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古诗词三首五年级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78331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6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古诗词三首五年级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5古诗词三首五年级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5古诗词三首五年级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5古诗词三首五年级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5古诗词三首五年级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古诗词三首五年级下.docx

《5古诗词三首五年级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古诗词三首五年级下.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古诗词三首五年级下.docx

5古诗词三首五年级下

5古诗词三首

一、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

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

默写《牧童》,能表达诗词的意思。

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情趣。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感悟诗中童年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三、学时

2学时

四、知识链接

吕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于唐德宗贞元十二载丙子年(796年)农历四月十四生于永乐县招贤里(今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著名道教仙人,八仙之一,全真派北五祖之一、全真道祖师,钟、吕内丹派和三教合流思想代表人物。

课前独学

独学任务

1.我能把古诗词读正确、读流利,勾画不懂的生字词。

2.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独学方法:

3.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独学检测

1.我能把《牧童》背诵给同学们听。

2.把下列字、诗句的意思写在横线上。

铺:

___________横野:

___________棹:

___________怪生:

____________

张伞:

_________遮头:

______

3.我能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相媚好()翁媪()亡赖(

4.独学一问:

课中导学

第一学时

一、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

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

二、教师导入

三、独学展示

1.读一读:

我能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词。

2.写一写:

学习生字、新词。

3.秀一秀:

我能背诵古诗词。

4.批一批:

小组结对子互批独学检测。

四、探究合作

1.再读古诗,读准字音,争取做到声情并茂。

2.用心读古诗,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3.根据独学,小组讨论古诗词的意思(教师点拨)。

第二学时

一、学习目标

1.能表达诗词的意思,默写《牧童》。

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情趣。

二、探究交流

1.品读古诗,交流、领悟诗意,教师适当点拨。

2.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看到了哪些有趣的画面,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1)学习《牧童》。

A.“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你感受到了什么?

B.“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说说诗句的意思和感受,然后感情朗读。

(2)学习《舟过安仁》

A.“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读了这两句,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B.“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学习《清平乐.村居》

从“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画面?

3.再读古诗词,体会三首古诗词表达的意境。

三、自我检测

1.把下列字、诗句的意思写在横线上。

铺:

___________横野:

___________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棹:

_____怪生:

______张伞:

______遮头:

______使风:

______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田园景物,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美和()之趣。

四、学习收获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的收获是

五、小结延伸

六、学文图解

牧笛声声

牧童安然恬静自由自在

困来即眠

收篙停棹

舟过安仁聪明童稚

张伞使风

茅屋溪上青草

清平乐.村居幸福、快乐

锄豆织鸡笼剥莲蓬

教后一得:

 

6冬阳•童年•骆驼队

一、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9个认识的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能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3.我还能背诵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能从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

学习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两段。

三、学时

2学时

 

四、知识链接

骆驼哺乳纲,骆驼科。

反刍家畜。

头小,颈长,体大,毛褐色。

眼为重睑,鼻孔能开闭,四肢细长,二趾,有厚皮,适于在沙漠行走。

尾细长,尾端有丛毛。

背有一或两个驼峰,内蓄脂肪;胃分三室,第一胃附生20—30个水脬,作贮水用,故善耐饥渴。

性温驯而执拗,食粗草及灌木。

能负重远行,号称“沙漠之舟”。

寿命约30年。

课前独学

独学任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弄清课文主要内容。

2.我通过阅读,知道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独学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zhānmàojǔjuémiánǎoshāmòjìmò

()()()()()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用牙齿磨碎食物();

(2)见识少,没经验();(3)声音清楚悦耳()

3.独学一问:

课中导学

第一学时

一、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9个认识的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能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

二、教师导入

三、独学展示

1.读一读:

毡、卸、咀嚼、袍。

2.写一写:

寂寞、棉袄、毡帽、沙漠、傻事。

3.秀一秀:

我能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

()()()

4.批一批:

小组结对子互批独展示。

四、探究合作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小组内读读课文,互相评一评谁读得好。

3.讨论交流自己不懂的词语或句子。

4.小组内读课文,讨论课文讲了。

5.作者对骆驼怎么样?

