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城黑社会.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12035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塔城黑社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疆塔城黑社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疆塔城黑社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疆塔城黑社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疆塔城黑社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疆塔城黑社会.docx

《新疆塔城黑社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塔城黑社会.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疆塔城黑社会.docx

新疆塔城黑社会

XXXX

〔新疆塔城黑社会〕

  *篇一:

新疆塔城特色美食风干肉

  新疆塔城特色美食风干肉

  但凡来过新疆旅游到过塔城市的朋友,提起新疆塔城特色美食风干肉,大都赞不绝口,离开时会买些,想方设法的往家带,好让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也品尝品尝。

近年来,新疆塔城风干肉已成为新疆一道特色美食。

  新疆的冬天寒冷而漫长,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总是能用自己的智慧,在艰苦的环境中创造出甘美的食物。

从新疆的美食上就有所体现,新疆美食风干肉,如今早已成为乌鲁木齐市苹果之父音乐餐厅的特色佳肴了。

  新疆风干肉的来历,在当地有两种说法:

一是源于当地的蒙古族牧民;一是由俄罗斯侨民从欧洲带入。

  传说最早以前是蒙古族人的传统食品。

据史料记载,成吉思汗横扫欧亚大陆时代,风干肉以其营养丰富、香脆可口、携带及食用方便等特点,而成为蒙古勇士的主要军粮,也是成吉思汗军队勇猛善战的“秘密武器”之一。

  后来新疆风干肉就逐渐在草原上流传开来,各族牧民都学会了制作风干肉。

每年秋季,是伊梨大草原上牛羊马最肥美的时候,人们便利用凉爽、干燥的秋风将新鲜的牛羊马肉腌制以后,割成小条,挂在阴凉处,让其自然风干。

风干肉因为是肉的精华,所以味道浓重、更有嚼头。

  新疆风干肉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将新鲜的肉切成条,拌上适量的蒜泥、盐,腌制一两天,然后,悬挂在阴凉通风处,晾至半干,感觉不到有水分,风干肉就做好了。

  风干后的肉全无水分,散失掉油脂后,肉质变得相对松散,香味却凝结和浓缩了,所以使得新疆美食风干肉口味独特,浓香无比;新疆塔城风干肉的食用方法有很多种,这种风干肉有生吃、煎、炒、烹煮等几种吃法。

因为在腌制过程中加入了适量的盐,所以经年不坏,一直可以吃到来年冬天。

  最能够体现新疆地方特色的食用方法,则是大盘手抓风干肉。

食用方法是这样的:

把风干肉洗净,大块下锅清炖。

风干肉煮熟以后,出锅切成大块装盘,然后,用肉汤将擀好的宽带面煮熟,捞出面,装入风干肉盘子内,撒上洋葱末,一盘浓香四溢的手抓风干肉就上桌了。

  新疆塔城风干肉最大的特点是在风干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香气,据说,有部分新疆旅游客品尝过这里的风干肉,回到家制作,但是,却找不到新疆塔城风干肉的感觉。

塔城风干肉之所以有名气,首先应该得益于塔城盆地辽阔的草原和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了。

  有喜欢新疆特色美食风干肉的新疆旅游朋友们,可在友好百盛超市、好家乡等购买真空包装的风干牛羊马肉,煮熟后吃,不仅卫生,而且方便,真是一道不错的新疆民族风味大菜。

  塔城风干肉

  风干肉,说白了就是将新鲜肉经过腌制后,让它自然晾干的肉制品。

但是去过塔城的人,提起它总会赞不绝口。

为什么会这样呢?

