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会中国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09323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灯会中国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灯会中国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灯会中国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灯会中国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灯会中国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灯会中国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docx

《灯会中国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灯会中国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灯会中国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docx

灯会中国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

灯会

灯会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

一般指元宵节时,由政府举办的大型的灯饰展览活动,并常常附带有一些民俗活动,极具传统性和地方特色。

正月十五元宵节,汉族民间有观赏花灯的习俗。

灯会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

东汉顺帝时沛国丰人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创“五斗米道”而举行的“燃灯祭斗”仪式,算是迄今了解到的最古老的原始灯会。

快速导航

词条图册城市百科

中文名灯会

起始时间汉朝

举办时间通常为元宵节

举办方政府

1灯会介绍

2灯会传说

3历史记载

4灯会历史

5灯会发展

6各地灯会

自贡灯会

成都灯会

钱江源头灯会

黟县宏潭灯会

7灯会活动

1灯会介绍

灯会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迎来的就是汉族传统节日——元宵节。

在元宵节上,按照民间习俗,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灯会从古至今流传下来,根据地域、地区、民俗不同,分为很多地方特色的灯会,比如:

自贡灯会、成都灯会、上海灯会、无锡灯会、南京灯会、扬州灯会、常熟灯会、武汉灯会、广州灯会、深圳灯会、千灯湖灯会等。

2灯会传说

绵阳灯会

灯会元宵灯会,传说是从汉朝留下来的。

西汉时,文帝做了一个梦,梦见玉帝命火德星君在正月十五火烧京城。

文帝非常恐慌,便召来群臣计议,大臣东方朔献计说,可以向火德星君求告说情,免此一难。

正月十五日,火德星君果然驾临京城。

文帝率群臣和京城百姓拜伏恭迎,哀告火德星君看在万千黎民的份上,不要火烧京城。

火德星君不忍生灵涂炭,无奈圣命在身,不敢违犯天条。

正左右为难之际,东方朔又献一计。

当夜,京城长安内外,从皇宫到百姓庭院,都依东方朔之计张灯燃炬,一片通明,与白昼无异。

火光直透云霄,火德星君见那景象果如天火降临一般,料得足以瞒过玉帝,便回天庭复命了。

此后,每年正月十五,京城便燃灯张炬,以示纪念,且用糯米粉团成丸子,状似珍珠,俗称“元宵”,表面上是敬火德星君,实际上是想用糯米糕粘住他的牙齿让他少说话。

凉州的元宵灯会,辉煌奇巧,蔚为壮观。

每年元宵节前,各行各业人士便纷纷忙碌起来,那些彩纸颜料,铁丝竹篾,纱线布帛,经过剪、剔、绘、20G高压锅炉管www.gb5310.cc、扎、缠、绷,在一双双巧手的运作下变成了活灵活现的各式花灯,有各种动物、花卉、瓜果、神话人物等。

到了元宵这天四街八巷的临街人家、店铺、机关单位,都在门前张挂彩灯,装点得凉州城宛如灯的海洋,天刚擦黑,便万灯竞放光华。

此夜,凉州人都要出门游灯,街上人头攒动,灯光闪烁,热闹非凡。

如果遇到龙灯,则观灯者必从龙下钻过,说这样一来就沾了“龙光”。

3历史记载

灯会又说龙是多子多孙的吉祥物,且“灯”又从“火”从“丁”,钻了龙灯,就可以人丁兴旺,日子红火。

由此可见,元宵节的盏盏彩灯,不仅好看,而且也寄托了凉州人对更加美好光明的前景的向往。

在凉州农村,元宵闹灯又别有情趣。

农村的花灯,于朴拙自然中见巧夺天工的智慧。

有的用玉米芯浸油,燃作火炬;有的用洋芋或萝卜将里面剜空,灌上油,插稔子点燃作火炬;还有的将老葫芦壳削至半透明,外绘以各种图案,制成花灯。

更多的是以彩纸扎成各种形状的灯笼。

凉州的元宵灯会,源远流长,颇负盛名。

旧时《风俗志》载:

