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216658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品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品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精品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精品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3.docx

《精品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3.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3.docx

精品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3

2019学年(上)高二地理期中试卷(理)

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太阳大气的外部结构从里到外依次是()

A.光球、日冕、色球B.光球、色球、日冕

C.色球、日冕、光球C.色球、光球、日冕

2、通常情况下我们肉眼所看到的太阳是()

A.太阳外部的整个大气层B.太阳内部

C.太阳大气的色球层D.太阳大气的光球层

3、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B.黑子增强的年份是耀斑减弱的年份

C.耀斑的变化周期约为若干分钟D.黑子和耀斑都出现在光球层

4、下列现象最有可能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影响的是()

A.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B.无线电长波通信受到干扰

C.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D.地球磁场受到干扰,产生“磁暴”现象

5、某一恒星昨晚20时位于观测者头顶,今晚同一地点再次位于观测者头顶的时间为()

A.20时B.20时56分4秒

C.19时D.19时56分4秒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分别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濒台湾岛、西接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地域经济综合体。

读图1-1-1,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完成6~8题

1-1-1

6、这种经济区域的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间的()

A.差异性B.整体性与差异性C.整体性D.阶段性

7、图中经济区域的基本特征是()

A.区域有固定的面积、形状B.区域内部的特征相对一致

C.区域的边界都是明确的D.区域的划分是人们凭空构想的结果

8、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要()

A.保持相同的经济结构B.保持一样的城市建设要求

C.保证相同的农业、工业地域D.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结合所学的知识,完成9~11题

9、长江中下游平原誉称“鱼米之乡”,但汉代“或火耕而水耨,或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农业经济落后。

古代不利开发的自然条件是()

①水系分隔②土质黏重③气候潮湿④交通落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0、东北平原取代长江三角洲平原成为全国的“粮仓”,原因是()

A人少地多,沃野千里B.水网密集,河湖众多

C.人多地少,精耕细作D.地球变暖,热量充足

11、长江三角洲的上海宝钢取代东北地区的鞍钢成为全国的“钢都”,原因是()

A.大型铁矿的发展和开发B.高质廉价的劳动力充足

C.便利的海陆交通条件D.市场的需求不断扩大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

图1-1-2是黄河流域图,读图回答12~13

1-1-2

12、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13、图中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最快捷径是()

A.实地考察B.RS技术C.GIS技术D.GPS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应用已成为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15题

14、台风是福建沿海地区的主要灾害,要对台风进行及时监测的最佳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RS)B.地理信息系统(GIS)

C.全球定位系统(GPS)D.气象预报

15、福建省是全国重要的林区,如果将GIS新技术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

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

B.用来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和灭火所用的大致时间

C.用来测量森林火灾所造成的后果,制定植树造林方案

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预测分析火蔓延的方向,尽快制定灭火方案。

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17.3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

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图1-1-3所示的9个省区(占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据此回答16~18题。

1-1-3

16、荒漠化土地面积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内蒙古、甘、藏、青B.新、内蒙古、藏、青

C.青、藏、内蒙古、新D.新、藏、甘、青

17、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塔里木盆地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A.大面积植树造林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灌溉农业

C.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D.退耕还草

18、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最高整治目标是()

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

B.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

D.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图1-1-4是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因素示意图,读图完成19~22题

1-1-4

19、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

A.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B.鼠害猖獗

C.草场的季节变化D.草场载畜量可继续增加

20、导致西北荒漠化扩大的因素中比重最大的是

A.过度樵采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D.水资源利用不当

21、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①人口大量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②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③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用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能④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防护林网⑥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封育固沙,构筑防护体系。

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④⑤D.②③⑤⑥

22、关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形成的自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B.气候干旱,地表水丰富,河流发育良好

C.大风日数多。

地表沙质沉淀积物多,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D.这里的高山地区冰川作用显著,河流的侵蚀作用强烈