塔城的风干肉,其实最大的特点在于,在风干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特有的香气。

据说,曾今有外地人在品尝了这里的风干肉,回到家乡后自己也想做做看,最后却始终没有找到在塔城吃的那种感觉。

塔城风干肉也有很多种,有风干的牛肉、马肉、羊肉等等。

一公斤60元钱的风干牛肉,几乎成了来到塔城后必点的菜。

刚吃进嘴里,就感觉像浓缩的卤牛肉干,但当你细嚼时,又感觉比卤牛肉的味道更加复杂也更加的有嚼劲,比起牛肉干却又要细嫩。

听当地的老板说,每年秋季到了,这里草原上牛儿是最肥的时候,人们就利用秋风寒冷和干燥的特性,把新鲜的牛肉在自然环境中风干。

再腌制24小时后的肉里水分全无,没有了油分后的肉质变得松散,而香味却凝结和浓缩在了一起,所以风干肉的口味才那么独特。

老板还像我们说起了家里的晒肉房,一个只有小天窗的房子,四面都是墙,把切成条的肉晾在这里几个月后,原来有三公斤的肉就只剩下一公斤多。

吃风干肉时,老板推荐我用洋姜来搭配风干肉,腌制过的洋姜,酸中带甜,脆脆的,新鲜感很足,舌尖就好像沐浴在清澈的泉水中,搭配了牛肉干,就好像进入到了原生态的草原牧场。

  *篇二:

塔城的发展与变化

  塔城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西北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中部,地处东经

  82°16′-87°21′、北纬43°25′-47°15′之间。

东北与阿勒泰地区相邻,东部以玛纳斯河为界与昌吉回族自治州及石河子市相连,南以依连哈比尔尕山和婆罗科努山为界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伊犁地区为邻,西南毗邻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西北部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480公里;在地区腹心地带,有自治区直属的克拉玛依市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属的奎屯市。

  塔城地区所辖的塔城市位于地区的西北角,额敏县位于北部,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在东北部,南部由东向西依次为沙湾县和乌苏市,托里县在区境的西南,裕民县在西部。

  中共塔城地委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行政公署驻塔城市。

市区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637公里,距自治州人民政府所在地伊宁市832公里,距巴克图口岸17公里;距地区所属各县县城分别为:

至裕民73公里,至额敏57公里,至托里123公里,至乌苏398公里,至沙湾451公里,至和布克赛尔502公里(以上均为公路里程)。

  面积

  塔城地区区境东西横距约394公里,南北纵距约437公里,总面积10.4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疆总面积的6.5%。

  四季特征

  塔城地区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属于中温带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

在大气环流、地理纬度、地形等因素综合影响下,其气候总的特点是:

平原地区夏季较为炎热,冬季寒冷,春季升温不稳定,秋季气温下降迅速,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大;降水量地区间分布不均匀,年际变化大,塔城盆地年降水量较多,准噶尔盆地及和布克谷地较少;山区与平原地区相比,冬暖夏凉,热量不足,迎风坡降水丰沛,背风坡降水较少。

  河流

  塔城地区有大小河流107条,其中年径流量1亿立方米以上的有12条,0.1-1亿立方米的有36条,100万-1000万立方米的有58条,100万立方米以下的有1条。

全地区河流总径流量52.79亿立方米。

  一、行政区划

  塔城地区辖塔城市、额敏县、裕民县、托里县、乌苏市、沙湾县、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区内还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八、九、十师所属的36个农垦团场。

油城克拉玛依处在地区境内中央腹地。

目前建有39个乡、27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

辖区总面积104546.958平方公里,占自治区总面积的6.12%。

  已有200多年历史的巴克图口岸可谓历经沧桑磨难,曾几经关闭和开放,也见证了我区边贸90年的发展历程。

  1931年,巴克图口岸恢复开放,主要以进口苏联商品为主。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962年的13年中,我区通过巴克图口岸直接对苏联出口活畜、畜产品、矿产品等,总价值10931.7万卢布;进口货物总吨位7190吨,主要是化工、仪器类等,商贸业发展进入高峰期。

之后,巴克图口岸因中苏关系变化而成为冷寂的“死角”,停止办理进出口业务,商贸业发展进入低谷期。

  1990年,巴克图口岸重新开放。

1992年,国家批准塔城市为沿边进一步开放城市,并赋予了各项优惠政策。

仅1992年上半年,我区就与哈方签订30多项合同,总金额达2.2亿人民币。

1993年8月,塔城市至哈国阿亚古斯市首次开通国际汽车旅客联运线路,为两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繁荣经济奠定了基础。

