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09884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考试范围:

高中历史;考试时间:

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I卷50分,II卷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夏商周三代,宗庙位于国都中心,据《礼记·曲礼》记载:

“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牲口房和库房)为次,居室为后。

”这说明三代()

A.重视农业成为社会共识B.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C.等级制度影响日常生活D.祖先崇拜占据重要地位

2.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正式建立专掌外交事务的专门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这反映了()

A.中国外交向近代化迈进B.清政府放弃“天朝上国”思想

C.中国与列强走向“和好”D.近代中国外交走向了独立自主

3.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教授指出,无论是在1954年宪法草案的起草过程中,还是在1954年宪法草案初稿的讨论中,参与人员既有政治精英和知识分子,也有普通工人和农民,这表明1954年宪法的制定()

A.体现了求同存异的原则B.扩大了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

C.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原则D.保证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4.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在万隆会议,周恩来又多次强调这一原则。

从此努力改善和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尤其是邻近的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

可见这一政策()

A.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策略B.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C.推动了新型区域合作组织建立D.清除了列强在中国的残余势力

5.有学者认为“罗马法有两点很重要:

其一,所有的法律都是为人所制的:

其二,法的准则是要诚实地生活,不损害他人,让每一个人都得到他应得的部分。

”由此可知,罗马法()

A.重视保护私有财产B.推崇法律至上的原则

C.立足解决现实问题D.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

6.有人认为:

“光荣革命在英国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它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

“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体制发生了显著变化,确立了()

A.君主专制制度B.民主共和制度C.君主立宪制度D.总统共和制度

7.西方学者E·T·博罗金说:

“俄国1917年革命的目标,是反对完全衰老的亚洲封建主义,同时反对已经发展起来的私有制资本主义。

”据此判断,E·T·博罗金认为十月革命的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社会B.否定封建专制

C.建立国家资本主义D.反对资本主义

8.二战后,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在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先后开始了可乐瓶装业务,瓶装可乐在很多欧洲国家市场上已非鲜见。

1950~1954年,在联邦德国的销售数量就达到1.4亿瓶,创造了可乐销售历史上的奇迹。

这反映出()

A.马歇尔计划初显成效B.联邦德国发展速度最快

C.欧洲一体化趋势加强D.欧洲大众文化的衰退

9.唐德宗曾云:

“通商惠人,国之令典。

”大臣陆贽也认为:

“商农工贾,各有所专,凡在食禄之家,不得与人争利。

”唐宪宗令:

“百姓商旅诸色人中,有被分外无名赋敛者,并当勒停。

”这反映出唐朝中期后()

A.商人逐利风气盛行B.承认官商的社会地位

C.曾短暂放弃抑商政策D.政府重视商业的社会价值

10.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春天”的景象,但这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主要原因是()

A.主要是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B.地区分布不合理,主要在沿海地区

C.中国社会环境未发生根本变化D.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安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思想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开始形成的,因为这次会议()

A.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C.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D.审查和纠正了一批重大冤假错案

12.1931年10月5日刊登在《申报》上的美丽牌香烟广告,分别有以下文字,国人爱国,请用国货”“有美皆备,无丽不臻”“请国人注意东北形势”“外辱日亟”并配有香烟的图案和东北地图,这表明()

A.列强经济侵略的重心在东北地区B.民众对抗日战争的胜利满怀信心

C.中国民族卷烟业的发展异常艰难D.商品销售中蕴含抗日救国的思想

13.下表是1850~1870年主要欧美国家及世界贸易额变化表(单位:

亿马克)。

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

世界贸易总额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850年

145

33.8

15

21

12.8

1870年

374

91.8

45

42

34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B.美德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迅速

C.英国率先开展并完成了工业革命D.法国由于政局的长期动荡发展缓慢

14.1845年,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

“在工业中,人——个人,仅仅被看作一种资本……在任何地方,一方面是不近人情的冷淡和铁石心肠的利己主义,另一方面是无法形容的贫穷。

”该观点()

A.揭露了工业革命的弊端B.主张废除资本主义制度

C.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D.宣告空想社会主义破灭

15.1929年10月,当美国人还陶醉在繁荣的美梦中时,这一美梦却因残酷的现实而破碎。

“残酷的现实”是指()

A.世界大战爆发B.经济危机C.罗斯福新政D.社会福利缩减

16.20世纪五十年代末,苏联地区玉米的播种面积迅速扩大,许多地区不得不放弃了耕种多年的小麦和黑麦。

这直接反映出()

