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京市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70389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3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北京市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最新北京市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最新北京市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最新北京市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最新北京市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北京市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最新北京市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北京市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北京市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最新北京市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

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纪元前后,世界有两个中心:

罗马帝国与秦汉帝国。

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东征到兴都库什山(在今阿富汗境内),在那里建立了“极远的亚历山大城”。

此后的希腊化时代,从地中海到伊朗高原,以亚历山大亚里(在埃及的尼罗河口)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相对一体化的世界,一个世纪以后,在东方,秦始皇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华夏九州也建成了一个政治文化一体化的世界。

在这两个世界中间,横亘看从小兴安岭到喜马拉雅山脉的一系列隆起的大山,像一道由雪峰和高山组成的天然屏障,只有一些险隘的山口,维持着两个世界间微弱的交通。

中华国由秦入汉后,开始向西北扩张,一直扩张到中亚。

于是,两个世界中心——长安和罗马,借助丝绸之路开始了频繁的交流沟通。

此后就是漫长的20个世纪。

罗马帝国分裂之后,再也没能在旧址上重建,而中华帝国则由秦汉、隋唐、宋元,一直到明清,其间虽有阶段性的分裂动乱,但广土众民、天下一统、思想一贯,则是现实中的常态。

从张骞出使西域到马戛尔尼出使中国,这20个世纪是“世界走向中国”的时代。

②如果说秦汉帝国只是当时世界的两个中心之一,那么后来的盛世大唐则是当时世界的中心。

罗马帝国衰败以后,再也没有复原,而秦汉帝国的遗产被完整地继承下来。

经过近四个世纪的战乱之后,隋唐重新统一了中华,在秦汉帝国的版图上重建了一个胡汉混血的世界帝国。

长安再次成为世界之都。

于是,四邻番邦归附贡献,万里商贾远来贸易;波斯的流亡贵族、大食的商人教士、日本的留学生、东非或爪哇的“昆仑奴”和睦居住在同一座都市里;吐蕃的马匹,阿拉伯的鸵鸟,天竺的孔雀,波斯的铜器,爪哇的犀牛,高丽的贡纸,井然陈列在同一处市面上;佛教徒、道教徒、景教徒、摩尼教徒、拜火教徒与前来避难的伊斯兰教徒在毗邻的寺庙里相安礼拜。

作为帝国之都的长安,有世界胸怀与气象。

③大唐中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

其文治武功的影响,西到印度,东及朝鲜、日本。

西北的大山被翻越,征战、和亲、贡纳,贸易将大唐文明远播到吐蕃与波斯。

中华文化在东亚传播,由中国而朝鲜、日本,由越南而南洋诸岛,华夏文化圈到唐代基本形成。

公元第一个千年,整个东亚东南亚都经历了一个“华夏化”的过程,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一个超越国家与民族、战争与敌意的“华夏文化圈”。

礼制天下、世界大同的儒家思想,为这个文化圈奠定了共同的价值基础。

汉字为这个文化共同体提供了语言基础,建立在儒学科举、唐朝律令、汉传佛教基础上的共同的政教制度,为这个文明创立了统一的制度体系。

此阶段中华文化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创立了一个代代表着当时最先进文化的“华夏文化圈”。

(摘编自彭艳华《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光明日报》2017年07月08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纪元前后罗马帝国与秦汉帝国先后分别成为世界的中心,二者之间只有微弱的联系。

B.从秦汉到明清,中国始终保持着华夏一体化世界,保持了广土众民,天下一统状态。

C.盛唐成为世界中心后,长安是世界之都,聚集了世界各地的商人、物产及所有宗教。

D.公元后第一个千年,中国创立了华夏文化圈,是此阶段中华文化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对比了秦汉帝国和罗马帝国崛起的方式及过程,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

B.第一段按照时间顺序。

阐述了世界文明中心的产生、发展与兴衰的过程,思路清晰。

C.第二段论证“大唐是世界的中心”这一观点,运用了大量具体的实例,增强了说服力。

D.文章的写作思路遵循时代发展的脉络,符合了历史规律,使论述具有强大的逻辑力量。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种文化只有不断融合、吸收别国文化,才能不断强大,才能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B.儒家思想的价值基础,汉字语言基础及科举等政教制度,使大唐成为当时的世界中心。

C.世界文化中心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有产生与衰亡的过程,只有不断发展才能长久保持。

