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地区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课外交关系的突破学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339657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地区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课外交关系的突破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地区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课外交关系的突破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地区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课外交关系的突破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地区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课外交关系的突破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地区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课外交关系的突破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地区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课外交关系的突破学案.docx

《江苏地区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课外交关系的突破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地区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课外交关系的突破学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地区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课外交关系的突破学案.docx

江苏地区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课外交关系的突破学案

第2课 外交关系的突破

[学习目标]

学测要求

高考要求

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中美建交;认识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一、重返联合国

1.背景

(1)由于美国的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一直被台湾的蒋介石集团所占据。

(2)广大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崛起。

(3)新中国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2.过程

(1)1971年,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被周恩来拒绝。

(2)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意义

(1)这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个重大胜利。

(2)从此,中国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历史认识]

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一方面是和当时的国际形势发展相关,更重要的是中国自身综合实力的提高。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中美关系解冻

1.原因

(1)美国方面:

20世纪70年代,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地位。

(2)中国方面:

中苏关系破裂后,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对中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过程

时间

事件

意义

1971年4月

“乒乓外交”

打开了两国交往的大门

1971年7月

基辛格秘密访华

为尼克松访华做了准备

1972年2月

尼克松访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8年12月

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为建交提供法律基础

1979年1月

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3.影响:

中美两国关系从长期敌对到走向缓和,成为中国外交实现重大突破的关键。

[易混易错]

中美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的标志是1979年中美建交,而不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

因为尼克松访华只是表明中美两国结束了长期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

三、中日邦交正常化

1.原因

(1)中美关系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2)日本对华友好的政党、社团和人士的积极推动。

2.概况: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决定建立外交关系。

1973年初,中日双方互派大使。

3.意义:

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材互补]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签署《中日联合声明》。

《中日联合声明》的签订,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揭开了中日两国关系新的一页。

(岳麓版)

[易混易错]

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关键,但不是根本原因,中日关系正常化符合中日双方的利益是其根本原因。

主题一 重返联合国

史料 1971年10月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

“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思考 

(1)乔冠华因何大笑?

他的笑那么潇洒豪放、痛快淋漓,他的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说明了什么?

(2)20世纪70年代初期,新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答案 

(1)原因: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说明:

中国外交取得了重大胜利;美国等西方国家孤立中国的政策宣告失败;中国将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2)一是随着第三世界的崛起,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就是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第三世界国家提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二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

(1)根本原因:

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客观原因:

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对联合国的控制减弱;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大为加强。

(3)直接原因:

新中国历来重视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第三世界国家在第26届联大上也大力支持中国。

主题二 中美关系正常化

史料 在《尼克松回忆录》中,尼克松回忆道:

“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1972年访问时)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

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思考 

(1)为什么杜勒斯当年拒绝与周恩来握手,而尼克松却“决心伸出我的手”?

(2)为什么尼克松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答案 

(1)拒绝原因: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抗美援朝的胜利;两大阵营的对抗。

握手的原因:

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

(2)尼克松访华结束了中美两国的敌对状态,开始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

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因素。

它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使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高潮,彻底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外交政策;对此后的国际关系影响深远。

1.(2018·江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必修科目测试题)1971年,当参加会议的中国代表团车队驶入纽约市时,沿途不少行人高兴地互相转告:

“中国来的!

中国来的!

”不少人招呼说:

“欢迎、欢迎!

”并挥帽致意。

此次中国代表团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

A.亚非会议

B.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答案 C

解析 亚非会议是1955年,故A项错误;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是1961年,故B项错误;“1971年”“纽约”“中国来的”等反映的是1971年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第26届联合国大会,故C项正确;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在2001年举行的,故D项错误。

2.(2018·江苏南通学业水平测试)下图是某高二学生在图书馆看到的一本书的封面照。

结合封面照推断,书名最有可能是(  )

A.《中美关系史》

B.《战后中日关系史》

C.《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纪实》

D.《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答案 C

解析 图片中的场景是“乔的笑”,是中国在第26届联国合大会上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时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的表现,故正确答案为C。

3.(2018·江苏淮安学业水平一模)1970年6月4日,美国众议院第一次从其援外拨款法案中取消了反对中国加入联合国的决定。

这一事件表明(  )

A.中国的外交僵局就此打破

B.美国放弃敌视中国的立场

C.美国试图缓和与中国关系

D.中美关系从此实现正常化

答案 C

解析 注意时间是“1970年”,美国减少对华的敌对行为说明美国有意缓和与中国关系,故正确答案为C。

4.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是“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

促使美国人对中国人印象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国科技领先,民主制度日益完善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国力增强