凉州“元宵前后,四市竖坊,盛张灯炬,且架高山,蒙纱画佛像,名鳌山灯者,不一而足。

镇海、姑洗两塔,亦层层燃灯。

一时燃爆竹,吹箫管,火树银花,与日月交辉;笙歌欢腾,彻夜不休;人民云集游乐,以为太平丰余之兆,自唐时已然。

”然而,在凉州的诸般灯市中,最神奇有趣、出类拔萃者,当数金塔寺的“黄河灯会”。

“黄河灯会”,顾名思义,就是取黄河九曲十八弯之意,有“阵排天地,势摆黄河”之妙。

又说是仿照古典小说《封神演义》第五十回“三姑摆布黄河阵”里黄河阵的摆法。

先扎好灯山门一座,悬灯结彩,以立门户;后取中央太极之意,在灯阵中央竖五丈高杆一根,上挂九莲宝灯、吊斗、旗幡;再将360根灯杆,挑起360盏各色花灯,按九宫八卦之势,分为九座城池,摆成黄河九曲连环之阵。

观灯者必须按八卦方位,按照一定路线行进,方能曲尽其妙,遍踏所有灯城而出,否则将会迷失方向,如入迷宫。

每年元宵燃灯,四方乡民蜂拥而至,照以上规矩遨游黄河灯阵,“出入门户,连环进退,井井有条”。

4灯会历史

汉晋时,每逢春月花开时,蜀郡的统治者都要“纵民游乐,嬉戏西园。

”同时灯红火耀,以粉饰太平。

灯会唐人的《放灯日记》中有唐明皇在天宝十五年安史之乱时逃到成都,与道家大法师叶清善上街观灯的记载。

“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有《观灯诗》云: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这首诗道出了当时成都灯会的盛况。

前蜀皇帝王建常“出游浣花溪,自夜达旦”,当时“问亦放灯,率无定日”。

后蜀皇帝孟昶曾“上元观灯于露台。

正月十五元宵节,汉族民间有观赏花灯的习俗。

灯会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

李商隐在《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一诗中云:

“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

”可见唐代的灯会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也是生动记述了南宋时的灯会盛况。

周密的《武林旧事》中载,南宋都城临安,最初只是一些大街旁的茶馆,在元宵节时悬挂花灯售卖,如此数年,渐成气候,遂形成了灯市。

灯市一般在元宵节前数天开始。

为了使灯市热闹起来,京尹每年都派人到灯市上巡视,根据各家商铺所悬挂的花灯数量,配给一定的蜡烛、灯油及费用。

到了正月十五,京尹会亲自前往灯市,其随行者会携带一只装满了纸币的口袋,给灯市上的游动小贩发红包,以感谢他们对灯市繁荣所做的贡献,谓之“买市”。

为了保证赏灯百姓的安全,地方官员在安保方面也是下足了工夫。

每年的灯会期间,坊间的繁华热闹地带,都点有巨烛或松柴作为路灯,有兵卒站在一旁维持秩序。

路灯旁边还会押着几个罪犯示众,身上写明此人犯罪的缘由。

如偷抢妇女头上的钗环首饰,或者举止不端,趁着人多,在妇女身边挨挨搪搪地耍流氓。

其实这些人之前就已犯罪被关押于狱中,将之拿出来顶缸示众,目的是警戒作奸犯科者,尽可能地将罪案扼杀在萌芽状态。

南宋的皇帝对灯会也非常支持。

每年元宵节的二鼓时分,皇帝就乘着小车,带领宫人到宣德门上观赏鳌山。

鳌山是在灯市的中央位置扎盖起的一座如鳌形的高台,上面悬挂有数百盏花灯。

鳌山的规模,在《大宋宣和遗事》中有明确记载:

