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陈会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33857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陈会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陈会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陈会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陈会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陈会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陈会苹.docx

《五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陈会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陈会苹.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陈会苹.docx

五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陈会苹

唐官屯镇小学数学“学与教”设计方案

课题

众数

主备人

陈会苹

课型

新课

授课时间

总第节数

1、知识目标:

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2、能力目标: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统计技能,增强学生的统计意识。

3、情感目标: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紧密相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重点

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难点

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

关键

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

课前准备

课件

流程

内容与过程

设计意图

我的修改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两则“招聘启示”。

招聘启示

(一)

因公司扩大规模,现需招聘若干名员工,员工月平均工资2000元,有意者于2013年11月18日到我处面试。

阳光公司人事处

2013年11月18日

招聘启示

(二)

因公司扩大规模,现需招聘若干名员工。

保证多数员工月工资不低于1500元,有意者请于2013年11月18日到我处面试。

星云公司人事处

2013年11月18日

2.学生针对“招聘启示”,第一次帮王叔叔选择公司。

师:

一位王叔叔看了这两则招聘启示后,感到挺为难的,他不知道自己该选择哪一家公司,你们能帮帮王叔叔吗?

学生自由发言。

师:

同学们的意见不统一,究竟哪一家公司的工资要高一些呢,现在还不能确定。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两家公司的员工工资表。

(出示两家公司的工资表)。

 

创设这个情境,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从而也引出对新课的探究。

自主探究精讲点拨

1、出示两家公司的工资表。

阳光公司员工月工资表:

经理副经理员工A员工B员工C员工D

6000元5000元1600元1400元1300元1250元

员工E员工F员工G员工H员工I

1200元1150元1100元1000元900元

星云公司员工工资表:

经理副经理员工A员工B员工C员工D

4500元3500元1700元1650元1600元1550元

员工E员工F员工G员工H员工I

1500元1500元1500元1500元1500元

师:

请同学们看一看,再想一想,王叔叔到底选择哪一家好呢?

(学生再次自由发言,此时意见统一,选星云公司)

2、观察星云公司员工工资这组数据,理解众数意义及作用。

师:

现在我们来看看星云公司的这组数据,请同学们观察仔细,这组数据有什么特点?

(1500元出现的最多)

师:

同学们,1500在这组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最多,你们能不能像平均数、中位数那样给它取一个数学名字?

(学生自由发言)

师:

同学们有自己的想法,真不错!

想知道数学家给它取的名字吗?

师:

在这组数据中,1500出现的次数最多,我们就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众数的知识。

(板书课题:

众数)

师:

根据你们的理解,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众数?

(学生自由说,师归纳板书: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师:

同学们,1500是这组数据的众数,那能不能用1500代表这家公司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呢?

师:

(小结)众数也可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并且众数在生活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3、依据情境,理解众数

师:

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学校将举行一场集体舞比赛。

(2)准备选10名同学组队参加这次比赛(出示下题)。

(2)班选10名同学组队参加集体舞比赛,下面是20名候选队员的身高情况(单位:

米)

1.321.331.441.451.46

1.461.471.471.481.48

1.481.501.511.521.52

1.521.521.521.521.52

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参赛队员的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学生先小组讨论,再汇报交流。

师:

根据选择跳集体舞队员的要求,我们在选择队员时是依据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还是众数来选择呢?

生先展开争论,再形成一致观点。

师:

(小结)集体舞一般要求队员身高差不多,所以以众数1.52为标准选出来的队员身高会很均称,组成的舞蹈队形也会很整齐很美观!

