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方程式汇编word.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87518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方程式汇编word.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方程式汇编word.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方程式汇编word.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方程式汇编word.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方程式汇编word.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方程式汇编word.docx

《中考化学方程式汇编wor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方程式汇编word.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方程式汇编word.docx

中考化学方程式汇编word

2020-2021年中考化学方程式汇编(word)

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煤的气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

煤的气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C+H2O(气)H2+CO,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的是

A.元素的种类B.分子的种类C.原子的数目D.物质的总质量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和物质的总质量都不发生改变,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考点:

化学变化的实质;点评:

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特征和本质是解题的关键.

2.食盐不仅可以做调味品,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电解饱和食盐水,不可能得到的产物是()

A.H2B.Cl2

C.NaOHD.Na2CO3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进行分析。

【详解】

饱和食盐水中不含有碳元素,所以电解饱和食盐水不可能得到碳酸钠,故选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A.x的值为36

D.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3

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答案】C【解析】【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100-52-3=45,故A错误;

B、反应后W质量是0,是反应物,氧气质量分数减小,是反应物,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分数增大,都是生成物,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物质,生成物是两种物质,不属于化合反应,故B错误;

C、反应后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分数都增大,说明W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

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的碳元素、氢元素来自于W,因此W中含有碳

元素、氢元素,W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

即W中不含有氧元素,故C正确;

D、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故D错误。

故选C

4.为快速降低空气污染物SO2的含量,环保部门用飞机在空中喷洒X粉末,该过程发生的

化学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是()

A.CaCO3B.Na2CO3C.H2OD.CaO

【答案】A

【解析】

2X+2SO2+O2=2CaSO4+2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X的化学式是CaCO3。

故选A。

5.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下列对该有机物的组成推断正确的是()

A.一定含碳、氢、硫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C.只含碳、氢元素D.一定含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硫元素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物质+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根据元素守恒,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硫元

素,可能含氧元素,故选A。

6.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生成CO和CO2,且测得

反应后所得CO、CO2、N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反应后氮气的质量分数

可能为

D.10%

12:

16=3:

4,混合气体中碳

A.70%B.50%C.30%

【答案】C

【解析】

【详解】

假设碳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则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4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32%,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

3

24%-32%=44%;

假设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则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6×2)=3:

8,混合气

8

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64%,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3

为1-24%-64%=12%;

题目中燃烧后生成的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所以氮气的质量分数应该介于12%~44%

之间,故选C。

7.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

C.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

1

D.六氯苯有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答案】B

【解析】【分析】【详解】

A、苯是由苯分子构成的,苯是由碳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6100%7.7%<10%,说法正确;故符合题

16+126

意;

C、由六氯苯的化学式C6Cl6。

可知,其中碳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12×6)

(35.5×6)=12:

35.5,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一个六氯苯分子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8.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4

10

1

21

反应后质量/g

0

12

15

待测

A.反应物是X和Y,成物是Q和ZB.参加反应的Y和Q的质量比是1∶1C.参加反应的X与Q的质量比是1∶3D.反应后生成15gZ

【答案】C【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X的质量减少了4g﹣0g=4g,故X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4g;反应前后Y的质量增加了12g﹣10g=2g,故Y是生成物;同理确定Z是生成物,生成的Z的质量为15g﹣1g=14g;由质量守恒定律,Q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Q的质量为14g+2g﹣4g=12g,故待测的数值为21g﹣12g=9g。

A、根据分析,可知反应物是X和Q,生成物是Y和Z,故选项说法错误;B、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12g﹣10g=2g,参加反应的Q的质量为14g+2g﹣4g=12g,故参加反应的Y和Q的质量比是1∶6,故选项说法错误;C、参加反应中X、Q的质量比为4g∶12g=1∶3,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反应后生成Z的质量为15g﹣1g=14g,故选项说法错误。

选C。

9.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B.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2:

7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该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反应生成

了硅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iCl4+2H2一定条件Si+4HCl,由方程式可

知:

【详解】

A、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A正确;

B、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就是氢气和硅的质量比为:

(2×1×)2:

28=1:

7,故B不

正确;

C、由方程式可知,图示中x的数值为4,故C正确;

D、由方程式可知,氢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成了+1价,故D正确。

故选B。

10.“天宫一号”搭载的长征二号火箭使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常规推进剂,其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2H8N2+2N2O4=3X+2CO2+4H2O,则X的化学式为()A.COB.N2C.O2D.H2

【答案】B

【解析】【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详解】在化学反应前后除X外,其他各原子相差的个数分别是:

C:

2-2=0,H:

8-42=0,N:

2+22-0=6,O:

24-22-41=0,所以3个X分子中共含有6个N原子,每个X分子中含有2个N原子,即X的化学式为N2,故选B。

11.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

(g)

24.5

5

0.1

0.4

反应后的质量

(g)

0

5

15

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丁是催化剂

A.乙是反应物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D.x=10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由表格的数据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24.5g+5g+0.1g+0.4g=5g+15g+x,则x=10g,物质质量减少的为反应物,故甲为反应物,而质量增加的丙、丁为生成物;即反应物为一种,而生成物为两种,符合“一变多”的特点,故属于分解反应.

