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docx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
高中数学必修二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棱柱
定义:
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
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表示:
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柱或用对角线的端点字母,如五棱柱
ABCDEA'B'C'D'E'
几何特征:
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
2、棱锥
定义:
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
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
棱锥等
表示:
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锥PA'B'C'D'E'
几何特征:
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
3、棱台
定义:
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分类:
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态、四棱台、五棱台等
表示:
用各顶点字母,如四棱台ABCD—A'B'C'D'
几何特征:
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②侧面是梯形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
4、圆柱
定义:
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
①底面是全等的圆;②母线与轴平行;③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④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
5、圆锥
定义:
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
①底面是一个圆;②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6、圆台
定义:
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几何特征:
①上下底面是两个圆;②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
球体
定义:
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
①球的截面是圆;②球面上任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面(侧面、上底面、下底面)、棱、顶点、轴
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
中心投影:
把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
平行投影:
在一束平行光照射下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
2、三视图
正视图:
从前往后
侧视图:
从左往右
俯视图:
从上往下
画三视图的原则:
长对齐、高对齐、宽相等
3、直观图:
斜二测画法
斜二测画法的步骤:
(1).平行于坐标轴的线依然平行于坐标轴;
(2).平行于y轴的线长度变半,平行于x,z轴的线长度不变;
(3).画法要写好。
用斜二测画法画出长方体的步骤:
(1)画轴
(2)画底面(3)画侧棱(4)成图
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1)几何体的表面积为几何体各个面的面积的和。
(2)特殊几何体表面积公式(c为底面周长,h为高,h'为斜高,l为母线)
S
ch
S圆柱侧
2
rh
S正棱锥侧面积
1ch'
S圆锥侧面积rl
直棱柱侧面积
1(c1
2
S正棱台侧面积
c2)h'
S圆台侧面积
(r
R)l
2
r2
rlRlR2
S圆柱表2
rr
l
S圆锥表
rr
l
S圆台表
(3)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
r2h
1Sh
1
2h
V柱
Sh
V圆柱Sh
V锥
V圆锥
r
1(S'
3
1
3
V台
1(S'
S'SS)h
V圆台
S'SS)h
(r2
rRR2)h
3
3
4
3
R
3
R2
(4)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V球=3
;S球面=4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平面:
公理1: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
此平面内。
公理2:
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3:
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只有一条过改点的公共直线
线线关系:
1空间的两条直线有如下三种关系:
相交直线:
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共面直线
平行直线:
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异面直线:
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公理4: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符号表示为:
设a、b、c是三条直线
a∥b=>a∥c
c∥b
强调:
公理4实质上是说平行具有传递性,在平面、空间这个性质都适用。
公理4作用:
判断空间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线面位置关系
(1)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
(2)直线与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3)直线在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
指出:
直线与平面相交或平行的情况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可用aα来表示
aαa∩α=Aa∥α
4、面面关系
平行——没有公共点;α∥β
相交——有一条公共直线。
α∩β=b
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1、线面平行判定
定理:
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符号表示:
作用:
直线与平面的判定定理
2、面面平行
定理:
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作用:
证面面平行
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1、线面垂直
定理: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作用:
证线面垂直
线面角:
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
※在解题时,注意挖掘题设中两个主要信息:
(1)斜线上一点到面的垂线;
(2)过斜线上的一点或过斜线的平面与已知面垂直,由面面垂直性质易得垂线。
2、面面垂直
(1)定理:
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作用:
证面面垂直
(2)二面角:
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3)二面角的平面角:
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顶点,在两个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二面角的平面角。
(4)直二面角:
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直二面角。
两相交平面如果所组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