D.中华文化有过令人自豪的繁荣时期,为世界做出过重要贡献,我们要增强文化自信。

【答案】1.D2.A3.B

【解析】

1.试题分析:

A项,“只有微弱联系”只是初期;B顶,“始终保持着华夏一体化世界”错;C项,“所有宗教”错。

2.试题分析:

“对比……崛起方式及过程”锚错,文章并没有对两种文明进行对比。

点睛:

论述类文文章的结构较为简单,围绕一个概念展开,所以考核结构难度不会太大,这样为命题提供了较好的条件,考核时把文章的思路和文章的内容结合在一起综合考核,有时是思路出现错误,有时是文章的内容出现错误,但以文章的思路出现错误为主,主要是各段之间的关系和一段内各句之间的关系。

答题时首先明确文章的基本结构。

一般情况论述类文章的结构都是总分总的结构,行文主要是并列式或层进式,这样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基本都要明确观点。

段内各句的关系一般为递进、转折、因果、释说、并列等,注意找到文章的关键的关联词语进行辨析。

此题选项A没有两种思路的对比。

3.试题分析:

原文是说“儒家思想的价值基础、汉字语言基础及科举等政教制度”不是大唐成为世界中心的原因,只是“为这个文明创立了统一的制度体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不速之客

梁晓声

(1)几天前,我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是我1985年在新疆认识的一位青年石油工人。

吃过饭,他吞吞吐吐地请求:

梁教师,我想住在你家……只住一宿,明天一早就走……

(2)当时已是晚上九点半了。

我爽快地说:

当然可以,好不容易见上一面,你住下,在北京玩几天吧!

(3)他笑了摇头:

那可不行。

只有半个月假。

在沧州住三五天,还想回家见我母亲呢。

(4)我奇怪地问:

那么你到沧州去,并不是……

(5)他又摇了摇头:

您忘了我家在大庆?

到沧州农村去,是探望我奶奶。

我父亲在天津站上车找我。

我们一起去沧州……

(6)我不但奇怪,而且糊涂了。

在我记忆中,他奶奶早已去世了。

(7)他见我困惑,于是娓娓道来:

梁老师,您是知道的,我们石油人中,有不少“父子兵”。

别人以为,父子可以天天在一起似的。

其实不尽然。

有时调令一下,一走就是几千里,一别就是七八年!

(8)他问我:

您还记得我们队上的小侯么?

我说:

记得,那个下了班就抱着吉它弹起来没完,外号叫“观赏猴”的小伙子,对不对?

他说:

对。

就是他。

人们都说我俩长的像双胞胎。

但去年他死了……我不禁一怔,不知道小侯为什么死,更不知和到沧州去探望一位“奶奶”之间有什么联系。

(9)他吸了两口烟,说:

小侯是在大风暴中,为了保护十几万美金进口的器材而死的,他用外衣保护好器材,自己却被沙暴埋住了。

人们从一米多深的沙丘下把他扒出来,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了一封信,是他父亲写给他的。

他父亲是一胜利油田的一位老工人,父子俩九年没见面了。

父亲在信上说,因公要路过兰州,父亲在信上说,因公要路过兰州,希望可以在兰州站见上一面。

火车在兰州停车二十分钟,是可以叙叙父子情的。

队友们—一传看了那封信,都哭了。

大家都觉得,还是暂不告诉他父亲真相好。

自然而然的,大家将目光集中到了我身上。

(10)我也明白了大家的意思,于是我就去找队里的领导,请求批准我冒充小侯一次。

领导当即就批准了,还方方面面地嘱咐了我一通,怕我和小侯的父亲见面之后露出破绽,最后交给我小侯遗物中的他父亲的一张照片。

(11)在车站,他望着我,我望着他。

过了好一阵儿,他问我:

儿子,是你么?

我说:

爸,是我啊!

(12)我和那人就拥抱在一起。

我忍不住哭了,仿仿佛我们真的九年没见过面了。

他也落泪了。

(13)后来我们就找了个僻静的地方,蹲下,互相望着,都不停地吸着烟。

聊了一会儿之后。

“父亲”似乎起了疑心,从兜里摸出“我”的照片,也就是小侯的照片,低头看看照片又看看我,犹豫好一阵儿,终于单刀直入的问:

小伙子,别演戏了。

说吧,你为什么冒充我儿子?

