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鹿邑三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卫.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02946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5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三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三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三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三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三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三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卫.docx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三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周口市鹿邑三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卫.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三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卫.docx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三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卫

2015-2016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三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卫)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小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反应为放热反应

C.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即△H>0,反应吸热

D.△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无关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C.加入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D.使用催化剂,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Cl﹣﹣2e﹣═Cl2

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O2+2H2O+4e﹣═4OH﹣

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

Cu﹣2e﹣═Cu2+

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负极反应式:

Fe﹣3e﹣═Fe3+

 

4.已知H2(g)、C2H4(g)和C2H5OH(l)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1、1411.0kJ•mol﹣1和1366.8kJ•mol﹣1,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H为(  )

A.﹣44.2kJ•mol﹣1B.+44.2kJ•mol﹣1

C.﹣330kJ•mol﹣1D.+330kJ•mol﹣1

 

5.用含有少量银和锌的粗铜做阳极,纯铜片做阴极,CuSO4溶液做电解液,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减少的Cu的质量为mg,则(  )

A.电解液质量增加mgB.阴极质量增加ag,a>m

C.阴极质量增加mgD.阴极质量增加bg,b<m

 

6.下面列出了电解不同物质的电极反应式,其中错误的是(  )

A.电解饱和食盐水 阴极:

Na++e﹣═Na

B.电镀铜时(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阳极:

Cu﹣2e﹣═Cu2+

C.电解熔融NaCl 阴极:

Na++e﹣═Na

D.电解NaOH溶液 阳极:

4OH﹣﹣4e﹣═2H2O+O2↑

 

7.反应4NH3+5O2⇌4NO+6H2O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30s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

A.v(O2)=0.01mol•L﹣1•s﹣1B.v(NO)=0.008mol•L﹣1•s﹣1

C.v(H2O)=0.003mol•L﹣1•s﹣1D.v(NH3)=0.002mol•L﹣1•s﹣1

 

8.在一定条件下,将1mol的CO和水蒸气通入容器中发生下述反应:

CO(g)+H2O(g)⇌CO2(g)+H2(g),达到平衡后,测得CO2为0.6mol,再通入4mol水蒸气,又达到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为(  )

A.等于0.6molB.等于1mol

C.大于0.6mol,小于1molD.大于1mol

 

9.关于下列装置说法正解的是(  )

A.装置①中,盐桥中的Cl﹣移向CuSO4溶液

B.装置②工作一段时间后,a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C.用装置③精炼铜时,c极为粗铜

D.装置④中电子由Zn流向Fe,Zn极发生氧化反应

 

10.在恒温、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2A(g)

3B(g)+C(g),若反应物在前20s由3mol降为1.8mol,则前20s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A.v(B)=0.03mol•L﹣1•s﹣1B.v(C)=0.06mol•L﹣1•s﹣1

C.v(C)=0.03mol•L﹣1•s﹣1D.v(B)=0.045mol•L﹣1•s﹣1

 

11.当把晶体N2O4放入密闭容器中气化,并建立了N2O4⇌2NO2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再通入若干N2O4气体,待反应达到新的平衡时,则新平衡与旧平衡相比,其

比值(  )

A.变大B.不变C.变小D.无法确定

 

12.反应X(g)+Y(g)═2Z(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t1时达到平衡,t2时由于体系条件的改变,平衡受到破坏,到t3时再次达到平衡,如图为上述变化的物质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说明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是(  )

A.增大X或Y的浓度B.增大压强

C.降低温度D.升高温度

 

13.反应X(g)+Y(s)⇌2Z(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和平衡都没有影响的是(  )

A.升高温度B.增加Y的用量C.减小压强D.使用催化剂

 

14.反应N2(g)+3H2(g)═2NH3(g)的平衡常数为K1,在相同的条件下NH3(g)⇌

N2(g)+

H2(g)的平衡常数为K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K1=K2B.K1=

C.K1=(K2)2D.K1=(

)2

 

15.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2Y(g)+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16.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H<0已达平衡,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时,分别改变下列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产生影响,下列条件与图象不相符的是(  )

(0~t1:

v(正)=v(逆);t1时改变条件,t2时重新建立平衡)

A.

增加氧气的浓度B.

增大压强

C.

升高温度D.

加入催化剂

 

17.有一合金由X、Y、Z、W四种金属组成,若将合金放入盐酸中,只有Z、Y能溶解;若将合金置于潮湿空气中,表面只出现Z的化合物;若将该合金做阳极,用X盐溶液作电解液,通电时四种金属都以离子形式进入溶液中,但在阴极上只析出X.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Y>Z>W>XB.Z>Y>W>XC.W>Z>Y>XD.X>Y>Z>W

 

18.甲烷燃料电池,分别选择H2SO4溶液和NaOH溶液做电解质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总反应方程式式都为CH4+2O2═CO2+2H2O

B.H2SO4和NaOH的物质的量都不变,但浓度都减小

C.若用H2SO4溶液做电解质溶液,负极反应式为CH4﹣4e﹣+H2O═CO2+4H+

D.若用NaOH溶液做电解质溶液,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6分)

19.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减少氮的氧化物在大气中的排放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如图1是1molNO2和1mol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图2,

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又知:

N2(g)+2NO2(g)═4NO(g)△H=+292.3kJ•mol﹣1,则反应2NO(g)+2CO(g)⇌N2(g)+2CO2(g)的△H为      .

