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7到10单元语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03717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5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7到10单元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五年级7到10单元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五年级7到10单元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五年级7到10单元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五年级7到10单元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7到10单元语文.docx

《五年级7到10单元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7到10单元语文.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7到10单元语文.docx

五年级7到10单元语文

丰泽区第五中心小学五年上学期语文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

第七单元面对错误

调整与思考

《迟到》

教材分析

   《迟到》是第九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小时候上学经常迟到,在一个雨天被父亲痛打一顿后心存怨恨。

后来,在老师的帮助和父亲的关怀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从此成了第一个到校的学生。

   上学迟到是一个很难完全避免的问题,每一位同学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著名作家林海音在叙述这件事情时,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切身感受和父亲的做法、态度细致刻画出来,将一个一年级小学生雨天迟到的故事,依照事情的发展,娓娓道来,告诉人们只有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才能使自己很快地成长起来。

   本文语言平实,条理明晰,有铺垫,有高潮,有发展,有尾声,故事跌宕起伏,完整而不呆板,以小事见真情,让读者领悟到了父亲对孩子严厉而又深切的爱。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个性化行为,它是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实践活动。

阅读教学的紧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

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

在阅读实践中,应坚持以“读”为主线,以学生的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根据本单元教材特点,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积累,我设计了“在速读中整体感知,在品读中感悟感动”的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主体自读、精思、感悟、鉴赏、共鸣的学习过程,突出“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动发展”的设计特色,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这一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那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

初步领悟本文前后照应、先总结后分述的写作方法。

   3.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坚持自检与反思,正确对待错误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概括父亲关心我的具体事例,从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来感受父亲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

搜集读文音乐,制作课件。

   学生:

预习课文,查阅作者资料。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师:

同学们,你们上学有没有迟到过?

迟到的时候,父母和老师是怎么对待你的?

你怎么看待迟到这一现象?

学生交流。

   2.师: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著名作家林海音小时候就是一个经常迟到的孩子,她写的《迟到》一文,让我们了解了她童年的故事,相信你们读后一定能受到启发。

板书课题。

   3.小组交流课下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二、速读梳理,理清思路

   1.快速读文,边读边想:

作者林海音的父亲是不是一位好父亲?

   2.同位互相检查初读课文的情况,清除字障、词障,扫清阅读障碍,重点检查是否把字音读正确、读流利,教师对易读错的字进行检查。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师:

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全文内容。

   引导学生从“主要内容——所写事情——文中人物”等方面交流自己所读懂的内容。

如,我读懂了,这是一位对我要求很严格的父亲,这是一位很疼爱我的父亲。

教师评价,总结所读懂的内容是否正确,学生表达是否清楚,是否抓住了重点等。

4.围绕“上学迟到”这条线索,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全文整理为四个部分。

   

(1)我有赖床的习惯,恰逢今天下雨,我干脆不起来了。

   

(2)父亲严厉地惩处了我,而结果是,我上学也迟到了。

   (3)上课的时候,父亲给我送花夹袄来了,我感受了到父亲默默的爱。

   (4)从此以后,我成了到校最早的学生。

   5.质疑问难。

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

   预计可能提出的疑难问题:

父亲为什么要打我?

打了我为什么还要给我送东西?

……

   三、细读解疑,品读感悟

   1.师:

林海音的父亲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呢?

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2~17自然段,标出关键句段,体会小海音是如何犯下这个错误的,她又是如何对待这个错误的,父亲是什么态度?

   2.小组合作学习

   

(1)带着问题自主阅读。

运用以前学过的“前后联系、品词析句”等方法进行阅读,思考“质疑”中提出的问题。

   

(2)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感悟,教师巡视、引导、点拨。

   (3)全班交流。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以引导点拨,力求让学生能理解全面、深刻,同时引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课时

   一、汇报读文、自学情况

   1.解决第一个问题:

从哪儿可以看出父亲打我很狠?

   师:

你从哪儿能读出父亲打“我”很狠?

