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考试复习题及答案解析共70套第 29.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303269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精选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考试复习题及答案解析共70套第 2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最新精选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考试复习题及答案解析共70套第 2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最新精选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考试复习题及答案解析共70套第 2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最新精选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考试复习题及答案解析共70套第 2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最新精选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考试复习题及答案解析共70套第 2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精选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考试复习题及答案解析共70套第 29.docx

《最新精选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考试复习题及答案解析共70套第 2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精选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考试复习题及答案解析共70套第 29.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精选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考试复习题及答案解析共70套第 29.docx

最新精选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考试复习题及答案解析共70套第29

最新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工业毒性危险化学品可造成人体血液窒息,影响机体传送氧的能力。

典型的血液窒息性物质是()。

A、氰化氢

B、甲苯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5章>第8节>毒性危险化学品

【答案】:

C

【解析】:

工业毒性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包括:

刺激;过敏;窒息(包括单纯窒息、血液窒息、细胞内窒息);麻醉和昏迷;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尘肺。

氰化氢会导致人体细胞内窒息。

甲苯会导致人体呼吸系统过敏。

典型的血液窒息性物质就是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会导致单纯窒息。

2.劳动强度指数I是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指标,指数大反映劳动强度大,指数小反映劳动强度小。

体力劳动强度I按大小分为4级,其中Ⅲ级体力劳动强度指数为()。

A、小于15

B、20~25

C、15~20

D、大于25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7节>人的特性

【答案】:

B

【解析】:

3.焦炭为可燃固体。

在燃烧过程中呈炽热状态,不产生气态物质,也不产生()。

A、火焰

B、辐射

C、对流

D、传导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1节>燃烧与火灾

【答案】:

A

【解析】:

可燃固体焦炭不能分解为气态物质,燃烧时呈炽热状态,没有火焰产生。

4.根据锻造加工时()所处温度状态的不同,锻造可分为热锻、温锻和冷锻。

A、锻造工具

B、熔炉

C、金属材料

D、炼造车间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6节>锻造的特点

【答案】:

C

【解析】:

锻造是金属压力加工的方法之一,它是机械制造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根据锻造加工时金属材料所处温度状态的不同,锻造可分为热锻、温锻和冷锻。

5.在管道发生大量泄漏时紧急止漏,一般还具有过流闭止及超温闭止的性能,并且能在近程和远程独立进行操作的安全附件是()。

A、安全阀

B、爆破帽

C、减压阀

D、紧急切断阀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5节>压力容器使用安全管理

【答案】:

D

【解析】:

紧急切断阀能在管道发生大量泄漏时紧急止漏,一般还具有过流闭止及超温闭止的性能,并且能在近程和远程独立进行操作的安全附件。

6.安全色为蓝色,对比色为白色,基本特征为:

图形为圆形、白色,蓝色衬底,表示的安全标志为()

A、禁止标志

B、警告标志

C、指令标志

D、提示标志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1节>实现机械安全的途径与对策措施

【答案】:

C

【解析】:

指令标志:

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

安全色为蓝色,对比色为白色,基本特征为:

图形为圆形、白色,蓝色衬底。

7.金属铸造是将熔融的金属注入、压入或吸入铸模的空腔中使之成型的加工方法。

铸造作业中存在着火灾及爆炸、灼烫、高湿和热辐射等多种危险有害因素。

下列铸造作业事故的直接原因中。

不属于引起火灾及爆炸的原因是()。

A、铁液飞溅在易燃物上

B、红热的铸件遇到易燃物

C、热辐射照射在人体上

D、水落到铁液表面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5节>铸造作业危险有害因素

【答案】:

C

【解析】:

铸造作业中,引起火灾及爆炸的原因有:

红热的铸件、飞溅铁液等一旦遇到易燃易爆物品,极易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故选项A、B、D正确。

选项C所述是引起热辐射的原因。

8.铸造作业危险有害因素不包括()。

A、火灾及爆炸

B、高处坠落

C、飞出物的打击伤害

D、尘毒危害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5节>铸造作业危险有害因素

【答案】:

C

【解析】:

铸造作业危险因素:

火灾及爆炸,灼烫,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尘毒危害,噪声振动,高温和热辐射。

9.铸造作业不同工序中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

下列工序中,有爆炸危险的是()。

A、浇铸

B、砂处理

C、振动落砂

D、热处理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5节>铸造作业危险有害因素

【答案】:

A

【解析】:

铸造作业过程中存在诸多的不安全因素,可能导致多种危害,如红热的铸件、飞溅铁水等一旦遇到易燃易爆物品,极易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10.压力容器的使用寿命主要取决于做好压力容器的维护保养工作。

下列关于压力容器的维护保养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多孔性介质适用于盛装稀碱液

B、常采用防腐层,如涂漆、喷镀或电镀来防止对压力容器器壁的腐蚀

C、一氧化碳气体应尽量干燥

D、盛装氧气的容器,最好使氧气经过干燥,或在使用中经常排放容器中的积水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5节>压力容器使用安全技术

【答案】:

A

【解析】:

A选项中,碳钢容器的碱脆需要具备温度、拉伸应力和较高的碱液浓度等条件,介质中含有稀碱液的容器,必须采取措施消除使稀液浓缩的条件,如接缝渗漏、器壁粗糙或存在铁锈等多孔性物质等。

11.锅炉在正式使用前,必须登记、建档、取得使用证。

负责登记及审查批准的当地政府部门是()。

A、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B、国家税务部门

C、安全生产监察机构

D、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3节>锅炉使用安全管理

【答案】:

D

【解析】:

锅炉在正式使用前,必须到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登记,经审查批准登记建档、取得使用证方可使用。

使用单位也应建立锅炉设备档案,保存设计、制造、安装、使用、修理、改造和检验等过程的技术资料。

12.有一种防雷装置,正常时处在不通的状态;出现雷击过电压时,击穿放电,切断过电压,发挥保护作用;过电压终止后,迅速恢复不通状态,恢复正常工作,这种装置是()。

A、接闪器

B、接地装置

C、避雷针

D、避雷器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4节>防雷

【答案】:

D

【解析】:

避雷器装设在被保护设施的引入端。

正常时处在不通的状态;出现雷击过电压时,击穿放电,切断过电压,发挥保护作用;过电压终止后,迅速恢复不通状态,恢复正常工作。

13.雷击有电性质、热性质、机械性质等多方面的破坏作用,并产生严重后果,对人的生命、财产构成很大的威胁。

下列各种危险危害中,不属于雷击危险危害的是()。

A、二次放电引起的电击事故

B、导致变压器断路

C、引起火灾和爆炸

D、使人遭受致命电击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4节>防雷

【答案】:

B

【解析】:

雷电危害的事故后果主要有火灾和爆炸、触电、设备和设施毁坏、大规模停电。

14.复杂分解爆炸类可爆物的危险性较简单分解爆炸物稍低,其爆炸时伴有燃烧现象,燃烧所需的氧由本身分解产生。

下列危险化学品中。

属于这一类物质的是()。

A、乙炔银

B、可燃性气体

C、叠氮铅

D、梯恩梯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5章>第2节>燃烧爆炸的分类

【答案】:

D

【解析】:

危险化学品的爆炸可按爆炸反应物质分为简单分解爆炸、复杂分解爆炸和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复杂分解爆炸类可爆物的危险性较简单分解爆炸物稍低。

其爆炸时伴有燃烧现象,燃烧所需的氧由本身分解产生。

例如,梯恩梯、黑索金等。

15.为防止压力容器发生爆炸和泄漏事故,在设计上,应采用合理的结构,如全焊透结构、能自由膨胀结构等,以避免应力集中、几何突变。

针对设备使用情况。

在强度计算及安全阀排量计算符合标准的前提下,应选用塑性和()较好的材料。

A、刚度

B、脆性

C、韧性

D、压力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2节>压力容器事故

【答案】:

C

【解析】:

为防止压力容器发生爆炸、泄漏事故,在设计上,应采用合理的结构,如采用全焊透结构,能自由膨胀等,避免应力集中、几何突变。

针对设备使用工况,选用塑性、韧性较好的材料。

强度计算及安全阀排量计算符合标准

16.下列不属于特种设备的是()。

A、压力管道

B、电梯

C、起重机械

D、厂区平板式货车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1节>特种设备的基本概念

【答案】:

D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是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17.泡沫灭火系统按发泡倍数分为低倍数、中倍数和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的发泡倍数为()。

A、101~1000倍

B、201~1000倍

C、301~1000倍

D、401~1000倍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5节>消防设施

【答案】:

B

【解析】:

按发泡倍数泡沫系统可分为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和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发泡倍数在20倍以下的称为低倍数,发泡倍数21-200倍之间的称为中倍数泡沫,发泡倍数在201-1000倍之间的称为高倍数泡沫。