A.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的弊端B.苏联工农比例得到了极大的调整

C.赫鲁晓夫改革脱离了实际国情D.苏联即将成为世界粮食产量大国

17.“资本流遍世界,利润流向西方”是当今经济全球化下的一个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A.发达国家控制了世界贸易组织B.发达国家拥有资本和技术优势

C.发展中国家的民主政治不健全D.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战乱状态

18.宋元话本中的人物形象突破了百姓遥不可及的才子佳人、将相游侠,却包括了工匠、店铺伙计、商人、作坊主、婢妾、吏卒、僧侣、妓女、媒婆、盗贼等。

话本人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A.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冲击B.“士”为首的价值观念被打破

C.社会教育逐步得到普及D.市民阶层壮大,世俗文化发展

19.宋代著名诗(词)人陆游、辛弃疾的作品都渗透出浓厚的忧患意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国家危亡,民族矛盾尖锐B.土地兼并,社会矛盾激化

C.政治腐败,经济崩溃D.战乱频繁,百姓苦难

20.在新文化运动中,一个浙江绍兴人蔡元培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另一个浙江绍兴人鲁迅著有《狂人日记》。

两人的共同影响是(  )

A.推动了中国教育发展B.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

C.成为文学革命的典范D.有力抨击了专制制度

21.毛泽东说过自己的心与鲁迅是相通的,但是对中国的基本问题即农民问题的着眼点却不尽一样。

鲁迅著名的小说《阿Q正传》着重描写了中国农民的缺陷,想以此来剖析中国国民性中的病弱一面。

而毛泽东的著作中谈及农民,则主要着眼于其在革命中的积极性,并根据这一积极性来“唤起工农千百万”。

这主要是因为毛泽东()

A.领导发动广大农民开展土地革命B.认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C.出身农民家庭,对农民深切同情D.视农民为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

22.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

这表明()

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

C.专制王权已经衰落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

2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到2000年,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1%,初中入学率达到88.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

“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这里的“壮举”是指()

A.开展识字教育减少文盲B.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

C.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D.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

24.中世纪基督教认为自然界被创造出来是为了证明造物主的智慧。

19世纪后期,有关生物是否进化的论,主要是在生物学家和基督教传道上之间,而不是在生物学界内部进行的。

这表明()

A.基督教圣经否认“上帝造人说”B.挑战神学说教被社会认可

C.进化论颠覆了传统神学D.生命科学研究是渐进的过程

25.在艺术创作中将物象扭曲失真,甚至将物象肢解为各个不同的部分,且不按照其天然形态组合。

这一创作风格是()

A.浪漫主义B.现代主义C.古典主义D.现实主义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三大题,共50分)

26.(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汉武帝时期,张骞受命“凿空”通西城,汉朝同西域各国、各民族间开始大规模的交往活动。

西方新奇的物种大量流入中原,中国的特色商品也源源不断地传入西方。

然而,两晋时期由于战乱,丝绸之路逐渐衰退。

唐统一后,丝绸之路又恢复了生机。

为复兴这条商路,唐王朝西击突厥,并在西域设立机构管理,对交通路线也进行重新部署与管理,丝绸之路再度繁荣起来。

胡萝卜原产于北欧地区,巴达木原产于波斯,二者在唐代由西域传入中国,中国的大黄也传到西域和欧洲。

在唐代,西城良马大规模传入中原,自唐以后,西域少数民族的饮茶之风渐盛,使得丝绸之路上的主要传播商品由丝绸转化为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马歇尔在1947年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宣告美国已为帮助欧洲复兴做好了准备,由美国为这一计划提供资金才是最为关键的部分。

1948年4月,马歇尔计划正式开始实施,该计划的实施稳定了西欧的政治局势,西欧共产党的势力也迅速衰弱。

由马歇尔计划催生的美国和西欧之间的贸易关系也巩固并推进了北大西洋同盟,并使之持续到冷战终结。

中国推行的“一带一路”倡议是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宏大经济愿景,需各国携手努力,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方向前行。

“一带一路”倡议使得区域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安全高效的陆海空通道网络基本形成;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基本形成,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广泛深入,各国人民相知相交、和平友好。

——摘编自厉以宁等《读懂一带一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马歇尔计划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不同点(8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更好地促进世界各国商贸交流建言献策(2分)

 

27.(22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同罚。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为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北魏延兴元年(473年),北魏政府向人民征收“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栗二十石;又入帛一匹二丈,委之州库,以供调外之费”。

——赵毅等主编《中国古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材料三北魏485年,孝文帝颁布命令:

“男子15岁以上,授给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人授露田20亩。

露田不得买卖,授田者身死或年满70者归还官府。

桑田则永为个人所有,不须还官,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买卖。

奴婢授田与良人相同,耕牛每头授田30亩,限4牛。

——赵毅等主编《中国古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材料四(王安石变法)变法派所制定的一些政策法令及其实践,虽还远远谈不到解放生产力,但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总还是有一些帮助的,因而是发生了积极的作用的。

——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问题

(1)依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6分)并分析其带来的积极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三,简要概述推行均田制的影响。

(6分)

(3)根据材料四,列举王安石变法中能直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措施有哪些?

