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测试题分类汇编 实验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89843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0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测试题分类汇编 实验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测试题分类汇编 实验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测试题分类汇编 实验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测试题分类汇编 实验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测试题分类汇编 实验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测试题分类汇编 实验题.docx

《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测试题分类汇编 实验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测试题分类汇编 实验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测试题分类汇编 实验题.docx

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测试题分类汇编实验题

2019-2020年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测试题分类汇编实验题

1.FeSO4·7H2O广泛用于医药和工业领域,以下是FeSO4·7H2O的实验室制备流程图。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铁屑与稀硫酸反应前,应用10%Na2CO3溶液浸泡几分钟,操作目的是_____,浸泡后,用____(填操作方法)分离并洗涤铁屑。

(2)操作a为_______________。

(3)最后得到的绿矾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其目的是:

①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硫酸等杂质;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4)FeSO4·7H2O是某些补血剂的主要成分,实验室要测定某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

I.方案一:

可用KMn04溶液进行氧化还原滴定。

在配制100mL1.00×10-2mol·L-1的KMnO4溶液时,所用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还有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在配制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字母)。

A.KMnO4溶于水不放热,可以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

B.容量瓶洗涤后不需干燥即可直接用于实验

C.定容后摇匀,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平

D.如果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必须毓配制

II.方案二:

将FeSO4·7H2O最终转化为Fe2O3,测定质量变化,操作流程如下:

①步骤④中一系列操作依次是:

过滤、洗涤、______、冷却、称量。

②假设实验过程中Fe无损耗,则每片补血剂含铁元素的质量______g(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③若步骤③加入X溶液的量不足,则最后测出每片补血剂含铁元素的质量将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

(1)除去废铁屑表面的油污(1分),倾倒法(1分)

(2)趁热过滤(2分)

(3)减少洗涤过程中FeSO4·7H2O的损耗(2分)

(4)I.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2分)BD(2分)

Ⅱ.①灼烧(1分)②0.07a(2分)③偏小(1分)

【解析】

(1)CO32-水解生成OH-,溶液显碱性,酯在碱性条件下完全水解,所以可用纯碱溶液除油污。

铁是不溶于水的金属,要分离铁可以直接倾倒法。

(2)根据硫酸亚铁溶液的后续操作是冷却结晶可知,操作a应该是趁热过滤得到硫酸亚铁溶液。

(3)由于硫酸亚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二增大,因此用冰水洗涤的另一个目的是减少洗涤过程中FeSO4·7H2O的损耗。

I.(4)100mL1.00×10-2mol·L-1的KMnO4溶液时,所用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还需要有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A、配制任何溶液都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溶质,A不正确;B、由于容量瓶中含有蒸馏水对实验结果不会造成影响,所以容量瓶洗涤后不需干燥即可直接用于实验,B正确;C、定容后摇匀,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平,则容量瓶中溶液的体积增加,浓度偏低,C不正确;D、如果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必须重新配制,D正确,答案选BD。

Ⅱ.①步骤④最终得到氧化铁固体,所以其过程为过滤、洗涤、灼烧、冷却、称量、恒重.故答案为:

灼烧;

②agFe2O3中Fe元素质量为:

ag×

=0.7ag,由铁元素守恒,1片补血剂中铁元素质量为0.07ag,故答案为:

0.07a。

③若步骤③加入X溶液的量不足,则导致溶液中铁离子不能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铁,因此最后测出每片补血剂含铁元素的质量将偏小。

2.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硝酸与铁反应的产物。

查阅资料得知:

I.在浓硝酸和活泼金属反应过程中,随着硝酸浓度的降低,其生成的产物有+4、+2、﹣3价等氮的化合物。

II.常温时,NO2与N2O4同时存在;在低于0℃时,几乎只有无色的N2O4的晶体存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各仪器装入试剂后,接下来由先至后的操作顺序为。

