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616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27190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64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616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616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616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616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616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616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docx

《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616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616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616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docx

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616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61~65套

2020年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61

一、选择题:

本卷共7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PAE是蜂胶的主要活性成分,也可由咖啡酸合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咖啡酸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处在同一个平面上

B.可用金属Na检测上述反应是否残留苯乙醇

C.1mol苯乙醇在O2中完全燃烧,需消耗10molO2

D.1molCPAE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molNaOH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于苯环和碳碳双键均是平面型结构,所以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咖啡酸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处在同一个平面上,A正确;

B.CPAE分子中含有酚羟基,也能和金属钠反应,所以不能用金属Na检测上述反应是否残留苯乙醇,B不正确;

C.苯乙醇的分子式为C8H10O,苯乙醇燃烧的方程式为C8H10O+10O2

8CO2+5H2O,C正确;

D.CPAE分子中含有2个酚羟基和1个酯基,所以1molCPAE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molNaOH,D正确;

2.NO2、O2和熔融KNO3可制作燃料电池,其原理如图,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石墨I电极上生成氧化物Y,Y可循环使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在石墨Ⅱ附近发生氧化反应

B.该电池放电时NO3-向石墨Ⅱ电极迁移

C.石墨Ⅰ附近发生的反应:

3NO2+2e-

NO+2NO3-

D.相同条件下,放电过程中消耗的NO2和O2的体积比为4∶1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石墨Ⅱ通入氧气,发生还原反应,为原电池的正极,电极方程式为O2+2N2O5+4e-=4NO3-,A错误;B.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NO3-向石墨Ⅰ电极迁移,B错误;C.石墨I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方程式为NO2+NO3--e-=N2O5,C错误;D.电极方程式分别为NO2+NO3--e-=N2O5、O2+2N2O5+4e-=4NO3-,则放电过程中消耗的NO2和O2的体积比为4:

1,D正确,答案选D。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了燃料电池的有关判断与计算

【名师点晴】该题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由化合价的变化推测电极产物等,侧重于有关原理的应用的考查,明确原电池放热工作原理是解答的关键。

3.某有机物的结构式为

,它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反应有(  )

①加成②水解③酯化④氧化⑤中和⑥消去

A.②③④B.①③⑤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⑥

【答案】C

【解析】

分析:

①含苯环和醛基,能发生加成反应;②不能发生水解;③含羟基和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④含醛基和-CH2OH,能发生氧化反应;④含羧基,能发生中和反应;⑤虽然含醇羟基,但邻碳上没有H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详解:

①含苯环和醛基,能发生加成反应;②不能发生水解;③含羟基和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④含醛基和-CH2OH,能发生氧化反应;④含羧基,能发生中和反应;⑤虽然含醇羟基,但邻碳上没有H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反应有①③④⑤,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类型,熟悉各官能团的性质和能发生的反应是解题的关键。

理解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和消去反应的规律:

“同碳有H可氧化,邻碳有H可消去”。

4.常温下,pH=3的HA溶液V1mL与pH=11的KOH溶液V2mL混合,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V1=V2,则反应后溶液的pH一定等于7

B.若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则V1一定小于V2

C.若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则V1一定大于V2

D.若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液中一定存在c(H+)+c(OH-)=2×10-7mol·L-1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如果二者体积相等,酸是弱酸,酸浓度大于碱,混合溶液呈酸性,pH<7;如果酸是强酸,二者混合溶液呈中性,故A错误;B.如果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如果酸是强酸,则V1一定大于V2,如果酸是弱酸,V1可能大于V2,可能等于V2,故B错误;C.如果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如果酸是强酸,则V1一定大于V2,如果酸是弱酸,V1可能大于V2,可能等于V2,故C错误;D.若混合溶液呈中性,则溶液中c(H+)=c(OH-)=10-7mol•L-1,所以c(H+)+c(OH-)=2×10-7mol•L-1,故D正确;故选D。