4、1分钟跳绳比赛。

师出示练习题:

学校举行1分钟跳绳比赛,五

(1)班、五

(2)班、五(3)班6名参赛选手的成绩如下:

(1):

120105150150186150()

(2):

108183183196216216()

五(3):

126157169198224215()

巧妙的利用王叔叔应聘这一现实情境,先后组织学生展开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在两次对比选择应聘的活动中,学生足以感受到了认识众数的必要性;在观察星云公司员工工资这组数据的特点和给众数命名的活动中,学生足以认识和理解了众数的数学意义;在对“能不能用1500代表这家公司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的问题探讨的过程中,第一次让学生体会到了众数的统计意义。

这一环节的教学,可谓一箭多雕,学生收获多多。

 

体会众数的特点——在一组数据中,如果个别数据有很大的变动,且某个数据出现的次数最多,此时用该数据(即众数)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就比较合适。

这样的教学,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众数统计意义的认识,也为在具体情境中区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奠定了基础。

自主探究精讲点拨

请求出这三组数据的众数。

生先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

师:

在找三组数据的众数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

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借助1分钟跳绳的现实的有意义的情境,让学生在自主的观察、找寻、分析、归纳的活动中主动获取了结论。

巩固强化实践拓展

1、完成教材第123页“做一做”。

2、练习二十四的第1题。

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灵活运用众数,充分体会到了众数在生活中另一层面的运用。

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全班同学交流收获。

2、教师对本节课同学们的表现进行评价。

让学生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梳理,反思,进一步提升。

作业设计

练习二十四的第2、3、4、5题。

板书设计

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特点:

反应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学与教反思

唐官屯镇小学数学“学与教”设计方案

课题

复式折线统计图

主备人

陈会苹

课型

新课

授课时间

总第节数

1、知识目标: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使学生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作简单的分析;进一步渗透统计思想,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知道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操作和实践的能力。

3、情感目标: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根据统计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重点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复式统计图中图例的作用,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难点

认识单、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区别,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关键

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课前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仪。

流程

内容与过程

设计意图

我的修改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2008年8月那个举世瞩目的体育盛会吗?

在这届奥运会上哪个国家的金牌总数第一?

你知道有几枚?

学生回答,谈感受。

师:

运动员们努力的拼搏给我们国家赢得了51枚金牌。

每个中国人都感到无比自豪!

师: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近6届奥运会,中国队和韩国队获金牌数的情况。

(出示书第9-14届奥运会中国和韩国获金牌数量统计表)

师:

观察统计表,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师:

同学们都能从统计表中得到一些信息。

那如果我想看出两个国家各届金牌数的增减变化趋势时,可以用什么统计方法?

生:

折线统计图。

师:

为什么?

生:

因为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表示数量的多少及增减变化的情况。

师:

看来大家都同意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老师也同意。

现在听清老师的要求:

同桌两人分工一下,左边的绘制中国金牌数量折线统计图,右边的绘制美国金牌数量折线统计图。

(生开始画。

)看谁画的又快又好!

师:

画完了,认真检查,看你的统计图是否缺了什么?

出示空白的统计图。

师:

那谁能简单说说怎样绘制折线统计图?

生:

描点,写数,连线。

(板书)

师:

展示个别的或对照课件,看你们画的单式折线统计图是否完整。

(标题别忘了)

(3)师:

现在呀,请同桌两人比较一下哪届奥运会两国金牌数量相差最大?

生比较。

说怎么比的。

让其他生感知不方便。

师:

那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学生讨论交流:

可以把两个统计图合并成一个。

师:

对。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内容------复式折线统计图。

(板书课题)

 

2008年奥运会是学生很熟悉的生活场景,因此,教师运用中国和韩国的金牌数作为载体,并且是几个数据,学生无论是在数据呈现,还是制成单式的折线统计图和复式的折线统计图后,都是比较容易看出来的,所以学生很感兴趣,这样就更容易发现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在设计中利用旧知识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的传授,利用学生在比较过程中产生的思维冲突,引出对新知的探究。

自主探究精讲点拨

1、画复式折线统计图

师:

那你是怎么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

师:

把两个统计图合并成一个。

那接下来该怎么办?

生:

画另外一条折线。

(1)师:

好,刚才每人已经画了一个国家的金牌数量统计图,现在请把另一个国家的金牌数量也画上去。

会吗?

看谁画的最快!

生画,师巡视,了解学生出现的问题。

(2)展示生的作品。

你对他的作品有什么建议?

有什么看法?