“自冬至日,下手架造鳌山高灯,长一十六丈,阔二百六十五步,中间有两条鳌柱。

”《水浒传》中,李逵闹东京的背景描写,或许就是取材于这些现实生活情节。

灯会皇帝赏灯的时候,京尹会让一批经过挑选,衣着干净、食品卫生的小商贩,或者唱歌动听、舞姿曼妙的艺人,在宣德门外等候。

皇帝会宣召这些人到楼上表演,妃嫔内人也纷纷购买商贩制作的零食。

由于不了解价格,她们的所费往往要比常人高出数倍,甚至有商贩因此而一夜暴富。

除此之外,临安的一些大户人家,也在家中的花园水榭中布置各式花灯,并且开门任人游览,还备以酒菜款待,以显示自己的家势昌盛。

而那些居于幽坊静巷的小户人家,也在门前挂设数盏五色琉璃泡灯应节,远远看去,恍若仙境。

相比具有浓重政府色彩的宋代灯会,明朝的灯会,则已演变成了纯粹的市场行为。

每年的正月初十日到十六日,各地的客商和巧匠就会云集京城,将自己制作的花灯拿到东安门外迤北大街售卖。

在这短短的数天里,不仅是花灯制作工艺的比拼,也是经商实力的比拼。

京城靠近灯市的商铺和住房,每年到了灯市开市的时候,租价就会翻番,要比平时贵上数倍,如果不是生意做得特别大的商人,轻易不敢问津。

另外,灯的式样和工艺也是新颖繁多,有镶嵌珍玩珠宝的灯,也有从邻国或海外贩回来的灯,引来的观赏者络绎不绝。

价格高的灯,一盏就要卖上千两银子。

明人蒋一葵在《尧山堂外纪》载有一事:

明朝年间的元夕灯节,京城有工匠用糯汁烧成琉璃瓶,然后制成花灯,可以贮水养鱼,旁边映衬着烛光,透明可爱。

黄岩人王古直花费重金买了一盏在家,爱不释手,终日耍玩。

有天一不小心,他将琉璃瓶碰到地上,摔了个粉碎,悲叹道:

“吾平生家计在此,今荡尽矣!

”明代花灯的精巧程度、价值几何,此说也可作为旁证。

5灯会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彩灯艺术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彩灯艺术更是花样翻新,奇招频出,传统的制灯工艺和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将电子、建筑、机械、遥控、声学、光导纤维等新技术、新工艺用于彩灯的设计制作,把形、色、光、声、动相结合,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相统一,

其中以自贡灯会最具有代表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自贡灯会也在民族文化的孕育和滋养下逐步精湛、娴熟起来。

1964年,自贡市人民政府组织举办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届灯会。

布局由平面发展为立体。

至2005年,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并应邀赴北京、广州、武汉、上海、香港、泰国和新加坡展出,所到之处,无不获得盛誉。

1988年6月自贡灯会在北京展出期间,邓小平同志、杨尚昆同志等115名党和国家领导人前往观灯,得到了他们的首肯。

后来江泽民也认为:

自贡灯会是成功的。

6各地灯会

自贡灯会

自贡地区早在唐宋年间就有了新年赏灯的习俗,明清时期更进一步发展为各种会节。

清中叶即有“狮灯场市”、“灯杆节”等灯会活动,“正月八日之后,各祠庙皆燃火树。

各门首皆点红灯。

新年灯火甚盛……一城数亭,一亭各式。

其高数重,构栋雕镂,嵌灯如星,一亭燃四五百灯、辉丽万有,西人来观亦欣然,京邑所不及也。

自贡灯会

自贡灯会(9)

进入本世纪初,盛行提灯会。

每年农历十月十日,每人手中提红灯一盏,上街游玩。

点灯杆、挂宫灯和狮灯龙舞、莲花灯等仍为春节的主要欢庆活动。

自贡地区“提灯会”、“放河灯”、“瞒天过海”等风俗较为盛行,富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和民间色彩。

自贡灯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并在民族文化的孕育和滋养下逐步精湛起来。

1964年,自贡市人民政府组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届灯会。

从此,灯会规模便由小变大,工艺由粗至精,灯具由个体发展为群体,由不动发展为联动,布展由平面发展为立体。

至1992年,已在自贡举办了10届灯会,形成自贡灯会的独特风格。

自1964年始举办首届灯会至1991年第三届国际恐龙灯会经贸交易会,自贡人将这10年灯会简称为“自贡灯会”。

自贡灯会以气势壮观、规模宏大著称;以构思巧妙、制作精巧取胜;以灯景交融、层次迷离称奇。

规模宏大、气垫壮观

自贡灯会最显著的特色之一,就是历届灯会均组织几十组大中型组灯和数千只工艺灯参展。

宏大的规模形成一片彩灯之海,仿若仙境,且灯组体量大,气势壮观,有占地(或水面)上千平方米的大型灯组“鱼美人戏群龙”、“珍珠神女”;有高耸入云的“龙柱礼花”、“腾云阁”、“彩云阁”等等组灯,令人惊叹不已。

