研究发现,生理、环境、抚养方式、教育训练等的差异,使视障儿童的动作发展表现出显著的个性特征。

有些视障儿童的动作发展与明眼儿童没有差别,有些视障儿童的行走动作发展则比明眼儿童要晚2年多。

(2)平衡能力差。

有研究结果表明,低视力儿童与明眼同龄儿童在动作技能方面最主要的差异在于二者平衡能力的不同。

这些儿童由于视觉的缺陷,无法像明眼儿童那样通过视觉信息来矫正身体动作。

视觉缺陷所导致的空间认知问题也影响视障儿童对听觉信息做出正确的肢体空间位置的调整。

(3)精细动作比粗大动作发展好。

由于视力问题,视障儿童无法像明眼儿童那样通过手眼协调来学习、控制精细动作,取而代之的是“耳手协调”。

但很多东西在正常的状况下都没有声音,声音本身所提供的信息的精确性更比不上视觉,所以“耳手协调”有很大的局限性。

因此,视障儿童很难完成像钉纽扣、修钟表等必须有精确的视觉信息协助的精细动作。

虽然视障儿童的精细动作发展水平低于明眼儿童,但相对之下却好于粗大动作的发展,这可能与视障儿童用更多的时间练习精细动作有关。

(4)盲态。

早前有个别重度视障儿童由于受到一些客观因素影响,在早期即已形成一些异常的举动,如摇头、挤眼睛、用手指压眼睛、摆动身体、凝视光源,或在一个地方绕圈子。

他们不间断地重复同一动作。

如今这种盲态更是少多了。

其实这些异常动作并不局限于视障儿童,智力障碍儿童、自闭症儿童、情绪障碍儿童,以及有其他障碍的儿童也发现有这些异常的动作行为出现。

2.视障儿童动作发展迟缓的影响

在个体早期发展阶段,动作是探索外部世界的主要途径与手段。

它扩大了个体与周围环境交往的范围,使个体能够多角度地深入认识其周围的物质世界和社会环境。

因而,动作

经验的丰富、扩展与心理发展有密切关系。

视障儿童动作发展的迟缓同样会对其心理发展造成影响。

(1)早期动作发展水平会影响儿童智力发展。

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智力来自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动作就是个体的外显智力。

个体依靠原有的格式对客观世界进行适应,在适应过程中又形成更高级的格式,即认知发展起源于动作,新的、更高级的动作来源于新的认知结构的发展。

皮亚杰从认知角度揭示了动作发展的内在机制,表明早期动作的发展同时也是儿童智力发展的表现。

因此,动作的发展状况是早期婴儿的智力测查中的重要内容。

动作行为发展迟缓几个月看起来似乎并不重要,但却会对儿童早期智力和其他方面的发展造成消极影响。

皮亚杰将儿童动作发展的第一阶段称为“感知-运动”阶段。

婴儿正是通过自主的活动才有可能形成精确的大小、形状、方位等知觉。

也就是说,儿童动作发展与心理感知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此外,还有研究显示,儿童精细动作能力发展与学业成绩显著相关,精细动作发展水平能对儿童学业成绩做出较好的预测。

人们一直在探讨视障儿童智力平均水平落后于明眼儿童的原因,早期动作发展的迟缓应该是重要因素之一。

(2)动作发展影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动作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动作对社会性依恋,比如同伴关系等。

有研究表明,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内,婴儿的动作发展与其对母亲的依恋行为具有一定的关系。

但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形,还要受到婴儿的年龄以及其他具体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运动经验在婴儿早期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具有运动经验的婴儿能够更加准确地感知母亲提供的信息,并利用这个信息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对外界做出恰当的反应。

对社会交往情景中的信息进行正确的认知和反应,对于儿童今后的社会交往具有重要意义。

在同伴中具有较高地位的学龄儿童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其个人归因通常为建立在力量、动作协调、身体尺寸以及运动熟练性为基础的运动技巧。

即使是对于那些5~6岁的儿童来说,那些具有最高运动技巧的儿童比那些运动技巧评价最低的儿童更加受到同伴的欢迎,而且运动能力与同伴的接受性及权威性成正向相关。

可见动作技巧的获得和发展,与其社会化过程是一致的。

针对视障儿童进行的研究发现,他们由于动作运动能力的局限而经常被排斥在社会性游戏行为之外,他们的朋友很少,同伴间的交往也较少。

二、视障对个体身体发展的影响

1.影响个体身体发展因素的分析

儿童动作的发展包括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展。

动作的发展受儿童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顺序所制约,具有一定的规律,即由上而下、由大肌肉到小肌肉、由中间及四周的规律。