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段落、语句,仔细体会。

   

(1)课件出示:

“爸气急了……我挨打了”

   A.生读,标出表示打的动作、声音的词语:

拖起来、抄起、倒转来拿、一抡、咻咻,体会父亲打得非常用力,打得很狠。

   B.师:

父亲在盛怒之下,抄起鸡毛掸子倒过来拿,高高的一抡,就一下又一下地抽打在了小海音稚嫩的皮肤上,她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带着感情读读这句话。

   

(2)课件出示:

“我坐在放下雨篷的洋车里……我是怕同学们看见了要耻笑我”

   A.师:

当小海音哭泣着坐在车上,检查着红肿的伤痕,她是多么伤心,多么难过呀!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B.师:

难过之余,小海音还要把伤痕遮起来,她怕同学看见了会耻笑她。

她是多么委屈呀!

再读

   C.师:

伤痕刺痛着小海音,当她再次注视着这些红肿的伤痕,不禁想到,别人家的爸爸像宝贝一样宠着孩子,而她的爸爸竟然下手这么狠,她真是有些怨恨父亲了。

再读

   2.解决第二个问题:

父亲为什么要出手这么狠地打我呢?

   

(1)师: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课件出示:

“等一下,妈妈进来了。

……居然有勇气不挪动”

   A.生读,体会以前小海音就天天迟到,今天因为下雨,竟然不想上学,要逃学了,这些表现让父亲忍无可忍。

   B.生再读,抓住关键的字词体会,父亲为什么会狠狠地打我?

   吓了一跳——说明太晚了,太不像话了。

   硬着头皮——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可还在找借口。

   居然没挪动——知道一个字的命令可怕,还不挪动。

(2)师:

吓了一跳的妈妈来催促小海音去上学时,她提出了不上学的要求,爸爸瞪着眼,让小海音快起时,她还在硬着头皮为自己找借口,明明知道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可小海音还是没挪动。

同学们猜一猜,小海音当时可能是怎样想的?

   (3)师:

是呀!

不去就不去吧,才一天,这么小的孩子,没什么吧?

可父亲为什么还要狠狠地打她呢?

体会:

因为“我”的表现太令人生气,更因为父亲怕“我”养成坏习惯,所以才会狠狠的打“我”。

再一起来读这段话,边读边体会父亲的良苦用心。

   (4)师:

小海音挨打了,她委屈,她生气、她怨恨,她不解,那么她究竟该不该挨打呢?

请大家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说服力的句子,来谈谈你们的观点。

   学生的观点可能有两种:

   A.不该打

   ——这么晚了,等起来,洗脸,扎辫子,换制服,再走到学校去,准又是一进教室就罚站在门边,那罚站的滋味可不好受呀。

   ——同学们的眼光会一个个向你投过来,小海音会多么害羞呀,这是多么难为情的事啊。

   ——爸爸是不许小孩子上学乘车的,他不管你晚不晚。

如果能乘车去,或许还来得及,可爸爸偏偏不允许。

   ——还要被妈妈打扮得穿着肥大的夹袄,拖着一点也不合脚的大油鞋,举着一把大油纸伞,一路走到学校去。

   B.该打

   ——每天都迟到,要是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那还了得?

该打。

   ——妈妈都催促过了,还赖在床上,该打。

   ——爸爸那么严厉,生气地发出好几次命令,她竟然连挪都不挪一下,该打。

……

   3.解决第三个问题:

打了我为什么还要给我送东西?

   

(1)师:

父亲狠狠地打了小海音,后来又赶到学校来给她送东西,这又是为什么呢?

找出课文中描写父亲给“我”送东西的段落读一读。

思考:

父亲打了“我”,为什么还来送东西?

   

(2)生读,交流。

下过雨,怕我冻着,没吃早饭,怕我饿着,所以父亲给我送夹袄和铜板……

   (3)师:

当父亲听着我痛苦的哭号,当父亲想起我红肿着的伤痕,哪里放得下心呢?

看似狠心的父亲,带着夹袄和铜板来了,带着他深深地关爱来了,可见到“我”了,却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的看着“我”穿上夹袄,轻轻的地给“我”两个铜板。

这就是父爱,无言的父爱,如山的父爱,深沉的父爱。

此时此刻,那个刚刚还因为挨了父亲的打而委屈、生气、不服,甚至有些怨恨的小海音,面对着父亲,会说些什么呢?