并将其具体内容列举出来。

(6分)

 

2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苏联与西方学者关于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主要观点

改革的发生

改革的评价

苏联学者

农奴制生产方式成为社会生产和资本主义工业化不可克服的障碍,因而亚山大二世迫于农民斗争和新生资产阶级及其在政治上代表的压力,实行“自上而下”的农奴制改革。

改革维护了地主的利益,同时也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沙皇俄国已经向资产阶级君主制度转变的道路上迈出了最初的几步。

西方学者

当时俄罗斯社会上层具有西方自由主义人文理念的知识精英和官僚群体与传统利益集团斗争。

大改革是俄罗斯走向君主立宪制具有关键性意义的一步,也是一个传统社会试图应对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成功的努力。

——摘编自王云龙《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沙皇俄国最后60年社会转型历程解析》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时代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学者们对农奴制改革的相似评价。

(6分)

教育联合体分校区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检测一

高二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5DADBD6-10CAADC11-15CDCAB16-20CBDAB21-25DACCB

26.

(1)原因:

唐代大一统帝国形成,社会稳定;唐代实行相对开明的对外政策和民族政策;政府重视对外的商贸交流;唐代经济繁荣;设置专门机构稳定了西北秩序。

(6分,每点2分,任答3点)

(2)不同点:

马歇尔计划处于冷战时期,“一带一路”倡议处于经济全球化显著发展时期;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是为了控制西欧以称霸世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是为了实现各国共同发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马歇尔计划主要是美国单方面援助西欧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秉承共商、共享、共建的原则。

(8分,能从两个角度分析不同可得8分)

(3)建言献策:

要遵循国际认可和接受的商贸规则;兼顾各方利益,互利共赢;加强各国的技术交流与协作。

(2分,言之有理即可)

27.

(1)措施:

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推行郡县制。

(6分,每点2分,任答3点)

影响:

政治上打击了旧贵族,强化了中央集权;经济上发展了封建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军事上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4分,每点2分,任答2点)

(2)①使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一定土地,以法律形式确认了授田者对土地的占有权和使用权,能大大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豪强地主肆意兼并土地③消除奴隶制残余,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促进了民族融合(6分,每点2分,任答3点)

(3)①青苗法。

官府提供种子或贷款,农民偿息②募役法。

征收役钱,雇人服役③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兴修水利④方田均税法。

核实土地,平均赋税(6分,每点2分,任答3点)

28.

(1)时代背景:

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广大农奴的反抗斗争;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传播。

(6分,每点2分,任答3点)

(2)相似评价:

改革推动了俄国的政治进步:

俄国推行了一些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改革具有局限性:

地主仍然占有土地并获得大量赎金,俄国经济总体水平仍然远远落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6分,每点2分,任答3点)

 

1.D

【详解】

“宗庙为先”说明祖先在众多位置中占据主导,故D项正确;农业成为共识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分封制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是居室布置信息,没有等级制度观念,故C项错误。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中关键信息“宗庙为先”的解读,宗庙与宗法有关,宗法制度又与祖先崇拜相关。

2.A

【详解】

由材料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处理同世界其他国家间的关系,建立了专管外交事务的机构,说明清政府的外交开始走向近代化,故A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清政府放弃“天朝上国”思想,故B错误;专管外交的机构不能说明中国与列强走向“和好”,故C错误;材料未体现外交走向独立自主,故D错误。

3.D

【详解】

根据材料“参与人员既有政治精英和知识分子,也有普通工人和农民”可知体现的是参政议政的人员的广泛性,D选项符合题意。

求同存异的原则是在万隆会议中提出的,A选项排除。

材料中没有涉及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变化,B选项排除。

材料中没有体现独立自主的原则,C选项排除。

4.B

【解析】

【详解】

“一边倒”是指外交上旗帜鲜明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不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所体现的内容,故排除A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为划分标准,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故选B项。

根据“改善和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尤其是邻近的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可知该原则并不是推动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建立,故排除C项;清除了列强在中国的残余势力的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故排除D项。

5.D

【详解】

罗马法中的体现出来的法律由人制定,法律不损害他人,应当让每一个人都得到他应得的部分,这体现了罗马法对人的关照,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D正确;保护私有财产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A;法律至上与题无关,排除B;题干中未涉及通过罗马法解决现实问题,排除C。