答案 A

解析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对中国实行敌视政策,两国关系紧张,所以中国人在大多数美国人心中是一个负面形象。

20世纪70年代初,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促进了中美两国的交往和认识,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也发生了改变,故选A项。

5.1978年8月12日,中日两国代表在北京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缔约双方将本着睦邻友好的精神,按照平等互利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为进一步发展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促进两国人民的往来而努力。

”签订这一条约旨在(  )

A.促成中日两国尽快建立外交关系

B.缓和中日关系,促进中国统一

C.结束两国敌对状态

D.为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奠定更加稳固的基础

答案 D

解析 1972年,中日已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故D项符合题意。

一、选择题

1.(2017·江苏宿迁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读下面“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

下列对图中支持中国票数增长这一结果解读正确的是(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B.中国正式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C.亚非拉国家逐渐成为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力量

D.中国彻底打破了五十年代以来的外交僵局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中20世纪50到70年代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票数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故A项正确。

2.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

A.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B.中日关系趋向缓和

C.中美关系趋向缓和

D.广大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增强

答案 D

解析 注意题目的要求是“主要国际因素”,当时中苏关系恶化,排除A项;B、C两项发生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之后,故符合题意的只有D项。

3.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

决议使用“恢复”一词而不是“加入”等其他提法的原因不包括(  )

A.中国是《联合国宪章》的签字国

B.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被剥夺

答案 C

解析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是中国能够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主要原因,但不是使用“恢复”一词的原因。

4.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

“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这个转折点是指(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美国不再操纵联合国

C.联合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D.美国阻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方案的破产

答案 A

解析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美国政府坚持了20多年的孤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策破产的转折点。

5.(2017·江苏学业水平考试)1972年尼克松与周恩来相见,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其准确含义是(  )

A.中美两国的矛盾开始消失

B.中国的国际地位开始提高

C.中国的国际环境得到改善

D.中美关系由敌对开始走向正常化

答案 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尼克松访问中国,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由敌对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

6.(2017·江苏南通学业水平模拟)197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490万美元,出口更是微乎其微;而197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达3230万美元,对华出口为6020万美元。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美两国顺利建立外交关系

C.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得到改善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答案 C

解析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故A项错误;中美两国顺利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故B项错误;1972年,中美关系的改善导致中美之间的贸易额显著增加,故C项正确;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中美关系还处于敌对状态,故D项错误。

7.(2017·江苏无锡学业水平模拟)下图是1949~2009年中国外交状况曲线图

下列选项中符合史实的是(  )

A.第一次建交高潮的出现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B.第二次建交高潮的出现是因为中美关系开始走向缓和

C.第三次建交高潮的出现是因为中国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D.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始终坚持非集团、不结盟基本原则

答案 B

解析 第一次建交高潮源于“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故A项错误;第二次建交高潮源于中美关系的改善,故B项正确;第三次建交高潮源于两极格局的解体,故C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初中国与苏联结盟,改革开放后中国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故D项错误。

8.(2017·江苏如皋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学者沈志华指出:

“及至(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国调整外交战略,使国际‘冷战’格局出现了继中苏签订同盟条约后的第二次转型。

”该时期“调整外交战略”的表现有(  )

A.提出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B.中日建交

C.倡导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

D.中美建交

答案 B

解析 题目中的该时期指的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是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中日建交是在1972年,故B项正确;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是在2001年,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故D项错误。

9.1971年,周恩来在接见来访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时说:

“你们这次来,打开了两国人民友谊的大门。

”这反映出当时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  )

A.以民促官B.国际推动

C.官方交流D.以官带民

答案 A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了解乒乓外交的有关史实,乒乓外交通过民间交流推动了“官方交流”,它促使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选A。

10.(2017·江苏如皋高一第一学期期末)2012年2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叙利亚动武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中国和俄罗斯投了否决票,决议未获通过。

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表示,中国的反对票既非“跟随俄罗斯”,也不是“同情巴沙尔”,为的是坚持自己的原则。

中国坚持的“原则”是(  )

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反对霸权主义D.睦邻友好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中国的反对票既非‘跟随俄罗斯’,也不是‘同情巴沙尔’,为的是坚持自己的原则”可知,中国始终坚持的外交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是周恩来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的,它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一次成功运用,故A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反对霸权主义是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不符合题目中的原则,故C项错误;叙利亚并非中国的邻国,不能体现睦邻友好的原则,故D项错误。

11.(2017·江苏南通、扬州、泰州三模)基辛格回忆说:

“阿尔巴尼亚提案以压倒多数通过了。

美国的双重代表权和把安理会席位给北京的提案,却根本没有表决。

问题的实质在于,友好国家改变了立场。

当美国对北京采取敌对态度的时候,他们害怕投票赞成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会受到我们的某种惩罚。