   (4)学生交流。

   (5)师:

这段刻骨铭心的往事,改变了作者,那个每天早晨都迟到的女孩,成了每天都站在校门前等待校工开栅门的早到女孩。

小海音能发生如此的变化,受父亲的影响很大,除了父亲的影响,还有别的什么原因吗?

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引导学生体会:

教师的引导、自我认识与反省

   二、配乐朗读,升华主题

   1.师:

因为小海音读懂了父亲这份厚重的爱,所以她才会有了从迟到到早到,甚至来不及吃饭也要赶到学校的变化,然而改变的又何止是这些呢?

由此改变的还有小海音的未来和人生。

   2.师生合作感情朗读课文。

   3.师:

学完课文,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感受,来表达你此刻的心情。

   三、联系现实,拓展学习

   1.师:

这篇课文是林海音《城南旧事》中的《爸爸的花儿落了》的节选,就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走进原文。

发放材料《爸爸的花儿落了》,学生阅读。

   2.课前大家查阅了有关林海音的资料,关于她后来的发展,同学们了解多少呢?

师补充叙述林海音的文学成就,课件出示:

林海音在她70多岁的时候曾经说过:

“我七十多岁了,一生经历的事不少,但这件‘迟到’的事,对我应当是刻骨铭心的,如果爸爸影响了我,我又影响了读者,该是一件多么好的事!

   

(1)体会林海音后来能取得文学方面的巨大成就是与父爱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2)训练语言表达:

能不能用比喻的方式说说你对父爱的认识?

   父爱如山,父爱如大海,如阳光、月光、春风、春雨……

   3.师:

读了这篇文章后,老师还有一个强烈的感受,那就是面对错误,要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不能找借口给自己的错误进行辩解和推脱,也不能去指责别人帮助你的方式。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要认真、冷静地去看待错误,虚心地接受和认真地改正错误,把缺点变为优点,这才是最重要的。

   四、布置作业

   1.推荐阅读:

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和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2.写一件自己和父亲之间的故事。

要求写出父亲充满爱意的语言、表情、动作,写出你是怎样在父亲的关怀、支持、鼓励、鞭策下成长的。

《成吉思汗和鹰》

教材分析

   文章主要写伟人成吉思汗在一次狩猎时因口渴难忍,四处找水解渴,当他艰难地找到水后,鹰四次撞翻他的杯子,成吉思汗气急败坏射死了鹰,当他发现鹰是他的救命恩人时懊悔莫及,顿悟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的道理。

   这是一则发生在伟人身上的故事,也是一篇寓意深刻的故事,人文因素很浓。

   学生分析

   文中故事离学生的实际较远,但文章的故事性很强,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感人,可读性也很强,因此,让学生充分地读、抓住成吉思汗四次接水都被鹰撞翻的心情变化是本课教学的好方法。

   教学目标

   1.理解伟人对待错误的态度,明白遇事保持冷静的道理。

   2.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抓住鹰四次撞翻杯子及成吉思汗的心情变化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学习心情的描写。

   教学设想

   贯穿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感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情感;通过想—说—读—批—讲—论—填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变学会为会学。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出示成吉思汗的照片):

同学们认识他吗?

   2.你对这位历史伟人了解多少?

(学生交流资料)

   3.板题、读题。

   4.检测生字。

   5.师:

本课文是一则寓意深刻的故事,你认为学习本文要掌握什么知识点?

(生说师板书)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掌握这些知识?

(生说师板书)

   [点评:

这样做有利于鼓励学生养成收集、整理、运用资料的习惯,实现资源共享。

特别体现学习方式的指导,“教是为了不教”嘛。

   二、初学课文,理解内容

   1.个人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先读通全文。

(师提醒生注意:

不动笔墨不读书)

   2.分四人小组选择自己组最喜欢的方法学习课文,理解和掌握黑板上板书出来的1—2个知识点。

一生在小组学习记录本上记下来。

(师巡堂轮流参与到小组的学习中)

   3.各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情况。

师提示汇报金点子:

自报家门——说学法——当小老师给同学讲解——检测。

(可考他人亦可请他人检测本组成员)

4.当有同学汇报“文章的写作顺序”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师相机引导分段:

是呀!

