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初中八年级下册科学第3章 空气与生命浙教版练习题四十一.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41049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00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精选初中八年级下册科学第3章 空气与生命浙教版练习题四十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最新精选初中八年级下册科学第3章 空气与生命浙教版练习题四十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最新精选初中八年级下册科学第3章 空气与生命浙教版练习题四十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最新精选初中八年级下册科学第3章 空气与生命浙教版练习题四十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最新精选初中八年级下册科学第3章 空气与生命浙教版练习题四十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精选初中八年级下册科学第3章 空气与生命浙教版练习题四十一.docx

《最新精选初中八年级下册科学第3章 空气与生命浙教版练习题四十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精选初中八年级下册科学第3章 空气与生命浙教版练习题四十一.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精选初中八年级下册科学第3章 空气与生命浙教版练习题四十一.docx

最新精选初中八年级下册科学第3章空气与生命浙教版练习题四十一

最新精选初中八年级下册科学第3章空气与生命浙教版练习题四十一

Ø第1题【单选题】

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经过两周谈判,最终达到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它是史上第一份全体缔约方通过的具有法律约束的全球减排协议.下列做法不利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是()

A、开发研制氢能源,光伏电池等新能源

B、大力开发化石能源,以弥补能源不足

C、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D、生活、生产中尽量使用节能技术和产品

【答案】:

【解析】:

Ø第2题【单选题】

对于化学方程式2H2O有误2H2↑+O2↑,理解错误的是()

A、2个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2个氢气和1个氧气

B、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C、该反应中水、氢气和氧气的微粒个数比为2:

2:

1

D、每36份质量的水通电后完全反应,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

【答案】:

【解析】:

Ø第3题【单选题】

下列验证关于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氧气的实验中,正确的是()

A、甲、乙

B、甲、丙

C、甲、丁

D、丙、丁

【答案】:

【解析】:

Ø第4题【单选题】

化学实验中处处表现了颜色变化美,下列化学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B、将空气中燃着的硫伸入氧气瓶中,火焰由黄色变为蓝紫色

C、高温加热木炭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

D、在水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液体由无色变成紫红色

【答案】:

【解析】:

Ø第5题【单选题】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火焰的颜色是()

A、黄色

B、淡蓝色

C、蓝紫色

D、砖红色

【答案】:

【解析】:

Ø第6题【单选题】

刚下水游泳时,如果水漫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这是因为()

A、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气体不易进入

B、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小,气体不易进入

C、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增大,气体不易进入

D、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减小,气体不易进入

【答案】:

【解析】:

Ø第7题【单选题】

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结论的是()

A、

B、

C、

D、

【答案】:

【解析】:

Ø第8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O2、CO2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O2

B、O2、CO2中都含有氧分子

C、O2可以供给呼吸

D、将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可以观察到溶液变红色

【答案】:

【解析】:

Ø第9题【单选题】

小张将一株绿色植物在黑暗处放置了24小时,然后选择其中的一片绿叶进行研究。

先剪断叶片的主叶脉(如图所示),再将绿色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最后检测发现B区没有产生淀粉。

原因是该部分区域缺少光合作用所需要的()

A、二氧化碳

B、水

C、叶绿素

D、光

【答案】:

【解析】:

Ø第10题【单选题】

镁带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A、比镁带质量小

B、比镁带质量大

C、等于参加反应的镁带质量加上参加反应的空气的质量

D、等于镁带的质量加上参加反应的空气的质量

【答案】:

【解析】:

Ø第11题【单选题】

下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根据图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B、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

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答案】:

【解析】:

Ø第12题【单选题】

A、A

B、B

C、C

D、D

【答案】:

【解析】:

Ø第13题【填空题】

若在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试管里所盛的药品可以是______

A、水

B、过氧化氢溶液

C、高锰酸钾

D、______.

A、C

B、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答案】:

【解析】:

Ø第14题【填空题】

“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滴有洗洁精水可以洗去盘子上的油污,其原理是______.

(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近几年我国各地出现了“雾霾”天气,严重地影响人体健康和交通安全,请你为减少“雾霾”天气,提出合理的建议______.

【答案】:

【解析】:

Ø第15题【填空题】

某同学可如图所示装置粗略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其左端密封有空气和足量白磷(白磷着火点低,约40℃),右端跟空气相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5cm处.①向烧杯内加入适量水,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以达到白磷的着火点,可以观察到玻璃管内开始发生的现象:

白磷(足量)______;活塞向(填左或右)______移动.实验结束后,恢复至常温,活塞应停在约______cm处,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A、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左

C、4

【答案】:

【解析】:

Ø第16题【填空题】

请用符号表达式表示下列反应.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

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______.

【答案】:

【解析】:

Ø第17题【填空题】

根据图示完成相关问题:

(1)写出标号为①的仪器名称______.

(2)制取气体前图C的操作是______.

(3)实验室用图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图B装置中,无明显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

【解析】:

Ø第18题【填空题】

材料:

我国第四套人民币中的一元硬币是钢芯镀镍(Ni),镍与稀硫酸能发生下列反应:

Ni+H2SO4═NiSO4+H2↑.根据此材料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请回答:

(1)铸造硬币用到的材料是______(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

(2)写出Ni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答案】:

【解析】:

Ø第19题【填空题】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

(2)锌和稀硫酸反应______ ;

(3)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盐酸反应______.

【答案】:

【解析】:

Ø第20题【填空题】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

?

这一反应类型是______反应:

x=______g.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B可能没有参加该化学反应,也可能作该反应的______.

按上述反应类型,任意举出一例具体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答案】:

【解析】:

Ø第21题【解答题】

向含CuCl2和HCl的100g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图,据图回答:

P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

m1为______克。

M点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精确到0.1%)

【答案】:

【解析】:

Ø第22题【解答题】

观察上表发现,当反应时间在______秒时,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中和。

分析上表数据发现,在逐渐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先升高后降低,请分析原因:

______。

结合上表中滴入稀盐酸体积与pH的变化数据,试计算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稀盐酸的密度取1.0克/毫升;)

【答案】:

【解析】:

Ø第23题【解答题】

实验室有一瓶做口放置一段时间的氢氧化钠固体,为测定这瓶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做如下实验;现取Wg样品放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向烧杯中逐滴加入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实验数据如图所示,试分析计算回答:

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气体的质量是______g,与P点对应的溶液溶质是______。

0150200稀盐酸量g

Wg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精确到0.1%)

在往烧杯内逐滴加入稀盐酸的过程中,烧杯中溶液各个量随盐酸质量的变化图像如下图所示,则正确的有(可多选)。

A、

B、

C、

D、

【答案】:

【解析】:

Ø第24题【解答题】

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碳和氨气(化学式:

NH3)反应来制取尿素[化学式:

CO(NH2)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2NH3CO(NH2)2+H20,现生产240t尿素,需要氨气的质量为多少?

【答案】:

【解析】:

Ø第25题【实验探究题】

某化学小组初步设计了“收集不同体积比例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气体”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

如图1所示

(1)请写出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2)该实验能获得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气体,其原因是______.

""

方案二:

如图2所示

请写出该气体与炭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方案三:

如图3所示

(提示:

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HCl气体,部分夹持装置及导管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2)CO气体应由______(填“a”或“b”)通入.

(3)写出装置C中浓硫酸的两点主要作用:

①______;

②______.

""

【答案】: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