考点:

考查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

5.人工肾脏可用电化学方法除去代谢产物中的尿素[CO(NH2)2],原理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B为电源的正极

B.电解结束后,阴极室溶液的pH与电解前相比将升高

C.电子移动的方向是B→右侧惰性电极,左侧惰性电极→A

D.阳极室中发生的反应依次为2Cl﹣﹣2e﹣=Cl2↑、CO(NH2)2+3Cl2+H2O═N2+CO2+6HCl

【答案】A

【解析】根据反应装置可确定为电解池,右边电极H原子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为阴极;左边电极为阳极,阳极室反应为6Cl﹣-6e﹣=3Cl2↑、CO(NH2)2+3Cl2+H2O=N2+CO2+6HCl,阴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电子从负极流向阴极、阳极流向正极;

【详解】A.通过以上分析知,B为电源的负极,A错误;

B.电解过程中,阴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pH增大,所以电解结束后,阴极室溶液的pH与电解前相比将升高,B正确;

C.电子从负极流向阴极、阳极流向正极,所以电子移动的方向是B→右侧惰性电极、左侧惰性电极→A,C正确;

D.通过以上分析知,阳极室中发生的反应依次为2Cl﹣﹣2e﹣=Cl2↑、CO(NH2)2+3Cl2+H2O=N2+CO2+6HCl,D正确;

6.分子式为C5H12的烃,其分子内含3个甲基,该烃的二氯代物的数目为

A.8种B.9种C.10种D.11种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分子为C5H12为戊烷,戊烷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H2-CH2-CH2-CH3、

,烃的二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可以采用定位法,共10种。

考点:

考查烷烃

二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书写知识。

7.下列有关物质与应用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甲醛可以使蛋白质变性,所以福尔马林可作食品的保鲜剂

B.Cl2和SO2都具有漂白性,所以都可以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

C.碳酸氢钠溶液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D.氯化铝是强电解质,可电解其水溶液获得金属铝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甲醛可使蛋白质变性,可以用于浸泡标本,但甲醛有毒,不能作食品的保鲜剂,A错误;

B.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后溶液褪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体现酸性氧化物的性质,B错误;

C.小苏打能够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C正确;

D.电解氯化铝的水溶液得到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铝,制取不到Al,电解熔融氧化铝生成铝,D错误;

答案为C。

【点睛】Cl2和SO2都具有漂白性,但漂白原理不同;二氧化硫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体现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二氧化硫使溴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2020年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62

一、选择题:

本卷共7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炼丹是古人为追求长生而炼制丹药的方术。

晋人葛洪《抱朴子·金丹篇》记载:

“凡草木烧之即烬,而丹砂(硫化汞)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其中未涉及到的反应类型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氧化还原反应D.置换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积变又还成丹砂”是指汞与硫化合生成硫化汞,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选项A不选;

B、"丹砂(硫化汞)烧之成水银”是指硫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硫,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选项B不选;

C、硫化汞的分解反应和汞与硫的化合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C不选;

D、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都与置换反应无关。

选项D选。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NO与1.12LO2混合后气体分子总数为0.1NA

B.常温常压下,7.8gNa2O2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总数为0.3NA

C.标准状况下,1.12L乙烷分子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0.4NA

D.室温下,1L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数目为0.1NA

【答案】B

【解析】

A.2.24LNO中分子数为0.1mol,1.12LO2中分子数为0.05mol,总分子数为0.15mol,故A错误;B.7.8gNa2O2物质的量为0.1mol,其中0.2mol的钠离子和0.1mol的过氧根离子,阴阳离子的总数为0.3mol,故B正确;C.一个乙烷分子中有7个共价键,1.12L乙烷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共价键的总数目为0.35NA,故C正确;D.1LpH=13的NaOH溶液中由NaOH电离出的OH-数目为0.1NA,故D错误;本题选B。

3.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且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W