(14)我无奈,只有老实交待。

听完我的话,他将一只手拍在我肩上,说:

儿子,不,对不起,我现在已经不该叫你儿子了。

既然你老实交待了,那么我也老实交待吧。

我也不是小侯的父亲。

小侯的父亲死在工作岗位上了。

和你一样,我也是被大家推选出来,经领导批准,专为了完成这一项任务的……

(15)我们彼此再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互相望着,都默默流泪。

(16)列车即将启动,我们不得不都站起。

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彼此约定要常往“家”里写信。

(17)小侯有一个双目失明的奶奶,和他的伯父婶子们住在沧州乡下。

一周前,我收到了老孟,也就是当年“冒充”小侯父亲那个人写给我的信。

信上说,小侯八十三岁双目失明的老奶奶,既想儿子,又想孙子,想得整天磨磨叨叨的。

老孟在信中跟我商量,无论怎样,也应该了却老人家的心愿,使她在归天之前,和儿子、孙子,团圆上几天。

我想,这一路上,能节省几元线,就节省几元钱吧!

(18)唉。

这些石油人哪!

怎么是这么奇特的人啊!

(19)我流下了泪,默默从冰箱里取出了朋友送给我的几盒蜂王浆,递给他,诚挚地说:

把我这点儿心意,也给老人家带去吧!

一九八九年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他”,但作者并没有给“他”一个具体的名字,颇具匠心,强调了主人公的平凡,凸显了“他”所代表的普遍意义。

B.去见小侯父亲之前领导交给“他”小侯父亲照片的细节,看似闲笔,其实它是情节发展的关键,否则,“他”和父亲无法见面。

C.文中多次使用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或用来表现石油工人高尚的精神境界,或用来表达“我”对石油工人的敬仰之情。

D.作品完成于20世纪80年代,通过两个石油工人冒充父子关系的故事,赞扬了石油工人特有的奉献精神和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

5.小说以“不速之客”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说明。

6.小说在情节设置上有什么特点?

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4.C5.①在情节设计上,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②在刻画人物形象上,“不速之客”略带贬义,而文中的“他”厚道热情、乐于助人,这样使读者形成理解上的反差,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影响。

6.1)情节特点:

①出乎意料:

小侯是假的,父亲也是假的;他们都发现对方的假之后,还愿意再假下去。

②符合情理,小侯父子为国家建设献出生命。

感到了“他”和老孟,再加上中国人对亲情的传统认识,所以“他”和老孟愿意完成这个特殊的任务。

(2)艺术效果:

这样的情节安排表现出平凡的石油工人伟大的家国情怀。

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主旨更明确。

【解析】

4.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C项,“多次使用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说法有误,只有最后“我”拿出蜂王浆的言行才从侧面表现出“我”对石油工人的敬仰之情。

5.试题分析: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和文章的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

小说故事内容主要是“不速之客”讲述的,在结构上,“不速之客”是整个事件的串联着,故事又围绕“不速之客”展开。

从人物形象的表现角度看,“不速之客”代表着普通的石油工人,从主旨角度看,两个石油工人冒充父子关系的故事,展现了石油工人特有的奉献精神和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

从制造悬念和吸引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不速之客”这个标题非常具有吸引了,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6.试题分析:

文章在情节的设置上具有戏剧性,跌宕起伏。

在故事中,巧妙设置了“父子”均是冒充者来相会的情节。

本已是冒充牺牲的小猴去车站见久别的父亲,却万万没想到“父亲”也是别人冒充来的。

这样的情节出人意料,但细想起来又在情理之中,这样安排非常有利于小说主题的表现。

同时,这样的情节又极富戏剧性,波澜起伏,具有感染力。

点睛:

小说的构思或材料的组织主要从叙事方式的选用、叙事的人称的选用,文章的线索,结尾的方式,伏笔、照应的运用,情节设置的波澜,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等角度进行性分析,答题时注意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此题主要从前后文的关系的角度分析。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①移动支付,也称之为手机支付,是指交易双方为了某种货物或者服务,使用移动终端设备为栽体,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的商业交易。

要实现移动支付,除了一部能联网的移动终端以外,还需借助移动运营商提供网络服务、银行提供线上支付服务,然后借助移动支付平台,商户给买家提供一定的商品或服务。

②移动支付常见的使用方法有短信支付、扫码支付、指纹支付等。

短信支付是手机支付的最早应用,将用户手机SIM卡与用户本人的银行卡账号建立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用户通过发送短信的方式在系统短信指令的引导下完成交易支付请求,操作简单,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易。