A.通入N2B.滴入浓HNO3C.打开活塞K1D.关闭活塞K1

(2)装置A中,滴入浓硝酸加热前没有明显现象的原因是。

(3)反应结束后,打开装置D中的活塞K2,并通入氧气,铁完全溶解于浓硝酸后生成的NO2气体中含有NO的现象为。

装置D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C装置的作用是。

(5)反应停止后,装置A中无固体剩余。

证明装置A的溶液中是否含有Fe2+,选择的药品是(填序号)。

a.铁粉b.氯水c.KMnO4溶液d.硫氰化钾溶液

(6)检验是否生成﹣3价氮的化合物,应进行的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是。

【答案】

(1)CADB

(2)常温时,铁表面被钝化

(3)装置D中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2NO+O2==2NO2

(4)把NO2全部转化为N2O4固体,避免在装置D对NO的验证产生干扰。

(5)c

(6)取少量反应后A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

若试纸变蓝,则A中生成NH4+。

【解析】

试题分析:

(1)先打开K1,关闭K2,通入氮气,排除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生成的NO被氧化,然后关闭K1,停止通入氮气,滴入浓硝酸,反应开始进行,所以由先至后的操作顺序为CADB;

(2)装置A中,滴入浓硝酸加热前没有明显现象是因为常温时,铁表面被钝化,反应停止;

(3)在低于0℃时,二氧化氮几乎转化为无色的N2O4的晶体,所以D装置内通入氧气后,NO气体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则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说明二氧化氮气体中含有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O+O2==2NO2;

(4)C装置为冰盐水,温度较低,可以把NO2全部转化为N2O4固体,避免在装置D对NO的验证产生干扰;

(5)证明亚铁离子的存在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含有亚铁离子;亚铁离子与Fe、KSCN溶液均不反应,与氯气反应生成铁离子,因为溶液中可能含有铁离子,所以不能证明亚铁离子的存在,答案选c;

(6)-3价氮的化合物为铵根离子,铵根离子的检验步骤是:

取少量反应后A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

若试纸变蓝,则A中生成NH4+。

3.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省略)。

(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

漂粉精固体和浓盐酸,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同时装置B亦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I、II、III依次放入_______。

a

b

c

d

I

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II

碱石灰

硅胶

浓硫酸

无水氯化钙

III

湿润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

当向D中缓缓通入一定量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______色,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大于溴。

(5)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

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6)有人提出,装置F中可改用足量的NaHSO3溶液吸收余氯,试写出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判断改用NaHSO3溶液是否可行______(填“是”或“否”)。

【答案】

(1)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2分,不写浓字扣1分,不配平不给分);

(2)除去Cl2中的HCl;B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

(3)d;

(4)黄;

(5)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油层或有机层均可)为紫红色;

(6)HSO3—+Cl2+H2O=SO42—+2Cl—+3H+

或4HSO3—+Cl2=SO42—+2Cl—+3SO2+2H2O;否

【解析】

试题分析:

(1)漂粉精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次氯酸钠具有氧化性,和浓盐酸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

(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吸收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如果C中发生堵塞,装置中气体的压强就会增大,B的长颈漏斗中液面就会上升;

(3)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湿润的氯气有漂白性,根据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由于从饱和食盐水出来的氯气中含有水蒸气,I处只能湿润的有色布条,II干燥氯气,III处验证干燥的氯气是否有漂白性;

(4)当向D中缓缓通入一定量氯气时,氯气会置换出溴,溴水呈橙黄色;

(5)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的溶液中含有溴,加入装置E中,会置换出碘,振荡后苯能够萃取碘水中的点呈现紫色;

(6)NaHSO3溶液具有还原性,氯气具有氧化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后生成硫酸钠,氯气本身被还原成氯离子,反应后溶液呈酸性,会与过量的NaHSO3溶液反应放出SO2,污染空气,因此不能用NaHSO3溶液吸收余氯。

4.某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制取并探究氨气的性质。

A中试管内盛放的物质是Ca(OH)2、NH4Cl固体。

【实验探究】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中盛放的干燥剂为,干燥氨气能否用浓硫酸(填“能”或“不能”)