儿童运动功能的发展受神经、骨骼、肌肉发育的制约,同时也与环境、锻炼、教育、营养等外界条件密切相关。

如果没有适合的环境、适量的刺激去激发儿童的动机,儿童不能自由充分地进行活动,他们的动作机能的发育就会受到阻碍。

视障儿童由于受不到应有的视觉刺激,缺乏视觉模仿学习,他们的运动能力不能随着机体的成熟而自然地发展,因而出现了身体运动发展延迟的状况。

从有关研究来看,视障的原因、年龄、程度、家庭环境(父母的育儿知识、态度、经济生活条件等),个体作用于环境的积极性(是否好动),学校环境(伙食、体育设施、对体育锻炼及课余生活的重视)决定了身体的发展。

但是,视障只给盲生身体发育出现不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关键在于出现视障后,盲生活动、学习机会受阻的程度。

如果给视障儿童创造适宜的条件,让他们参加有利身体发育的活动,再加上营养正常,就能避免身体发育不良的可能性。

2.视障儿童身体发展的特点

视障儿童身体发育的基本规律与健全儿童是一致的,也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

但调查结果也反映出:

视障儿童身体发育在速度上比健全儿童要缓慢,在身体素质上比健全儿童差,体态上不及健全儿童匀称,盲生脊柱异常弯曲(如驼背)的不良体态较多见。

第二节视障对个体心理过程发展的影响

人的心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在周围环境提供的刺激下产生和发展的。

视障儿童或

是完全看不见,或是仅能看见模糊的事物形象。

他们接受外界刺激的渠道比明眼儿童少,直接认识周围世界的范围和数量都比明眼儿童少,故而在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与明眼儿童的不同。

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与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

这个内因或内部矛盾是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人对某种客观要求的反映。

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通过儿童的感知通路在大脑中形成对客观要求的反映,并引起某种内在的不平衡状态时,就转化为某种需要。

新的需要与儿童已有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推动了儿童的心理发展。

对于视障儿童来说,由于视觉通道受阻,导致个体感知外界信息障碍,使视障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滞后于明眼儿童。

同时影响个体对客观要求的反映,使其产生新的需要的水平受到影响,最终影响视障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状态。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他们在发展过程中也具有许多与明眼儿童共同的本质特点,他们心理发展的特点就与明眼儿童基本一致,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视障儿童的心理发展趋势与明眼儿童的规律完全相同,都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被动到主动,由零乱到成体系的过程;视障儿童的发展也受先天素质和生理成熟程度的制约;环境和教育同样也是视障儿童发展的决定性条件。

他们的心理是否得到发展,怎样发展,发展的程度如何,主要取决于他们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

视障儿童的心理发展虽然具有与明眼儿童相同的规律,但由于两类儿童接受外界信息的途径不同,因而形成了视障儿童心理过程发展的特殊性,表现在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方面都具有殊异于明眼儿童的特点。

特殊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以这些特点为基础,对这些特殊的儿童要采取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

一、视障对个体感觉发展的影响

个体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感觉。

视障客观上就要求其他感觉要代偿视觉功能,补偿视觉缺陷,因此视障儿童感觉发展有如下的特点:

八、、•

1.部分或全部地丧失视觉

视障意味着个体不能像明眼个体那样通过视觉感知信息,他们只能感知部分视觉信息或感知到不太清晰的视觉信息,导致个体视觉经验的缺失或不完整,难以形成或形成不了完整的视觉表象。

2.听觉功能有所增强

由于不得不在各种活动中“以耳代目”,通过听觉代偿感知本可通过视觉轻易获得的视觉信息,导致视障儿童听觉功能与明眼儿童相比,显得更为灵敏——“盲人的耳朵特别灵”。

但这并不意味着视障儿童的听力比明眼儿童强,仅仅是听功能而已——视障儿童关注了明眼人所忽视的一些听觉信息。

听觉通道使用频率的增加,使得视障儿童更加注意听觉信息,形成较高的听觉注意力。

对声音信息的分析也更为细致,从而达到较高的听觉选择能力。

常年累月的听觉经验积累,使得听觉记忆更为丰富些,形成较高的听觉记忆力。

这些说明视障儿童的听觉在代偿视觉过程中补偿了视觉缺陷,促进了听觉功能的提高。

3.触觉感受性高于普通人群

由于视障儿童主动积极地利用双手“以手代目”,使得他们的触觉感受性比普通人群要高些,中外的许多实验结果都证明了这一点。

视障人使用触觉就好比我们明眼人使用眼睛一样,在触知觉中分辨物体的各种不同属性,如大小、形状、结构、温度、光滑度、硬度、重量、比例、距离、方向等。

4.有些视障人存在着特殊的“障碍觉”

