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易错题分析及策略.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37354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易错题分析及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年级数学易错题分析及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年级数学易错题分析及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一年级数学易错题分析及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一年级数学易错题分析及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易错题分析及策略.docx

《一年级数学易错题分析及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易错题分析及策略.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数学易错题分析及策略.docx

一年级数学易错题分析及策略

精选一年级数学易错题集.

1.小军做了5个纸船,还有4个没有做,小军一共要做几个纸船?

 

2.小明种了3盆花(图:

第一盆3朵,第二盆5朵,第三盆9朵),他要送给小红两盆。

最多送给小红多少朵花?

最少呢?

 

  3.10个一是()个十

  4.20里有()个十,有()个一。

20里有()个十和()个一。

  5.5比()大1,比()小1。

  6.10里面有()个一。

 7. 18这个数,1在()位上表示()个(),8在()位上表示()个()。

8.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  ),与它相邻的数是(   )和(   )。

  9.在3、6、8、12中比9小得多的数是(  )。

  10.比9大比14小的单数有:

()

 11. 20里面有( )个十,有( )个一。

  12.“15”这个数,十位上是( ),表示( )个( ),个位上是( ),表示( )个( )。

  13.(  )-5=4  ( )-4=10   4+8=()+7

 14. 红萝卜和白萝卜一共有18个,红萝卜有10个,白萝卜有多少个?

 

15.领队的小朋友说:

我后面有8个小朋友。

问:

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一上数学易错题分析

(1)

易错题1:

  □-□=□-□=□-□=1

  错例:

9-8=1-8=7-6=1。

  方法指导:

先让学生认识“=”的含义,即把□-□看成是一个整体,可以在其下面画出一条横线起到强调作用,所有这样的整体都等于1。

再让学生思考□-□=1,最后完成后可以这样来读一读深化学生对整体的认识——5-4=1,3-2=1等。

易错题2:

  □●○★☆■△▲

 

(1)从左起,□是第()个,()是第5个。

 

(2)▲是第一个,○是第()个,第6个是()。

  错例:

  

(1)从左起,□是第(8)个,(★)是第5个。

  

(2)▲是第一个,○是第(3)个,第6个是(■)。

方法指导:

 

(1)提醒学生根据第一句话可以确定从左向右数,先找到左面,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数一数,确定图形的位置和画出相应位置的图形。

(2)提醒学生根据第一句话确定从右向左数,先找到右面,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数一数,确定图形的位置和画出相应位置的图形。

易错题3:

  排队时,小华前面有4人,后面有3人,一共有()人。

  错例:

  排队时,小华前面有4人,后面有3人,一共有(7)人。

  方法指导:

这是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可以请一位学生来做小华,4人排在前面,3人排在后面,试问“这条队伍可以分成几部分,是哪几个部分?

”学生容易把小华遗忘,在学生确认可以分为小华前面的、小华后面的和小华后,不难列出4+3+1的连加算式从而得出共有9人。

易错题4:

  有3个苹果,5个梨,8个香蕉,小方可以选择两种水果,她最多能拿到()个,最少能拿到()个。

  错例:

  有3个苹果,5个梨,8个香蕉,小方可以选择两种水果,她最多能拿到(16)个,最少能拿到(3)个。

  方法指导:

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水果最多,什么水果最少,哪两种水果比较多,哪两种水果比较少,再强调只能选择两种水果。

在思考两个的问题时,试问“你不选哪种水果?

”要求学生说出理由,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说出哪两种水果比较多,哪两种水果比较少。

最后总结出解决最多能拿几个就是要从多的开始选,选两种,不选最少的水果,解决最少能拿几个就是要从少的开始选,选两种,不选最多的水果。

一上数学易错题分析

(2)

推荐由于一年级的学生是从幼儿园经过学习之后进入小学的。

所以对于他们而言或多或少的对什么是学习还是有一定感知的。

但对于怎么学,如何养成学习习惯是毫无概念可言。

这就需要老师为他们牵引、指导并加以细心的交流。

1、看图列式

○○○○○○○○○

正确解答:

7+2=99-7=2(或9-2=7)

学生错误解答:

7+2=97-2=5

错误原因:

对这幅图中哪个是整体不明确,甚至可以说是一点也清楚。

学生把前一部分一眼看到的就以为是整体接着很自然从○○○○○○○中拿走2个。

而不是从○○○○○○○○○中拿走两个。

导致这个错误的发生我想主要在于教学中没有明确的加以指导,只是一带而过,还有就是每个学生的理解方向不同而引起的。

(注:

这道题是在比较多少之前的。

也就是在加减法

(一)的前几课时的内容。

解决方案:

在教学过程中作明确的讲解(什么是整体,在这题中哪些作为一个整体。

)并请生站起来讲,讲给同桌听等各种方法来记忆巩固。

老师自己还可以出些生活中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能轻松的感知。

再次在批改作业时发现有学生还没有理解的及时进行个别指导。

2、例如:

在学习1、2、3、等这些数字时。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记住哪个是1,怎么写1,还要求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它。

但对于这个理解我就难以把握了,让学生只知道1代表一个苹果的就够了吗?