(3)若有10.7gNH4Cl固体,最多可制取NH3(标准状况)的体积是L

(4)实验室收集氨气的方法是。

(5)C、D装置中颜色会发生变化的是(填“C”或“D”),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色。

(6)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E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7)为防止过量氨气造成空气污染,需要在上述装置的末端增加一个尾气处理装置,合适的装置是(填“F”或“G”)。

【答案】(12分)

(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碱石灰;不能(3)4.48(4)向下排空气法

(5)D;蓝色(6)产生大量白烟

(7)F

【解析】

试题分析:

(1)A中试管内盛放的物质是Ca(OH)2、NH4Cl固体,所以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NH3属于碱性气体,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所以用碱石灰干燥,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3)10.7gNH4Cl固体的物质的量为10.7÷53.5=0.2mol,根据2NH4Cl+Ca(OH)2=CaCl2+2NH3↑+2H2O,生成NH3的体积为0.2mol×22.4L·mol-1=4.48L。

(4)氨气比空气轻且极易溶于水,所以实验室收集氨气的方法是向下排空气法

(5)干燥的氨气不会电离,所以C、D装置中颜色会发生变化的是D,在D中发生的反应是NH3+H2O

NH3·H2O

NH4++OH-,所以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

(6)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E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发生的反应为NH3+HCl=NH4Cl(白色固体),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

(7)氨气极易溶于水,必须有防倒吸装置,所以合适的装置是F。

5.下图所示装置为铜跟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

(1)在装置A中放入有关药品后,打开活塞K,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加入烧瓶中,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点燃酒精灯,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中应浸有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是,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二氧化硫和防止其污染环境,则B中应盛放的液体是(填写字母代号)

a.水b.浓溴水

c.KMnO4酸性溶液d.NaHSO3饱和溶液

Ⅱ.为了验证木炭和浓H2SO4反应生成了SO2和CO2,有人设计了以下实验。

(提示:

酸性高猛酸钾溶液可把SO2氧化成H2SO4,试剂可以重复使用)

(4)各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填序号):

Ⅰ_______Ⅱ_______Ⅲ_______Ⅳ_______

A.品红溶液B.NaOH溶液C.澄清石灰水D.高锰酸钾溶液

(5)能说明SO2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使用装置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使用装置Ⅲ的目的是。

(8)确认含有CO2的现象是。

【答案】

(1)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2)碱液或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3)d;

(4)ADAC

(5)Ⅰ装置中溶液褪色

(6)除二氧化硫

(7)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

(8)Ⅲ中溶液不褪色,Ⅳ中出现白色沉淀(或溶液变浑浊)

【解析】

试题分析:

(1)铜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二氧化硫和水,方程式为: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2)试管D中加入能吸收二氧化硫的物质,例如碱液或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是吸收多余的SO2;(3)B中能贮存二氧化硫气体,说明不和二氧化硫反应,而前三者都和二氧化硫反应,选d;(4)检验产物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硫对其有干扰,所以先检验二氧化硫并除去,所以第一个盛放品红,检验二氧化硫,第二个盛放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二氧化硫,第三个盛放品红,检验二氧化硫是否完全除去,第四个盛放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5)说明二氧化硫存在的是第Ⅰ装置中品红溶液褪色(6)第二个装置为除二氧化硫(7)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8)确认含有二氧化碳的现象为Ⅲ中溶液不褪色,Ⅳ中出现白色沉淀(或溶液变浑浊)。

6.某学习小组同学探究FeSO4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一)利用下图装置探究FeSO4的稳定性和用途。

(绿矾成分为FeSO4·7H2O)

(1)II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FeSO4固体分解生成了_____________。

(2)III中溴水是用来检验是否有SO2气体生成,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实验中,观察到溴水褪色,据此推测FeSO4分解最有可能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

(3)Ⅳ中足量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SO2气体,防止其污染环境,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二)探究FeSO4中Fe2+的还原性