有些视障人虽然看不见,但在行走中遇到障碍物时能主动地回避绕开障碍,好像看见了一样,人们称这种能远距离感知障碍的“奇怪”现象为“障碍觉”。

中外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视障人的“障碍觉”其实是他们掌握了明眼人所忽视的声音的回声辨别技巧,加之其面部触觉注意到空气流动形成触压觉的细微差别。

根据研究,视障者的“障碍觉”还与天气、周围环境的嘈杂度、风向、心情等相关。

二、视障对个体知觉发展的影响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知觉是在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知觉的发生依赖于过去的知识和经验。

如果所感知的事物同过去的知识经验没有联系,就难以确认。

视觉缺陷使得个体信息来源的主要通道被切断,所以导致视障儿童的知觉与明眼儿童相比存在着差异。

1.视障儿童可以利用其他知觉来代偿视知觉

视障儿童的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等可以部分地代偿视知觉。

其中听知觉、触知觉在视障儿童知觉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2.视障儿童的知觉整体性不完整

尽管视障儿童其他知觉有补偿作用,但其知觉的整体性与明眼儿童相比表现出一定的不完整性。

例如,视障儿童认识铜,他可以利用触摸来感知铜的硬度、温度;可以敲打铜块,听到铜所发出的声音,但他不能感知铜的光泽、颜色,很难对事物形成完整的认知。

因此,当别人说“铜色”、“古铜色”时,他就很难理解。

3.视障儿童知觉的选择性相对困难

由于听是主动感知的过程,因此视障儿童在听的时候,一些无关的信息也会被迫感知。

在触摸时,视障儿童为了能更好地理解事物,就必须全面详细地触摸。

一般视障儿童很难分清主体与背景,造成视障儿童知觉选择性较困难。

4.视障儿童知觉的恒常性相对不稳定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的时候,知觉的映像仍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恒常性与知觉的经验有关,明眼儿童大约在2岁时就形成了物体恒常性,而视障儿童直至3~5岁才形成物体恒常性。

即使形成,知觉恒常性也不稳定。

明眼儿童在玩藏东西游戏时,当东西不见了,他们会去寻找。

而如果把视障儿童手中的玩具拿走,他们不会去寻找,认为这东西已经不存在了。

5.视障儿童知觉理解性相对缓慢

因为其他感知觉感知信息的速度毕竟没有视觉那么迅速,所以在没有视觉经验,也没有直接触觉经验的情况下,视障儿童很难理解一些概念。

有一位先天失明后又复明的盲人,他对月亮非常惊奇。

当他看到窗外的弦月时,最初他以为那是窗玻璃上一个映像。

当护士告诉他那是月亮时,他说,他原以为弦月就像一块长面包一样。

6.视障儿童的时间知觉

明眼人可以利用生物信息、自然环境以及钟表和日历等来判断时间。

视障儿童一般利用客观时间与身体的生物节律或周期性活动形成的联系来感知各个事件的先后关系和时间长短,有的还可借助触摸盲表。

7.视障儿童靠触觉和动觉来知觉空间

空间知觉是客观事物的空间特性在视障儿童头脑中的反映。

它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它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距离知觉、立体知觉和方位知觉等。

视障儿童的形状知觉、大小知觉主要靠触觉和动觉,一般准确性差、速度慢;空间定向对明眼儿童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而对于视障儿童来说则困难得多。

视障儿童虽不能以视觉为主来认识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在空间的位置,但他们利用其他感觉器官可以反映现实的复杂的空间关系,可以在空间定向。

虽然这种定向不如明眼儿童方便、迅速和准确,但毕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视觉缺陷带来的困难。

8.视障儿童靠听觉和触觉来知觉运动

明眼儿童的运动知觉往往来自于视觉提供的信息。

视障儿童对于事物的运动知觉往往依赖于听觉和触觉,如他们可以从火车的声音由弱变强或由强变弱来判断火车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的运动。

视障儿童对于自身的运动知觉往往来源于固定的刺激源。

另外,视障儿童用视觉以外的其他各种感官的协同活动而获得的对事物的运动知觉的速度要明显地比明眼儿童慢,而且准确性差。

三、视障对个体注意发展的影响

注意是人的心理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一种可以通过外部行动表现出来的内部心理状态。

比如在听课时,学生把自己的感知觉、记忆、思维等活动指向和集中在教师的内容上,其外部表现是专心听讲,认真记笔记。

视障儿童注意的发展总的来说与明眼儿童相比存在着许多的共性:

二者注意产生和发展的生理机制一样,二者注意活动过程相似,二者注意的种类一样,二者注意的范围发展都是由小到大并受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二者注意的各种品质(如稳定性、紧张性、分配、转移等)也有诸多共性。

由于视觉在注意的产生、发展以及注意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受视觉缺陷的影响,视障儿童注意的发展有如下特点:

1.视障儿童的听觉、触觉、嗅觉等有意注意有所加强,其无意注意亦有所增多

受视觉缺陷的影响,视障儿童不得不以听觉、触觉、嗅觉等其他感知觉通道来代替和补偿视觉通道,所以势必导致这些通道利用率的提高,其有意注意加强。

又由于这些通道的注意选择性均不如视觉通道(视觉的准确性好,速度快),故其无意注意也随之增多。

2.视障儿童对第一信号系统的注意相对减少了,但对第二信号系统的注意却相对加强

第一信号系统是指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直观形象的反映。

受视觉缺陷的影响,视觉表象对视障儿童注意的吸引力相对减弱,由于更多地使用听知觉,使得视障儿童对听觉所注意到的各种信息更为关注,其第二信号系统——语词的注意和感知通道应用频率高,故而其对第二信号系统的注意因为视觉缺陷反而相对加强了。

3.视障儿童注意的稳定性相对较高

由于缺乏(或少有)视觉系统无意注意的干扰,视障儿童有时相对较为专心,其注意的稳定性相对较高。

例如:

教师的衣着、服饰、神态等发生变化时,明眼儿童的注意就会受到干扰,而视障儿童则更容易做到“洗耳恭听”。

4.视障儿童的注意一般没有视觉参与

视障儿童的注意分配形式一般在听觉、触觉、运动觉等通道进行,一般没有视觉的参与。

以听课时记笔记为例,明眼儿童记笔记时注意在听觉、视觉、运动觉之间进行分配,而视障儿童记笔记时注意主要在听觉、触觉、运动觉之间进行。

5.视障儿童注意的外部表现为停止不相关的活动

视障儿童注意的外部表现通常是停止不相关的活动,凝神定气,侧耳细听,手在盲文上摸读,与明眼儿童注视、倾听等有些差异。

视障儿童注意分散时不像明眼儿童那样体现在外部表现上,如斜视、交头接耳、做小

动作等,而是主要表现在思想上的开小差,貌似注意,常表现为不相干的面部表情或小动作等。

引起注意分散的主要因素来自非视觉的信号,如无关的声响、气味、情绪、不安、饥饿、疾病等。

四、视障对个体记忆发展的影响

记忆是通过回顾、保持、再现(再认、回忆)等方式,在人们的头脑中积累和存在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运用信息加工理论来讲,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贮和提取的过程。

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或从事过的活动,都会在人们头脑中留下不同程度的印象,其中有一部分作为经验能保留相当长的时间,在一定条件下还能恢复,这就是记忆。

和明眼人一样,视障儿童的记忆也是一种积极能动的活动,同样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主动编码,使其成为人脑可以接受的形式。

如盲生进行盲字摸读、做习题、计算时都有编码的过程。

记忆是保存个体经验的形式之一。

作为一种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和其他心理活动密切联系着。

视障儿童运用听觉、嗅觉、触觉等感知觉记忆为基础来对事物进行再认,其记忆发展表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1.视障儿童不能或很难依靠视觉表象来进行记忆

记忆多数以表象的形式出现。

当视障儿童回忆时,表象可以是单一的,或视觉表象、或听觉表象、或触觉表象;表象也可以是综合的,如有视觉、触觉等表象参与的。

先天性失明的全盲儿童完全没有视觉表象,他们对颜色、亮度、透视没有概念,对人的表情缺少视知觉表象;先天失明的有残余视力的儿童,他们只有模糊不清的视觉表象;有视力记忆后天失明的全盲儿童虽然保持了一些失明前已形成的视觉表象,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因为得不到强化,会逐渐暗淡下来,甚至完全消失。

2.视障儿童的记忆一般以听觉记忆和触觉记忆为主

视障儿童视觉缺陷,迫使他们不得不从视觉通道以外的其他感觉通道获取信息。

加上他们在日常活动中更多地依靠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器官,因此,视障儿童的听觉表象、

触觉表象、运动觉表象、嗅觉表象等比较鲜明和稳定,而且在这些方面比明眼儿童有更好的发展。

3.视障儿童机械识记的能力较强

在其全部识记的内容中,机械识记所占的成分较多,低年级的学生尤其如此。

机械识记,是个体在不理解事物(识记材料)及其内在联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