还是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还有在指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取对1的感悟,如果我举例说是我家有1只小猫。

学生就一只会说家里有什么有什么,绝不会跨越家的门槛到外面去寻找另一片天地。

这就需要老师细心观察然后加以拓宽性的指导,加大学生的知识接受面,扩大学生的视眼。

3、我前面有5个小朋友,后面有4个小朋友,我们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正确解答:

5+4+1=10(个)答:

我们一共有10个小朋友。

错误解答:

5+4=9(个)答:

我们一共有9个小朋友。

错误原因:

这道题其实是需要一定情境的。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只能从直观的数字出发看到前面有5个人,后面有4个人就理所当然的5+4=9个人了。

主要原因是不理解题意,不过这道题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

解决方案:

在一定的情景中帮助学生理解。

比如:

如果老师是某某同学,请同学们看我前面有几个人?

(生:

2个人)那我后面有几个人?

(生:

3个人)那老师就像问问你们了,这一组一共有几个人?

(生:

6个人)你能帮老师列一个算式吗?

这是问题的关键就出现了。

当学生列3+3是我就问,刚才老师是说我前面有2个人,后面有3个人,怎么会变成3+3的呢。

接下去就一步步引导。

或者还可以借助画图来帮助学生解答该题。

一上易错题分析(3)

1、数的组成中:

(1)7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

(2)16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3)个位上是8,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

(4)判断:

8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81。

………

(很多孩子很粗心,对1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18能够很快做出,但是如果变换一下顺序,就会有一部分孩子不假思索的认为8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81。

对于这样的问题,如果先说十位上的数字,再说个位上的数字,都会清楚地写正确,反过来先说个位上的数字,就会有个别学生犯错,纠其原因,不是对数位表的认识不深刻,就是看题不仔细)

2、20以内数的顺序以及大小比较中:

①18的前面是(),后面是()。

②与15相邻的数是()和()。

③比12大,又比17小的数有()。

④比较大小。

尤其是在比较算式和算式的时候,灵活的通过观察,发现规律,有时候不用计算比较出两个式子的大小。

3、在20以内加减法计算中:

①基本题型:

5+()=13出现有几种情况:

计算不熟速度慢,张口就说不思考,

缺乏认真太马虎,过度自信不自查

②混淆题型:

16–5=和15–6=

③拓展题型:

()=9+3、6=()-9

(关于计算,在一年级学期结束时,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是:

每分钟正确计算8道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题。

对于第三种拓展题型,虽然这在一年级的课标中没有要求每个孩子都能够解决这类问题,只是那些能力强、学习有余地的孩子会,虽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某一天也能够解决这类问题,但是为了孩子的发展,需要家长也帮助孩子多练习练习,以达到能够熟练正确的计算。

毕竟20以内的加减法是所有计算的基础,)

4、一图四式

 

 

这是一图四式的两种类型,每种类型都包含着3个数之间的关系,包含着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如上面的图应该是5+7=12,7+5=12,12-5=7,12-7=5,但是往往都有孩子写出7-5=2……他找不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下面这个题目应该是4+8=12,8+4=12,12-4=8,12-8=4,但往往有孩子写成4+8=12,11+1=12……他找不到三个数之间的关系,这种题型以及题目存在的意义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个难点,易错的,需强化练习。

5、大括号

上面这种大括号的题目应该用减法,孩子知道答案,但是容易用加法。

这个大括号的题目孩子们不知道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加减法混淆。

6、比较多少

 

 

比较多少的题目表面看来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难,但是他却暗含了多个知识点:

如,首先要会数数,数正确,其次看清题目比较什么,再次会列式解答。

稍不细心即会错。

7、认识钟表

对于认识钟表这部分内容,孩子们本身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并不陌生,但是作为一年级的数学内容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难点,如:

时针,分针易看错

8、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孩子们往往不知道怎么提问题,如:

小红踢了8下毽子,小亮踢了9下毽子,小王踢了11下毽子,对于提问题,孩子们会问:

8加9等于几?

但是他却不会把算式化为文字:

小红和小亮一共踢了多少下毽子?

当然这也许仅仅是个别的孩子不会提问,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些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题目仍需训练,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训练孩子提出问题的能力,如:

冬至的时候,妈妈吃了19个饺子,我吃了9个饺子,妈妈比我多吃了几个饺子等等,在生活中更让孩子们能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以上就是第一部分数与代数中存在的难点和易错题,虽然在讲授这些题目时,我们已经交给了学生分析的方法,但是孩子们在这部分存在的问题是:

1、学习态度好能力强的孩子审题不认真,认为题很简单,拿起来就做,导致错误。

2、学习态度稍差的孩子,不能够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去分析题,导致方法错。

3、题会做,方法对的孩子,有的因为计算错导致扣分。

这就是之所以这部分会成为易错题的原因所在,所以在做这些题时,孩子们必须做到认真审题,理清解题思路,再提笔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才能攻破难关。

二、空间与图形这部分

在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稍微简单,在家长会上我一带而过了,当然在复习的时候即使简单仍然也要对每个学生把好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