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最光荣主题班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223400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最光荣主题班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劳动最光荣主题班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劳动最光荣主题班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劳动最光荣主题班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劳动最光荣主题班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劳动最光荣主题班会.docx

《劳动最光荣主题班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最光荣主题班会.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劳动最光荣主题班会.docx

劳动最光荣主题班会

“劳动最光荣”主题班会设计方案

             吴瑜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尘更进一步理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劳动应从我们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活动准备:

课件、小品、故事、儿歌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

同学们,有这样一句名言:

少年胜,则国胜;少年强,则国强。

劳动对于一个人,一个社会多么重要啊!

今天,一个家庭的幸福离不开一家人的辛勤劳动;一个地方面貌的改变,离不开一群人的辛勤劳动,劳动是美丽的,劳动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舒畅,让我们的环境越来越美丽。

今天我们就来开展一节《劳动最光荣》的主题班会。

有请主持人。

二、欣赏小品

1.欣赏小品。

主持人1:

达芬奇曾经说过:

“劳动一日可得一天的安眠,劳动一世可得幸福的长眠,的确,美好生活要靠劳动创造。

主持人2: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我们应该吃苦耐劳,让“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荣辱观在心里扎根。

主持人1:

首先请同学们看一个小品《劳动本色》。

2.讨论交流

师:

从小品中我们能够发现这些都是好逸恶劳的行为。

同学们知道好逸恶劳什么意思吗?

谁能来解释一下?

生说:

逸:

安逸;恶:

讨厌、憎恨。

贪图安逸,厌恶劳动。

师:

对小品中的两个人的行为,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说:

……

师:

我们可不能学小乞丐,要像擦鞋工一样靠自己的双手来打造未来的幸福。

我想请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感受到了哪些是“好逸恶劳”的行为,而这些行为是可耻的?

请大家交流后再回答。

(学生自由回答)

主持人2:

谢谢大家的踊跃作答。

和我们感受到的一样,这些好逸恶劳的思想倾向和实际行为是可耻的,可悲的,可怕的,这不仅不能增加社会财富,反而污染社会风气,有损社会公德,我们不能受其影响,更应该大胆地站出来指责和批评。

三、讲述劳模形象

主持人1:

马克思曾说:

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辛勤的劳动创造了辉煌,不懈的劳作创造了奇迹,在丰硕的果实面前,脸上挂满汗珠的劳动者无疑是最美丽的人,在共和国的光荣榜上,闪耀着一个又一个劳动者的名字。

请听故事《铁人王进喜》和《时传祥的故事》

学生讲故事

主持人2:

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比如:

①50年代到70年代的劳模代表——张秉贵 。

②90年代的劳动模范:

一心为乘客——李素丽   

③“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四、我们应该怎么做?

主持人1:

同学们,听了这么多劳动模范的事迹,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你能把你的体会和想法说出来吗?

请大家先讨论再回答。

(准备5分钟)学生自由回答“怎么做”。

师:

劳动是光荣的,是伟大的,是崇高的,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而且创造了财富,同时劳动还告诉我们幸福的道理。

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劳动是永恒的范畴。

主持人1:

“幸福生活哪里来,要靠劳动去创造。

”自己的劳动成果,哪怕微不足道,也是欣慰的,自豪的,我们要做辛勤的劳动者。

五、发倡议书

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

劳动是最光荣的,劳动者是最美丽的。

我们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不仅要崇尚劳动,尤其要崇尚那些辛勤的劳动者,还要崇尚和尊重辛勤劳动者的成果,勇于向不尊重劳动,鄙视辛勤劳动者,肆意践踏辛勤劳动者和劳动成果的人积极开展思想斗争,这就是我们需要崇尚的社会主义劳动荣辱观。

主持人1:

 同学们,纵观历史,正如鲁班,李冰……哪一位能工巧匠不爱劳动。

没有劳动,就没有现在的人类;没有劳动,社会便得不到发展;没有劳动,人类将变得一无是处。

为了牢固树立同学们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高尚品质,保护我们美好的家园,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主持人2:

(一)提高劳动意识,自觉主动参加公益劳动;

  

(二)爱护环境卫生,不乱丢乱吐,不乱涂乱画;

  (三)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别让生命之泉空流;

  (四)节约用纸;珍惜森林资源;

  (五)节约用电,不过早开灯,人走灯熄;

  (六)珍惜资源,物尽其用,一物多用;