6.C

【解析】

【详解】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基础,故排除A,选C;英国《权利法案》保留世袭君主,国家元首是世袭国王或女王,而非民选总统,排除BD。

7.A

【详解】

材料中博罗金认为十月革命的目标既反对封建主义,也反对资本主义,可见他认为十月革命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A正确;B和C都是材料中反对的内容,排除;反对资本主义是材料中提及的信息,但不符合十月革命建立的目标,D错误。

8.A

【详解】

马歇尔计划有利于西欧经济的恢复,提高了西欧民众的消费能力,扩大了美国商品在欧洲的市场,可口可乐的畅销正是马歇尔计划成效的体现,故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联邦德国发展速度最快,排除B;材料显示的是美国商品在西欧的销售情况,西欧的一体化不是材料的主旨,故C错误;D表述错误。

9.D

【解析】

从材料中无论是皇帝还是大臣都对商业有一种积极的态度认识,可以得出唐代政府在这一时期对商业是很重视的,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A选项与材料无关;B选项说法错误,这一时期并没有承认;C选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一直在推行。

10.C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而这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主要是因为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其最主要原因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变,C项正确。

民族工业主要是发展轻工业,而重工业基础薄弱,地区分布不合理,主要在沿海地区,这也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B。

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缺少稳定的环境,影响民族工业的发展,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

11.C

【解析】

试题分析: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一次重要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重要标志。

1987年中共十三大完整概括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一思想的最初形成和提出就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ABD三项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重大决策,但符合题意的正确项只能是C项。

考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内容

12.D

【分析】

根据“1931年10月5日”“国人爱国,请用国货”“请国人注意东北形势”“外辱日亟”,结合所学,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美丽牌香烟广告信息反映出商品销售中蕴含抗日救国的思想,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列强的侵略重心在东北,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香烟广告信息,无法体现民众的抗战信息,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中国民族卷烟业的发展异常艰难,排除C。

【详解】

13.C

【解析】

据材料表格“1850—1870年主要欧美国家及世界贸易额变化表”可知,英国在1850—1870年的世界贸易额的比重最大,其原因是英国率先开展并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故C选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A选项错误;美德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迅速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B选项错误;数据显示法国的增长速度较快,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属于表格数据分析类选择题,解题的方法是紧扣时间“1850—1870年”,仔细分析主要欧美国家及世界贸易额的变化,得出英国的世界贸易额的比重最大,结合工业革命的知识即可正确判断。

14.A

【详解】

根据“一方面是不近人情的冷淡和铁石心肠的利己主义,另一方面是无法形容的贫穷”可知该观点揭示了资本主义对人的压榨和导致的贫富差距加大,揭露了工业革命的弊端,故选A;该观点只是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并没有强调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更不能说明空想社会主义破灭,排除BCD。

15.B

【解析】

【详解】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票暴跌,1929-1933年大危机开始,所以B符合题意。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1914年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爆发,与题干时间不符,A错误。

针对1929年经济危机,1933年上台的罗斯福开始改革,称为罗斯福新政,C错误。

材料没有显示D内容,排除。

16.C

【解析】

根据材料中“20世纪五十年代末,苏联地区玉米的播种面积迅速扩大”,联系赫鲁晓夫改革的时间和内容可知,这是赫鲁晓夫改革在农业的措施,大规模种植玉米,不顾实际情况,带来了严重问题,结果导致改革的失败,故C项正确;当时是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但苏联工农比例没有得到极大的调整,仍以重工业为主,排除AB;玉米运动最后失败,D不符合史实,排除。

17.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新一轮扩张,发达国家因为其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占有优势,故获利较大,所以才形成所谓“资本流遍世界,利润流向西方”的局面,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控制”;材料中强调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占优势,没有体现出发展中国家的状况,故CD项排除。

18.D

【详解】

宋元时期因为商品经济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与壮大,并推动文化的世俗化,故D项正确;中国古代的封建等级观念是封建经济与政治决定的,伴随儒学确定为统治思想,封建等级观念是不断加强的,故A项错误;其民分士、农、工、贾四等,宋元话本中的人物形象突破了百姓遥不可及的才子佳人、将相游侠,并不意味“士”人地位下降,为首的观念被打破,故B项错误;宋元时代说话人演讲故事所用的话本,并不能说明社会教育逐步得到普及,故C项错误。

19.A

【解析】浓厚的忧患意识是由于国家危亡,民族矛盾尖锐,国家危亡,民族矛盾尖锐也是当时的时代特征,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C、D均是时代特征的某一方面,不全面,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20.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二人都是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