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选择阅读习题必修下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26034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选择阅读习题必修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选择阅读习题必修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选择阅读习题必修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选择阅读习题必修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选择阅读习题必修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选择阅读习题必修下册.docx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选择阅读习题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谏太宗十思疏》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选择阅读习题必修下册.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选择阅读习题必修下册.docx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选择阅读习题必修下册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必修下册】

班级:

姓名:

题型:

【文言现象:

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选择题】【课外阅读】

一、文言现象积累:

1、重点字解释:

1.臣闻求木之长者:

树木

2.臣闻求木之长者:

长得高

3.必固其根本:

使……稳固

4.必固其根本:

树根

5.欲流之远者:

流得远

6.必浚其泉源:

疏通,深挖

7.必浚其泉源:

水的源头

8.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稳固,扎实

9.臣虽在下愚:

最愚昧无知的人

10.人君当神器之重:

主持,掌握

11.居域中之大:

重要地位

12.塞源而欲流长也:

13.承天景命:

14.善始者实繁:

15.克终者盖寡:

能够

16.克终者盖寡:

大概

17.克终者盖寡:

18.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深切的

19.则纵情以傲物:

看不起别人

20.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路人

21.虽董之以严刑:

监督

22.振之以威怒:

通“震”,威吓

23.诚能见可欲:

如果,果真

24.将有作:

打算,计划

25.将有作:

兴建宫殿

26.则思谦冲以自牧:

27.则思谦冲以自牧:

动词,约束,修养

28.惧满溢:

指骄傲自满,听不进别人意见

29.则思江海下百川:

名词作动词,居于……之下

30.乐盘游:

以……为乐

31.则思慎始而敬终:

谨慎

32.虑壅蔽:

指耳目被堵塞、蒙蔽

33.惧谗邪:

形容词作名词,爱说坏话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

34.则思正身以黜恶:

使……端正

35.则思正身以黜恶:

排斥

36.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不恰当地奖赏

37.宏兹九德:

38.宏兹九德:

弘扬,扩大

39.简能而任之:

选拔

2、一词多义

善:

①择善而从之:

好的人或事,名词

②善始者实繁:

做得好,动词

则:

①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就,连词

②则智者尽其谋:

那么,连词

虽:

①臣虽下愚,知其不可:

虽然,连词

②虽董之以严刑:

即使,连词

长: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

长得高,动词

②塞源而欲流长也:

流得远,动词

下:

①则思江海下百川:

居于……下,动词

②必竭诚以待下:

下面的群臣,名词

诚:

①诚能见可欲:

如果,果真,连词

②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诚心,诚意,名词

以:

①纵情以傲物:

连词“而”,表并列

②戒奢以俭:

连词“而”,表并列

③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表转折,连词

④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表修饰,连词

⑤虽董之以严刑:

用,介词

⑥振之以威怒:

用,介词

⑦则思知足以自戒:

来,连词

⑧则思知止以安人:

来,连词

⑨则思谦冲以自牧:

来,连词

能:

①诚能见可欲:

能够,副词

②简能而任之:

有能力的人,名词

3、分析加点字的用法并解释

①振之以威怒:

通假字,通“震”,威吓

②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形容词用作名词,有才能的人;好的意见

③居安思危:

形容词用作名词,安定的环境

④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使动用法,使……安宁

⑤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通假字,通“勿”,不要

⑥则思正身以黜恶:

使动用法,使……端正

⑦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动词用作名词,指兴建宫室之类的事情

⑧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形容词用作名词,重权;重要地位

⑨则思正身以黜恶:

形容词用作名词,邪恶小人

⑩慎谗邪:

形容词用作名词,爱说坏话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

⑪宏兹九德:

使动用法,使……发扬光大

⑫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形容词用作动词,看不起

⑬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动词用作名词,想要的东西

⑭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使动用法,使……稳固,扎实

4、判断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①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宾语前置,戒自,警戒自己

②而况于明哲乎:

省略句,省宾语“君王”

③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宾语前置,牧自,意译为“对自己加强道德修养”。

牧,养

④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省略句,省主语“水”;省“君王”

⑤则思三驱以为度:

宾语前置,以三驱,以打猎三次作为限度

⑥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省略句,省主语“君王”

⑦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介词结构后置,以严刑督责他们,用威严恐吓他们

⑧戒奢以俭:

介词结构后置,用节约来消除奢侈

⑨诚能见可欲:

省略句,省主语“君王”

⑩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省略句,省主语“君王”;省宾语“视听”

二、重点句子翻译:

1、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翻译:

竭尽诚意,就能使吴和越这样敌对的国家结成一体;傲慢地对待人,就会使骨肉亲属成为陌路之人。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翻译:

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是只是民众的力量;(他们就象水一样)能负载船只也能够颠覆船只,这是应该深切警惕的事。

3、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翻译:

害怕会骄傲自满,就要想到像江海那样居于百川之下。

4、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翻译:

全面地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发扬光大这九种德行,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而采纳它。

5、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翻译:

智慧的人就会施展他们的全部才谋,勇敢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人就会奉献他们的忠心

6、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翻译:

难道是夺取天下容易而守住天下就困难吗?