  (七)积极参加有益的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携手努力,从现在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积极参加有意的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六、学唱《咱们工人有力量》

主持人1:

最后让我们一起学唱《咱们工人有力量》这首歌。

来结束本次《劳动最光荣》主题班会。

播放歌曲

 

附1:

小品<<劳动本色>>

劳动本色:

 

 时间:

炎热的夏天,黄昏

 地点:

候车亭

 人物:

乞丐、擦鞋工、主持

 幕启:

  主持正在预报一下一个节目。

  乞丐背着一个黑色袋子,左手捧碗,右手持杖,步伐畸形艰难地走了出来,一声不响地凑近到主持身旁,一味地点头乞讨。

  主持突然转身,吓了一大跳。

  主持:

“你。

你干嘛的?

  乞丐只一味不停地瞌头乞讨。

  主持:

“工作人员,怎有个乞丐跑到舞台来了?

”受惊般地跑下场去。

  乞丐可怜巴巴地看着主持远去的背影,无奈只能在候车亭(舞台上)四处寻索,见到了旁边的垃圾桶,欢喜地走了过去翻找有没可兑换的物品。

  (在翻找过程中以无实物表演为主,比如找到可乐瓶踩扁,捡到烟头点燃来吸)

  发现地上的有一百元,正常地、利索地过去把它踩住,然后假装系鞋带把它捡起,左顾右盼地看有没有人发现,迅速把钱塞进衣袋里。

然后找块干净的地方坐了下来,把那碗搁放在前面乞讨着。

  一个擦鞋工身穿朴素,背着一个擦鞋工具从观众背后出来。

  (与观众零距离接触,偶尔问一下观众需不需要擦鞋。

  走到了候车亭,看了一下表,又看了看天气,从口袋里拿出了两块钱零钱准备坐车回家。

  (拟):

一辆车过来了,擦鞋工赶紧挥手追赶,可没赶上,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继续等着车,手里的两块零不停地下捏弄着。

  乞丐看见到了擦鞋工,忙站了起来,拿起了碗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擦鞋工手上的两块钱敏捷地走了过去。

趁着擦鞋工不注意,悄悄地把碗递到了他手上,擦鞋工手里正打量着的两块钱正落在了乞丐的碗里,擦鞋工低头看了看,又看了看乞丐,犹豫了一下,又把钱拿了回来,走到了另一下角落里等车。

  擦鞋工时不时地瞟了瞟乞丐,突然不见了他,放下心来继续地等着车,刚一转头,发现乞丐正在他的旁边,吓了一大跳,还摆出了一个动武的架势。

  擦鞋工:

“怎。

怎又是你?

  乞丐:

“你还没给我钱呢?

  擦鞋工:

“我。

我为什么要给你钱?

”看了看手上的两块钱,又看了看乞丐。

  乞丐:

“我,我很惨的,我非常惨的,我非常十分VERY惨的,我不是一般的惨的,我三岁丧母,四岁丧父,五岁连和我相依为命的小明都死了。

  擦鞋工:

“小明?

小明是谁呀?

  乞丐:

“就是我家里的一条狗,你说我是不是很惨?

”说着说着假装抽泣了起来。

  擦鞋工:

“你是够可怜的!

”边说边从工具箱里拿出一条大而脏的擦鞋毛巾给乞丐擦泪。

  乞丐接过毛巾把脸擦了个遍,还信了个鼻涕,擦得脸上全是鞋油黑点。

他看了看毛巾又偷偷地瞟了一眼擦鞋工,见擦鞋工没有注意便把毛巾塞进自己的腰包了。

  擦鞋工:

“唉!

现在的生活真的是不容易呀!

  乞丐:

“兄弟,为何你也这般叹气呀?

  擦鞋工:

“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其实我的生活和你也差不多,我老婆有病长年只能躺在床上,儿子刚出生时就妖折了,本来想靠着这么点手艺赚点钱来替她们治病,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不再需要擦鞋的了,旧了烂了大伙就一扔,不要了。

我这门功夫就用不着了,我的生意就淡了。

”说着说着哭泣了起来。

  乞丐听着也感动了起来,忙从衣袋里掏出了刚才的那毛巾递给了他。

  擦鞋工也像乞丐那样把脸擦个遍,也信了个鼻涕。

脸上也抹了一块黑。

  擦鞋工:

“但我没有气馁,我是用我的双手去创造生活的,就是日子再苦我也过得踏实的,我坚信明天会更好的”眺望着远方。

  乞丐:

“你真坚强!