扫码支付是一种基于账户体系搭起来的新一代无线支付方案。

在该支付方案下,商家可把账号、商品价格等交易信息汇编成一个二维码,并印刷在各种报纸、杂志、广告、图书等载体上发布。

用户通过手机客户端扫拍二维码,便可实现与商家支付宝账户的支付结算。

指纹支付即指纹消费,是采用目前已成熟的指纹系统进行消费认证,即顾客使用指纹注册成为指紋消费折扣联盟平台会员,通过指纹识别即可完成消费支付。

(摘编自《2016移动电子支付调查报告》)

材料二:

(一)2015年中国消费者支付渠道

【注】每一个被调查者都可选择多种支付渠道。

(二)2015年中国消费者支付渠道选择倾向

(材料来源于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分析)

材料三:

①从2015年末微信、支付宝的红包大战,到杭州5000辆公交车移动支付全覆盖、成都地铁全线启动移动支付,再到成为2017年高考作文关键词……移动支付这一全新的支付手段正以燎原之势,悄然改变着中国民众的生产和生活。

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80后”“90后”是移动支付的绝对主力,但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开始尝试手机购物。

而更年轻的一代,也正在加入试水。

③西南财经大金融与支付研究所所长帅青红认为,大部分欧美国家经历现金时代、票据时代、银行卡时代后才能进入少量现金时代。

而中国得益于智能手机、4G网络在三四线城市及农村的广泛覆盖,让中国实现“弯道超车”,直接从现金时代进入到少量现金时代。

④四川广元电信渠道客户经理翁俊介绍,2013年智能手机开始大幅降价,成为顾客首选,如今店内便宜的智能手机只需400元便能买到,原来的老年机客户群体也因为需要移动支付,而更多地选择购买智能机。

⑤与此同时,考虑到不是所有家长都愿意让孩子使用手机,深圳一网络公司还研发了可以移动支付的儿童手环。

目前该手环正在长沙试运营,儿童可通过手环消费,家长也可以通过手环发放零花钱。

⑥此外,第三方支付平台为抢占移动支付市场份额推出的各种优惠活动,进一步加速了移动支付在中国的普及。

微信在每天三个不同时间段发放500万份移动支付鼓励金,支付宝将其推出的付款奖励金形容为“无现金生活的小惊喜”,中国银联也推出了“62狂欢优惠节”来抢占阵地。

⑦四川省居民消费研究会理事王裕国指出,移动支付拓展了互联网进入居民生活的深度和广度,目前中国移动支付的发展已领跑全球,国家还需要制定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来防范相关金融风险,更好地迎接这场变革。

(摘编自《移动支付成燎原之势——老中少跑步进人“无现金生活》,2017年6月29日中国新闻网)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在常见的移动支付方式中,短信支付因其操作简单方便,因而备受用户欢迎;指纹支付由于采用了成熟的指纹系统,其支付环境最为安全。

B.根据材料二可知,2015年在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可穿戴智能设备支付、刷卡支付和现金支付中,前两者已成为中国消费者最常使用的支付方式。

C.在消费者支付渠道选择倾向方面,2015年中国有超过60%的消费者选择移动支付,选择互联网支付的仅有32%,由此可见,人们更倾向于移动支付。

D.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近年来,我国手机支付已经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民众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着影响。

E.帅青红认为,中国与大多数欧美国家相比,之所以能够直接从现金时代进入少量现金时代,实现“弯道超车”,原因在于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9.怎样才能有效促进移动支付又快又好地发展?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7.C8.BC

9.①电信部门及商家应进一步促进智能手机降价、普及,更大范围扩大4G网络的覆盖面。

②企业应根据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研发新的移动支付产品,比如可以移动支付的儿童手环等。

③第三方支付平台应积极推出各种优惠活动,加速移动支付在中国的普及,比如微信的移动支付鼓励金等。

④国家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防范移动支付中可能存在的金融风险,更好地为移动支付保驾护航。

【解析】

7.试题分析:

C该项缺少扫码支付的关键环节,即用户通过手机客户端扫拍二维码。

8.试题分析:

A.“备受用户欢迎”说法无依据,“其支付环境最为安全”主观臆断。

D.“已经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夸大其词,由材料三可知应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

E.原文是说“得益于智能手机、4G网络在三四线城市及农村的广泛覆盖,让中国实现‘弯道超车’,直接从现金时代进入到少量现金时代”,选项缺少“智能手机”,这一影响要素。

9.试题分析:

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

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

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

答题时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贾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人。

天宝中,举明经,补临清尉。

河东节度使王思礼署为度支判官。

累进汾州刺史,治凡七年,政有异绩。

召授鸿胪卿,兼左右威远营使。

俄为山南西道节度使。

梁崇义反东道,耽进屯谷城,取均州。

建中三年,徙东道。

德宗在梁,耽使司马樊泽奏事。

泽还,耽大置酒会诸将。

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大将张献甫曰:

“天子播越①,而行军以公命问行在,乃规旄钺,利公土地,可谓事人不忠矣。

军中不平,请为公杀之。

”耽曰:

“是何谓邪?

