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态工程单元测试3.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97239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3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生态工程单元测试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生态工程单元测试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生态工程单元测试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生态工程单元测试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生态工程单元测试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生态工程单元测试3.docx

《北师大版生态工程单元测试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生态工程单元测试3.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生态工程单元测试3.docx

北师大版生态工程单元测试3

生态工程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一、综合题(每题10分,共100分)

1.生态农业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

下面是两种生态农业模式:

模式1:

鸡一猪一鱼立体养殖模式:

一亩鱼池配6~8头猪,100~120只鸡,鱼池中各种

鱼的比例大致为:

花白鲢占20%草鱼占40%鲤鱼、鳙鱼占40%每亩投放鱼苗4500尾。

每天从鸡舍中收集新鲜的鸡粪晒干,经初步发酵后混入一定量饲料喂猪,猪粪喂鱼。

模式2:

“四位一体”生态模式:

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将日光温室、沼气池、蔬菜种植和温室养猪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模式。

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在模式1中,必须注意某种鱼的投入数量,不宜超过该鱼在生态系统中的

鱼塘中不同鱼类生活在不同水层,体现了生物群落的结构。

(2)在上述两种农业生产模式中,模式2主要体现了的优化设计,按照

规律通过综合优化,使系统从总体上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沼气池中的产甲烷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填生态成分)。

(4)下列不属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是

A.病虫害的生物防治B.作物轮作、套种

C.使用化肥提高作物产量D•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5)当农业生产对人类自身生存环境产生负效应的时候(如农药的过度使用等),最终会导致对人类自身的伤害,故农业要与生态工程紧密结合,如通过增加农业生态系统

的,把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引导到更多和更小的循环圈中。

下列实现人与自

然的和谐发展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

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

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答案】

(1)环境容纳量垂直

(2)种养结合生态和经济

(3)分解者

(4)C

(5)生物多样性C

【解析】

试题分析:

(1)投入生物时不能超过生态系统的环境容纳量,否则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不同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体现的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2)体现了种养相结合的模式,按照生态和经济规律通过综合优化,使系统从总体上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整体性原理。

(3)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利用的是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所以是分解者。

(4)使用化肥提高作物产量不属于生态农业方式,因为会污染环境。

(5)因为要把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引入到更小的循环圈中,而它们都必须以食物链(网)为渠道,所以应增加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可构建较复杂的食物链(网)能达到

此目的。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以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即物质循环与再生原理,故C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生态工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2•某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

如利用人工建立的湿地公园对生

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形成藻菌共生的污水净化系统,还可以利用藻类蛋白养鱼、养鸭

等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下面是利用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的原理简图。

请据图回答问

题:

⑵人工湿地中的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一现

象体现了群落具有结构。

该人工湿地的建设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

(2分)。

⑶该人工湿地中的芦苇、藻类等植物生长迅速,其主要原因是

⑷用恰当的箭头和文字完成该人工湿地的碳循环图解(右上图)(3分)。

⑸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实地调查了该人工湿地后,在大力赞赏利用湿地对生活污水进行

净化处理的同时,还向相关部门提出了应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控制这一合理的建议,其

依据的生态学理由是

【答案】

(1)光能和污水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2)垂直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协调与平

衡原理(2分)

(3)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氮、磷等矿质养料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4)向水体中适当通入空气

(5)见右图(3分)

微生物

(6)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工程的相关知识。

⑴输入人工湿地的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⑵人工湿地中的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一现

象体现了群落具有分层现象,出现垂直结构。

人工湿地的建设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基本原

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

⑶人工湿地中的芦苇、藻类等植物生长迅速,其主要原因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氮、磷等矿质养料和光合作用所需的CQ。

⑷碳循环:

生物群落中的碳回到无机环境有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无机环境中

的碳以光合作用的形式进入生物群落。

⑸应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控制,其依据的生态学理由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不应该超过自我调节能力。

3•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工程的问题:

(1)对于基因工程来说,其核心步骤是,若要培育能从乳汁中分泌

人的干扰素的转基因牛,需要选择的受体细胞是(受精卵、乳腺细胞),导

入该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

为了让转入的干扰素基因高效表达,需要

把来自cDNA文库的干扰素基因片段正确插入表达载体的和

之间。

(2)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在把植物细胞杂交之前,必须用去除细胞

壁,杂交过程的另一个环节是;培育出诸如“番茄一马铃薯”这样

的杂种植株利用了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原理。

胚胎干细胞也有类似的特性,并且胚胎干细

胞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可以增殖而不发生。

(3)在进行单克隆抗体的生产过程中,要把两种细胞进行融合,这两种细胞一种是在

体外能够大量增殖的,另外一种是已免疫的B细胞;诱导该两种细胞融

合常用的因素有PEG、灭活病毒等。

体外培养的过程中,贴壁生长的细胞会

出现现象。

(4)在试管牛”的培育过程中,要使精子和卵母细胞在体外成功结合,需要对精子进

行处理,使其。

另外,培养的卵母细胞需要发育至

期,为使雌性个体一次排出多枚卵母细胞,常采用激素进行处理。

(5)桑基鱼塘”生态系统能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能量,形成无废弃物农业”,这主要是