  擦鞋工:

“你也可以的,只要不做生活的傀儡就行了。

  乞丐:

“我?

我不行,我什么都不懂,还这半身残废的。

  擦鞋工:

“你行的,这样吧,这两块钱我可以给你,但有个条件?

”拿起了手上的两元钱在乞丐眼前晃了晃。

  乞丐看着两元钱馋了嘴,马上点头同意了。

  擦鞋工把工具箱摆放在离乞丐较远的地方:

  “现在只要你过去把那工具箱给我拿回来这两元钱就属于你的了。

  乞丐听了开心得忘了自己的“残疾”,放下了手中的拐杖和碗,立刻跑了过去拿工具箱。

  擦鞋工看着他惊叹呆住了:

“你••••••?

  乞丐才意识到自己的动作露陷了,马上掩饰过来恢复了“残疾”解释说:

“我这是间歇麻痹!

  乞丐艰难地提起工具箱,然后一步步地,十分痛苦的样向擦鞋工走过去。

  乞丐每走一个步伐,擦鞋工都小心地点着头,生怕他摔倒了。

  擦鞋工:

“你成功了,都说你行的,给•••这两元钱是你的劳动成果。

  “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我用我的劳动赚回的钱心里就是踏实。

”乞丐高兴的忘我地跳了起来。

  擦鞋工:

“你•••你不是小儿麻痹吗?

  乞丐看了看自己,见到再也没法掩饰了,愧疚地说:

“大哥,我根本就没病,只是我懒不想工作,又不懂得一门手艺,所以就出来行乞骗人,舒舒服服地等着人家给钱我花,今天我碰上了你,让我懂得了劳动的美了,谢谢你!

大哥,对不起!

大哥,希望你不要责怪我?

  擦鞋工:

“唉!

这就是生活,我不怪你!

能知错能改是件好事。

  “哎!

”擦鞋工好象发现什么似的,上下地打量着乞丐:

  “你背上这工具箱蛮像一个擦鞋工的?

  乞丐:

“我像吗?

我行吗?

  擦鞋工:

“行,我现在就教你擦鞋、修鞋。

  乞丐:

“太感谢你了!

”兴奋地、情不自禁地在擦鞋工脸上亲了一口。

  擦鞋工觉得恶心忙擦掉脸上的口水:

“可现在没有一对坏的、旧的鞋让我做示范给你看呀?

”突然低头看见了乞丐的那对鞋,好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急切地蹲下把乞丐的腿抬起,脱了他的鞋,拿起来凑近了眼睛看了看,闻到了鞋的骚味,捂着鼻子想吐。

  乞丐:

“这鞋还能擦吗?

  擦鞋工:

“能!

”立刻坐了下来忙乎起来。

  乞丐看了擦鞋工那熟练的手艺,忙从黑色袋里拿出一对对的旧鞋来。

  “这还有很多呢?

”不好意思地。

  擦鞋工忙碌了一会,拿起了鞋,满足地:

“好了!

穿上试试?

  乞丐:

“感觉不错,谢了,大哥!

”穿上鞋走了两步,提起了擦鞋工的工具箱背在自己肩膀上。

  擦鞋工:

“你一定行的,好好干吧?

  “嗯!

”乞丐握着擦鞋工的手,感激地点了点头。

“谢谢你,大哥,我会好好努力地工作的。

”满怀希望地下场。

  擦鞋工看着远去的乞丐,还在憧憬着刚才的情景。

  当低头想提工具箱时,才发现工具箱给乞丐拿走了,欲想追过去,但已无法见到乞丐的踪影了,只好收拾好场上的鞋、拐杖和碗,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主持拿着两元钱出来放在擦鞋工碗上:

  “请你离开这吧,这里是舞台表演区,不是乞讨的地方?

  擦鞋工看了看主持,从碗里拿起了两元钱塞还给主持。

  “我不是乞丐!

擦鞋工持着拐杖扬长而去。

附2:

<<铁人王进喜>>

1960年春,我国石油战线传来喜讯———发现大庆油田,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展开。

王进喜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

一到大庆,呈现在王进喜面前的是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

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和住都成问题。

但王进喜和他的同事下定决心:

有天大的困难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

在困难面前,王进喜带领全队靠人拉肩扛,把钻井设备运到工地,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苦干5天5夜,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

在随后的10个月里,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和1202钻井队,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双双达到了年进尺10万米的奇迹。

在那些日子里,王进喜身患重病也顾不得到医院去看;钻井砸伤了脚,他拄着双拐指挥;油井发生井喷,他奋不顾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重晶石粉,被人们誉为“铁人”。

在大庆油田工作的10年中,王进喜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

王进喜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

1959年,他作为石油战线的劳模到北京参加群英会,看到汽车背上包来回跑,问别人:

“上边装那家伙干什么?

