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经济学简答论述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86757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15 大小:16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等学力经济学简答论述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同等学力经济学简答论述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同等学力经济学简答论述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同等学力经济学简答论述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同等学力经济学简答论述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同等学力经济学简答论述题.docx

《同等学力经济学简答论述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等学力经济学简答论述题.docx(1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同等学力经济学简答论述题.docx

同等学力经济学简答论述题

社经

1FDI通过哪些渠道影响我国经济增长。

(P111)FDI是跨境资金流动影响我国经济的最主要的形式,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表现为资本要素的积累,FDI已经成为我国国内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1)从外资企业产值来看,“三资”工业企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不断上升,并为我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20世纪90年代中国产业政策导向下的fdi政策促进了产业升级,提升了导向产业的比较优势。

(2)对外开放进程通过fdi所获得的外溢效应和贸易诱发地干中学效果,主要表现在吸引先进国家或地区的fdi以及先进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关系上。

由于我国fdi主要集中在中高技术行业,技术外溢效应和干中学效果比较明显。

(3)fdi直接流入直接带动我国技术引进和进口增加。

(4)外商投资企业FIEs对推动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起到重要作用。

既可以获得技术含量的资本品,又为我国带来大量的外汇储备。

2为什么人均GDP或GNP不能完全反应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P82)

(1)人均GDP或GNP不能充分反映国民生产总值的分配情况。

(2)尽管一国的总产出很快,但如果人口增长率相当于或大于产出增长率,那么人口增长率就会成为阻碍发展的重要变量。

(3)由于官方高估汇率或统计资料不全,人均GDP或GNP缺乏国际可比性。

(4)人均GDP或GNP不能充分反映生产产品和劳务带来的福利和副作用。

(5)人均GDP或GNP不能充分反映一国人民的生活质量。

3如何理解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P76)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收入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在分配关系上的一个体现,按生产要素分配则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

(1)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收入分配的劳动标准与所有权标准相结合。

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中通行的分配原则,其实质就是以劳动为尺度进行收入分配,劳动者取得的收入与提供的劳动成正比。

按生产要素分配中通行的则是所有权标准,要素所有者依据其对生产要素所有权参与收入分配。

(2)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现形式的结合。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种生产条件的分配都要通过市场来进行,要素价格决定与收入的分配联系在一起,因此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都要借助于价格机制来实现。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不仅有助于调动劳动者和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促进劳动和资本的积累,而且有利于生产要素的有效合理利用。

4为什么马克思认为财产所有权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

(P49)马克思认为一定的生产方式产生一定的占有方式,经济上的占有关系产生以后,便会有法律上的所有权与之相适应,所有制的独占和垄断必然在法律上表现为财产归属的确定性,即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表现。

5什么是产权?

产权明晰化的含义是什么?

(P52和P54)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

它不是一种权利而是一组权利,包括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

这种权利的有效性取决于牵制性实现的可能性以及为之付出的代价,可依赖于法律、契约和政府强制,也可依赖于伦理道德规范。

产权明晰化的相关条件实际上就是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关键内容:

第一,产权的排他性。

产权主体必须对交易对象拥有明晰的、唯一的产权,即产权归属非常明确。

(一旦确立了排他性产权,产权主体就可以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和不损害他人权益的条件下,自由支配、处分产权,并独立承担产权行使的后果,包括收益与成本。

)第二,产权的可分割性或可分离性。

产权的可分割性是产权可转让性的前提条件。

产权的可分割性不仅使产权在量上是可以度量的,而且可使人们在拥有和行使这些可分割性的权利时实行专业化分工,获取由分工带来的增量收益。

第三,产权的可转让性。

产权的主体能按照收益最大化的原则自由地处置归其所有的资产,包括部分或全部权利的让渡。

第四,产权的有效保护。

有效率的交易不仅需要明确地界定产权,而且要求有效地保护产权。

6为什么实现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

(P53)为了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就必须明确产权关系,即以资产来界定当事人占有稀缺资源的权利

(1)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利于明确界定交易界区。

(2)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利于规范交易行为。

(3)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利于稳定交易者的收益预期。

(4)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利于提高合作效率。

(5)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7试论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P97)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内部各产业之间在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联系和数量对比关系。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直接影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导致整体经济效益低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强。

(2)产业发展水平低下。

首先,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第一产业——农业的生产技术落后,集约化程度低,基础薄弱;其次,第二产业——工业内部发展不均衡,自有技术匮乏;其三,第三产业——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滞后。

(3)产业结构虚高度化。

即在基础产业发育不良、经济效益偏低的条件下,加工工业比重提升的经济现象。

(4)产业集中度低。

产业集中度的下降表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致使资源浪费,同时也造成产业利润率下降和许多企业亏损,从而削弱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5)地区产业结构趋同。