文章写得可有条理了,哪些自然段写起因?

哪些自然段写发展?

哪些自然段写高潮?

哪些自然段写结果?

可分为几部分呢?

   这则故事全文按照故事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的顺序写,可把文章分成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简述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国王和勇士。

(强调他的身份,使学生了解伟大的人物在面对错误的表现,凸现课文文化的指导性和育人的针对性。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叙述了成吉思汗狩猎时,口渴得厉害,后来终于找到了一个滴水的泉眼。

这一部分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原因。

为下文情节的开展作了很好的铺垫。

   第三部分(第9~18自然段),写成吉思汗四次接水都被鹰撞翻的情景。

这段描写细致入微,生动地再现了四幅画面。

   第四部分(第19~23自然段)这一部分是故事的高潮,毒蛇的出现改变了成吉思汗的固执,很具有震撼力。

   第五部分(第24自然段),写成吉思汗的懊悔和顿悟。

   5.当有汇报员汇报文章抓住鹰四次撞翻成吉思汗的杯子展开描写故事情节这一知识点时,师适时提问:

   

(1) 鹰为什么一次次去撞成吉思汗的杯子?

   

(2) 成吉思汗的心情怎样?

哪些地方体现他的心情?

   (3) 最后采取什么行动?

   (4) 结果得到什么沉痛的教训?

   6.填写学习卡。

并点评。

   次数 鹰怎样做       成吉思汗的心情如何

   一        打掉了水        不生气

   二       俯冲下去,撞掉杯子 有点生气

   三        还是撞翻了杯子        真的生气

   四       飞扑下去,扑掉杯子 气急败坏

   最后 鹰被射死      懊悔、顿悟、永远不在……

   7.把有关的句子找出来并设身处地的读一读。

   8.师点拨:

文章中关于成吉思汗的心情描写,有的直接写,有的通过语言或动作来写,今后,同学在写作中也要这样写,能够更感染别人。

   [点评:

这样做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合作学习的平台,能抓住学习课文这个知识点构建平台,通过完成学习卡的填写,引导学生抓住鹰四次打翻杯子以及成吉思汗的心情变化,这一重点环节来学习,为明理做好铺垫,也为学生练笔——学习心情描写打下基础。

   三、加深明理

   1.齐读成吉思汗顿悟出来的道理:

今天我得到了一个沉痛的教训,那就是,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

   2.结合实际说说你的看法。

提示:

从正反两方面,如遇事冲动会怎样?

反之冷静对待又会换来什么结果?

   3.师小结:

是呀!

伟大人物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人是因为他们能不断总结经验,特别是吸取教训!

这多么令人感到震撼呀!

四、总结

   小孩会犯错误,伟人也会犯错误,人人都免不了会犯错误。

假如我们在事情面前保持冷静,就能减免悲剧的发生,一旦发现错误要及时改正,就能健康地成长!

   五、布置作业

   1.摘抄好词句。

   2.复述故事。

   3.课外阅读其他伟人的故事。

   [点评:

这样做重视积累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并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效果好!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略)

   二、拓展学习

   师:

古人廉颇又是如何对待错误的呢?

请读“语文天地”里的《负荆请罪》。

(生自读)

   1.说廉颇有什么精神?

(感悟廉颇有面对错误善于自省、勇于改正的精神。

   [点评:

此环节与“语文天地”联系,进行拓展学习,实现了北师大版教材以单元出现,课文与“语文天地”相整合的做法,效果好。

   2.读“畅所欲言”中的词语。

   3.用上其中一个词语说一个句子,并且说说为什么这样用?