把体现作者喜爱骆驼的句子勾画下来。

五、教师小结

(小结作者描写骆驼的样子,引导学生从哪些句子中看出作者喜爱骆驼)

第二学时

一、学习目标

1.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2.我还能背诵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

二、探究交流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用横线画出作者童年时对骆驼喜爱的句子。

2.把我向爸爸妈妈提问的句子勾画下来,和大家讨论一下,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从老师的话中我体会到了。

4.从“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

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使我深深地体会到

5.熟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先小组内背诵,然后展示给大家。

三、自我检测

1.背诵自己喜欢的片段。

方法:

小组检查,老师抽查。

2.再读课文,思考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片段完成练习。

课文通过回忆我四个童年生活中的片段,展现了我()、()、()、()的性格特点,表现了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四、小结延伸

《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初版1960年。

全书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可视作她的代表作。

导演吴贻弓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也获得了巨大成功,还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等多项大奖,感动了一代人。

五、学文图解

学骆驼咀嚼

冬阳•童年•骆驼队想象驼铃的用处

想替骆驼剪毛

追问骆驼去处

教后一得:

7*祖父的园子

一、学习目标

1.我会认读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我能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情景,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体会作者从哪些情景表现“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学习难点:

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的表达方法。

三、学时

1学时

四、知识链接

走近作者:

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

1935年在上海出版成名作《生死场》时,开始用萧红作笔名。

l940年发表了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在萧红不到10年的创作生涯中,为祖国文学宝库留下了近百万字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课前独学

独学任务

1.大声地朗读课文,给课文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不认识的词语。

2.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3.小组解释不太理解的词语,争取弄清词语大意。

独学检测

1.我能看拼音,写词语

màzhàkěnshùyīngtáobàngkémáodūdū

()()()()()

2.课文讲了事。

3.独学一问:

课中导学

一、教师导入

二、独学展示

1.读一读:

蚂蚱、樱桃、蚌壳。

2.写一写:

嗡、倭、瓢。

3.秀一秀:

我能照样子写词语:

明晃晃

马马虎虎

4.批一批:

小组结对子互批独学检测。

三、探究合作

1.小组内读读课文,互相评一评谁读得好。

2.个人读课文展示,其他同学评价。

3.静心读课文,找出“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生活的情景的语句。

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体会童年生活的情趣。

4.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有感情地朗读后面三段话,通过适当的语气把“我”的快乐心情读出来。

四、自我检测

1.我在祖父的园子里可以:

1、观赏小昆虫。

2、跟随外祖父栽花,拔草,种菜,铲地。

3、误把()当谷穗留下不铲除。

4、摘吃黄瓜,追逐蜻蜓,捉玩()。

5、用瓢舀水往天空扬。

6、沐浴阳光,感受花、鸟、果、虫的自由。

7、用()遮脸睡觉。

这样的生活让我感受到童年生活是()、()的。

2.小练笔

祖父的园子如此美丽,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你的童年生活中一定也有让你快乐的秘密基地,请你用一段话来描写一下你的快乐园地吧!

 

五、学习收获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认为童年是

六、小结延伸

七、学文图解

花园的美景:

明晃晃胖乎乎蓝幽幽

祖父的园子栽、拔、铲、摘自由快乐

有趣的活动追、捉、浇

教后一得:

8童年的发现

二、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读本课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等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能理解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1.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

2.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

学习难点: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学时

2学时

四、知识链接

哥白尼:

在古代,人们由于眼界狭小,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有限的,太阳、月亮和众星都围绕地球运行。

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根据30年的天文观察和推算,认为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在每时每刻地环绕太阳运转。

但那时欧洲的封建教会不支持这样的观点,不然就会遭到教会审判异端教徒的法庭的迫害。

所以,哥白尼直到临死前,才把“太阳中心说”的著作发表。

课前独学

独学任务

1.自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勾画生字新词,自学生字词语。

2.小组内讨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我通过阅读,知道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独学检测

1.我能看拼音、写词语

pēitāihuòhuànshuāngbìtiānfùfángài

()()()()()

qǐzhǐchīmíjiǎojìnnǎozhī

()()()

2.我能理解下列词语

情不自禁:

随心所欲:

一本正经:

3.独学一问:

课中导学

第一学时

一、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读本课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等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师导入

三、独学展示

1.读一读:

胚、祸患、臂、赋、淘、妨、岂、痴、绞、汁、厘。

2.写一写:

胚胎、祸患、天赋、妨碍、幸亏、随心所欲、绞尽脑汁。

3.秀一秀:

我能理解下列成语的意思。

一本正经:

翻来覆去:

随心所欲:

4.批一批:

小组结对子互批独展示。

四、合作探究交流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

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然后仔细读读这几句话,理解句子意思,并带上自己的理解转述这几句话。

3.联系整段话,反复朗读,体会当“我”发现这个规律时,是怎样的心情。

4.静心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5.把课文中我不理解的成语勾画下来,在小组内讨论。

五、教师小结

第二学时

一、学习目标

我能理解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二、探究交流

1.“我”的发现有趣吗?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2.从“我”的发现和发现过程,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找出相关的句子来理解,并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3.用心地读课文,找一找作者是怎样发现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的,从中你体会到作者的哪些好品质。

三、自我检测

1.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互相联系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写“我”的发现起始于()。

第二个阶段是老师给我们解释了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

第三阶段写“我”对“人究竟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的大胆猜想,也就是“我”童年的发现。

2.费奥多罗夫是一个()、()、()的孩子。

四、联系生活,总结交流X|k|B|1.c|O|m

1.从“我”的童年发现中,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

2.你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自己的发现?

说出来和大家交流交流。

五、拓展延伸

谈谈在你的生活、学习中有过什么发现?

 

六、学文图解

 

童年的发现

提出问题得到证实

反复思考大胆想象

教后一得:

9*儿童诗两首

三、学习目标

1.我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墨画”等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3.我能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X|k|B|1.c|O|m

学习难点:

比较两首儿童诗表达方式上的区别,领悟儿童诗的写法。

三、学时

1学时

四、知识链接

张顺(?

—1272)南宋民兵将领,农民出身,绰号“矮张”。

水寨八员头领第三位。

有一身好水功,人称“浪里白条”。

宋江被发配江州,李逵为找下酒鱼大闹渔牙,放跑了渔户的鱼,没料到渔牙的主人张顺赶来,和李逵打了起来,陆地上张顺打不过黑旋风,就到水里打。

李逵不知张顺是水中英雄,被“浪里白条”用水灌了个饱。

幸亏戴宗制止,才救了李逵一条性命。

课前独学

独学任务

1.借助工具书或问他人把字词读准确。

2.小组讨论不理解的词语,争取联系上下文弄清大意。

独学检测

1.写出你所记忆的生字词。

2.独学一问:

 

课中导学

一、教师导入

二、独学展示

1.读一读:

脚丫、汲取、荡漾、梳妆。

2.填一填:

一()花苞一()柳树一()阳光一()帐篷。

3.秀一秀:

我能把诗歌美美地读给大家听。

4.批一批:

小组结对子互批独学检测。

四、探究合作

1.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并想一想,孩子的愿望是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那么多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神往?

说说理由。

4.诵读最神往的愿望,品读这一节诗句,想象画面。

5.想象“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愿望?

五、欣赏诗歌,领悟写法

1.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这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交流自己的发现:

3.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六、自我检测

1.《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

想把()安在桃树枝上,想把()接在柳树根上,想把()装在风筝上,想()种在土地上,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2.《童年的水墨画》描绘了()、()、()三幅画面,展现了童年生活的一个个快乐场面。

七、小结延伸

童年,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请大家课外多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或者仿照课文写法,记录下自己童年的精彩片段,与大家分享。

 

八、学文图解

悠出歌唱

长成棚

我想望蓝天追求、向往

变成花草

街头阅读

童年的水墨画溪边钓鱼童年生活的快乐

江上戏水

教后一得:

 

口语交际·习作二

一、学习目标

1.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学会倾听、交流、互动。

2.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

3.指导学生具体有序地写出童年有趣的事情,表达真情实感。

4.围绕是否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是否表达了童年生活的有趣,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学习重点难点

1.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

2.看图记叙一件事的作文要根据图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三、学时

4学时

课前独学

独学任务:

1.回顾本单元课文,在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作上批注,多读一读。

2.想想自己的童年,又有什么值得回味的趣事呢?

独学方法:

1.回顾课文,整理感悟。

2.回忆童年,打开思路。

独学检测:

1.回顾本单元课文,说一说《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等课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场景。

2.填一填。

回首童年,每次想到(事),我都忍不住发笑。

记得那是在(时间),发生在

(地点)。

我和

(人物)一起去。

现在想来真是啊!