即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相似率较高。

调整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应遵循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产业协调健康发展的基本原则,并以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加快小城镇建设、继续推进能源和交通以及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大力拓展第三产业吸收劳动力就业为主要目标,采取切实可行的调整措施。

具体措施有:

(1)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充分发挥和利用我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2)实行跨越式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以产业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调整;(3)积极合理地引导外资流向;(4)不断优化国有资产的配置。

8简述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

(P96)

(1)社会需求。

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导向。

(2)技术进步。

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直接动力。

(3)制度安排。

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体制保障。

(4)资源供给。

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物质基础。

9简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及运行特点。

(P31)基本特征:

(1)在决策结构上,实行中央集权控制;

(2)在动力结构上,忽视物质利益刺激,实行平均主义分配原则;(3)在信息结构上,实行计划指令的纵向传递,全部经济活动都纳入计划的轨道,企业行为基本不受市场信号的制约;(4)在所有制结构上,追求“一大二公”,实行“穷过渡”。

以上条件下,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怎样生产都是由计划控制的,因此运行特点:

(1)企业对瞬时出现的情况作出如下反应:

①使产量和当前最稀缺的资源相适应;②实行强制替代;③根据可得到的投入皮来决定生产结构。

(2)在追求高经济增长率目标的驱使下,从上到下存在强烈的数量冲动。

(3)由于企业不承担投资决策的责任,这会使投资需求大大超过可供分配的投资资金,引起“投资紧张”。

10什么是代理成本?

如何降低代理成本?

(P65)代理成本是指在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条件下,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一致情况下所产生的费用。

降低代理成本:

(1)通过合同关系约束代理人。

(2)对代理人行为进行密切监督。

(3)通过市场制度的不断健全。

11什么是代理问题?

简述委托代理关系下的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

(P64和P65)代理问题是指代理人除了追求更高的货币收益外,还通过对非货币物品的追求来实现尽可能多的非货币收益。

委托代理关系下的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必须满足两个约束条件:

一个是刺激一致性约束:

是指代理人是合同的接收者,机制所提供的刺激必须能诱使代理人自愿选择根据它们所属类型而设定的合同。

另一个是参与约束:

也称个人理性约束,是对代理人行为提出的一种理性假设,指出代理人接受合同比拒绝合同在经济上更划算,这就保证了代理人参与机制设计的利益动机。

12试述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演变。

(P106)

(1)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30年中,我国基本上走上了一条闭关锁国、自我发展的道路。

(2)1982年,党的十二大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对外开放成为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之一。

(3)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

(4)1992年,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提出了扩大对外开放的三个主要目标和任务。

(1)对外开放的地域要扩大,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

(2)利用外资的领域要拓宽,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继续完善投资环境。

(3)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对外贸易的多元化,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扩大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

(5)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为我国全方位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质量提供了契机。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更好地促进国内发展与改革,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13对外贸易如何影响我国工业化进程?

(P108)对外贸易是突破国内工业化约束的有效手段。

选择外向型发展战略,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外开放来突破工业化的约束。

对外贸易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表现在它配合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或者说,工业化是对外贸易撬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杠杆。

由此,可以界定我国外向型工业化战略的基本内涵就是:

利用开放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趋势,基于劳动成本优势构建我国开放背景下的工业化模式。

基于劳动成本优势这一共同的基础,构建相互关联的外贸战略和工业化模式,这充分发挥了我国的制造业比较优势,使制造业出口得到高速发展,制造业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以及世界范围内制造业的转移趋势使得我国的工业在出口带动下迅速发展。

14简述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及其成因、对策。

(P94)二元经济结构是指以城市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与以农村农业为主的传统部门并存,传统部门比重过大、现代部门发展不足、以及城乡差距十分明显的经济结构。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包括:

(1)农业严重落后于工业和其他产业,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

(2)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扩大。

(3)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4)城乡消费水平悬殊。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成因:

(1)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所引起的生产率水平差异。

(2)传统经济体制造成的城乡分割。

(3)非农产业发展政策扩大了二元差距。

转移渠道,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渠道来看,主要有两种,一是就地转移,进入农村工业;二是转移到城镇就业。

对策:

一是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二是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实现农村就地转移;三是完善农村教育制度,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四是逐步废除两元户籍制度。

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优胜劣汰,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统一为居民户口。

15结合实际,讨论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P95)造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超量存在的原因众多,但最重要的根源还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

维系二元经济结构的诸如“户籍制度”、“住宅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制度性因素,排除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可能性,特别是剥夺了农民在城市定居和就业的权利,农民被禁锢在土地上,农村人口城市化被阻止;中国特色的以重工业发展为核心的工业化道路,鼓励发展的是资本密集型产业,结果工业部门的人均资本拥有量迅速上升,而同量资本吸纳的劳动就业人数越来越少。

这些都是导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超量存在的根源。

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对策包括:

(1)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进程不仅是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转移过程,而且也是劳动力由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移,引发劳动生产率突变和提升的过程。

(2)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3)完善农村教育制度。

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

(4)逐步废除二元户籍制度。

通过市场竞争实现劳动力在城市的优胜劣汰而不是人为设置转移障碍,给予每个人平等的城市准入资格,将“农村人口”和“非农人口”统一为“居民户口”,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自由转移。

16法人资产制度有哪些主要特征?