7、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翻译:

在深深的忧患中一定会竭尽诚意对待臣民;成功以后,就放纵自己情感来傲慢地对待别人。

8、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翻译:

安乐时想到危难,戒除奢侈而行节俭

三、理解性默写:

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境界是:

1、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2、作者肯定人民力量的句子是: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3、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4、“十思”的内容: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5、君王按“十思”去做,会有怎样的结果:

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6、作者认为得天下的君王为何易失天下: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四、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之长(zhǎng)者浚(jùn)其泉源

B.虑雍(yōng)蔽正身黜(chù)恶

C.克终者盖(gài)寡董(dǒng)之以严刑

D.垂拱(gǒng)而治仁者播(bō)其惠

【解析】A。

A木之长者“长”应读cháng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强聒(ɡuā)  卤莽(mǎnɡ) 见恕(shù) 辟邪(pì)

B.拒谏(qiān)汹汹(xiōnɡ)盘庚(ɡēnɡ)膏泽(ɡāo)

C.不恤(xù)怨谤(bànɡ)利弊(bì)会晤(wù)

D.胥怨(xù)儒生(rú)挑衅(xìn)怨诽(fěi)

【解析】C。

A强聒(guō);辟(bì)邪;B拒谏(jiàn);D胥(xù)怨。

3、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浚其泉源(jùn)B.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yōng)

C.则思正身以黜恶(chù)D.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buō)

【解析】D。

D应为bō

4、下列四组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项王日:

“沛公安在?

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C.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D.得不厚而望国之治劳心者治人,劳人者治于人

【解析】B。

A安定/哪里;B都解释为“讲信用”;C要求/寻求;D治理好/整编。

5、下列四组实词含义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臣闻求木之长者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且夫我尝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B.善始者实繁春华秋实叶徒相似,其实不同

C.振之以威怒振长策而御宇内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D.塞源而欲流长也流水不腐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解析】B。

A分别是“听说”“懂得(引申义)““见识”;B分别是“实在”“结果实”“果实”;C分别是“震慑”“举起”“举起”;D分别是“水流”“流动的““水流”。

6、下列四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在殷优,必竭诚以待下

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则思知止以安人

C.德不厚而思国之安塞源而欲流长也

D.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勇者竭其力

【解析】C。

A那个,这个/句首发语,表示议论;B表示转折/表示目的的连词;C都是表示转折的连词;D表句中停顿/……的人。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B.凡昔元首,承天景命

C.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D.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解析】A。

B元首,今比喻引申为一个国家最高领导。

C根本,今做副词,或名词,表示基础的东西、重要的东西。

D骨肉,今义是“骨头和肉”,但今天也有“亲骨肉”之说,乃是其比喻引申。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保无疆之休(休闲)B、虽董之以严刑(督责)

C、则思谦冲以自牧(约束)D、役聪明之耳目(劳损)

【解析】A。

A美,这里指政权的平和美好。

9、下列四组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项王曰:

“沛公安在?

”      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C.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D.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解析】B。

A安定;哪里;B都是“有信用的、可信的;C就;那;D稳固;牢固。

10、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加强自身修养

B.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狩猎时网开一面以示有度

C.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

选拔有才能的人

D.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

老百姓

【解析】D。

D“百司”指官职。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无以怒而滥刑B.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C.恩所加,则思无因以谬赏D.将有作,则思知止有安人

山峦为晴雪所洗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解析】A。

A项都作“因为”解释,B项第一个表疑问语气,第二个表反问语气;C项第一个是所字结构,第二个和为连用表被动;D项第一个为“于是”,第二个为“就是”。

12、下列四组句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项王曰:

“沛公安在?

”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C.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D.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不求闻达于诸侯今治水军八十万众

【解析】B。

B项都作“讲信用”;A项是“安定”与“哪里”;C项是“要求”与“寻求”;D项是“治理好”与“整编”。

1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加强自身修养

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忠诚的人

C.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

选拔有才能的人

D.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

老百姓

【解析】D。

D应为百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