(4)证明FeSO4有较强的还原性,完成下表步骤二及其现象。

(三)硫酸亚铁用途探究

(5)缺铁性贫血往往口服硫酸亚铁,当用硫酸亚铁制成药片时,外表包有一层特殊的糖衣,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SO3

(2)SO2+Br2+2H2O=2HBr+H2SO4Fe(3)2OH-+SO2=SO32-+H2O

(4)KSCN先无明显变化,后变红(5)防止FeSO4被氧化

【解析】

试题分析:

(1)II中是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只能是BaSO4,说明FeSO4固体分解生成了SO3。

(2)III中溴水是用来检验是否有SO2气体生成的,溴水与SO2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溴酸,化学方程式为SO2+Br2+2H2O=2HBr+H2SO4,实验中,观察到溴水褪色,说明有SO2生成,S元素由+6价得电子生成+4价,则FeSO4中Fe元素失电子由+2价生成+3价,所以分解最有可能被氧化的元素是Fe。

(3)Ⅳ中足量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SO2气体,防止其污染环境,S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SO2=SO32-+H2O。

(4)要证明FeSO4有较强的还原性,需要加入氧化剂,将Fe2+氧化成Fe3+,然后检验Fe3+的存在,所以在加水溶解的基础上,需滴加KSCN溶液后,再滴入氯水,现象是溶液先无明显变化,后变红,则则说明FeSO4有较强的还原性。

(5)由于FeSO4有较强的还原性,防止FeSO4被氧化,所以当用硫酸亚铁制成药片时,外表包有一层特殊的糖衣。

7.某化学兴趣小组制取氯酸钾和氯水并进行有关探究实验。

实验一制取氯酸钾和氯水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制取实验结束后,取出B中试管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该实验操作过程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

(2)若对调B和C装置的位置,_____(填“能”或“不能”)提高B中氯酸钾的产率。

实验二氯酸钾与碘化钾反应的探究

(3)在不同条件下KClO3可将KI氧化为I2或KIO3。

该小组设计了系列实验研究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其中系列a实验的记录表如下(实验在室温下进行):

①系列a实验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

②设计1号试管实验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③若2号试管实验现象为“黄色溶液”,取少量该溶液加入淀粉溶液显蓝色;假设氧化产物唯一,还原产物为KCl,则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测定饱和氯水中氯元素的总量

(4)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为:

使用右图装置,加热15.0ml饱和氯水试样,测定产生气体的体积。

此方案不可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不考虑实验装置及操作失误导致不可行的原因)。

(5)根据下列资料,为该小组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不必描述操作过程的细节):

______

资料:

i.次氯酸会破坏酸碱指示剂;

ii.次氯酸或氯水可被SO2、H2O2、FeCl2等物质还原成Cl-。

【答案】

(1)烧杯、漏斗、玻璃棒、胶头滴管(不填“胶头滴管”也可);

(2)能;

(3)①研究反应体系中硫酸浓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②硫酸浓度为0的对照实验;

③ClO3-+6I-+6H+=Cl-+3I2+3H2O

(4)因存在Cl2的重新溶解、HClO分解等,此方案无法测算试样含氯总量(或其他合理答案)。

(5)量取一定量的试样,加入足量的H2O2溶液,加热除去过量的H2O2,冷却,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称量沉淀质量(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

(1)制取实验结束后,取出B中试管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根据进行该实验操作过程使用的仪器可知:

在该实验操作过程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胶头滴管;

(2)Cl2与热的KOH溶液发生反应产生氯酸钾和氯化钾及水,与冷的KOH发生反应产生的在KCl、KClO和水。

因此若对调B和C装置的位置,可以除去Cl2中的混有的杂质HCl气体,减少氯气溶解对反应造成的溶液显酸性的不利影响,故能提高B中氯酸钾的产率。

(3)①根据表格数据可知:

KI、KClO3的物质的量不变,改变的只有硫酸的体积和水的多少,二者的和相等,及硫酸的浓度不同,而溶液的体积相同。

可见该实验研究的目的就是研究反应体系中硫酸浓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②设计1号试管实验的作用是硫酸溶液没有加入,即硫酸的浓度是0,可以进行对照实验,比较硫酸不同浓度的影响。