游人漫步其间,入耳笙箫管弦之乐,入目万紫千红之光,陶醉在彩灯艺术赋予的独有神韵之中。

构思巧妙、制作精细

灯会自贡灯会在构思和制作工艺上的创新,被中外专家称为“高品位”的艺术。

如用瓷器餐具制作灯具,是灯会一绝。

扎制的“龙”有踏波浪之雄姿,吞云吐雾之神韵,玲珑剔透之玉骨;用废玻璃药瓶制作灯具,也是自贡灯会的首创,那拇指大小的青霉素药瓶可捆制成光彩照人的孔雀、活蹦乱跳的金鹿;用蚕茧制作的蚕茧灯、用镀膜玻璃制作的玻璃灯、用细竹篾精制作的竹编灯、表现地方扎染工艺特色的扎染灯、丝绸等制品制作的绢灯、丝灯及各类材料纸制作的纸灯等等,颇具地方特色和行业特色,表现出精湛的工艺水平和神奇的创造力。

自贡灯会的另一特色是融传统的制灯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于一体。

灯会突破了传统工艺灯小巧、单一、静止的格局,形成大型、综合、联动的特色。

它在保留彩灯民族风格、审美情趣和剪纸扎糊技巧的基础上,引进了现代光电技术,如激光全息片、逻辑集成控制器、数控器件译码器、计数器、声控、光控等,熔“形、色、光、动、声”为一炉,使古老的彩灯艺术焕发出青春的熠熠光芒。

自贡灯会除了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以外,还注意灯会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它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民间传说用灯的形式巧妙地表现出来,使不少的灯具能看、能玩,可供游人参与娱乐。

灯景交融、层次迷离

自贡灯会又一个显著的特点:

即灯与景的有机结合。

它将一个个精巧别致的工艺灯和大型灯相结合,巧妙布展于园林山水之中。

水中灯、山上灯、树上“鸟”,湖中“蛙”,人物灯、动物灯、瓜果灯、戏剧脸谱走马灯、木制龙头雕刻灯……灯中有景,景中有灯,湖光山色,亭台水榭与“灯”融为一体,形成灯景交融,气势磅礴的宏大场面。

灯会宏阔深邃的艺术构思,出神入化的表现手法,惟妙惟肖的制灯工艺,使自贡灯会已由单纯的工艺美术发展为与文学、科技、美术、园林相结合的综合艺术。

成都灯会

成都灯会是成都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都灯会西汉萌芽,东汉有形,唐代炽盛,近代成会,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

建国后至今已举办了三十六届。

如今成都灯会乘改革春风又较早地走出蓉城,冲出四川,推向全国,跨入世界。

先后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福州、青岛、武汉、乌鲁木齐、太原、重庆和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等省内外、国内外数十座大中城市展出,受到了国家领导人,所在地广大群众和港澳同胞以及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誉。

成都灯会

对成都灯会,在北京人称“华夏一绝”,在广州誉为“中国灯会之最”,在深圳等地称为“中国灯会之首”,在马来西亚被誉为“天下第一灯”。

成都彩灯在长期的发展中,融汇众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制作工艺。

彩灯艺人们除选用传统的竹、藤、绸、缎、金属和白糖、玻璃、蚕茧、贝壳、瓷器等材料外,同时还不断采用现代的激光、光纤、声控、电脑程控等新技术、新工艺,使成都彩灯格外璀灿夺目,绚丽多姿。

尤其是以成吨食糖、上万件瓷器和玻璃瓶制成的巨型灯组,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叹为观止。