图1-1-5是亚马孙开发计划示意图,读图完成23~24题

1-1-5

23、关于亚马孙雨林开发计划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

B.雨林破坏的背景是当地人口素质低下

C.迁移农业是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唯一方式

D.亚马孙公路从大西洋沿岸贯通太平洋沿岸

24、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①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5、在无林地区20cm厚的土层,只需40年就可以冲刷殆尽,而有林地区则需75件以上,这说明了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A.净化空气B.保持水土C.调节大气成分D.含蓄水源

下表是某地区各类矿产潜在价值所占比例表,分析表中数据,完成26~27题

26、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该地区矿产资源的特点是()

A.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B.开采条件好,综合效益高

C.矿种多,质量好D.能源矿产储量大,潜在价值高

27、下列选项是某同学对表中数据“92.17%”的理解,正确的是()

A.该地区能源资源储量占本地区能源矿产总储量的百分比

B.该地区能源资源储量占全国矿产总量的百分比

C.该地区能源资源潜在价值占本地区矿产总价值的百分比

D.该地区能源资源潜在价值占全国能源矿产潜在价值的百分比

读图1-1-6与图1-1-7,回答28~31

图1-1-6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示意图图1-1-7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

28、20世纪80年代,山西省经济的核心部门是()

A.原料工业B.加工工业C.采煤业D.冶金工业

29、山西省工“六五”时期开始围绕能源开采,着力构造的产业链是()

①煤-电-铝②煤-焦-化③煤-电-钢④煤-铁-钢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0、山西省资源丰富,煤产量大,经济发展水平却较低,其重要原因是()

A.能源工业的投资比重较小

B.电力投资比重过大,煤炭工业投资比重小

C.工业结构长期以单一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

D.煤质量不高

31、国家为了充分发挥山西省的煤炭资源优势,同时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实施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重点措施是()

A.扩大煤炭开采量B.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D.产业结构将向轻工业方向发展

图1-1-8是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占全国占比重的变化图,读图回答32~34

32、2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较快的关键因素是()

A.国际经济背景B.对外开放政策

C.良好的区位条件D.侨乡优势

3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码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34、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A.外来投资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B.乡镇企业发展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35、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A.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B.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C.日地距离适中D.太阳系其他行星各行其道

2、非选择题

1、图1-1-1表示某日地球光照情况(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时刻南半球是    季,C点所在的斜线是    线。

(2)图中A点的时刻为    时,D点的昼长为    。

(3)A、B、C、三点中,太阳高度等于0°的是    。

(4)A、B、C、D四点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昼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是      。

2、图2-1-1是我国的西北地区荒漠化示意图,图2-1-2是荒漠化发展与结果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1-1

图2-1-2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

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水       ,干旱程度     。

(2)说明导致西北地区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地区的主要因素。

(3)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由图2-1-2可见,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        下降,其实质是    的退化。

3、下面是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模拟土坡设计的简便易行的实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

在模拟土坡上,堆放5~10厘米厚且粗细不均的砂土,再在坡面上方浇注水流。

实验二:

用玻璃制成箱体(留一风口),在风口附近堆放大小不均的砂粒,用电动吹风

机从风口处向里吹风。

(1)写出实验一观察到的现象:

(2)实验二中风力不同所吹扬起的沙粒有何不同?

当停止吹风时,沉积物分布有何规律?

(3)这两个实验证明了自然界的何种现象?

该现象在自然界的不断发展将导致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4、图4-1-1是我国两个三角洲经济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4-1-1

(1)图中B地区引进外资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2)长江三角洲发展工业的限制性因素是

(3)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其原因有

(4)人民币的不断升值给B地区传统加工工业带来巨大的冲击,今后该地区应如何应对?

2019学年(上)高二地理期中答案

一、1-5BDADD6-10ABDAA11-15CABAC

16-20BDDAA21-25DCAAB26-30DCCCC

31-35CBD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