18.客运索道作业人员应经()考核合格,取得客运索道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和管理工作。

A、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B、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国家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9节>客运索道使用安全管理

【答案】:

D

【解析】:

客运索道作业人员应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客运索道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和管理工作;使用单位应对客运索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保证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客运索道安全知识。

19.火灾发展过程一般包括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减弱期和熄灭期。

在发展期,按照T平方特征火灾模型,火灾中热量的释放速率与()的平方成正比。

A、过火面积

B、可燃物质量

C、时间

D、可燃物的燃烧热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1节>燃烧与火灾

【答案】:

C

【解析】:

发展期是火势由小到大发展的阶段,一般采用T平方特征火灾模型来简化描述该阶段非稳态火灾热释放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即假定火灾热释放速率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轰燃就发生在这一阶段。

20.根据《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GB27550)可知,下列关于气瓶充装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A、用叉车、翻斗车进行搬运气瓶时,严禁多种气瓶同车混运

B、运输车辆应具有固定气瓶的相应装置,散装直立气瓶高出栏板部分不应大于气瓶高度的1/2

C、当人工将气瓶向高处举放或气瓶从高处落地时必须二人同时操作

D、氧气瓶与可燃气体气瓶同车时应做好防火隔离措施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4节>充装站对气瓶的日常管理

【答案】:

C

【解析】:

A选项中,严禁用叉车、翻斗车或铲车搬运气瓶。

B选项中,运输车辆应具有固定气瓶的相应装置,散装直立气瓶高出栏板部分不应大于气瓶高度的1/4。

D选项中,氧气瓶不可与可燃气体气瓶同车。

2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划分为区域火灾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其中区域报警系统一般适用于()保护对象。

A、特级

B、一级

C、二级

D、三级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5节>消防设施

【答案】:

C

【解析】:

区域报警系统一般适用于二级保护对象。

集中报警系统一般适用于ー、二级保护对象;控制中心报警系统一般适用于特级、一级保护对象。

22.变压器内的固体绝缘衬垫、纸板、棉纱、布、木材等都属于可燃物质,不但火灾危险性较大,而且还有爆炸危险的是()。

A、直流电动机

B、低压断路器

C、油浸式变压器

D、干式变压器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5节>高压电气设备

【答案】:

C

【解析】:

油浸式变压器的铁芯、绕组浸没在绝缘油里。

油的主要作用是绝缘、散热和减缓油箱内元件的氧化。

变压器油的闪点在135-160℃之间,属于可燃液体;变压器内的固体绝缘衬垫、纸板、棉纱、布、木材等都属于可燃物质。

因此,油浸式变压器不但火灾危险性较大,而且还有爆炸危险。

23.下列关于大型游乐设施使用安全管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使用许可厂家的合格产品、登记建档、建立制度、定期检验等方面与锅炉使用安全管理基本相同

B、对使用的游乐设施,每年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必要时要进行载荷试验

C、月检要求检查的项目有易磨损件状况、门联锁开关及安全带等是否完好、重要部位是否正常等

D、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必须取得相应资质后,方能从事相关工作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10节>大型游乐设施使用安全管理

【答案】:

C

【解析】:

使用单位应进行大型游乐设施的自我检查、每日检查、每月检查和年度检查。

具体内容包括:

①对使用的游乐设施,每年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必要时要进行载荷试验,并按额定速度进行起升、运行、回转、变速等机构的安全技术性能检查。

②月检要求检查下列项目:

各种安全装置;动力装置、传动和制动系统;绳索、链条和乘坐物;控制电路与电气元件;备用电源。

③日检要求检查下列项目:

控制装置、限速装置、制动装置和其他安全装置是否有效及可靠;运行是否正常,有无异常的振动或者噪声;易磨损件状况;门联锁开关及安全带等是否完好;润滑点的检查和

24.在承压类特种设备锅炉的安全附件中,()是锅炉上的重要安全附件之一,并对锅炉内部压力极限值的控制及对锅炉的安全保护起着重要作用。

A、安全阀

B、压力表

C、水位计

D、温度测量装置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3节>锅炉安全附件

【答案】:

A

【解析】:

安全阀是锅炉上的重要安全附件之一,并对锅炉内部压力极限值的控制及对锅炉的安全保护起着重要作用。

压力表用于准确地测量锅炉上所需测量部位压力的大小。

水位计用于显示锅炉内水位的高低

25.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不仅能造成设备损毁、建筑物破坏,甚至会致人死亡,预防爆炸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防止爆炸的一般方法不包括()。