【详解】

A、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可能没有参与反应;

B、丁的质量由0.4g,变为10g,不可能是催化剂;

C、由分析可知:

反应物为一种,而生成物为两种,符合“一变多”的特点,故属于分解反

应;

D、由分析可知:

由表格的数据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24.5g+5g+0.1g+0.4g=5g+15g+x,

则x=10g.故选D.

12.下图表示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解析】

分析】详解】

根据图中CaCO3、CaO、CO2这三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比例变化,其中CaCO3增加,CaO、

CO2减少,说明CaO、CO2是反应物,CaCO3是生成物,是化合反应,故选D。

13.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

D.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该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CO和NO,生成物是CO2和N2,故该反应可表示为2CO+2NO=N2+2CO2。

A、由微粒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只有生成物的N2分子是由2个同种原子构成的,故属

于单质,正确;

B、由该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将有毒气体CO和NO转化为无毒气体

CO2和N2,正确;

C、由微粒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CO和NO,它们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

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属于氧化物,正确;

D、根据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改变,错误。

故选D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点评: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且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化合物分子。

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以检测考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的意识和能力。

14.“绿色化学”能实现零排放(即反应物中的原子利用率达到100%).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不同的比例可以合成不同的有机化工原料.根据零排放的要求,以CO和H2合成的

有机物不可能是()

A.甲醇(CH4O)B.乙醇(C2H6O)

C.甲醛(CH2O)D.乙酸(C2H4O2)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零排放的要求,以CO和H2合成的有机物,则生成的有机物中C、O的原子个数应该

同时是1的整数倍,H的原子个数应该同时是2的整数倍,才能保证CO和H2合成有机物时没有元素浪费。

乙醇(C2H6O)中C、O不能满足同时是1的整数倍的要求。

选B。

15.2017年5月,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的重大突

破。

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制取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分子数之比是1:

2:

4

B.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D.无机物不能转化为有机物

【答案】B

【解析】

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氢气过量,参加反应的氢气分子为6个,二氧化碳分子为2个,生成1个乙烯分子和4个水分子;故A选项生成物分子数之比是1:

2:

4是错误的叙述;B选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道生成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根据质量守恒定

律知道,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是错误的叙述;D选项根据题中叙述知道,无机物能转化为有机物,故是错误的叙述;答案选择B

16.工业制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

2Ca(OH)2+2Cl2═X+CaC2l+2H2O,则X为()

A.CaClOB.Ca(ClO)2C.Ca(ClO)3D.Ca(ClO)4

【答案】B

【解析】

反应物中钙、氧、氢、氯原子个数分别为2、4、4、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钙、氧、氢、氯

原子个数分别为1、2、4、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1个钙

原子、2个氧原子和2个氯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a(ClO)2。

故选B。

17.如图表示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质量的变化,其反应类型属于

A.分解反应B.置换反应

C.化合反应D.复分解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a、b反应后减少,为反应物,c反应后增加,故为生成物,d反应前后不变故可能为催化剂,反应是a和b生成c,反应符合多变一,为化合反应,故选C。

18.在化学反应A+2B=C+D中,若5.6gA和7.3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gC,现在要得到0.4gD,需要A的质量为()

A.5.6gB.11.2gC.14.6gD.无法计算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生成D的质量:

5.6g+7.3g﹣12.7g=0.2g

设参加反应A物质的质量为x

A

+2B=

C+D

5.6g

0.2g

x

0.4g

5.6g

=0.2g

x

0.4g

x=11.2g

答:

参加反应A物质的质量为11.2g。

19.甲分子与乙分子反应生成丙分子的示意图如下:

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质甲是单质

B.丙分子中A、B原子个数比为3∶1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乙的化学式为A2

D.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分子的个数也没有改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物质甲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故A正确;

B、1个丙分子中含有3个A原子,1个B原子,则A、B原子个数比为3∶1,故B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同,反应前有2个B原子,反应后有2

个B原子,有6个A原子,则乙的化学式为A2,故C正确;

D、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反应前有4个分子,反应后有2个分子,分子的个数

改变,故D不正确。

故选D。

20.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项中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加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

3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该反应是化合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故A错误;B、由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可知,该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故B正确;C、单质的分子由一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多种原子构成,由图示可知看出反应物是两种单质,而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故C错误;D、由反应的图示结合

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

3,故D错误。

故选B。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