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二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92507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二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五年级下册二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五年级下册二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五年级下册二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五年级下册二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二单元教案.docx

《五年级下册二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二单元教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下册二单元教案.docx

五年级下册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永远的童年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永远的童年”为专题,安排了三首古诗词,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

引导学生感受童年的美好,享受童年,珍惜童年,并在阅读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词句,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丰富语言积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配合本组专题,在课后安排了“综合性学习”“阅读链接”,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等多项训练内容,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童年,把自己生活中难以忘怀的事、真实的感受说出来、写下来,和同学一起分享;阅读中外伟人、名家的童年故事(或励志名言),开拓视野、增进了解、激励自我。

  学习这组课文后,可以组织学生围绕“永远的童年”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加强教材的整合和课内外的融合,努力把书本与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对生活充满热爱。

单元教学目的要求:

1.本单元会认生字21个,会写30个

2.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3.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

4.丰富语言的积累。

5.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6.体会古诗重诗人的情感,并能把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改编成短文。

7.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牧童》第6课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8.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时间

约14-15课时

教学过程

5古诗词三首

教材分析

《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古诗词,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读着这些诗词,顿觉清新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浓郁的生活情趣洋溢在字里行间。

从那充满灵气的诗句里,我们可以窥见古代儿童的生活场景,感觉那遥远的、古人童年的生活;那一幕一幕生活的场景,一经诗人的生花妙笔,就变得生动、鲜活起来,虽事隔千年,却犹如发生在身边。

一种亲切感,也便油然而生。

《牧童》、《舟过安仁》两首诗以轻松、诙谐的笔调描绘出悠然自得、无忧无虑的牧童和两个张伞使风的顽皮儿童,凝练的诗句中充满了童真、童趣。

《清平乐•村居》以轻快、流畅的语言,徐徐铺开一幅恬淡、惬意的农家生活图,令人深深地沉醉其中。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牧童、蓑衣、鸡笼、莲蓬”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默写《牧童》。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了解三首诗的大体意思。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你们正经历着人生的美好季节,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童年的你们,正赶上了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甚至是新奇有趣的。

可是,你们想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儿童,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吗?

有许多喜爱儿童和富有童心的诗人,他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作品,在他们的诗词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千年以前的孩子的生活情景。

让我们乘上诗词的飞船,穿越时光的隧道,去分享古代儿童生活的乐趣吧!

二、自读自悟,感知诗词大意

  1.自由读三首古诗词,借助拼音读准诗句。

  2.认读生字。

  3.边读边想,从整体上感知诗词的大意。

可按以下提示的思考题来思考:

  

(1)每首诗词分别写了几个孩子?

是哪句提到的?

  

(2)诗词中的孩子分别在干什么?

你从哪句知道的?

三、交流自学情况

  1.指读三首古诗词,相机指导读正确。

提示“乐”“亡”“剥”的读音。

  对比读一读,并对学生对字音的质疑做出简要的解释。

“亡”是古汉语中的读法,同今“无”。

比较下列多音字的读音:

  快乐──清平乐剥落──剥皮剥莲蓬亡羊补牢──亡赖

  2.交流对上面问题的思考。

  3.抄写生字,注意“蓑”字的写法。

四、理解诗句,回答问题

  练习把古诗词读流利,结合注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并进行深入思考:

  诗中描述的儿童的童年生活怎么样?

你觉得诗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的?

你还有什么疑问想提出来和大家交流?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交流自己的感受,练习有感情的朗读三首诗。

一、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讲每首诗词的意思

  1.在自学的基础上,小组交流三首诗词的意思。

  2.在小组交流后,针对理解的难点,在全班交流,相机指导。

  学生可能提出如下的问题:

  

(1)“笛弄晚风”是笛声逗弄晚风吗?

  

(2)“怪生”是什么意思呢?

  (3)“醉里”是说谁醉?

是作者还是老夫妻?

  ……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结合诗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对第一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弄”字给人的情趣感。

  3.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讲每首诗词的意思。

二、交流感受,练习朗读

  以“诗中描述的儿童的童年生活怎么样?

