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成功范本.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315845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成功范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成功范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成功范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成功范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成功范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成功范本.docx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成功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成功范本.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成功范本.docx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成功范本

项目登记号

项目序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申请书

 

学科分类

哲学伦理学

项目类别

一般项目

课题名称

中国传统祭祀仪式的道德整合机制研究

申请人姓名

申请人所在单位

填表日期

2015年2月16日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制

2014年12月修订

 

课题负责人承诺:

我承诺对本申请书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如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申请书为有法律约束力的立项协议,遵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相关规定,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有使用本申请书所有数据和资料的权利。

若填报失实、违反规定,本人将承担全部责任。

课题负责人(签章)

2015年2月16日

 

填写说明

一、《申请书》请用计算机填写,所用代码请查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所有表格均可加行加页,排版清晰。

二、封面上方两个代码框申请人不填,其他栏目请用中文填写,其中“学科分类”填写一级学科名称,“课题名称”一般不加副标题。

三、《数据表》的填写和录入请参阅《填写数据表注意事项》,相关问题可咨询当地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四、《课题论证》活页与《申请书》中“表二.课题设计论证”内容略有不同,请参阅表内具体说明。

五、《申请书》报送一式5份,统一用A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课题论证》活页夹在申请书内。

各省(区、市)报送当地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送兵团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在京中央国家机关及其直属单位报送中央党校科研部,在京部属高等院校报送教育部社科司,中国社会科学院报送本院科研局,军队系统(含地方军队院校)报送全军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填写《数据表》注意事项

一、本表数据将全部录入计算机,申请人必须逐项如实填写。

填表所用代码以当年发布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为准。

二、《数据表》中粗框内一律填写代码,细框内填写中文或数字。

若粗框后有细框,则表示该栏需要同时填写代码和名称,即须在粗框内填代码,在其后的细框内填相应的中文名称。

三、有选择项的直接将所选代码填入前方粗框内。

四、不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职称或没有博士学位的申请人,须填写表五推荐人意见栏。

五、部分栏目填写说明:

课题名称——应准确、简明地反映研究内容,一般不加副标题,不超过40个汉字(含标点符号)。

主题词——按研究内容设立。

最多不超过3个主题词,词与词之间空一格。

项目类别——按所选项填1个字符。

例如,选“重点项目”填“A”,选“一般项目”填“B”,选“青年项目”填“C”等。

学科分类——粗框内填3个字符,即二级学科代码;细框内填二级学科名称。

例如,申报哲学学科伦理学专业,则在粗框内填“ZXH”,细框内填“哲学伦理学”字样。

跨学科课题填写与其最接近的学科分类代码。

所在省市——按代码表规定填写。

地方军队院校不按属地填写,一律填写“军队系统”。

所属系统——以代码表上规定的七类为准,只能选择某一系统。

工作单位——按单位和部门公章填写全称。

如“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不能填成“北京师大哲学系”或“北师大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不能填成“中国社会科学院数技经所”或“中国社科院数技经所”,“中共北京市委党校”不能填为“北京市委党校”等。

通讯地址——按所列4个部分详细填写,必须包括街(路)名和门牌号,不能以单位名称代替通讯地址。

注意填写邮政编码。

课题组成员——必须是真正参加本课题的研究人员,不含课题负责人。

不包括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后勤服务等人员。

预期成果——指最终研究成果形式,可多选。

例如,预期成果为“专著”填“A”,选“专著”和“研究报告”填“A”和“D”。

字数以中文千字为单位。

申请经费——以万元为单位,填写阿拉伯数字。

申请数额可参考本年度申报公告。

 

一、数据表

课题名称

中国传统祭祀仪式的道德整合机制研究

关键词

中国传统祭祀仪式道德整合机制价值重构

项目类别

B

A.重点项目B.一般项目C.青年项目D.一般自选项目E.青年自选项目

学科分类

ZXH

哲学伦理学

研究类型

A

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综合研究D.其他研究

课题负责人

性别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行政职务

专业职称

C

研究专长

ZXH

最后学历

A

最后学位

A

担任导师

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

V

宁夏回族自治区

所属系统

A

高等院校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课题组成员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

职称

学位

工作单位

研究专长

本人签字

第一推荐人

专业职称

工作单位

第二推荐人

专业职称

工作单位

预期成果

A

A.专著B.译著C.论文集D.研究报告E.工具书F.电脑软件G.其他

字数

(千字)

100

申请经费(单位:

万元)

20

2019年12月31日

二、课题设计论证

本表参照以下提纲撰写,要求逻辑清晰,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内容翔实,排版清晰。

除“研究基础”填在表三外,本表内容与《活页》内容一致。

1.[选题依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本课题相对于已有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等。

近年来,“面向生活世界的道德培育”的理念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一些地方开始重拾古代祭典仪式和传统人生礼仪,有的仪式场面还非常宏大。

但是,传统仪式是否切合今天的社会生活与人格养成?