1994年巴克图口岸被国家批准为一类口岸,1995年,正式向第三国开放,这里再次成为我国进行国际贸易的黄金通道。

  塔城市对内来说是“口袋底”,一进入冬季,老风口经常封路,造成交通不畅,制约了经济快速发展。

  巴克图口岸距塔城市17公里,是新疆离城市最近的口岸。

因为有巴克图口岸,对外塔城市又是桥头堡。

可通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充分发挥桥头堡的作用。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巴克图口岸再次担负起铸造辉煌的重任,随

  着我区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口岸过货量与日俱增,已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到2010年底,我区进出口总额超过8亿美元。

如今,来到巴克图口岸,可以看到酷似长城的国门观景台和酷似烽火台的哨所,现代化的联检大厅宽敞明亮,每天车来车往,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疆内外游客来这里一睹口岸风光。

  回顾过去,巴克图口岸曾经取得过辉煌的成就。

展望未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辽宁省的大力帮助下,巴克图口岸将对我区的商贸业和旅游业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并以其独特的魅力在西北边陲绽放夺目光彩。

  一、“十二五”开局之年的主要工作

  2011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地区各族干部群众,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张春贤书记视察塔城时的重要指示,推动“三化”进程,抓好民生建设,坚决维护稳定,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预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353亿元,增长17.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8亿元,增长40.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0080元,增长13.7%。

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推动力,强化资源管理,以水为“龙头”规划工业园区,积极争

  取自治区的支持,和丰工业园区批准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

预计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13.4亿元,增长21.8%。

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到位资金110亿元,增长30.2%。

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快农牧业现代化进程,完成高产创建296万亩,新增高效节水105.2万亩,地区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67家。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预计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5亿元,增长14%。

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疆各地你追我赶,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任重道远。

我们必须取长补短、更要扬长避短,力争新的突破。

  

(二)民生改善大力推进,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

全年累计投入民生建设资金67.7亿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75%。

安居富民和定居兴牧工程扎实推进,新建安居富民住房、牧民定居住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均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

加大力度建设集资住房,较好地解决了干部职工住房困难。

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得到落实,“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

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上台阶,零就业家庭保持24小时动态清零。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农保实现全覆盖。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乡镇(场)综合文化站全部建成。

科技、广播电视、人口计生等事业不断进步。

充分发挥受援工作主体作用,高标准完成规划编制和65个项目建设任务,率先实现资金到位、项目开工两个100%的目标。

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

我们必须下更大的功夫,让全地区各族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三)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同时也面临着新的任务。

成立地区维稳总指挥部,加强对维稳工作的组织领导,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

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社会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

党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加强,各级人大和政协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

工会、妇联、共青团等人民团体工作取得新进展。

宣传思想和新闻舆论工作有效加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

深入推进依法治区进程,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得到提高。

加强和域内兵团各师特别是农九师的合作,区域融合经济协调推进。

党管武装和“双拥”工作不断加强,军政军民关系进一步密切。

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影响稳定的因素错综复杂,境外刺激增多,网络带来挑战,社会矛盾亟待化解。

我们必须团结和依靠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实现长治久安。

  (四)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同时也面临着新的考验。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圆满完成县乡集中换届任务。

严格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各级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

抓好基层阵地建设,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落实基层干部补贴政策,基层推动发展、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能力得到提升。

认真抓好自治区党委巡视组反馈意见的整改工作。

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扎实推进。

倡行“新疆效率”,改进文风会风,完善督查机制,各项决策部署得到有效落实。

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还有薄弱环节,执政能力有待提高,反腐败工作任务艰巨。

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党建工作的新思路,让各族人民永远坚定不移地跟党走。

  一年来,农九师各族干部职工忠实履行屯垦戍边的战略任务和历史

  *篇三:

新疆在冷战时期的兵力

  中苏对峙时期的新疆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为了加强治安,巩固边防,1949年12月17日,新疆军区宣告正式成立,军区机关以第一兵团司令部为基础组成,新疆军区成立后下辖三个军区:

在南疆,以喀什为中心成立南疆军区,下辖喀什、阿克苏、莎车、和田军分区和驻南疆、阿里的陆军部队,由第二军军部兼南疆军区司令部;以迪化为中心成立成立迪化军区(1952年11月,撤销迪化军区,所辖军分区直属新疆军区领导),辖迪化(当时并未成立,1953年3月才组建迪化军分区,后改称乌鲁木齐军分区)、哈密、焉耆军分区,由第六军军部兼迪化军区司令部;以伊宁为中心成立伊犁军区,辖伊犁(当时并未成立)、塔城(1951年5月成立,由14师兼)、承化(后改称阿山、阿勒泰)军分区,由三区民族军(后编为人民解放军第五军)兼伊犁军区司令部。

1952年11月伊犁军区撤消,同时成立伊犁军分区,亦由第5军兼;8个军分区工作则分别有驻地各师团担负。

1950年3月,新疆军区所属各部全部进驻指定地点,按点线布防,担负治安和边防任务,以保障社会政治安定。

  新疆和平解放后,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粮食问题。

从战火硝烟中走出来的国共双方部队共17万多人,一年所需粮食10万吨。

号称面积中国第一的新疆,却无力供应。

当时新疆人均占有口粮不足200千克,除去地租、口粮和种子外,所剩无几。

民生之凋敝,可见一斑。

从内地调运或从苏联进口粮食,要么运费奇高,是粮价的8~10倍,要么必须动用大量的外汇。

原美国驻乌鲁木齐领事馆副领事马克南在离开新疆时,曾叫嚣:

“共产党的军队好进不好出。

我要亲自看到他们一个一个渴死、饿死、葬身于黄沙旷莽之中”。

  1949年12月25日,中央军委针对新疆军区发布了《关于1950年军队参加生产建设工作的指示》,动员全军开展大生产运动,从根本上解决粮饷问题。

毛泽东主席在命令中称:

“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

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

  1950年1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发布新产字第一号命令:

“全体军人,一律参加劳动生产,不得有任何人站在劳动生产之外”,“全疆部队除担任祖国边防警卫和城市卫戍勤务外,必须发动11万人到开垦种地的农业生产战线上去”。

要求当年“开荒种地4万公顷”,“部队生产须有长远打算,有计划地建设军垦农庄,号召各部队为发展农业生产,应大力兴修水利,以造福于人民”。

《命令》颁布后,驻疆广大指战员在天山南北按师团布点,就地驻防,就地屯垦,迅速掀起了大生产运动。

1950年共有11万军人投身到开荒屯垦的大生产运动中去,到1952年,新疆军区实现主副食全部自给,并建立一批军垦农场和一批工厂,奠定了新疆现代农业和现代工业的基础。

  1953年5月,新疆军区根据中央军委和西北军区命令,将驻新疆部队分别整编为国防部队和生产部队;国防部队统一整编为1个二级军区,2个三级军区,8个军分区,1个国防师和4个独立骑兵团,由第二军四师师部和第六军、第五军的部分步兵团合编为国防第四师驻南疆喀什,汽车第四团和独立汽车营编入国防部队;将第一兵团的第二军、第六军,由新疆民族军改编而成的第五军大部,以及第二十二兵团全部编入生产部队,整编后生产部队人数11万人,专门从事生产建设。

  随着国家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已拉开帷幕,而军队即将实行义务兵役制和军衔制。

经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批准,1954年10月7日,新疆军区遵照军委总参电令,发布命令《公布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将进驻新疆的解放军二军、六军,五军(民族军)大部和二十二兵团(起义部队)全部等编为生产部队的10.55万军人集体就地转业,办理复员转业手续,连同复员军人家属和新招收职工共计17.5万人编入“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从事开荒生产和工业建设,由第二十二兵团司令部与军区生产管理部合并组成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领导机关,于11月1日正式开始办公。

1956年6月,中国农垦部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受农垦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重领导,正式撤销生产部队原有部队番号,脱离军队系统,退出军队序