③若2号试管实验现象为“黄色溶液”,取少量该溶液加入淀粉溶液显蓝色,证明产生了I2;假设氧化产物唯一,还原产物为KCl,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可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3-+6I-+6H+=Cl-+3I2+3H2O。

(4)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为:

使用下图装置,加热15.0ml饱和氯水试样,测定产生气体的体积。

此方案不可行,主要原因是在溶液中存在Cl2的重新溶解及HClO分解产生HCl和氧气等。

(5)由于次氯酸会破坏酸碱指示剂,因此实验设计时不用酸碱指示剂,可以利用氯水的强氧化性,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足量的H2O2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Cl-,H2O2被氧化变为O2,然后加热除去过量的H2O2,冷却,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发生沉淀反应形成AgCl沉淀,称量沉淀质量可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确定其中含有的氯元素的质量。

8.氯化钠是氯碱工业的主要原料,其晶体不带有结晶水,饱和食盐水也是实验室常用试剂。

完成下列填空:

(1)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离子和少量泥沙,某同学设计的提纯步骤依次为:

溶解、过滤、加入沉淀剂、调pH、蒸发结晶。

其中还缺少的步骤是_________。

(2)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中,检验阳极产物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若用粗盐配制饱和食盐水进行电解,则阴极区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3)氯碱厂称固体烧碱为“片碱”。

用滴定法测定片碱中杂质Na2CO3含量的过程如下:

称取样品,加水溶解;加入酚酞试液,用标准盐酸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刚好变为无色;再加甲基橙,继续用标准盐酸滴定至终点。

数据处理。

实验中用于溶解片碱的蒸馏水必须事先煮沸一段时间,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时,判断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用酚酞作指示剂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饱和食盐水的用途及装置设计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写编号)。

a.模拟工业制纯碱b.制乙酸乙酯实验中接受产物

c.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d.实验室制乙炔

(5)在饱和食盐水中加入浓硫酸,会有大量固体析出。

过滤、洗涤、得干燥固体。

为确定该固体的成份,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溶于水,测得溶液显中性;

②称取1.961g固体于坩埚中加热,发现有水生成,继续加热至固体恒重,称量质量为1.331g。

判断固体已恒重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1.331g固体全部溶于水,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得干燥纯净沉淀1.165g。

则原固体的成份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答案】

(1)过滤;

(2)湿润的淀粉KI试纸;出现浑浊现象;

(3)除去可能溶解的CO2,防止对测定结果产生干扰;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不变;H++OH—=H2O;CO32—+H+=HCO3—;

(4)cd;

(5)连续两次加热、冷却、称量,质量差不超过0.001g;Na2SO4·7H2O、NaCl。

【解析】

试题分析:

(1)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离子和少量泥沙,某同学设计的提纯步骤依次为:

溶解、过滤、加入沉淀剂、过滤、调pH、蒸发结晶。

故其中还缺少的步骤是过滤;

(2)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中,溶液中的阴离子Cl-、OH-向阳极移动,由于放电能力:

Cl->OH-,所以阳极发生反应:

2Cl—2e-=Cl2↑,Cl2有氧化性,可以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为蓝色。

所以检验阳极产物的试剂是湿润的淀粉KI试纸;若用粗盐配制饱和食盐水进行电解,由于溶液中含有Mg2+,会与电解产生的OH-结合形成Mg(OH)2白色沉淀,因此则阴极区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是出现浑浊现象。

(3)实验中用于溶解片碱的蒸馏水必须事先煮沸一段时间,煮沸的目的是除去可能溶解的CO2,防止对测定结果产生干扰;由于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1—4.4,在大于4.4时是黄色的,在3.1—4.4之间为橙色,所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时,判断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不变;用酚酞作指示剂时,滴定终点的pH=8,此时溶液为NaHCO3,由于结合H+的能力:

OH->CO3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CO32—+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