   4.用上节学到的描写心情的方法(有时直接写,有时通过语言或动作表现)把你刚才说的事写下来。

(生写)

   5.修改习作。

   6.优秀习作展。

《我们的错误》

教材分析

   《我们的错误》是一首外国儿童诗,它用富含哲理的语言,以一种内心剖白的形式与学生进行对话,说明了在人生道路上面对错误,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重要意义,从而引导学生面对错误时,要正确认识它,并采用积极的态度改正它。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一贯重视抓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平时班中有犯了错误的学生,全班同学都敢于批评指出,以理奉劝,并能热情帮助其改正错误,班中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风气较浓。

所以学习这首诗歌先让学生反复吟诵,在读中感悟,再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与情感的参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用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的事例来丰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感悟诗歌的内涵。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1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感知、体味、感悟这首诗歌的内涵。

   3.抓住关键词句,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来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4.培养学生正确面对错误,积极改正错误的品格。

   5.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学习诗歌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分组采访身边最敬佩的人是怎样看待错误的。

要求定好采访对象,拟好采访提纲,再做好采访记录,最后全组讨论写好采访后感。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大家采访你身边最敬佩的人怎样看待错误的,让大家当了一回记者,现在我们召开一个小小的采访发布会,请各组的首席记者简要地说说采访的情况。

(各组代表汇报)

   师: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外国儿童诗《我们的错误》,相信能让大家对“错误”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板书课题,生齐读。

   [结合本单元“语文天地”中“初显身手”环节,课前指导学生调查采访自己身边最敬佩的人如何看待错误,让学生合作完成采访任务,既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又为上课伊始营造氛围打下感情基础,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生字词。

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会,同桌互检识字情况。

   [学生的识字水平各有不同,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利用了学生本身具有的资源,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2.学生自己练读课文2~3次,把课文读通读顺,边读边做批注。

   3.四人小组练读课文,读后交流讨论不理解的问题。

   三、品读诗歌,感悟内涵

   1.开展“读诗擂台赛”:

各组比赛读;男女生赛读;师生接力读;个人挑战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以读代讲,把读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有足够多的时间走进文本,碰撞心灵,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及相互间的评价,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

   2.各学习组选一小节诗品读,讨论说说对该小节诗的理解。

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1)生:

读了第一小节我们知道了每个人,特别是每个年轻人都免不了会犯错误,就连成吉思汗这样的大英雄也不例外。

……

   师相机引导学生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正确理解反问句的意思,并比较体会反问句的语气。

(2)生:

从第二小节中我们知道了错误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危害,但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就如平常说的“吃一堑,长一智。

   生:

我们小组是这样理解“错误可能是下一次错误的开始,失败也可能是成功之母”。

如果一个人犯了错误,不及时反省,改正错误,那以后还会犯更多的错误。

相反,如果认真反省,在前一次的失败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并用曾经犯下的错误不断提醒自己,激励自己,就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所以不要因为害怕犯错误而停止做事情。

   师相机向学生推荐“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要重复错误。

——周恩来”、“我的最重要发现是由失败给我的启发——戴维”等警句名言,加深学生对该小节的理解。

   (3)生:

从第三小节我们知道了错误并不可怕,天才和伟人也犯错误,但他们用积极的态度去改正错误从而获得成功。

……

   师先相机引导学生说说天才和伟人怎样用积极的态度正确地对待错误的。

再让学生想像如果他们错误地对待错误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可结合爱迪生发明电灯的实验过程等事例进行分析。

   最后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讨论说说对“可怕的不是错误,可怕的是错误地对待错误”这句话的体会。

   个别汇报。

(在此之前老师可看情况,列举“小时偷枚针,大了偷块金”这个浅显的俗语说明“漠视错误的存在,任其发展下去,这样错误地对待错误的后果是很可怕的”来抛砖引玉,启发学生打开思路。

   (4)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第四小节诗歌,了解在人生道路上正确对待错误的重要意义。

让学生找出这节诗中词语反复朗读,再与删去重复词语后的诗句作比较,体会诗歌上句尾与下句尾重复的效果。

   3.学生默读课文,找画出诗歌中自己觉得最形象的话与同学互相交流说一说,再多读几次,感受诗歌生动、形象的描写。

个别汇报。

   4.学生齐读诗歌,用心倾听自己与心灵的对话。

   四、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1.写心得笔记。

(任选一题写)

   

(1)选诗歌中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结合自己的亲自经历和体验,写写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检查反思自己在生活中、学习上存在的错误,并写写自己学了诗歌后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错误,要怎样采取积极的行动去改正错误。

   2.作品交流。

把作品贴在教室四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