朝廷有命,即为帅矣。

吾今趋觐,得以君俱。

”乃行,军中遂安。

②俄为东都留守。

故事,居守不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

迁义成节度使。

淄青李纳虽削伪号,而阴蓄奸谋,冀有以逞。

其兵数千自行营还,道出滑,或谓馆于外,耽曰:

“与我邻道,奈何疑之,使暴于野?

”命馆城中,宴庑下,纳士皆心服。

耽每畋,从数百骑,往往入纳境,纳大喜,然畏其德,不敢谋。

③贞元九年,以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俄封魏国公。

常以方镇帅缺,当自天子命之,若谋之军中,则下有背向,人固不安。

帝然之,不用也。

顺宗立,进检校司空、左仆射。

时王叔文等干政,耽病之,屡移疾乞骸骨,不许。

卒,年七十六,赠太傅,谥曰元靖。

④耽嗜观书,老益勤,尤悉地理。

四方之人与使夷狄者见之,必从询索风俗,故天下地土区产、山川夷岨,必究知之。

⑤其器恢然,盖长者也,不喜臧否人物。

为相十三年,虽安危大事亡所发明,而检身厉行,自其所长。

每归第,对宾客无少倦,家人近习,不见其喜愠。

世谓淳德有常者。

【注】播越:

流亡,逃亡。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九十一》)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B.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C.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D.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

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贞元,年号。

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C.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

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委婉说法。

D.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耽胸怀宽广,维护大局。

张献甫对樊泽取代贾耽为帅之事上心存不服。

贾耽反而对张献甫好言相劝,将其带走,使军中安定。

B.贾耽诚心待人,处事有度。

当李纳士兵路过滑州时,贾耽摒弃疑虑,在城中安排住宿并宴请了他们。

李纳的士兵对他很信服。

C.贾耽建言治军,颇有见地。

他建议应当由天子任命军队的将领,不应在军队将士中选拔。

皇上虽然认为有道理,但没有采纳。

D.贾耽嗜爱读书,尤悉地理。

贾耽在年老之后,更加勤勉读书;四面八方甚至出使外族的人,都拜见贾耽,向他请教地理知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子播越,而行军以公命问行在,乃规旄钺,利公土地,可谓事人不忠矣。

(2)耽每畋,从数百骑,往往入纳境,纳大喜,然畏其德,不敢谋。

【答案】10.D11.D12.D

13.

(1)天子流亡,樊泽是以您的命令去拜访天子的,如今樊泽却谋划您的军权,在您的地盘谋取利益,可以说是对人不忠心。

(2)贾耽每次打猎,只让几百人跟随自己,经常进入李纳的领地,李纳大喜,然而敬畏贾耽的德行,不敢有其他的图谋。

【解析】

10.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先通读语段,把握大概内容,辨别表达方式,这个语段主要是叙述贾耽淡然面对樊泽取代自己为帅之事,断句应先易后难。

本语段主要根据意思来断句,“急诏至”的意思是紧急诏书来到,是一个完整意思,不可分割;“以泽代耽”的意思是让樊泽代替贾耽,结构对应,且含有人名,不可分割;“见代”中“见”的意思相当于“我”,所以不能与“吾”划分在一起,据此排除ABC三项。

11.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D项说朝廷给平民谥号错,朝廷是不会给平民封谥号。

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

12.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归纳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

D项“向他请教地理知识。

”错,不是别人来向他请教,而是他向别人请教,从原文第4段可以推断出。

点睛:

归纳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

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对原文中关键细节的理解。

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对:

如此题选项D对应的句子是“四方之人与使夷狄者见之,必从询索风俗”,可见是他向别人请教,而非选项所说的别人来向他请教。

13.试题分析:

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做到字字落实,一一对应。

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句通顺。

主要关键信息的翻译理解:

(1)行在:

指天子所在的地方,这里指天子,规:

谋划,利:

谋取利益。

(2)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