 

20.PCl5的热分解反应:

PCl5(g)⇌PCl3(g)+Cl2(g)△H>0.

(1)写出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

(2)已知t℃时,在容积为10.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0molPCl5,达到平衡后,测得容器内PCl3的浓度为0.150mol•L﹣1.

①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为      .

②在210℃时,反应PCl5(g)⇌PCl3(g)+Cl2(g)的平衡常数K′为1,则t      210℃(填“>”、“=”或“<”).

③该温度下PCl5的分解率为      .

 

21.(10分)(2015秋•周口校级月考)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某化学反应2A(g)⇌B(g)+C(g)在三种不同条件下进行,其中实验Ⅰ、Ⅱ在800℃,实验Ⅲ在820℃,B、C的起始浓度都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1)随时间(min)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

(1)在实验Ⅰ中,反应在20min至30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1•min﹣1.

(2)把实验Ⅱ和实验Ⅰ比较,可能隐含的条件是      .

(3)根据实验Ⅲ和实验Ⅰ比较,可推测该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      (“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该正反应是      (“放热”或“吸热”)反应.

(4)与实验Ⅰ比较,若将实验Ⅰ中A的起始浓度改为1.2mol•L﹣1,其他条件不变,则达到平衡时,所用时间      实验Ⅰ(填“>”“<”或“无法确定”).

 

22.(12分)(2012秋•鲤城区校级期末)依据氧化还原反应:

2Fe3+(aq)+Fe(s)═3Fe2+(aq),设计原电池并完成如图所示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X的材料是      ;石墨电极为电池的      极.

(2)B装置中发生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表面皿中溶质Na2SO4的作用是      .

(3)铜丝b与滤纸接触处的现象为      ;此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3.(10分)(2007•淄博三模)铝的阳极氧化,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它能使铝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该氧化膜不溶于稀硫酸.某化学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中按下列步骤模拟该生产过程.填写下列空白:

(1)配制实验用的溶液.要配制200mL密度为1.2g•cm﹣3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OH溶液,需要称取      gNaOH固体.

(2)把铝片浸入热的16%NaOH溶液中约半分钟左右洗去油污,除去表面的氧化膜,取出用水冲洗.写出除去氧化膜的离子方程式      .

(3)如图,组装好仪器,接通开关K,通电约25min.在阳极生成氧化铝,阴极产生气体.写出该过程中的电极反应式:

阳极      

阴极      

(4)断开电路,取出铝片,用1%稀氨水中和表面的酸液,再用水冲洗干净.写出该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015-2016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三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卫)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小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反应为放热反应

C.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即△H>0,反应吸热

D.△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无关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分析】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

B、△H=断裂化学键的能量和﹣成键的能量和;

C、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

D、△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的关系.

【解答】解:

A、因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故A错误;

B、△H=反应物中断裂化学键的能量和﹣生成物中断裂化学键的能量和,△H<0为放热反应,则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小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反应为吸热反应,故B错误;

C、因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H>0,故C正确;

D、因△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成正比,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原因,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C.加入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D.使用催化剂,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压强、浓度只影响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的数目,温度、催化剂影响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

A.增大压强,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的数目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不变,反应速率增大,故A正确;

B.升高温度,给分子提供能量,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B正确;

C.加入反应物,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的数目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不变,故C错误;

D.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活化能及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根本原因是对活化分子的影响,但影响原因不同.

 

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Cl﹣﹣2e﹣═Cl2

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O2+2H2O+4e﹣═4OH﹣

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

Cu﹣2e﹣═Cu2+

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负极反应式:

Fe﹣3e﹣═Fe3+

【考点】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分析】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阴极上氢离子放电;

B、氢氧燃料电池中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C、粗铜精炼时,连接电源正极的是阳极,连接电源负极的是阴极;

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上铁失去电子生成亚铁离子.

【解答】解:

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所以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Cl﹣﹣2e﹣=Cl2↑,故A正确;

B、氢氧燃料的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池反应式:

O2+2H2O+4e﹣═4OH﹣,故B错误;

C、粗铜精炼时,粗铜连接电源正极,纯铜连接电源负极,阳极上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故C错误;

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负极反应式:

Fe﹣2e﹣═Fe2+,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易错选项是D,注意钢铁的腐蚀中,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不是铁离子.

 

4.已知H2(g)、C2H4(g)和C2H5OH(l)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1、1411.0kJ•mol﹣1和1366.8kJ•mol﹣1,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H为(  )

A.﹣44.2kJ•mol﹣1B.+44.2kJ•mol﹣1

C.﹣330kJ•mol﹣1D.+330kJ•mol﹣1

【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由燃烧热的概念写出各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利用盖斯定律计算.