你觉得诗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的”为话题,引导学生读书感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1.全班交流。

允许有自己的感受。

对学生不正确的认识要恰当地进行引导。

结合时代背景,既要体会到儿童生活的悠闲和有趣,又能体会到作者对这一切的审美情趣。

当然也可以从当代儿童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既要尊重他们的独特体验,也要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

  2.结合自己的感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

  朗读提示:

  《牧童》重在读出牧童生活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前两行要读出视觉上的宽阔和听觉感觉上的美好。

后两行要读出牧童吃饱后躺在月夜下的惬意。

  《舟过安仁》重点要读出两个小童子行为的有趣。

  《清平乐·村居》要读出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乡村生活及人们的平静的心态、最小的孩子的无忧无虑。

  3.背诵三首古诗词。

  4.默写《牧童》。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2、了解更多的描写儿童生活的诗。

一、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或词,改写成短文

  1.激发写的兴趣。

  同学们,透过诗人的笔触,我们对千年之前的儿童的生活有了一些了解。

但是,不无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小小的镜头,只是无声的电影。

如果这个镜头再放大一点,电影里的人物动起来,这部电影有了声音,有了色彩,那该多好啊!

很多反映历史的电视电影,其实是几句话就能写完的事,可经过现代人的想象复原,就成了充满生活气息有声有色的故事。

能不能尝试着把你感兴趣的一首诗或词改写成一个故事,让诗中的人物更加生活化,离我们更近?

  2.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写故事。

  3.选择相同的为一组,分别交流、评议,教师相机指导修改。

二、结合学生的积累,拓展阅读

  1.交流已经背诵积累下来的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

  2.拓展阅读杨万里其他写儿童生活的诗,大体了解诗的意思,并选一首自己喜欢的背诵下来。

  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桑茶坑道中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闲居初夏午睡起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三、相关链接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诗以善写田园著称,南宋四大家之一。

有《诚斋集》。

  吕岩字洞宾,唐代京兆人。

咸通举进士,曾两为县令。

值黄巢起义,携家入终南山学道,不知所终。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有《稼轩长短句》。

板书设计

牧童舟过安仁

黄昏月明

草笛蓑衣两小童

清平乐·村居

翁媪大二除豆

二儿织机笼

相媚好小儿剥莲蓬

教后反思

                                                                                         

                                       

                                      

                                        

 

练习

教学目标

1、考查学生对课文字词的掌握情况。

2、讲解《练习册》《资源与学案》上难题。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考查学生的生字掌握情况

1、师读学生默写。

2、学生同桌间互相批改,找出错误之处并找出错误个数。

3、学生改正。

二、讲解练习题

1、学生找出难题。

2、师生一起讨论解决。

3、老师讲解个别难题,幷教一些答题方法。

三、总结

学生谈收获。

6 冬阳·童年·骆驼队

教材分析

本文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林海音。

作者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梦境般的语言,把我们带到一个特定的环境,去看一个孩子童年的侧影,其中景和情既清晰,又那么朦胧。

骆驼队是留在作者童年里鲜明的记忆,它们脖子上的铃声,则是童年中美妙的音响。

就在这种淡淡的回忆中,我们真切地看到了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萦,对早已走远的童年的依依流连。

  课文围绕着骆驼队,写了怎样看骆驼咀嚼,怎样和爸爸谈关于骆驼脖子上挂铃铛的事,怎样想为骆驼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怎样好奇地问夏天骆驼到哪儿去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让人感到作者充满了童真的童年生活是那样的美好,它可能有一点单调,但是有了骆驼队,有了清脆的铃铛声,有了对骆驼队的思念,一切又变得妙不可言。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关注,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3.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抄写喜欢的句子。

课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小说《城南旧事》。

课前准备

  1.歌曲《送别》

  2.电影《城南旧事》片断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

2、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关注,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播放电影《城南旧事》片断,配歌曲《送别》,了解小说《城南旧事》。

  这是根据我国当代作家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拍摄的电影《城南旧事》的片断,这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呢?

阅读课文后面的“资料袋”。

  2.电影中的主题曲是《送别》,唱出的不仅仅是对离去的朋友的不舍,也唱出了对美好童年的深深依恋。

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

  3.读课题,闭上眼睛想一想,说说你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三个词语能在学生的头脑中组合出无数的画面,教师要鼓励学生流畅地说出自己的想象。

二、自由畅读,步入童年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准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2.说说课文写了作者童年时的哪些事情?