X

Y

Z

A.单核阴离子的还原性Y强于X

B.W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

C.X、Y、Z最简单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弱的是Y

D.在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与Z位于同一主族

【答案】D

【解析】

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结合位置可知,W、X为第二周期元素,Y、Z为第三周期,设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则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1,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1,则x+x-1+x+x+1=24,解得x=6,则W为N,X为O,Y为S,Z为Cl。

A.同主族从上到下还原性依次增强,所以S2-还原性比O2-强,故A正确;B.N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其最高价含氧酸盐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NH4NO3,故B正确;C.X、Y、Z最简单氢化物为H2O、H2S、HCl,非金属性越强却稳定,所以稳定性最弱的是H2S,故C正确;D.118号元素位于0族,Z是Cl位于第ⅦA族,故D错误;本题选D。

点睛:

通过四种元素的相对位置,假设某一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可以比较简单的得知各原子的序数。

4.实验室验证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并确定其产物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

PdC12溶液遇CO能产生黑色的Pd),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①的仪器还可以制取H2、NH3等气体

B.装置⑤中石灰水变浑浊后,再点燃酒精灯

C.装置②③中分别盛装饱和Na2CO3溶液、浓H2SO4

D.装置⑥中有黑色沉淀,发生的反应是PdC12+CO+H2O=Pd↓+CO2+2HC1

【答案】C

【解析】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反应制备气体,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氧化钙和浓氨水反应制备氨气都可以用装置①,A正确;金属钠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反应,因此实验之前,用二氧化碳气体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当看到装置⑤中石灰水变浑浊后,空气已排净,再点燃酒精灯,B正确;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因此先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氯化氢,(因为碳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再用浓H2SO4吸收水蒸气,C错误;根据题给信息可知,PdC12被CO还原为黑色的Pd,反应PdC12+CO+H2O=Pd↓+CO2+2HC1,D正确;正确选项C。

点睛: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气体,会含有杂质气体氯化氢和水蒸气,要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不能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氯化氢,因为碳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

5.HOCH2CH=CHCOO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下列有关它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碳碳双键

B.1mol该物质只能与1molNaOH反应

C.该物质能发生酯化、缩聚、水解反应

D.分子中所有原子可以处在同一平面上

【答案】B

【解析】有机物含有羧基,具有酸性,可发生酯化反应;含有羟基,可发生取代、氧化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氧化和加聚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羟基和碳碳双键都可被高锰酸钾氧化,因此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碳碳双键,A错误;

B.只有羧基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1mol该物质只能与1molNaOH反应,B正确;

C.不含酯基、卤素原子等,因此不能发生水解反应,C错误;

D.含有饱和碳原子,具有甲烷的结构特征,因此不可能所有的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握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6.某课外小组运用电化学原理合成氨,其装置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b极表面H2和CO均被氧化

B.该电池工作时,H+由b极区迁移至a极区

C.a极的电极反应为N2+6H++6e-=2NH3

D.b极区发生反应CO+H2O=CO2+H2

【答案】D

【解析】A、电池工作时,电极b处CO失电子被氧化生成CO2,H2失电子被氧化生成H+,选项A正确;B、a极N2得到电子被还原生成NH3,作为正极,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H+从a极区移向b极区,选项B正确;C、电极a为正极,N2得到电子被还原生成NH3,电极反应为电极反应为N2+6H++6e-=2NH3,选项C正确;D、电极b为负极,CO和H2失去电子被氧化生成CO2和H+,,电极反应为电极反应为CO+H2O-2e-=CO2+2H+,H2-2e-=2H+,选项D不正确。

答案选D。

7.25℃时,向0.1mol/LNaA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测得混合溶液的pH与

变化关系如图所示p

=-lg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E点溶液中c(Na+)=c(A-)

B.Ka(HA)的数量级为10-4

C.滴加过程中

保持不变

D.F点溶液中c(Na+)>c(A-)>c(HA)>c(OH-)