先挑生没有画图例,用的同种颜色,同种线段的作品。

让生发现说出问题。

再挑生画对了的。

进行对比。

有问题的纠正。

师:

拿着你们画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和老师出示的单式折线统计图,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生:

复式折线统计图有图例,更方便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3)师:

像这样对几个项目的数量进行统计的折线统计图,我们把它叫做复式折线统计图。

它方便把两个事物的数量和变化情况进行比较。

2.看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

(1)中国和韩国分别在哪一届奥运会上获得的金牌数量最多?

(2)哪一届奥运会两国金牌数量相差最少?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根据这种发展趋势,预测下一届奥运会,这两个国家的金牌数会是多少?

(4)总结:

通过比较,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优点?

师生共同总结复式折线统计图优点有:

便于比较数据的多少,反映变化趋势。

(板书)

 

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

巩固强化实践拓展

1、基础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8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自己的建议。

2、提高练习:

完成教材第129页练习二十五的第1——3题。

学生独立计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集体交流。

基本的练习题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点。

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提高练习可以较好的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

教师总结。

引导学生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整理,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培养起反思的习惯。

作业设计

课后请同学们把上个月语文、数学作业中的优秀次数统计下来,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在全班做一个交流评比。

板书设计

复式折线统计图

标点,写数,连线

图例

便于比较数据;反映变化趋势

学与教反思

唐官屯镇小学数学“学与教”设计方案

课题

复式折线统计图

主备人

陈会苹

课型

练习课

授课时间

总第节数

1、知识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识图和用图的能力,感受复式统计图的特点。

2、能力目标:

使学生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3、情感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重点

会用统计图里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

难点

能正确用统计图里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

关键

会画复式折线统计图。

了解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课前准备

课件。

流程

内容与过程

设计意图

我的修改

情境

引入

回顾

再现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谁来说说画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几个步骤?

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指名回答。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复式折线统计图。

(板书课题)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内容。

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练习二十五第4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画图过程。

同桌两人一起订正。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小组内完成问题分析,全班交流。

2、练习二十五第5题。

分组进行讨论,交流。

本练习注重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难度适中,体现层次性,多样性,趣味性等特点。

3、课件出示:

小军对居民楼中8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进行了抽样调查,情况如下表。

住户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8号

数量/个l529l62022161816

(1)计算出8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数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根据他们使用塑料袋数量的情况,对楼中居民(共72户)一个月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作出预测。

4、师:

生活中还有什么需要用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

学生自由叙述。

把课内的探究学习拓展延伸到课外的生活中去,让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价值,体验成功的快乐。

归纳小结

反思提升

1、师: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学生交流。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教学内容掌握情况,以便教师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查漏补缺,尽可能达到高效。

作业设计

完成质量检测上的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复式折线统计图练习课

复式折线统计图:

便于比较数据;反映变化趋势

条形统计图:

便于比较各种数量的多少

学与教反思

唐官屯镇小学数学“学与教”设计方案

课题

找次品

主备人

陈会苹

课型

新课

授课时间

总第节数

1、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这类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能力目标: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兴趣。

重点

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的活动过程。

难点

观察归纳“找次品”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

关键

让学生知道“从多个测品中找一个或重一些或轻一些的次品,把测品尽可能平均分成3份称,需要称的次数最少”。

课前准备

天平、3个螺丝钉(其中一个是次品)

流程

内容与过程

设计意图

我的修改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板书“次品”,问学生:

它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

师:

确实,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产品与合格产品不一样。

有的是外观瑕疵,有的是成分不过关,还有的是产品的质量与正常的不同……

次品虽小,危害却大。

今天咱们就一起去找轻重不合格的次品。

(板书:

找。

开门见山,直奔课题。

为探究新知节省时间。

自主探究精讲点拨

(一)3个零件中找次品。

师:

这里有三个零件,其中有一个是不合格产品即次品,次品重一点,你能帮老师找出来吗?

学生交流。

师总结:

这个方法非常巧,在天平两边各放1个零件,如果天平平衡,说明天平两边一样重,那次品就是剩下的一个;如果不平衡,那沉下去的一端就是次品。

(二)5个零件中找次品。

1、出示5个零件

(1)要保证找出次品,用你的方案需要称几次呢?