朗读相应的部分。

  

(1)看骆驼咀嚼。

  

(2)看骆驼脱皮毛。

  (3)关于铃铛的遐想。

  (4)怀念骆驼队。

3.再读课文,觉得最好玩,最有趣,最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

三、深入阅读,品味童年

  1.作者的童年生活中最有意思是什么?

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

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①读读这个句子,从这些描写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我”观察很仔细:

“他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着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

  ◇“我”看的时候很投入:

“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我”很喜欢骆驼:

尽管骆驼很丑,但是态度很安静;而且“我”愿意长时间的看着它。

  ......

  ②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你会呆呆地看一样东西,会不由自主地动起来,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同桌相互说一说。

  ③想象作者面对骆驼,呆呆地注视的情景,有感情的朗读这段话。

  

(2)我幼稚的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们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

“不是的......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①读读这段话,想一想:

“我”为什么会有和大人们不同的想法。

  学生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理解和体会,但一定要在课文中找到依据,比如:

  ◇“我”很喜欢骆驼,不希望它遇到什么危险,他是不会遇到狼的。

  ◇“我”很同情骆驼,他要走那么多的路,一定很孤单,铃铛不但可以给寂寞的旅客增加情趣,也可以给骆驼增加情趣。

  ◇“我”可能把自己也当作了骆驼,觉得自己更知道骆驼的心思。

  ......

  ②比较句子

  ◇我幼稚的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们不同的想法。

  ◇我幼稚的心灵中有一个和大人们不同的想法。

  课文中为什么用“充满”而不用“有一个”?

“充满”说明什么?

  ◇说明“我”常常在想这个问题。

  ◇说明“我”已经想了很久,深思熟虑了。

  ......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3)骆驼也脱掉了它的旧驼毛袍子啦!

......因为太不整齐了。

  ①读读这句话,从这句话里你又看出了什么?

  ◇“我”很关心骆驼。

  ◇“我”很喜欢骆驼。

  ◇“我”很善良。

  ......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四、作业

  1.选择喜欢的一个或几个自然段背诵。

  2.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写自己观察小动物的一个场面。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关注,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一、继续品读,感悟童年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到底是什么让“我”如此的想念童年和童年的生活?

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朗读体会。

  2.学生品读感悟,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或者看法。

  3.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童年可以有漫无边际的想法。

  ①找出有关的句子。

  ◇不是的,爸!

他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我真想拿把剪刀替他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

  ......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2)童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

  ①找出有关的句子。

  ◇我站在骆驼面前,看他们咀嚼的样子......

  ◇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②把两句话联系起来,你心里有一种什么感觉,体会到什么?

  ◇童年的傻事多么美好。

  ◇“我”的心中充满了留恋。

  ......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句子。

  (3)童年很快就过去了,过去就不会回来了。

  ①找出有关的句子。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骆驼声。

童年又重领于我的心头。

  ②细细地品读这些句子,从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淡淡的忧伤

  ◇暖暖的心情

  ◇失落和怀念

  ......

  ③带着自己感悟有感情地朗读。

二、吟诵课文,回味童年

  1.轻声吟诵课文,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感情。

  2.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

三、拓展延伸,珍惜童年

  1.写一段自己的童年中最有情趣的事情。

3.推荐阅读《城南旧事》。

板书设计

看骆驼咀嚼不由自主的嘴动对童年生活

看见骆驼系着铃铛想到在寂寞的旅途中增加情趣

感觉冬阳温暖想替骆驼剪毛无限怀念

夏日不见骆驼追问骆驼的去处

教后反思

 

7祖父的园子

教材分析

随着作者富有诗意的语言,我们走进了祖父的园子。

祖父的园子是一幅明丽的漂亮的富有童话色彩的画,画里有树、有花、有菜、有庄稼、有蜻蜓、有蝴蝶、有蚂蚱、有小鸟、有风、有雨,还有太阳的光芒、有云朵的影子,这是作者童年的乐园(作者曾称它为自己的后花园),就像作者说的一样,“花园里边明晃晃的”,“新鲜漂亮”。

这里一切都是欣欣然的,充满了生命的气息。

这里是自由的,花是自由的,鸟是自由的,虫子是自由的,菜是自由的,什么都是自由的,空气里弥漫着自由,童年的作者也是自由的,这自由是她童年快乐的源泉。

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跟着祖父在园中,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浇水,当然这都是童年游戏的内容,不是真正的劳作,是“乱闹”,至于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绿蚂蚱,更是孩童的游戏了。