A、控制混合气体中的可燃物含量处在爆炸极限以外

B、使用惰性气体取代空气

C、使氧气浓度处于极限值以下

D、设计足够的泄爆面积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2节>爆炸控制

【答案】:

D

【解析】:

防止爆炸的一般原则:

一是控制混合气体中的可燃物含量处在爆炸极限以外;二是使用惰性气体取代空气;三是使氧气浓度处于其极限值以下。

26.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12%~74.5%,则一氧化碳的危险度是()。

A、0.8

B、5.2

C、0.2

D、6.2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1节>爆炸

【答案】:

B

【解析】:

根据危险度H的计算公式可知H=(L上-L下)/L下=(74.5%-12%)÷12%=5.2。

27.安全阀是锅炉上重要的安全附件之一,每月应自动排放一次,每周手动排放试验一次,做好记录并签名。

应定期检验、定压并铅封完好,定期检验的周期是()。

A、3个月

B、半年

C、1年

D、2年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3节>锅炉安全附件

【答案】:

C

【解析】:

安全阀每年至少校验一次,检验的项目为整定压力和密封性能,有条件时可以校验回座压力。

对新安装锅炉的安全阀及检修后的安全阀,也应检验其整定压力和密封性能。

安全阀经校验后,应加锁或铅封。

28.雷电是大气中的一种放电现象,具有雷电流幅值大、雷电流陡度大、冲击性强、冲击过电压高等特点。

下列关于雷电破坏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破坏电力设备的绝缘

B、引起电气设备过负荷

C、造成电力系统过负荷

D、引起电动机转速异常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4节>防雷

【答案】:

A

【解析】:

雷电具有电性质、热性质和机械性质等多方面的破坏作用。

雷电直接对人放电会使人遭到致命电击;二次放电也能造成电击;球雷打击也能使人致命;数十至数百千安的雷电流流入地下,会在雷击点及其连接的金属部分产生极高的对地电压,可能直接导致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电击;电气设备绝缘损坏后,可能导致高压窜入低压,在大范围内带来触电危险。

29.接闪器的保护范围按照滚球法确定。

滚球的半径按建筑物防雷类别确定,一类建筑物的滚球半径为()。

A、15m

B、30m

C、45m

D、60m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4节>防雷

【答案】:

B

【解析】:

30.2004年某天,浙江省宁波市某化学公司双氧水车间发生压力管道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的事故。

压力管道泄漏和爆炸易引发大规模的火灾爆炸和中毒事故。

因此,要加强对压力管道的监控管理工作。

下列关于压力管道的现象中。

还不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的是()。

A、管道及管件发生裂纹、鼓包、变形

B、压力管道及管件发生轻微泄漏或异常振动、声响

C、压力管道超期服役1年

D、发生火灾事故且直接威胁正常安全运行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2节>压力管道事故

【答案】:

C

【解析】:

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的情况:

介质压力、温度超过允许使用范围且采取措施后仍不见效;管道及管件发生裂纹、鼓包、变形、泄漏或异常振动、声响等;安全保护装置失效、发生火灾事故且直接威胁正常安全运行;管道阀门及监控装置失灵,危及安全运行。

31.下列机械安全防护装置中,仅能对操作者提供保护的是()。

A、联锁安全装置

B、双手控制安全装置

C、自动安全装置

D、隔离安全装置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3节>压力机作业区的安全保护

【答案】:

B

【解析】:

双手控制安全装置迫使操纵者用自己的双手来操纵控制器。

双手操作式安全装置只能保护使用该装置的操作者,不能保护其他人员的安全。

联锁安全装置、自动安全装置、隔离安全装置等不仅可以保护操作者,也可以保护其他人员免受伤害。

32.根据我国索道行业的统计数字,目前全国建有各类客运架空索道(不含拖牵索道)500余条,其中单线循环固定抱索器客运索道所占比重不低于2/3。

下列关于单线循环固定抱索器客运索道的安全装置说法中,合理的是()。

A、吊厢门应安装锁闭系统,但应保证紧急情况下车门可以由车内打开

B、应设超速保护,在运行速度超过额定速度的50%时,能自动停车

C、驱动迂回轮应有防止钢丝绳滑出轮槽飞出的装置

D、索道张紧小车的前部或后部应择其一个部分装设缓冲器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9节>客运索道应具备的安全装置

【答案】:

C

【解析】:

吊厢门应安装闭锁系统,不能由车内打开,也不能由于撞击或大风的影响而自动开启。

选项A错误。

有负力的索道应设超速保护,在运行速度超过额定速度15%时,能自动停车。

选项B错误。

张紧小车前后均应装设缓冲器防止意外撞击。

选项D错误

33.起重作业挂钩操作要坚持“五不挂”原则。

下列关于“五不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重心位置不清楚不挂

B、易滑工件无衬垫不挂

C、吊物重量不明不挂

D、吊钩位于被吊物重心正上方不挂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7节>起重机械使用安全技术

【答案】:

D

【解析】:

起重作业中“五不挂”原则:

(1)起重或吊物质量不明不挂。

(2)重心位置不明不挂。

(3)尖棱利角和易滑工件无衬垫物不挂。

(4)吊具及配套工具不合格或报废不挂。

(5)包装松散捆绑不良不挂。

34.炉膛爆炸事故是指炉膛内积存的可燃性混合物瞬间同时爆燃,从而使炉膛烟气侧突然升高,超过了设计允许值而产生的正压爆炸。

下列关于炉膛爆炸事故预防方法中,不适用的是()。

A、提高炉膛及刚性梁的抗爆能力

B、在启动锅炉点火时认真按操作规程进行点火,严禁采用“爆燃法”

C、在燃烧不稳,炉膛负压波动较大时,如除大灰,燃料变更,制粉系统及雾化系统发生故障,低负荷运行时应精心控制燃烧,严格控制负压

D、控制火焰中心位置,避免火焰偏斜和火焰冲墙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2节>锅炉事故

【答案】:

D

【解析】:

D选项中控制火焰中心位置,避免火焰偏斜和火焰冲墙是防止锅炉结渣的预防措施。

35.锅炉结渣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A、煤的灰渣熔点低

B、燃烧设备设计不合理

C、运行操作不当

D、煤的灰渣熔点高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2节>锅炉事故

【答案】:

D

【解析】:

锅炉结渣的原因。

产生结渣的原因主要是:

煤的灰渣熔点低,燃烧设备设计不合理,运行操作不当等

36.放射性物品应用专用运输搬运车和抬架搬运,装卸机械应按规定负荷降低()的装卸量。

A、25%

B、45%

C、50%

D、80%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5章>第5节>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技术与要求

【答案】:

A

【解析】:

放射性物品应用专用运输搬运车和抬架搬运,装卸机械应按规定负荷降低25%的装卸量;遇水燃烧物品及有毒物品,禁止用小型机帆船、小木船和水泥船承运。

37.某企业实行根据劳动强度划分绩效工资的工资考核办法,因此.需对工人的劳动强度进行划分,根据指数的划分以及作业位置的不一样,可以将体力劳动强度分为四级,关于体力劳动强度分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手工作业或腿的轻度活动,如打字员,属于Ⅰ级(轻劳动)

B、臂和腿的工作,如卡车司机,属于Ⅲ级(重劳动)

C、立姿,如仪器操作人员,属于Ⅱ级(中等劳动)

D、臂或者躯干负荷工作,如风动工具操作员,属于Ⅳ级(极重劳动)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7节>人的特性

【答案】:

A

【解析】:

常见职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见下表。

38.火灾的分类中,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属于()。

A、B类火灾

B、C类火灾

C、A类火灾

D、E类火灾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1节>燃烧与火灾

【答案】:

B

【解析】:

C类火灾:

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E类火灾:

指带电火灾,是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如发电机、电缆、家用电器等。

39.在事故抢险救援过程中,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人身安全的重要手段。

下列呼吸道防毒面具中,适用于毒性气体浓度高、缺氧的固定作业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是()。

A、全面罩式防毒口罩

B、半面罩式防毒口罩

C、生氧式自救器

D、送风长管式防毒面具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5章>第8节>劳动防护用品选用原则

【答案】:

D

【解析】:

40.毒性危险化学品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并对人体产生危害。

危害的表现形式有刺激、过敏、致癌、致畸、尘肺等。

下列危险化学品中,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是()。

A、苯

B、滑石粉

C、氯仿

D、水银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5章>第8节>毒性危险化学品

【答案】:

A

【解析】:

接触氯乙烯单体可引起肝癌,接触苯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二、多选题

1.锅炉常见爆炸事故有()。

A、水蒸气爆炸

B、超压爆炸

C、缺陷导致爆炸

D、电缆头爆炸

E、严重缺水导致爆炸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2节>锅炉事故

【答案】:

A,B,C,E

【解析】:

锅炉爆炸事故包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