现在我们戏剧化地要跟中国和解,他们就不再怕这种惩罚了。

”基辛格认为中国外交取得进展(  )

A.是由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提高

B.关键是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C.取决于欧洲国家对中国的态度

D.受益于中美两国关系趋向缓和

答案 D

解析 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从中美关系正常化开始,有了重大突破,与材料中“现在我们戏剧化地要跟中国和解,他们就不再怕这种惩罚了”相符,故D项正确。

12.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写道:

“我的飞机刚刚起飞,电传打字机就传来消息:

我们在联合国保持台湾席位的那场战斗打输了。

周恩来后来告诉我,在我刚要离开之前,他已经知道了联大表决的结果,但他不愿意第一个告诉我,怕我难为情。

”这段文字中“那场战斗”是指(  )

A.否决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美国反对新中国和台湾同时参加联合国

C.中国大陆和台湾实行“三通”威胁到美国利益

D.美国反对新中国取代台湾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干中“在联合国保持台湾席位的那场战斗打输了”说明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台湾代表被驱除出联合国。

“怕我难为情”说明台湾代表被驱除出联合国是美国反对的。

13.(2018·江苏南通一模)1969年3月,中苏边防部队在珍宝岛发生武装冲突,毛泽东认为:

“中苏发生交战了,给美国人出了个题目,好做文章了。

”6~10月,陈毅等四位元帅应中央要求,就当时的国际形势提交了《对目前局势的看法》等报告。

陈毅等人对“目前局势”的战略性建议最有可能是(  )

A.积极改善中美关系

B.争取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推动中日两国建交

D.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答案 A

解析 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在这种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与材料中“中苏发生交战了,给美国人出了个题目,好做文章了”相符,故A项正确。

14.1972年,有18个国家同中国建交,从而形成了一次建交高潮。

推动这一现象出现的因素有(  )

①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②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③中苏同盟关系的加强 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注意题干的时间“1972年”。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在1971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是在1972年,故选A。

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20世纪70年代中苏关系已经恶化,故②③错误。

15.和解是一个进程,是各方在共同努力下,创造性地实现了冲突的转换。

著名和平学家约翰·保罗·莱德里奇(JohnPaulLederach)认为:

和平、真相、正义、宽恕是和解的核心要素。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是中日和解的重要里程碑。

中日双方和解最重要的基础是(  )

A.日本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

B.日本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C.日本对侵华战争深刻反省

D.日本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答案 C

解析 日本对侵华战争的态度问题是影响中日关系的关键因素,也是中日双方和解最重要的基础。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16.(2017·江苏泰州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题)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局势出现了重大转变,转变的最关键因素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

答案 B

解析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局势重大转折的关键是中美关系的改善,故题目说法错误。

17.(2017·江苏宿迁高一第一学期期末)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签署了《联合公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  )

答案 B

解析 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签署《联合公报》,中美关系缓和,1978年12月,中美发表《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故题目说法错误。

三、材料题

18.(2017·江苏镇江三模)中美之间签订的书面协定反映了一段历史时期中美关系的走向。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条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将继续以美国总统准予移转或供应之防卫物品、防卫服务及防卫情报,供给中华民国政府。

第二条 中华民国政府对于美利坚合众国之防卫及该防卫之加强,将继续予以协助,并将以其所能供应之物品、服务、便利或情报,供给美利坚合众国政府。

——《中美抵抗侵略互助协定》(1942年6月2日)

材料二 为期更有效达成本条约之目的起见,缔约国将个别并联合以自助及互助之方式维持并发展其个别及集体之能力,以抵抗武装攻击及由国外指挥之危害其领土完整与政治安全之共产颠覆活动。

——美台《共同防御条约》(1954年12月2日)

材料三 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美国方面声明: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中美《联合公报》(1972年2月27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美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及具体表现。

(2)据材料二,指出美台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反映了中美之间怎样的外交状况?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外交状况形成的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中美两国外交关系出现的变化。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对中国外交产生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中美在不同时期签订不同的书面协定反映的本质问题。

答案 

(1)关系:

友好互助(同盟)。

表现:

两国在物资、情报等方面相互帮助,提高防卫能力;

中国坚持抗战牵制大量日军,减轻美国(太平洋战场)负担;美国给予中国抗战军事援助;中美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

(任答三点即可)

(2)状况:

敌对。

原因:

阻碍中国统一台湾;美国实行冷战政策,遏制新中国的发展;中国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3)变化: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影响:

成为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突破的关键,直接促进中日关系的改善;打破美国孤立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促使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

(4)问题:

外交政策随着形势而调整,但其根本在于维护国家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