反过来,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
(5)求二面角的方法
定义法:
在棱上选择有关点,过这个点分别在两个面内作垂直于棱的射线得到平面角
垂面法:
已知二面角内一点到两个面的垂线时,过两垂线作平面两个面的交线所成的角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3、垂直关系的性质定理
①线面垂直性质定理:
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②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他们的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3.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1)直线的倾斜角
定义:
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
特别
地,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
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2)直线的斜率
①定义:
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
直线的斜率常用k表示。
即ktan。
斜率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
当0,90时,k0;当90,180时,k0;当90时,
k不存在。
ky2y1(x1x2)
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x2x1
注意:
(1)当x1x2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
为90°;
(2)k与P1、P2的顺序无关;(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
(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
3.2直线的方程
①点斜式:
yy1k(xx1)直线斜率k,且过点x1,y1
注意:
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k=0,直线的方程是y=y1。
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1,所以它的方程是x=x1。
②斜截式:
ykxb,直线斜率为k,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b
③两点式:
④截矩式:
y
y1
x
x1
y2
y1
x2
x1(x1
x2,y1y2)直线两点x1,y1,x2,y2
x
y
1
a
b
其中直线l与x轴交于点(a,0),与y轴交于点(0,b),即l与x轴、y轴的截距
分别为a,b。
⑤一般式:
AxByC
0(A,B不全为0)
注意:
○1各式的适用范围
○2特殊的方程如:
平行于x轴的直线:
y
b(b为常数);
平行于y轴的直线:
xa(a为常数);
(5)直线系方程:
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质的直线
(一)平行直线系
平行于已知直线A0xB0y
C00(A0,B0
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
系:
A0x
B0yC0(C为常数)
(二)过定点的直线系
(ⅰ)斜率为k的直线系:
y
y0
kxx0
,直线过定点x0,y0;
(ⅱ)过两条直线l1:
A1xB1y
C1
0,l2:
A2xB2yC2
0的交点的直
线系方程为
A1xB1yC1
A2xB2yC2
0(为参数),其中直线l2
不在直线系
中。
(6)两直线平行与垂直
当l1:
yk1x
b1,l2:
yk2x
b2时,
l1//l2k1
k2,b1b2;l1l2
k1k2
1
注意:
利用斜率判断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时,要注意斜率的存在与否。
3.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1、两条直线的交点
l1:
A1xB1yC1
0l2:
A2xB2yC2
0相交
A1x
B1yC1
0
交点坐标即方程组
A2x
B2yC2
0
的一组解。
方程组无解
l1//l2
;
方程组有无数解
l1与l2重合
2、两点间距离公式:
设
A(x1,y1),(Bx2
y2)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点,
则|AB|
(x2x1)2
(y2
y1)2
3、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一点
Px0,y0
到直线l1:
AxBy
C0的距离
Ax0
By0C
d
B2
A2
4、两平行直线距离公式
在任一直线上任取一点,再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进行求解。
第四章圆与方程
4.1圆的方程
1、圆的定义:
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圆,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圆的半径。
2、圆的方程
(1)标准方程
(2)一般方程
x
a2
y
b2
r2
,圆心a,b,半径为r;
x2
y2
Dx
Ey
F
0
D
E
当D2
E2
4F
0时,方程表示圆,此时圆心为
,半径为
2
2
r
1
D2
E2
4F
2
当D2
E2
4F
0时,表示一个点;
当D2
E2
4F
0时,方程不
表示任何图形。
(3)求圆方程的方法:
一般都采用待定系数法:
先设后求。
确定一个圆需要三个独立条
件,若利用圆的标准方程,
需求出a,b,r;若利用一般方程,需要求出D,E,F;
另外要注意多利用圆的几何性质:
如弦的中垂线必经过原点,以此来确定圆心的位置。
4.2直线、圆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相离,相切,相交三种情况,基本上由下列两种方法判断:
(1)设直线l:
AxByC
0
2
2
2
,圆心Ca,b到l
,圆C:
xa
ybr
AaBbC
d
的距离为A2B2
drl与C相交
,则有drl与C相离;drl与C相切;
(2)设直线l:
AxBy
C0,圆C:
xa2
y
b2
r2
,先将方程联立消
元,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之后,令其中的判别式为
,则有
0l与C相离
;
0l与C相切
;
0
l与C相交
2
注:
如果圆心的位置在原点,可使用公式
xx0
yy0
r去解直线与圆相
切的问题,其中x0,y0
表示切点坐标,r表示半径。
(3)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
①圆x2+y2=r2,圆上一点为(x0,y0),则过此点的切线方程为
xx0yy0r2
②圆(x-a)2+(y-b)2=r2,圆上一点为(x0,y0),则过此点的切线方程为
(x0-a)(x-a)+(y0-b)(y-b)=r2
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
设圆C1:
xa12yb12r2,C2:
xa22yb22R2
两圆的位置关系常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
当dRr时两圆外离,此时有公切线四条;
当dRr时两圆外切,连心线过切点,有外公切线两条,内公切线一条;
当R
r
dRr时两圆相交,连心线垂直平分公共弦,有两条外公切
线;
r时,两圆内切,连心线经过切点,只有一条公切线;
当d
R
当d
R
r时,两圆内含;
当d0时,为同心圆。
4.3空间直角坐标系
(1)定义:
如图,OBCDD,A,B,C,是单位正方体.以A为原点,
分别以OD,OA,,OB的方向为正方向,建立三条数轴
x轴.y轴.z轴。
这时建立了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1)O叫做坐标原点
2)x轴,y轴,z轴叫做坐标轴.
3)过每两个坐标轴的平面叫做坐标面。
(2)右手表示法:
令右手大拇指、食指和中指相互垂直时,可能形成的位置。
大拇指指向为x轴正方向,食指指向为y轴正向,中指指向则为z轴正向,这样也可以决定三轴间的相位置。
(3)任意点坐标表示:
空间一点M的坐标可以用有序实数组(x,y,z)来表示,有序实数组(x,y,z)叫做点M在此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记作M(x,y,z)(x叫做点M的横坐标,y叫做点M的纵坐标,z叫做点M的竖坐标)
(4)空间两点距离坐标公式:
d(x2x1)2(y2y1)2(z2z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