玩闹累了,就在园子里睡下。

当然,让作者感到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

他给了孩子心灵的自由,他允许孩子随便玩闹,对孩子倾尽了爱心和耐心。

他的爱放飞了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

正是因为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在她孩童的眼里,一切才是自由的,快乐的,甚至是充满梦幻色彩的。

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的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的突出特点。

教学目标

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诗导入,揭示课题

  童年是最纯真、最令人难忘的岁月。

上一篇课文,冬阳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今天,我们要走进《祖父园子里》,与作者一同感受童年在园子里的心情。

二、初读课文

  扫清文字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按阅读提示再读课文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文。

  2。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先自己练读,再读给同伴听。

  3。

想一想,你什么喜欢自己读的段落?

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四、汇报交流

  1、文章开头的描写: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1)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预设的答案可能有:

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昆虫非常可爱;“我”对它们非常喜爱;作者描写这么细致,说明祖父的园子给了“我”一个美好的童年,让“我”对那里的一切都难以忘怀。

等等。

学生回答后,追问从哪些句中体会到的。

  

(2)有感情地读这几句话,要求通过适当的语气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2、你觉得“我”在祖父园子里做的事情哪一件最有趣?

说说为什么?

  

(1)预设学生喜欢的事情可能有:

  ①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有的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踢飞了。

  理由是多元的,可以是:

“我”爱祖父的模仿行为;“我”的举止很天真、幼稚;“我”的举止很可爱;等等。

  ②其实哪里是铲;……把狗尾巴当做谷穗留着。

  理由可以是:

“伏在”“乱勾”,说明“我”的举止很天真可爱;把“谷穗”割掉,把“狗尾巴”留着,这样的举止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干的傻事;等等。

  ③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于是丢下黄瓜追蜻蜓了。

  理由可以是:

“我”“见异思迁”,是“我”对园子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都非常喜爱的缘故,这样的事情,在孩子中间是经常发生,读了这样的句子,能引起我们的共鸣;“我”在园子里的生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快快乐乐,等等。

  ④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大喊着:

“下雨啰!

下雨啰!

  理由可以是:

“我”很天真、顽皮;祖父对我十分宽容、喜爱和呵护;“我”在园子里十分自由快乐;等等。

  

(2)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样有趣?

  在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过程中相机归纳:

作者把“我”──一个小孩做的、想的、说的,如实地写下来;哪些事,只有小孩会这样做,这样说,把孩子的天真、顽皮写出来,具有真情实感。

作者写得很具体,用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描写的具体生动,使我们好像就看到“我”一样。

等等。

  3、文章后面的几段话: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

  

(1)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预设的答案可能有:

写园子里植物和动物的自由自在,表达“我”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快快乐乐的心情;“我”内心充满了快乐和自由,所以,在“我”的眼里,园子里一切都是自由、快乐,都是那样美好,充满活力。

  

(2)有感情地读课文的后面三段话,要求通过适当的语气把“我”的快乐心情读出来。

五、朗读全文,布置作业

  1、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童年的纯真和美好。

童年是一幅画,绚丽多彩;童年是一首诗,耐人寻味。

让我们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再次感受童年的美好。

2、摘抄课文能体现童真童趣的句段。

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我”的乐园

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表达感受

教后反思

 

练习

教学目标

1、考查学生对课文字词的掌握情况。

2、讲解《练习册》《资源与学案》上难题。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考查学生的生字掌握情况

1、师读学生默写。

2、学生同桌间互相批改,找出错误之处并找出错误个数。

3、学生改正。

二、讲解练习题

1、学生找出难题。

2、师生一起讨论解决。

3、老师讲解个别难题,幷教一些答题方法。

三、总结

学生谈收获。

 

8童年的发现

教材分析

本课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项科学发现,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

  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先是梦中飞行;由梦中飞行引出了为什么会梦中飞行及老师对此所做的解释;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这个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发现。

教学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驱逐、随心所遇、运转自如、绞尽脑汁”等词语。

读读记记“澄澈、困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4.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驱逐、随心所遇、运转自如、绞尽脑汁”等词语。

读读记记“澄澈、困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发现。

  2.以激发学生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发现的学习兴趣进入新课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