(2)把你的想法以简洁的方式记录下来。

从3个测品中找较轻的一个,运用天平原理,知道每次比较都有两种可能,即平衡和不平衡,为思维的严密性提供基础。

从5个测品中找较轻的一个,经历完整的

自主探究精讲点拨

 

2、反馈。

3、总结:

刚才我们通过不同的方案找到了次品。

同时我们也感受到利用天平原理来找次品的时候,要考虑两种情况,一种是平衡另一种是不平衡,也就是说我们的推理要严密。

用这样的方式记录方案比较清楚、简洁。

(三)从9个测品中找次品。

1、呈现9个零件

(1)用怎样的方法保证找出次品?

(2)用最为简洁的方式表示出来。

2、反馈。

3、同桌互相交流推理过程。

4、观察、推理、猜想规律。

(1)同学们观察表格,要保证找到次品,你觉得怎样的分法,称的次数会最少?

(2)我们能不能继续来深入思考,为什么分成3份呢?

(3)同样是分成3份,为什么分成(3、3、3)比分成(4、4、1)少称一次呢?

(4)总结:

看来用天平原理来找次品,我们首先要把次品分成3份,并且要平均的分成3份。

5、巩固、验证、完善规律。

(1)现在有8个零件,把它分成3份的话,可以怎么分。

(2)请选择一种设计方案。

(3)反馈方案。

(4)分析交流。

现在你觉得怎样的分法称的次数会最少?

(5)总结:

在解决找次品问题时,要把物体分成三份,尽量平均分,这样称的次数会最少。

逻辑推理过程,感受策略的多样性。

 

从9个测品中找次品,比较、猜测最佳策略,经历从多样化过渡到优化的思维过程。

 

从8个中找次品,进一步验证和归纳一般方法,了解测品数和需要测的次数之间的关系,初步感受其中的规律。

巩固强化实践拓展

1、27个零件里面找次品,如何找?

小组讨论交流。

2、完成“做一做”题目。

进一步巩固“找次品”问题的最优策略。

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评价。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作业设计

完成练习二十六的第1、2、5题。

板书设计

找次品

(3、5、9个零件中找次品的过程的枝状图)

学与教反思

唐官屯镇小学数学“学与教”设计方案

课题

找次品

主备人

陈会苹

课型

练习课

授课时间

总第节数

1、知识目标:

进一步练习用最优的策略解决生活中“找次品”的问题。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用最优的策略解决生活中“找次品”的问题。

难点

正确的写出有关找次品的题目的枝状图。

关键

用最优的策略解决生活中“找次品”的问题。

课前准备

小黑板、天平。

流程

内容与过程

设计意图

我的修改

情境

引入

回顾

再现

1、复习3个物品中如何找出一个次品。

引起学生的回忆,再现找次品的最优策略。

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一、基本练习

1、如果有12个零件,其中一个是次品,应该怎么分,称的次数最少而且保证能找出次品?

2、有7瓶药片,其中1瓶中少2片,应该怎么分,称的次数最少而且保证能找出次品?

二、巩固练习

1、有15个轮船上的零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用天平称,最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2、现有10个零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称,最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

基本的练习题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点。

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三、深化练习

1、有8个外形相同的乒乓球,其中只有一个重量不标准,请用天平,最多称三次找出上述次乒乓球,并判断它是重于标准球,还是轻于标准球。

2、师傅和徒弟一起做包子。

规定每只包子用的面粉一样重,并且要求10只一笼。

一天师徒共做了5笼包子,其中师傅做了4笼,徒弟做了1笼,但由于徒弟粗心听错了师傅的要求,每只包子都少了10g。

你有什么办法称一次就能知道哪一笼包子是徒弟做的吗?

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提高练习可以较好的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归纳小结

反思提升

师: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促进学生对本课进行反思,进一步提升。

作业设计

完成质量检测上相关的题目。

板书设计

找次品

(分析每道练习题的枝状图)

学与教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