【答案】A

【解析】A.E点溶液pH=7,c(H+)=c(OH-),根据电荷守恒有c(Na+)+c(H+)=c(A-)+c(OH-)+c(Cl-),故c(Na+)=c(A-)+c(Cl-),选项A错误;

B、根据图中信息可知pH=3.45时,p

=-lg

=0,

=1,Ka(HA)=

=c(H+)=10-3.45,故Ka(HA)的数量级为10-4,选项B正确;C、

=

=

,故为常数,则滴加过程中

保持不变,选项C正确;D、F点溶液中pH=5,p

=-lg

=-1,

=10,c(A-)>c(HA),根据物料守恒有c(Na+)=c(A-)+c(HA),故c(Na+)>c(A-),因此c(Na+)>c(A-)>c(HA)>c(OH-),选项D正确;

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及溶液pH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各点对应溶质组成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及盐的水解原理在判断离子浓度大小中的应用。

2020年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63

一、选择题:

本卷共7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环境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OH

B.高铁“复兴号”车厢连接关键部位使用的増强聚四氟乙烯板属于无机髙分子材料

C.泡沫灭火器中的Al2(SO4)3溶液应贮存在铁制内筒中

D.用“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等方法,可提髙空气质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A.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K2CO3,用水溶解后,因碳酸根离子的水解使溶液显碱性,A项错误;

B.聚四氟乙烯俗称“塑料王”,是有机高分子材料,B项错误;

C.Al2(SO4)3溶液中铝离子水解显酸性,会腐蚀铁筒,C项错误;

D.“静电除尘”除去可吸入颗粒物,“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均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因此这些做法均可提髙空气质量,D项正确;

答案选D。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AlCl3在熔融状态吋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4NA

B.某温度下纯水的pH=6,该温度下10LpH=11的NaOH溶液中含OH-的数目为NA

C.8.7g二氧化锰与含有0.4molHCl的浓盐酸加热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

D.12g金刚石中C-C键的数目为4NA

【答案】B

【详解】A.AlCl3为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不能电离出阴阳离子,A项错误;

B.某温度下纯水的pH=6,在该温度下的纯水中c(H+)=c(OH-)=10-6mol/L,说明水的离子积常数Kw=10-12,则10LpH=11的NaOH溶液中含OH-的物质的量浓度

,所以该溶液中OH-的数目为0.1mol/L×10L×NA=NA,B项正确;

C.8.7g二氧化锰与足量的浓盐酸加热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理论上只消耗0.4molHCl,现只有0.4molHCl的浓盐酸,因浓盐酸反应一段时间后就变为稀盐酸,反应将不再进行,故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0.2NA,C项错误;

D.每个C原子与其他4个C原子共用4个C-C键,相当于每个C原子占有4×

=2个C-C键,则1mol金刚石含2NA个C-C键,D项错误;

答案选B。

【点睛】A项是学生的易错点,要主要AlCl3的特殊性,AlCl3为分子晶体,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学生只有平常多积累,才能学以致用,做题游刃有余。

3.关于有机物(

)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物质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

B.与该物质具有相同官能团的芳香烃同分异构体有2种

C.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加聚反应

D.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1moBr2反应

【答案】C

【解析】

结构中含苯环,且含碳碳双键,根据官能团的性质与芳香烃的化学反应分析作答。

【详解】A.分子内存在甲基,甲基为四面体结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A项错误;

B.若苯环上含2个取代基,且含碳碳双键,甲基、乙烯基还存在邻、间位,若只有一个侧链时,为-CH=CHCH3或-C(CH3)=CH2,因此与该物质具有相同官能团的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B项错误;

C.化合物内含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加聚反应,甲基或苯环上H可发生取代反应,C项正确;

D.碳碳双键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苯环上的H原子可与液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则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2molBr2反应,D项错误;

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以及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加水溶解后再加稀硫酸酸化,则酸性条件下,Fe2+可与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2+会被氧化为Fe3+,再滴加KSCN溶液,一定会变红,但不能充分说明是原试样变质,A项错误;