(P60)法人企业的典型形态是公司制,包括股份制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制公司是法人资产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

特征包括

(1)企业必须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2)出资人承担有限责任。

(3)股票自由让渡是维护法人资产制度的重要条件。

(4)界定经营者与公司之间的关系。

(5)合理有效的所有权约束。

(6)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

(7)必要的外部约束条件。

17试分析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中的诺思悖论。

(P43)诺思悖论是指一个能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有效率产权制度依赖于国家对产权进行有效的界定与保护,但国家在界定与保护产权过程中受交易费用和竞争的双重约束,会对不同的利益集团采取歧视性的政策,从而会容忍低效率产权结构的长期存在和导致经济衰退。

18简述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的特征。

(P42)是由权力中心推进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指在一定的宪法秩序和行为规范下,权力中心提供新的制度安排的能力与意愿是决定制度变迁的主导因素,而这种能力与意愿主要决定于一个社会各既得利益集团的权力结构与力量的对比。

特征:

(1)政府主体是决定制度变迁的主导力量。

(2)政府主体在一个金字塔形的等级架构内自上而下地进行制度创新。

(3)政府主体与微观主体在制度创新中存在利益摩擦。

(4)存在制度创新的进入壁垒。

(5)统一观念,减少实施阻力和交易费用。

19国有产权与市场经济的冲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P55)

(1)所有权主体的非人格化资本行为与要求企业以盈利为目标经营国有资产之间的冲突。

(2)剩余索取权的不可转让性与要求企业产权具有可交易性之间的冲突。

20为什么必须深化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

(P52)原因:

(1)只有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才能为体制模式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必要微观基础。

(2)只有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才能为体制模式的转换创造必要的市场条件。

(3)只有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才能实现宏观控制方式的转轨。

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改变国有企业的低效率状况,就必须通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关系,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

21试论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战略。

(P55~59)根据国有企业提供的产品性质及所处行业的差别,大体可分为竞争性和非竞争性企业,非竞争性国有企业又可分为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和从事基础工业基础实施的垄断性企业两大类。

应根据国有企业提供产品性质和所处行业的差异选择不同类改革战略。

(1)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宜选择国有国营模式。

(2)自然垄断性国有企业宜选择国有国控模式。

(3)大型竞争性国有企业宜进行股份制改造。

(4)竞争性国有中小企业宜完全放开。

22阐述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基本思路。

股份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

1)国有资产的第一层次授权经营,在政资分开的基础上实行政企分开。

2)国有资产的第二层次授权经营,国有股股权分散化3)国有资产的第三层次授权经营,公司产权独立化4)国有资产的第四层次授权经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高级化。

23比较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差异。

市场化过程或过度问题是指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变过程,从资源配置方式角度看,实际上是从登记规则向产权规则转变,其核心是资源配置全由政府转变为企业和个人。

激进式改革(如苏联、东欧国家)试图通过紧缩货币、放开价格、全面推进自由化和私有化,在短时期内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其特点有:

(1)在政治上实行民主化,即多党制。

(2)在经济利上全盘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

(3)在经济政策上选择休克疗法。

渐进式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也不是对原来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一场全新的革命,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其特点

(1)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市场取向改革;

(2)增量改革,即在不率先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边际上推进市场取向改革;(3)先试点后推广即先在局部范围内取得改革的经验,然后再在全局范围内推广改革经验。

24我国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主要阶段?

(P33)第一阶段:

1978年至1983年,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理论界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应通过放权让利,把计划建立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

第二阶段:

1984年至1987年,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下论断:

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不可逾越的阶段;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具有统一性;计划与市场板块式结合。

第三阶段:

1987年至1992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应有机结合。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

第四阶段,1992年以后,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邓小平在1992年春的南方谈话中,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重要论断。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十五大进一步确认: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党的十六大重申: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5阐述技术创新与经济结构演进之间的关系。

1)技术创新不仅能促进经济增长,使人均产出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且导致生产方法机械化和自动化的进步以及经济结构演进。

(2)发明一般被定义为关于新的或改进的产品、工艺或系统的设想、框图或模型,不包含对可用性的实证检验和样例分析,一般由发明家完成。

创新是一种新的产品工艺方法或系统在经济中的最初引用,是发明成果转向商业应用,由企业家完成。

一项技术发明能否通过企业家转化为创新,取决于技术发明是否具有商业价值,即创新的报酬是否大于零3)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具有密切的关系,竞争程度、企业规模和垄断力量是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