遵循生态工程的原理。

【答案】

(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受精卵显微注射法启动子终止子

(2)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原生质体间的融合分化(3)骨髓瘤细胞电激接触抑

制(4)获能减数第二次分裂中促性腺激素、(5)物质循环再生

【解析】

试题分析:

(1)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受体细胞是动物细胞时,常选择受

精卵作为受体细胞。

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

为了让转入

的目的基因高效表达,需要把目的基因片段正确插入表达载体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

(2)在植物细胞杂交之前,必须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再

诱导原生质体融合获得杂合的原生质体。

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且能在体外培

养的条件下只增殖不分化。

(3)已经免疫的B细胞能产生抗体,但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不能无限增殖;骨髓瘤细胞

能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无限增殖,但不能产生特定的抗体。

所以在进行单克隆抗体的生产

过程中,要把这两种细胞进行融合,形成既能产生抗体,又能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无限增

殖的杂交瘤细胞。

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因素有PEQ化学方法)、电激(物理方法)、

灭活病毒(生物方法)等。

体外培养的过程中,贴壁生长的细胞会出现接触抑制现象。

(4)精子和卵细胞在受精前都有一个准备阶段,即精子要进行获能处理;卵母细胞需要发育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常常给雌性个体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其超数排卵。

(5)桑基鱼塘”生态系统能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能量,能使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形成无废弃物农业”,这主要是遵循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和生态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⑸见下图

⑹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无污染、低成本,提高能量利用率)

【解析】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基本知识的掌握,考查构建知识网络、运用分析与归纳等方法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运用图表精确表达有关生态学现象的能力,正确理解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运用所学生态学知识指导农业生产实践的能力。

5.某农场的农业生态工程简图如下:

请回答:

(1)在评价养殖效益时,除了人工投入等成本外,往往采用单位时间内饲料投入量和

体重净增长量(可采用相关参数转换成干物质量)作为评价指标,其中体重净增长量为生产量,该值的大小取决于饲料到饲养动物的能量。

(2)该生态工程的核心技术是。

若在果园中同时种植蔬菜,属于技术。

图中的沼气工程是在沼气池的基础上增添了脱硫塔等设施,更加优化了的新能源

开发技术。

(3)在无人为因素干预下,养殖鱼类种群呈"S'形增长,若养鱼场中迁入捕食养殖鱼

类幼体的乌鳢鱼,将使“S”形曲线中的下降,通过生态系统的调节,乌

鳢鱼和养殖鱼类的数量将趋于相对平衡。

【答案】(12分)

(1)次级传递效率(每空1分)

(2)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间种洁净可再生(每空2分)

(3)K值自我(或负反馈)(每空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⑴由于饲养动物属于第二次的有机物质的生产,故体重的净增长量为次级生

产量(同化量-呼吸消耗量);该值的大小取决于饲料到饲养动物能量的传递效率。

⑵由于该生态工程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进行再次利用,核心技术是物质的良性循环

技术;在果园中同时种植蔬菜,属于典型的间种技术;在沼气池的基础上增添了脱硫塔等设施,能减少硫化物的释放,故优化了洁净可再生的新能源开发技术。

⑶无人为因素干预下,鱼类种群自然生长成S型增长,如果迁入捕食养殖鱼类幼体的乌鳢鱼,将会使养殖鱼类的环境容纳量下降,即K值下降,通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可使二者的数量趋于相对平衡。

考点:

本题考查生态农业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6•下图甲是利用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主要含有机物)的原理简图。

科研人员为有

效控制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某种害虫,引入了该害虫的天敌,并用一段时间的调查数据

生活诃水

人工湿地

绿比区

构建了图乙所示的模型(图乙中箭头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

请据图回答:

(1)输入该人工湿地的能量来源有。

(2)沉水植物生长于水域中央区域,挺水植物生长于近岸的浅水,喜湿的植物生长于

岸边,旱生植物生长于离岸较远处,形成了群落的结构。

如果湖泊严重缺水,

就会出现“沧海桑田”的现象,这属于群落的演替。

(3)检测表明,出水口中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的含量都大大降低,在该过程中起

主要作用的生态系统成分是。

(4)图乙模型属于(选填“物理”、“概念”或“数学”)模型,其曲线变

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调节。

仅从该模型分析,图中最可能代

表天敌K值的数据为。

【答案】

(1)光能和(污水)有机物中的化学能(2分)

(2)水平次生

(3)生产者和分解者

(4)数学(2分)(负)反馈(2分)P2

【解析】

(1)入人工湿地的能量来源有光能和(污水)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2)芦苇输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该人工湿地中的芦苇、藻类等植物生长迅速,其主要原因是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