  列,而变成了国家的农垦企业,由原军垦农场开始逐渐转变为正规化国营农场,正式纳入国家经济计划;企业经营性生产代替原军队自给性生产。

  为了不引起思想波动,安心生产,同时也为了更好的招收内地大批知识青年、支边青壮年以及接收大批转业复员军人参加边疆建设,仍然保留带有军事性质的名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该番号沿用至1975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撤消兵团建制及各师建制,成立新疆农垦总局,管理全疆国营农场。

鉴于新疆农垦事业面临的实际状况和兵团的特殊地位和作用,1981年12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关于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决定》,即[中发(1981)45号]文件,决定恢复和重建这一党、政、军结合的特殊组织,充分发挥国营农场的战略预备队的作用,这次恢复不再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而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1981年8月邓小平同志视察新疆时对此解释说:

“生产兵团恢复起来,这是稳定的力量,不要用解放军的名义……解放军不要搞得太复杂了,如用解放军的名义,搞军衔就要轮到它,几万人不好办。

  因此,新疆军区虽然很大,但是野战部队只有成建制现役步兵师国防第四师,然后是新疆军区的8个军分区机关及4个独立骑兵团(按编制更类似于营级),再加军直1个汽车第四团和独立汽车营(按编制更类似于营级),也没有边防团,都是未改编为生产建设兵团的解放军二军、六军、五军(民族军)余部抽调人员组建而成,按点线布防,担负治安和边防任务,以保障社会政治安定。

因此1960年以前,当时跟苏联友好,在长达3000公里的边境线上,中国方面长期几乎没有驻军,中国基本情况是有边无界,有边无防。

  ☆☆☆☆☆☆☆☆☆☆☆☆☆☆☆☆☆☆☆一☆☆☆☆☆☆☆☆☆☆☆☆☆☆☆☆☆☆☆1955年2月11日,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对全国战略区的划分和党的中央局、中央分局的设置情况,国防部发布《关于全国军区重新划分的决定》,取消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个军区,建立沈阳、北京、济南、南京、广州、武汉、昆明、成都、兰州、新疆(后称乌鲁木齐)、西藏和内蒙古等12个军区,直属中央军委。

新疆军区下辖南疆军区和伊犁军区,执行军级权限,分别担负南疆和北疆地区及西藏阿里地区的防务。

  但进入1958年开始,中苏两党在意识形态领域根本分歧不断扩大,意识形态的冲突与国家利益交织在一起,两国关系逐渐变冷,中苏两国之间的国家利益冲突开始升级。

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由于苏共领导人挑起中苏两党论战,不断公开争吵,并把两党论战扩大为两国之间的争端,1960年7月由于苏共赫鲁晓夫单方面撕毁援助合同撤走援华专家,并在中印边境争端公开偏袒印度,造成中苏在国家利益上的严重对立。

  随着中苏两国关系恶化,在新疆,苏联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威胁更为直接,经常派遣情报人员和秘密警察到新疆搜集情报,制造边境摩擦,挑起边境冲突。

在1960年7月,苏联在新疆博孜艾格尔山口附近地区,苏联边防军以越界放牧为由,追打中国牧民,驱赶牧群。

“博孜艾格尔山口事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苏两国间的第一次边境冲突事件,中苏边境地区便无安宁之日了,仅1960年当年,类似事件就发生了上千起。

接着苏共无视中国主权,利用我国经济困难,以其驻中国伊宁的领事馆为核心,通过其驻新疆各地州的苏侨协会,大做“跨境民族”等问题,非法发放护照,登记发展侨民,大量策划、煽动甚至强迫中国边民去苏联,最终导致1962年4~5月间发生大量中国边民非法越境的“伊塔事件”,并公开支持印度反华,不断在中国西北边疆制造事端。

  “伊塔事件”震动了共和国最高层,为稳定新疆局势,防止苏联的渗透破坏,周恩来总理责成自治区党委和兵团党委,由兵团负责组织民兵速赴边境布防,维护边界治安。

根据中央的要求和自治区党委的决定,兵团立即选派干部810名,工人16750人组成高素质工作队,分赴边境第一线指定地点执行任务,稳定边境秩序,对边民外逃遗留下来的农牧业生产和基层工作实行“三代”(代耕、代牧、代管)。