传统仪式的历史文化情境是什么?

传统仪式的运作模式和道德发生机制是什么?

传统仪式之于当代的意义究竟在那里?

如何实现传统仪式功能的现代转换?

等等。

这些都是学界不可回避的问题。

本课题将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以中国古代国家政治生活和民众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祭祀仪式为例,全方位解析仪式在文化心理、良知培育、身份认同、秩序建构和民族精神塑造中的独特功能,进而分析仪式整合社会生活和道德价值的内在机制,并结合现代社会情境重构道德整合的载体、路径和策略。

(1)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中国传统祭祀仪式起源于史前时期人类的娱神活动,在游猎时期到早期农业阶段产生了祖先信仰,后来到商周时代祭祀仪式的类别和规制已经相当完备,中古时期祭祀仪式日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事件,并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国内外对祭祀仪式的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有关祭祀仪式的神话叙事和实证研究。

早期社会祭祀仪式的原始信仰特征明显,万物有灵、物我混同现象普遍。

《山海经》、《淮南子》记载了的日月神崇拜,《黑暗传》记载了盘古“尸化万物”的母题,《山海经》、《尔雅》、《诗经》记载了祖先崇拜,早期的祭祀已触及到了社会群体重大关切的道德主题。

国外学者重点考察研究了现今遗存的原始部落仪式。

多次讲过,只讲人物(年份)的观点,不要罗列著作名称。

全部改过来代表性的著作有:

泰勒《原始文化》、弗雷泽《金枝》、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范根内普《通过仪式》、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

结构与反结构》、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等,国外的研究确立了祭祀仪式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和范畴体系,以实证方法肯定了仪式在社会信仰、行为规约、秩序建构中的作用,成为西方社会仪式研究的经典范式。

二是有关传统祭祀仪式的社会功能的研究。

将下面长长的段落适当分段,并用黑体字将重要观点突出出来。

国内的研究,古代以经典文献为主,“三礼”(《仪礼》、《周礼》、《礼记》),以及《论语》、《孟子》、《左传》、《墨子》、《孝经》、《朱子家礼》等,这些原典制订了严格且有系统的祀典和礼仪,基本确立了古代中国国家和民间生活中祭祀仪式的地位,反映了儒家文化为主导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后世的《大唐开元礼》、《唐律疏议》、《吕氏春秋》、《史记》、《明会典》、《大清律例》等史学著作记载了祭祀仪式发展演变的情况。

近代以来,林耀华(1947)赋予祭祀仪式以修复家庭和社会关系失衡状态的功能;许烺光(1967)肯定了祭祀对于家族平安和绵延的意义;杨庆堃(1967)认为祭祀有助于中国社会基本单位家庭的整合和延续。

梁漱溟认为,儒家的祭祀是“把别的宗教之拜神变成祭祖”,“使人自尽其心而涵厚其德,务郑重其事而妥安其志”,他提出中国文化的复兴只能是人生态度的复兴,并将人生态度、民族精神看作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基本条件。

郭于华(2000)认为,祭祀仪式绝不仅仅专属于传统的、前现代社会,现代政治生活和权力的运作同样离不开。

李向平(2007)提出,可以将当前公共领域的公祭、国祭理解为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一种象征性建构路径。