课中导学

第一学时:

学习目标:

1.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

2.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学会倾听、交流、互动。

学习过程:

一、教师导入

播放歌曲《童年》“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

同学们,还记得《童年》这首歌吧!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那许许多多的童年往事,会不时地在我们的眼前浮现。

你看,那会飞的梦,那冬阳下的骆驼队,那一声声“精彩”和“糟糕”……让我们也把自己童年生活中那些难以忘怀的事说出来,和同学一起分享。

二、独学展示

1.学习小组交流:

回顾本单元课文,说一说《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等课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场景。

2.班级交流:

回首童年,每次想到(事),我都忍不住发笑。

记得那是在(时间),发生在(地点)。

我和(人物)一起去。

现在想来真是啊!

三、合作、交流、探究

(一)打开记忆,回忆童年

1.我们的童年生活也有很多有趣、天真、可爱的故事,静静地回忆一下,在学习小组内相互说一说自己最难忘的事情。

(教师点拨:

要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

2.在小组内评选出最难忘的童年故事。

(二)课堂交流,分享童年

1.各个学习小组轮流在班内交流最难忘的童年故事,组内其他的同学说说推荐的理由。

2.师生共同评议说得是否清楚、具体,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三)修改提高,难忘童年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修改,力争把童年故事说得更清楚、更具体。

2.尝试把学习小组内各个同学的童年故事连起来,变成一个有趣的童年历程。

3.班内交流。

4.教师小结。

第二——四学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写作表达童年生活的美好。

2.看图记叙一件事的作文要根据图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学习过程:

一、教师导入,进入习作

在我们的记忆中,童年是无忧无虑的,它充满了欢声笑语。

那些发生在童年的趣事,有的让人忍俊不禁,有的让人哭笑不得,有的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回忆童年里让人难忘的往事,并拿起手中的笔,把那最有趣的写下来吧!

二、自主阅读,学习方法

(一)思路指导:

开头: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

中间:

事情的经过—事情的发展和高潮

童年趣事﹛(动作、心理、外貌、语言等描写手法)

结尾:

事情的结果—故事带来的意义、启发

(二)技法放送

要写好本次的看图作文,必须掌握以下几点:

1.观察仔细,把握画面。

首先,写看图作文之前要仔细观察课本中的图画,从整体上把握画面提供给我们的信息:

图画由三部分组成——小守门员、替补守门员、观众。

守门员是整个画面的核心,然后是替补守门员、观众。

其次,看清背景。

图画中的背景显然是一处废弃的空地,从空地上的书包和边上的观众来看,比赛是在放学后举行的。

2.大胆合理,展开想象。

我们可以通过小守门员的表情,看到比赛的激烈程度,想象此时对方的队员正向这一方进攻着。

我们还可以根据画面中特殊的观众——大个子叔叔,联想到他可能是孩子们的老师,是他组织了这一场足球赛;可以从各个观众目光关注的角度联想他们可能是比赛双方不同的拉拉队。

3.故事完整,详略得当。

在写作时,要把事件、地点,以及观众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加以适当描述,要把故事写完整,把比赛的经过写清楚。

描写比赛的场面时,要以人物活动为主,同时也要有环境描写,使人物活动和环境融为一体。

安排材料时,激烈的比赛场面和几个同学在比赛中的具体表现要详写,比赛的结果可以略写。

看看如何写童年趣事:

1.明确中心,精心选材。

童年生活中经历过很多事情,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有趣的,我们在选材时,要围绕“欢乐、有趣”这个中心来写,要在作文中写出童心、童性、童趣。

它可以是童年时的探索、发现,也可以是童年时快乐的游戏,也可以是童年时的蠢事、傻事。

2.叙事清楚,表露真情。

童年的趣事,应该要有天真的味道,要让人感受到其中的趣味,就必须把事情的经过叙述清楚,描写具体,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甚至心理活动都写出来,让事情引人入胜,这样才能收到让读者身临其境的效果。

在习作中,我们要记叙真实的故事,流露真情实感,做到不造假、不矫情,用轻松的笔调把你的快乐“传染”给读者。

(三)阅读后,我对这样的方法很喜欢(在文中做上批注),用上它一定会为我的文章增色哦!

三、范文赏评,习得精华

童年趣事

有人说,童年是一条金色的小船,装满了玩具,装满了糖果,也装满了欢乐;还有人说,童年是一串晶莹的风铃,风儿一吹,就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

我要说,童年是一篮记忆的鲜花,许多难忘的事情,便是一片片永不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