被称为成都灯会“三绝”。

成都彩灯表现的题材非常广泛,既有中国古典文学,又有西方名著;既有民间传说故事,又有现代宇宙奥秘;既有飞12Cr1MoVG合金管www.15crmog.cc禽走兽,又有奇花异草。

成都彩灯融形、色、声、光、动、高、大、奇、新、精和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人们称赞她是“绚丽的诗,立体的画、有声的雕塑,流动的音乐”。

成都市灯会办公室成立于一九九一年,其指导思想和宗旨是:

弘扬民族文化,以灯为媒,广交朋友,宣传成都,提高成都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为发展彩灯艺术,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我办愿与国内外兄弟城市和各界朋友一道,为进一步发展彩灯艺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促进对外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继续努力。

成都灯会的主要内容是安放在园林美景之中的各式灯彩,按不同的主题或故事内容分组陈设,最多时可以达到150组,每组又由若干个不同的人物或景物组成,同时有无数的串灯、灯笼、牌坊灯、工艺灯、书画灯、壁灯、脸谱灯、皮影灯、水底射灯、空中玫瑰、火树银花等作为衬托,形成了一个上下辉映、八方闪耀、色彩斑斓、眩人眼目的彩灯世界。

钱江源头灯会

灯会钱江源头灯会是伴随灯日而至的。

最早的灯日是开化龙顶茶的发源地——齐溪大龙村。

除夕,山农吃过年夜饭,家家户户量斗米,点燃红烛插在米斗里,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过后,户主捧着“斗子灯”,喜气洋洋跨出家门,加入灯队绕村游行。

灯日定在除夕,为的是送旧迎新,外村人是不去赶热闹的,所以有“女儿看不见娘家灯”之说。

过了大年初一,山乡灯日接连不断,大道小径,人群熙来攘往,比今日赶集市还热闹。

千年古镇马金,人烟稠密的大村有灯日,偏僻的小山村也有灯日。

随着村组织的变更,灯日也有些变革。

翻开老皇历,姚氏大家族聚居一个大村庄,灯日从正月初八开始,直至十五结束,是开化时间最长的灯日。

现在,马金姚家分为两个行政村,因此就有两个灯日。

正月二十,原先是马金下街的灯日,如今,上下街村也各自择定了新的灯日。

马金镇的灯日很多,诸如姚一村正月初八,上街村、明塘坞村、大淤村十一,下街村十二,湖头村十三,姚二村十五等。

霞山乡霞山、山头灯日是二十二,这是钱江源头最后的一个灯日。

灯日这天,所有亲戚朋友都来贺年观灯,各家盛设酒筵,殷勤接待。

每有一客数主,忙得主人四处找客,出现你拖我拉,“请客容易,揽客难”的热烈场面。

纯朴的山乡百姓,热情好客,礼尚往来,有了灯日,亲朋好友来得集中,场面显得热闹,交流信息方便,开支反又节省,更不用天天忙于待客应酬。

灯会“火树银花不夜天”,灯日观灯喜洋洋。

钱江源头灯会众彩纷呈,各具特色,沉淀着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表现了山区农民粗犷豪爽的思想感情。

初七是齐溪一个小村的灯日。

夜幕降临,山农把长条板凳翻个身,让四条凳脚朝天,前后点燃红烛,然后肩扛一条条板凳排成长龙,穿村而行,锣鼓喧天,热闹非常,这叫“龙角灯”。

大村庄灯日那天,天刚蒙蒙亮就听见阵阵敲大锣声音,这叫“开灯路”。

吃了早饭,便出迎板龙灯,这叫“迎白灯”。

“白灯”板数略少,且不点燃蜡烛,为晚上迎红灯先作演习而已。

远道宾客观赏了“白灯”便赶回家。

板龙灯多数村皆有,板数因村户而定,大村一二百板不等。

灯板两头凿有圆孔,中插木桩连接,转弯抹角十分灵活。

灯板上设置三盏或四盏灯,罩以灯笼,内点蜡烛。

板上间插两面三角龙旗,旗上彩绘龙凤图像,或题宣传标语、诗句、灯谜。

龙头龙尾用樟木雕刻,流金溢彩,张牙舞爪,显得威武无比。

入夜,龙板灯出迎,灯球前行,鼓乐随后,时而缓游,时而疾行,时而盘旋,时而扼角,在夜色弥漫的村野中宛如一条巨龙,行至河边,倒映水中,灯火辉煌,翻江倒海,陆上水中双龙翻腾,煞是壮观,伴以锣鼓声、唢呐声、鞭炮声、喝彩声,构成一幅“妙夺诸方,目从未观”的壮丽景色。