徐杰舜(2009)认为,公祭具有族群认同、秩序建构、文化控制的功能。

严昌洪(2010)认为,家祭具有“追远报本”的功能,即寻根追源,缅怀先祖,教育后代,弘扬祖德,赞美生命。

葛剑雄(2013)提出“国祭守法、公祭循礼、私祭合情”的原则,要求区别对待祭祀仪式,充分发挥各自的独特功能。

国外的研究,马克斯·韦伯认为,中国古代国家祭祀为了使皇帝和人间伦理规则获得神性,具有宗教信仰的功能。

“缺乏歇斯底里式的禁欲以及形态类似的宗教信仰,与摒除一切麻醉宗教祭仪,必然会影响到一个人类团体的神经与心理构造”(马克思·韦伯,年份)。

欧文·戈夫曼(1963)认为,行动或概念的意义取决于它们产生的背景,仪式能够维持个体心理安全和信任感。

玛丽·道格拉斯(2008)探讨了人类身体的社会象征意义,认为仪式是共同意义的源泉。

洛蕾利斯·辛格霍夫(2009)认为仪式是人类成长中重要的认知工具,能够帮助人类构建共同体。

金英模《韩国的传统祭礼》指出,《朱子家礼》是韩国祭祀的蓝本,祭祀以纯粹而严肃的精神统一为前提,加强了对天地神明和祖先的敬畏意识。

三是有关道德生活的整合与现代价值重构的研究。

国内的研究侧重于三个方面。

整合与重构的必要性。

罗国杰(2007)认为,道德的根本属性就是践行,只有“体诸身、见诸行”,充之为品德,凝之为人格,才能使道德成为提升个人道德境界和改善社会风气的一种巨大精神力量。

肖群忠(2006)提出,一个社会完整的道德结构应该是国家教化伦理与民众生活伦理的统一。

高国希(2004)认为,应该在公共世界和社会生活中完善情感、涵养德性;高国希(2014)提出道德实践一般是以个体行为和群体活动的方式进行,并形成其系统的活动方式。

龚群(2013)认为,社会转型使得社会公共生活的道德转型成为必要,社会公共生活的道德转型主要在于日常道德的建设。

高兆明(1993)认为,“研究道德生活的方法正蕴涵在具有丰富内容的道德生活之中。

传统仪式作为载体的可行性。

唐凯麟(2007)认为,礼文化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它通过一定的仪式来确立协调天(神)人关系、家庭关系、政治关系以及社会交往等伦理关系的道德规范,以此维护现存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王泽应(2008)认为,人生礼仪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道德生活的历史叙述和再现。

朱贻庭(2012)认为,传统仪式承载儒家道德文化其“神”而获得了浓厚的伦理气息,积淀着深厚的民族心理和文化情结。

孙春晨(2012)认为,只有了解到普通人的道德生活状态,才能观察到民间习俗中所蕴藏的地方性道德知识和社会道德变迁的脉动。

高丙中(2000)认为,国家与社会在仪式上的互动,有利于国家与社会今后更加广泛地建立“治理”关系,在当前具有重要的意义。

重构的方向、原则和内容。

万俊人(1986)认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活方式,也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朱贻庭(2014)提出,传统优秀文化应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和时代要求实现整合。

高兆明(2001)提出,道德整合是通过具有伦理性的风俗习惯、道德规范、个体良知,将社会统一为一个整体。

杨国荣(2001)认为,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凝结和融合于日常习惯,从日常生活的层面为社会整合的实现及社会秩序的建构和延续提供了担保。

樊浩(2010)认为,必须实行伦理道德建构方式的转型,即重心由理论教育、知识建构方面向行为训练、品质养成方面转换。

国外的研究主要有,胡塞尔“生活世界”的回归、维特根斯坦“生活形式”的剖析、海德格尔的“日常共在”都把注意力转身日常生活世界的研究。

爱弥尔·涂尔干(1973)认为,集体良知(collectiveconscience)从社会心理等层面,为社会的整合提供了某种支持。

道德规范明示了社会凝聚(socialsolidarity)的基本条件,规定了社会共同体成员应当履行的义务和责任,具有普遍性的品格。

吉登斯(1999)认为,道德规范是广义的社会规则系统的一个方面,是社会结构基本要素之一。

道格拉斯·C·诺思(1990)认为,习俗仪式等传统文化是一种非正式制度,扮演塑造正式规则的作用,“从外部看,制度是一定人口共享的行为规范或惯例(routines),从内部看,制度无非是共享的精神模型和对当前社会互动中问题的共同解决办法。

”(Douglas·C·North,SyedShariq,2003)

研究动态可以用从什么到什么的转变来总结,至少总结三点左右特征吧。

总的来看,上述有关研究很好地展现了古代仪式的源起和演变,也触及到了仪式的社会功能,但大多只是从民俗学角度描述特定群体仪式的个案,对仪式功能的论述也散见于相关文献之中,所以,目前尚未看到以祭祀仪式为载体揭示道德整合机制的学术专著。

而本课题的最大特点不是宽泛地探讨社会道德生活的整合,而是专注于古代中国国家和民间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祭祀仪式,深入而系统地分析道德生活整合的机制和现代价值,简言之,本研究更注重于传统祭祀仪式内在价值的呈现和社会功能的现代重构。

(2)本课题相对于已有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等

学术价值:

直接说出来,不是混在一起,即究竟有什么独特学术价值,下同。

道德整合机制实质上关涉着“道德环境建设”和“个体品德培育”两方面的问题,从古至今,这两方面都是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