从推动技术创新的力量来看可分为两类,一是垄断前景推动的技术创新,即因与其技术创新能获得超额垄断利润而采取的创新措施;二是竞争前景技术创新,即因担心目前产品可能在竞争对手模仿或创新的条件下丧失李瑞而采取的技术创新。

(4)技术创新最后阶段时创新的扩散或传播。

通过潜在得应用者总体创新扩散,对于一国总体经济实力及人均gdp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

同时国际技术创新扩散更应重视。

(5)新技术得以运用,必须具有以下条件:

未来的创新者必须意识到技术创新的可能性;必须确信创新成果优于旧技术;必须愿意承担与创新有关的风险;必须能够在适当的时间和地方取得所需要的物资。

26简述渐进式改革的特点,并阐述渐进式改革在我国取得成功的原因。

(P35和P40)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是指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强调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

特征1)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2)增量改革,即在基本不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经济的增量部分率先引入市场机制3)先试点,后推广。

成功的原因1)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在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按劳分配为主的条件下采取多种分配方式,从而既坚定不移的推进市场化进程,又使社会主义制度适应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2)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来判断改革的成效。

(3)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4)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适时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27分析我国的渐进式改革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P48)问题1)政治企业家行为规范的模糊化导致腐败现象日趋严重2)地方政府官员对GDP的盲目追求导致对资源、环境、社会等问题的忽视,导致地方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

(3)地方与地方之间竞争的加剧导致地方封锁,产生了所谓诸侯经济现象4先试点后推广改革方式导致获得试点权的企业或地方因能持续地获得垄断性租金而获得优先发展的机会,相反,其他企业或地方则发展能力相对不足,这是导致不同阶层不同地区收入水平差距不断扩大主要原因之一。

改革方向:

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特别是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为进一步的市场化进程创造更好的条件。

28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含义。

(P105)从广义上讲,经济全球化代表着经济活动从国内向全球范围扩张的过程以及随之而出现的种种经济、社会、政治、生活等诸多方面的改变过程。

因此,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是经济活动的全球扩张、融合的过程,是各国经济活动从国内走向全球,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社会化的过程。

商品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人员流是不同国家或地区间实现经济互动的四个基本途径。

首先,要实现产业的跨国转移,商品、资金、技术和人员的跨国流动缺一不可;其次,随着产业转移的实现,商品、资金、技术等的跨国流动又会得到进一步加强。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间的经济互动是以产业转移为纽带而发生。

产业转移是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在国际范围内的延伸,因此其根源在国内外部因素起着强化作用。

29为什么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依赖于制度创新?

(P85)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经济增长从依靠生产要素数量扩张转向通过提高投入生产要素使用效率来实现,即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标志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评价和度量的,而技术进步又主要依赖于制度创新。

体制因素之所以可推动或阻碍经济增长、制约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因为体制的变化具有既改变收入分配,又改变经济中资源使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

体制的这种功能又与体制可影响人类的选择行为有关。

(1)体制实际上为每一个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人设置了一整套正式的、非正式的行为规则,这就为每一个追求最大化利益的行为人规定了约束条件,约束条件变化,影响行为人选择行为,体制创新通过改变交易规则为经济增长创造新的条件。

(2)体制创新可通过塑造出新的激励或动力机制,激发行为人参与交易活动和进行技术创新的动机,推动经济增长。

(3)当行为伦理道德规范有助于克服经济活动的机会主义行为或搭便车行为是,就能以较低的代价换取较快的经济增长。

(4)体制因素还影响信息和资源的可获得性。

30简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不同含义。

(P82)经济增长:

是指更多的产出,它通常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来表示。

经济发展:

它既包括更多的产出,同时也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如经济结构的变化、一个社会的平等化状况、就业状况、教育水平等。

31简述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与具体目标。

(P118)

(1)基本目标:

①效率、增长、稳定。

一般来说,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是效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就成为人们获得最大利益的手段。

经济增长的原始推动一般是资本积累,它会引起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的变化。

因此,保持经济的“稳定”就成为一个社会的客观要求,政府需要通过刺激、诱导生产活动而使就业、收入和物价得以稳定。

②经济福利。

效率和增长这样的基本目标最终要服务于经济福利的实现,经济福利按照所谓的人类生存的基本构成要素,可以区分为最低的生存需要和超过基本需要的精神、文化需要。

③分配公正。

国民收入一般采取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种形式。

初次分配所遵循的是按劳动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追求的是效率目标;再分配是一种以保障基本生活条件为目的的平等分配。

政府较好的选择是把以上两种分配原则结合起来,兼顾公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