灯会过去,内外徐村除了龙板灯、花灯,还有罕见的狮舞灯。

狮子用篾扎成,腹下安两根短木,腹内点燃蜡烛。

舞狮时,灯彩球在前引逗,舞狮人左右手各执短木翩翩起舞,或进或退,或奔或蹲,或跃或立,一对对双狮戏彩球,摇头摆尾,绕村串巷,欢声笑语,此起彼落。

霞山灯会,白天踩高跷,晚上迎花灯。

高跷竹马源于跳竹马,高于跳竹马,为明代少保吏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商辂和霞山村祖先郑旦公组织首创。

它充分利用三度空间位置,配有八匹神马,饰李世明、李治、徐茂公、尉迟公、秦叔宝、程咬金、薛仁贵、罗成等面谱,以慢步、小步冲跳、旋转等舞步进行,堪称别具一格。

最为壮观的是姚家灯会,它不仅灯日长,而且灯类繁多,有花灯、扛灯、布龙灯、板龙灯,还有吉祥动物灯;狮、象、鹿、麒麟、双凤朝阳等。

花灯工艺精湛,颇受赞赏。

它用篾制扎成一个如水缸大的花钵,花钵内置以曲杆弯枝的小树,枝条上饰绿叶、花朵。

花灯名目各异,别具匠心,有“凤穿牡丹”、“喜鹊栖梅”、“孔雀开屏”、“八哥戏竹”等,光彩动人,灿烂夺目。

灯会扛灯又名宫灯,是宫廷彩灯的一种,始于唐代,盛于宋元。

马金姚家村有扛灯,流传两种说法:

其一,史载,大舜生于姚墟,因以为姓。

姚氏乃舜之后裔,故获迎宫灯之殊荣;其二,史曰,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山东蝗灾,官民焚香拜祝,坐视蝗虫食苗不敢捕。

宰相姚崇派御史分道灭蝗,设夜火,坎其旁,且焚且埋。

汴州刺史倪若水迷信天灾,拒不应命。

姚崇责之曰:

“坐视蝗虫食苗,忍而不救,粮食无收,刺史将如之何?

”姚崇下令灭蝗,得死蝗十四万石,山东之民,免为饿殍。

百姓自发举行隆重灯会庆祝,其中就有扛灯。

嗣后,姚氏后裔为纪念先贤,也仿制扛灯。

扛灯以“福禄寿禧、吉祥如意”八个字为主题,以传统戏剧故事为内容,以人物形象为主体,分台脚、台面、人物三部分组合而成。

台脚底架用木料做,其余均用蔑片扎骨架。

台面即戏台,四周框边饰以彩色纸剪刻图案。

人物头像制作先用樟木模型糊纸,然后取出木模,在空壳人头面上画脸谱,戴冠穿袍,形象逼真,活灵活现。

一台扛灯一台戏,如“天官赐福”、“文王拉车”、“桃园结义”、“九世同居”、“郭子仪拜寿”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堪称一绝。

两人扛一台,每台扛灯尾随一班吹鼓手,一路吹吹打打,游遍全村,直至灯会结束,人流欢散。

“文革”期间,把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当作“四旧”破除,从此群众不敢言灯会事。

直到1983年农村大改革,农民欢天喜地又兴灯会,可惜一些能工巧匠的老艺人,有的已经作古,有的虽健在但年逾古稀。

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文化部门本着“两为方针”大力发掘,积极引导,精心组织,使钱江源头这朵绚丽的民间艺术奇葩获得新生,而且放射出更加亮丽的光彩。