道德整合和品德培育的机制必须回答和解决理论界所提出的具有普遍性、共同性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念是怎样上升为社会普遍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念,同时这种社会普遍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念又是怎样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并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这样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

打开这个“灰箱”正是本课题独到的学术价值所在。

应用价值。

下面简要一点,不要太多了。

本课题独特的应用价值在于,既要从传统中揭示道德生活的机制,又要将其运用于当下社会治理,促使良俗公序的形成。

价值之一是有助于个体心灵的净化和社会心态的修复。

当前我国正处于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文化交替的剧烈时期,道德生活整合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祭祀仪式原有的神秘色彩正在日渐殆尽。

但是,作为仪式本身具有的默化传承、情感交融、信念凝聚、行为固化和心灵修复等特殊功能并未消失。

甚而,在个体生活方式巨变、情感结构放大、存在性焦虑加深的现代社会,仪式更能以其博大的精神内涵和独特的传承功能形塑每个身临其境的个体的心灵结构,使他们在找到自身存在的同时获得真切的人生体悟。

价值之二是重构民间社会道德秩序的需要。

重视祭祀仪式的整合机制,也是变被动为主动加强社会治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道德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仪式正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

传统仪式至今仍然在乡村社会和民族地区广泛存在,依旧展演着民间生活的权威与合法性,这是不能回避并需要充分重视的客观现实。

鲁迅(1932)认为,构建理想道德生活,除了加强社会制度的完善和执行力度之外,还必须注重对社会习俗的引导和治理,“倘不深入民众的大层中,于他们的风俗习惯,加以研究,解剖,分别好坏,立存废的标准,而于存于废,都慎选施行的方法,则无论怎样的改革,都将为习惯的岩石所压碎,或者只在表面上浮游一些时”(鲁迅:

二心集《习惯与改革》)。

价值之三是有助于价值观的整合和民族精神的培育。

中国传统祭祀仪式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过程中基于共同体的价值体认和生命感悟,它以独特的机制表达着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和内在特征,传递着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认同和精神气质。

特别是公祭或国祭仪式,建构了人们的信仰模式和信仰内涵,促成了社会、乃至个人信仰的依赖型认同,实质上已经沉淀为极其厚重的国家整体式的政治认同方式。

2.[研究内容]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总体框架、重点难点、主要目标等

研究对象最好分层次说明,注意内在逻辑

主要有公祭、国祭、私祭的结构、操演和变化;仪式展演中族群文化心理的形成,个体情感意志、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的实践生成;公共权力对民间生活的介入,国家主导价值观与民间道德生活的互动、磨合、交换;社会规范和个体行动结构的形成;民族精神气质和认同感的确认;现代社会生活特征及价值重构。

总体框架。

总体而言,本课题框架横向来看可以划分基础理论、社会调研和制度设计三大部分,纵向来看,可以划分为传统祭祀仪式的源起、发展、变化,祭祀仪式的运行模式,道德培育机制,社会生活整合机制,以及借鉴传统经验的策略问题研究,贯穿其中的主线是传统祭祀仪式对社会道德秩序建构与个体品德培育的架构和机制。

为了直观表达论证的基本框架,特将一些主要的研究内容的推演过程图示如下。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分别说,直接说出来。

重点一般2个,难点1个。

本课题的重点是解析中国传统祭祀仪式整合社会生活和道德生活的总体思路、方法和策略,特别是民间伦理实体和信念支撑体系的共生关系、国家意识与民间信仰的交融机制,个体的社会化、道德内化及人格养成。

本课题的难点是这种机制在当下道德生活整合中如何转换问题。

传统祭祀仪式的道德整合机制及蕴含的意思和意义,需要获得社会价值体系的内部认可,仪式本身潜在的破坏性因素也需要充分认识、合理引导。

也就是如何将其优秀成份融入到今天的话语体系、行为习惯和道德实践之中,在秉承民族精神特质的基础之上逐渐形成与时代特征相吻合的价值理念、行为准则和社会风尚。

主要目标。

可以结合前面的纵横向内容来提出两大方面目标或三大目标,即还有一个综合目标。

直接提出来不要混在一起,

主要目标是解析中国传统祭祀仪式的道德“整合机制”,建构现代社会个体道德人格的“培育机制”,探索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模式与践行机制。

具体来说主要有:

社会风尚导向机制,神圣阈限创设机制,交融平台建设机制,历史记忆再生产机制,情境动力场营造机制,价值观念厘清机制,省察静默内化机制,日常践行修复机制等。

3.[思路方法]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具体研究方法、研究计划及其可行性等

基本思路。

还是结合前面的内容设计来提出。

首先由当前社会道德生活领域面临的严峻问题,引发出个体品德究竟如何培育、公序良俗如何形成、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践行等重要论题。

其次是引入研究的载体—中国传统祭祀仪式,以此分析提炼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

再次是在经典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社会调查,确定各个研究层次的变量因子,并结合理论与实证进行同质性分析。

最后是提出传统祭祀仪式的整合机制及现代转换的路径及策略。

研究方法。

太简单,要说出如何开展田野调查法、深度访谈法,以哪些地区为例,等等。

本课题拟采用田野调查法、深度访谈法、文献法,以及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研究方法。

通过搜集中国传统祭祀仪式的有关文献,在文献考证和典型调查的基础上去伪存真,从个别中抽象出一般,进而深入分析祭祀仪式作用于个体心灵秩序、社会信仰、民族认同、秩序建构等层面的机理。

研究计划。

2015年上半年,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

最大范围内汇集各类馆藏经典文献,占有第一手资料,梳理传统祭祀的历史脉络。

2015年下半年,一是研究各类祭祀的结构及共同特征,二是设计调查问卷,内容涵盖国家、社会、个体三个维度仪式活动的100多项测量因子。

2016年上半年,一是提炼祭祀仪式的道德整合机制,二是开始深入到目前保留传统祭祀仪式的村落进行前期调研访谈,同时搜集口传文本资料。

2016年下半年,大范围开展社会调研。

计划全国范围内随机抽取10个省级行政区,再从中选取各个年龄段共1000人作为问卷调查的对象。

2017年上半年,对所收集的量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内容分析技术”简化深入访谈获得的定性资料。

2017年下半年,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揭示现代价值重构理念、方法、策略。

2016-2017年陆续发表系列研究论文10篇以上。

2018年,集中精力,系统总结,撰写本研究的学术专著,申请结项。

可行性可以从理论可行性、实践可行性以及条件保障可行性三个方面来简单论述。

分段说明。

从政策导向来看,今年以来党和政府对公祭仪式的重视上升到了前所未有所高度,这充分彰显了社会道德整合的必要性和社会信仰现代重构的极端重要性。

从课题负责人的研究基础来看,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研究,形成了30万字的研究论述,在权威期刊发表过学术论文。

从项目执行层面来看,课题组成员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搭配合理,既有理论经验丰富的学者,又有实践能力很强的青年教师。

4.[创新之处]在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特色和创新

在学术思想上,在中国传统语境中,儒家将“知”的概念解读为“力行”知识论,它以“诚”为立足点,通过“知行合一”达到“穷理”,“信念”也基本呈现为实践知识论,这与西方语境中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有不同之处。

祭祀仪式是“知”和“行”交融的重要平台,它能通过“象征结构”来演绎古代中国“神道设教”的社会背景和“天人合一”的意义结构。

在学术观点上,传统祭祀仪式是古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是社会道德、公共秩序和民族精神的整合机制。

祭祀仪式整合道德生活的纽带有:

利益、情感、习惯、承认、人格等,这些都积淀在共同的文化、道德、宗教、信仰、风俗等历史传统之中。

实现传统祭祀仪式价值的现代重构,必须在重视利益机制和法治建设的同时,更注重于人文素养和民族精神的培养。

具体而言,就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中,要着力培育神圣感、敬畏感、悲悯心、荣誉感、耻感等道德情感,文明风尚、民族情感、家国意识等社会道德,以及正确的生死观、价值观、人生观,创新道德生活整合的文化场、动力场和交互机制。

此外,国家作为整合的主体,可以在道德文化导向和社会精神资本建构中发挥更大作用,促使优秀传统的现代重构反映当代的生活情境和道德诉求。

在研究方法上,重点探索了德性伦理、规范伦理和公共伦理的交互渗透,同时综合运用伦理学、历史学、宗教人类学、政治社会学、公共管理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这个方法太多了,还是结合前面讲的具体方法来说明】,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来解析社会价值观的整合机制。

在研究视角上,选取中国传统祭祀仪式来挖掘其中的机制,是本课题的重要创新。

5.[预期成果]成果形式、使用去向及预期社会效益等

成果形式是学术专著和10多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

成果去向主要是相关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以及相关政府管理部门。

该研究的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首先为当前社会道德生活整合提供了参考。

其次是丰富了个体品德培育的理念与方法。

再次为传统优秀文化的现代转换作了积极探索。

最后是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