同时,新疆兵团立即组编了6个独立营,共21个武装值班民兵连,开赴中苏边境展开布防,迅速建立起82个哨卡和巡逻点。

从1962年5

  月5日起,兵团的基干民兵全副武装,开始昼夜不停地进行沿国境线巡逻,有效地劝阻了边民非法越境,保卫了边境各县人民政权,并在塔城、裕民、额敏三县边境地带设立了8个边防检查站,5月21日,根据新疆军区指示,兵团决定年底以前按照军区指定的地点又在中苏边境建立19个边防工作站,填补了边防空隙,加强边防力量,边民外逃行动基本上被制止,中苏边境“有边无防”的局面从此得以改观。

  1962年11月,“三代”工作结束了,在通过外交努力遣返外逃人员无望的情况下,中央要求兵团成立边境团场,划定边境国营农场带,“三代”人员留在当地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和守卫边疆。

兵团根据中央决定和自治区安排,两年内在伊犁、塔城、博乐、阿勒泰等地长达2019公里、纵深10公里至30公里的边境线上,建立了58个边境农场,控制着9处与邻国有争议的地区,并组建了300个齐装满员的民兵值班连,对苏联蚕食中国领土的行为进行了上百次斗争,并以此作为镇守西北边疆的国防屏障,全力巩固祖国的战略要地,捍卫领土完整,使我国西北边疆安全有了可靠的社会基础和军事基础,从此结束了我国西北部边界有边无防的状态。

  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的时候,“伊塔事件”的发生又使中苏关系雪上加霜,前苏联在中苏边境急速增兵,苏方不断破坏边境现状,向中国境内推进巡逻线,并且苏联军队越过界约线不断进行武装挑衅,又挑起了多起边境军事冲突,制造流血事件。

在哈巴河、吉木乃、和布克赛尔、额敏、裕民、温泉、昭苏等边境地带,大片中国领土被前苏联单方面划为争议领土,实施了军事控制,制造了边界领土的纷争。

至此,中苏两国关系发生了逆转,20世纪50年代签订为期3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已名存实亡。

  为了适应边境斗争形势的需要,巩固我国领土的安全,新疆军区也对应地加强了对新疆边防的建设,1963年10月,由各边境军分区直接接管整编兵团在中苏边境建立的边防工作站,并新组建一批边防营、连级边防工作站,在边境线的高地山口陆续建立边防哨所,靠着“三头骆驼一口锅,半住帐蓬半地窝”,担负边防巡逻任务,并逐步完善生存生活设施,改善营区环境,恢复着边境地区正常生产放牧秩序。

至1964年,中苏两国交换边界地图时,新疆军区边防哨所基本完成并开始建立了巡逻制度。

  “伊塔事件”后,阿勒泰东部的中蒙边境也不平静了,1963年7月间,苏军重新布防进驻蒙古国,加强对中国的军事压力。

蒙古国军队在前苏联的怂恿下,多次寻衅,并且与民族分裂势力相勾结,侵入我青河县巴颜毛敦地区,掠走我牧民羊群,甚至打死打伤我数名牧民。

鉴于苏联霸权主义的挑衅,中苏、中蒙关系日益恶化,新疆边防的重点由南疆转移到北疆,新疆军区边防战备的重点已发生变化,由西南方向转为西北方向。

  ☆在此严峻形势下,为了贯彻“依托天山,控制平原,长期坚持,独立作战”的防御作战思想。

1962年8月,中央军委命令将曾参加过4次国庆阅兵骑兵第1师从河北张家口调入新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端卿大将亲临乌苏县巴音沟,将骑兵第1师布防在乌苏县巴音沟牧场一带,代号8010部队,担负战备防御任务,归新疆军区建制。

1964年8月,按陆军南方甲种步兵师编制表进行整编。

第1、第2团改为步兵团;第3团仍为骑兵团;炮兵营扩编为炮兵团,使骑兵第1师由单一的骑兵部队扩编为步、骑混编的骑兵师。

1969年由于苏修大兵压境的形势,仍不能胜任现代化战争,所以军委和总参决定将骑兵第1师扩编为我军第一个摩托化师陆军第8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