高跷、扛灯、板龙灯等有的已先后多次进县城闹元霄和参加“三边艺术节”广场演艺,深受观众的好评。

黟县宏潭灯会

黟县宏潭灯会历史悠久,早在清朝以前,宏潭村就有出灯会的传统,直到现在,每年正月十五前后,灯会周游全村,并到附近村庄,很受人们欢迎。

灯会龙灯:

滚龙两条,名叫二龙戏珠。

龙头由毛竹扎成,龙身由布做成,全长十余米。

龙的眼睛和龙嘴内及龙身内(每隔一米)就点一盏灯(以前点蜡烛,现在用灯泡,电瓶供电)。

舞龙时,龙珠在前,二龙随后。

龙头跟着龙珠上下、前后舞动,龙身随着龙头滚动。

每到一户,龙要进家,在堂前舞上一圈,新胩龙进家,大吉大利,然后在大门口舞上一阵,舞龙时鞭炮不断,用鞭炮鼓舞舞龙人的斗志,舞龙可是个力气活,龙身翻上翻下,十几个人要相互配合,听从龙珠指挥,节奏有快有慢,有高有低,甚是精神。

狮子灯:

每年出灯时,都有狮子灯参加,狮子两只,每头狮子两人舞,还有一人舞狮子球,举球引导狮子做各种动作,相互配合,随着球的变化,一会儿站立,会儿扑下身,一会儿抱球,一会儿低啸,一会儿摇晃,一会儿抖动。

随着锣鼓节奏快慢,不断起伏。

除龙和狮子外,还有云灯、马灯、鱼灯、六角灯、八角灯、莲花灯、花瓶灯、新年大吉灯等。

云灯和马灯较多外,其它灯都是两只,灯里面点上腊烛,晚上很状观。

出灯时云灯跟在龙后面,舞龙时围着龙转,显示龙腾云驾雾。

马灯就是马到成功。

以前还有许多种灯,如百鸟出窝,五兽灯等。

7灯会活动

灯会活动较多,其中出名的要数猜灯谜了。

猜灯谜“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

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

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灯谜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

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

《武林旧事·灯品》记载:

“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猜谜规则

写诗有写诗的规则,它讲究押韵。

写对联有写对联法门,它讲究平仄和对仗。

猜灯谜也有几条约定俗成的规则:

第一,单纯的词汇解释或知识问答,不能算是灯谜,就算是谜语,也只能被看成低级的作品,例如:

人人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若以山水甲天下猜中国地名桂林,这纯属一种文字解释,毫无谜味。

如果以“山水”合成汕字,“甲天下”会意为头字,而猜汕头,底、面两个原本毫不相干的文句,却能互相搭配,岂不趣味盎然。

第二,谜面上的字,绝对不能在谜底出现,除非有标明露春格,否则,底、面不能相犯,例如:

以普天同庆猜店招大家乐,很多人会猜全庆,但因谜底中有一个庆字,这个答案就肯定不能成立了。

第三,有些灯谜,巧妙地借用了偏旁表义的造字规律,例如:

加火才好煮熟饭,谜底是尧。

第四,有些是一半描写字形,一半是影射字义,例如:

因为自大一点,惹得人人讨厌,谜底是臭。

谜题种类

猜灯谜灯谜的猜射法和制作法,基本上是同一种法则,只不过作者是有了谜底,然后根据一种谜体或谜格去求出谜面;而猜者则是参考多种谜法,循规律去思索,寻找谜底。

1.正扣法

正扣法也称正面会意法或正猜,此法是根据谜面所表达的正面含义,不抄曲径,直接去领会、推理,从而联想出谜底。

2.反扣法

猜谜倘正扣法行不通,便要变通扣法,不可在单一种扣法中钻牛角尖,否则你将永远找不到谜底。

反扣法也称反面会意法,此法与正扣法恰恰相反,是根据谜面的暗示,从反面去推理,寻求谜底。

3.侧扣法

此法不是从正面会意,也非由反面猜射,而是由侧面衬托或由中间突出。

4.别解法

是利用汉字一字多音、多义的特点,改变本意,另作解释,使谜语妙趣横生,这种手法一向被推为正宗灯谜。

5.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