B.在0.1mol/LNa2S溶液中滴加少量等浓度的ZnSO4溶液,生成硫化锌的白色沉淀,但S2-过量,再加入少量等浓度的CuSO4溶液,溶液中的S2-与Cu2+结合生成硫化铜的黑色沉淀,与沉淀的转化无关,因此,不能证明硫化铜的溶度积小于硫化锌的溶度积,B项错误。

C.葡萄糖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实验过程中没有加NaOH中和酸,实验操作、实验现象以及结论均不正确,C项错误;

D.分别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KCl和KI的溶液,滴加2滴稀Ag(NH3)2OH溶液,KCl溶液中无白色沉淀,KI溶液中有黄色沉淀,说明在相同条件下,[Ag(NH3)2]+可转化为AgI,而不能转化为AgCl,所以Ag+结合微粒的能力:

I->NH3>Cl-,D项正确;

5.下图是一种已投入生产的大型蓄电系统。

电解质通过泵不断地在储罐和电池间循环;电池中间为离子选择性膜,在电池放电和充电时该膜可允许钠离子通过;图中左边的电解质为Na2S2、Na2S4,右边电解质为NaBr3、NaBr。

充、放电时发生的反应为:

Na2S4+3NaBr

2Na2S2+NaBr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b端为电源负极

B.在放电过程中钠离子通过离子选择膜的流向为从右到左

C.电池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为S42-+2e-=2S22-

D.以此蓄电池为电源电解精炼铜,当有0.1mole-转移吋时,阳极有3.2g铜溶解

【答案】C

【解析】Na2S2中S的化合价应为-1价,Na2S4中S的价态为-

价,NaBr3中Br显-

价,NaBr中Br显-1价。

根据示意图,放电为原电池原理,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充电应为电解池原理,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作阳极,电池的负极作阴极,结合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作答。

【详解】A.充电时右侧溶液中NaBr转化为NaBr3,Br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作阳极,所以b端连接电源的正极,A项错误;

B.放电时,b端电极附近NaBr3转化NaBr,Br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b端为正极,而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放电过程中钠离子从左到右通过离子交换膜,B项错误;

C.电池充电时,阴极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则反应为:

S42-+2e-=2S22-,C项正确;

D.电解精炼铜时,阳极为粗铜,溶解的不全部是铜,还有较活泼金属杂质,所以当有0.1mole-转移吋时,阳极溶解铜的质量小于3.2g,D项错误;

答案选C。

【点睛】D项是学生的易混点,要特别注意,电镀法精炼铜时,粗铜为阳极,精铜为阴极,阳极材料是粗铜,阳极上金属失电子变成离子进入溶液,Cu-2e-=Cu2+,比金属铜活泼的金属锌、铁、镍会先于金属铜失电子,比金属铜活泼性差的Pt、Ag等固体会沉积下来形成阳极泥。

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M、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Z、W处于同一主族,Z、M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9,Y的氢化物常温下呈液态,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X的简单氢化物与W的单质(黄绿色)组成的混合气体见光可生成W的氢化物和油状混合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和W形成的某种二元化合物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B.简单离子半径:

Y

C.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X的强

D.Z分别与X、M形成的化合物,其所含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答案】A

【解析】Y的氢化物常温下呈液态,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则该氢化物为水,Y为O元素;X的简单氢化物与W的单质(黄绿色)组成的混合气体见光可生成W的氢化物和油状混合物,则W为Cl元素,X的简单氢化物为CH4,X为C元素;Z、W处于同一主族,且原子序数Z小于W,所以Z为F元素;Z、M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9,因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所以M的最外层电子数=9-7=2,M的原子序数大于Z小于W,推出M为Mg元素,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为C元素,Y为O元素,Z为F元素,M为Mg元素,W为Cl元素,则

A.Y和W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之一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A项正确;

B.电子层数越大,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