”人家说是没有汽油烧的煤气。

这话像锥子一样把他刺得生疼。

“真急人呀!

我们这么大国家没有石油烧还了得!

我一个石油工人,眼看没有油,让国家作这么大难,还有脸问?

钻机到了,吊车不够用,几十吨的设备怎么从车上卸下来?

王进喜说:

“咱们一刻也不能等,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钻机运到井场。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他们用滚杠加撬杠,靠双手肩膀,奋战3天3夜,38米高、22吨重的井架迎着寒风矗立荒原。

这就是会战史上著名的“人拉肩扛运钻机”。

要开钻了,可水管还没有接通。

王进喜振臂一呼,带领工人到附近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硬是用脸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场端了50吨水。

经过艰苦奋战,仅用5天零4小时就钻完了大庆油田第一口生产井。

1960年5月,打会战第二口井时,王进喜被砸伤的腿肿得很厉害,他两次从医院跑回井队,拄着拐坚持工作。

一天,突然出现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粉,王进喜当即决定用水泥代替。

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搅拌不开,王进喜就甩掉拐杖,大喊一声“跳”,便跃进齐腰深的泥浆池中,戴祝文、丁国堂七八个人也跟着跳了进去。

奋战了3个多小时,终于制服了井喷。

王进喜累得起不来了。

房东赵大娘心疼地说:

“王队长,你可真是铁人啊!

”“铁人”的名字就是这样传开的。

丁国堂说,有一次打试验井,王进喜废寝忘食连轴转,刚端起饭碗便靠在钻杆边打起盹来。

大家劝他多保重身体,他却说:

“我早就豁出去了,只要上午拿下个大油田,哪怕下午倒在钻台上也痛快,也值得!

附3:

<<时传祥的故事>>

时传祥14岁从家乡逃难来到北京,迫于生计背起粪桶当了一名生活在最底层的“粪花子”,饱受了粪霸的剥削压迫,遭人白眼,受尽了凌辱。

新中国成立后,时传祥被工友选为崇文区“粪业工人工会”委员。

1952年,他加入了北京市崇文区清洁队,继续从事城市清洁工作。

此时,北京市人民政府为了体现对清洁工人劳动的尊重,不仅规定他们的工资高于别的行业,而且想办法减轻掏粪工人的劳动强度,把过去送粪的轱辘车全部换成汽车。

运输工具改善之后,时传祥合理计算工时,挖掘潜力,把过去7个人一班的大班,改为5个人一班的小班。

他带领全班由过去每人每班背50桶增加到80桶,他自己则每班背90桶,最多每班掏粪背粪达5吨。

管区内居民享受到了清洁优美的环境,而他背粪的右肩却被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因而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尊敬,也赢得了很多荣誉。

他以主人翁的姿态,以“搞好环境卫生,美化人民首都”为己任,肩背粪桶,走家串户,利用公休日为居民、机关和学校义务清理粪便,整修厕所。

1955年,他被评为清洁工人先进生产者,1956年当选为崇文区人民代表,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8年当选为北京市政协委员。

1959年被选为全国劳动模范。

文革中,时传祥同党和国家领 导人以及全国人民一样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他被遣送回乡,放下了他热爱的事业,但他深明大义,教育子女接过他无法继续背下去的粪桶,走进千家万户,为人民服务。

时代变了,社会进步了,再也不需要工人背粪桶了,旧北京的茅房没有了。

当年迫于无奈将自己的亲生女儿遗弃在茅房里的一位现已在美国定居的小姐,正委托律师寻找孩子。

而那个女婴当时被时传祥救了性命,送到福利院并为她起名为石解放,现已长大成人,时传祥勤劳朴实的精神影响了她的一生,她立志为人民服务一辈子。

当年的小姐将百万财产投入了北京的环保事业。

 

时传祥作为老一代英模人物所提倡的这种职业道德,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时传祥精神”犹如璀璨的星座,光照后世,永载史册,为全国各行各业所尊重和奉行。

为大力弘扬时传祥精神,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在时传祥家乡建立纪念馆,这对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四有”新人、促进齐河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必将起到极其有利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