【解答】解:

已知H2(g)、C2H4(g)和C2H5OH(l)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1411.0kJ/mol和﹣1366.8kJ/mol,则有:

①H2(g)+

O2(g)=H2O(l)△H=﹣285.8kJ/mol;

②C2H4(g)+3O2(g)=2H2O(l)+2CO2(g)△H=﹣1411.0kJ/mol;

③C2H5OH(l)+3O2(g)=3H2O(l)+2CO2(g)△H=﹣1366.8kJ/mol;

根据盖斯定律②﹣③可得:

C2H4(g)+H2O(l)=C2H5OH(l)△H=﹣44.2kJ/mol,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盖斯定律应用于反应热的计算.

 

5.用含有少量银和锌的粗铜做阳极,纯铜片做阴极,CuSO4溶液做电解液,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减少的Cu的质量为mg,则(  )

A.电解液质量增加mgB.阴极质量增加ag,a>m

C.阴极质量增加mgD.阴极质量增加bg,b<m

【考点】电解原理.

【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用含少量银和锌的粗铜做阳极,电极反应为:

Zn﹣2e﹣=Zn2+,Cu﹣2e﹣=Cu2+,纯铜片做阴极,Cu2++2e﹣=Cu,CuSO4溶液做电解液,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减少的Cu的质量为mg,则锌也溶解减少了,依据电子守恒分析,则阴极析出的铜大于mg.

【解答】解:

电解精炼中,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阳极上铜、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Zn﹣2e﹣=Zn2+,Cu﹣2e﹣=Cu2+,纯铜片做阴极,Cu2++2e﹣=Cu,CuSO4溶液做电解液,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减少的Cu的质量为mg,则锌也溶解减少了,依据电子守恒分析,则阴极析出的铜大于mg,阴极质量增加ag,且a>m,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原理的分析应用,主要是电解精炼原理的理解,电极反应电子守恒的分析判断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6.下面列出了电解不同物质的电极反应式,其中错误的是(  )

A.电解饱和食盐水 阴极:

Na++e﹣═Na

B.电镀铜时(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阳极:

Cu﹣2e﹣═Cu2+

C.电解熔融NaCl 阴极:

Na++e﹣═Na

D.电解NaOH溶液 阳极:

4OH﹣﹣4e﹣═2H2O+O2↑

【考点】电解原理.

【分析】A、电解池的阴极阳离子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根据离子的放电顺序来回答;

B、电解池的阳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C、电解池的阴极阳离子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

D、电解池的阳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根据离子的放电顺序来回答.

【解答】解:

A、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

2H++2e﹣═H2↑,故A错误;

B、电镀铜时(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阳极上是铜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Cu﹣2e﹣═Cu2+,故B正确;

C、电解熔融NaCl阴极上是钠离子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即:

Na++e﹣═Na,故C正确;

D、电解NaOH溶液阳极上是氢氧根离子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4OH﹣﹣4e﹣═2H2O+O2↑,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以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知识,注意离子放电顺序的应用是关键,难度不大.

 

7.反应4NH3+5O2⇌4NO+6H2O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30s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

A.v(O2)=0.01mol•L﹣1•s﹣1B.v(NO)=0.008mol•L﹣1•s﹣1

C.v(H2O)=0.003mol•L﹣1•s﹣1D.v(NH3)=0.002mol•L﹣1•s﹣1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根据v=

计算v(NO),再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用其它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

【解答】解:

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30s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v(NO)=

=0.002mol/(L•min).

A、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O2)=

v(NO)=

×0.002mol/(L•min)=0.0025mol/(L•min),故A错误;

B、v(NO)=0.002mol/(L•min),故B错误;

C、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H2O)=

v(NO)=

×0.002mol/(L•min)=0.003mol/(L•min),故C正确;

D、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NH3)=v(NO)=0.002mol/(L•min),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比较基础,反应速率计算通常有定义法、化学计量数法,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8.在一定条件下,将1mol的CO和水蒸气通入容器中发生下述反应:

CO(g)+H2O(g)⇌CO2(g)+H2(g),达到平衡后,测得CO2为0.6mol,再通入4mol水蒸气,又达到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为(  )

A.等于0.6molB.等于1mol

C.大于0.6mol,小于1molD.大于1mol

【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CO(g)+H2O(g)⇌CO2(g)+H2(g),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再通入4mol水蒸气,反应物浓度增大,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

将1mol的CO和水蒸气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CO2为0.6mol,则反应的CO为0.6mol,

再通入4mol水蒸气,反应物浓度增大,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达到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为应大于0.6mol,又CO只有1mol,不可能完全转化为CO2,故CO2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为高考常见题型,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即可解答该题.

 

9.关于下列装置说法正解的是(  )

A.装置①中,盐桥中的Cl﹣移向CuSO4溶液

B.装置②工作一段时间后,a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C.用装置③精炼铜时,c极为粗铜

D.装置④中电子由Zn流向Fe,Zn极发生氧化反应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A.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B.为电解池,a为阴极,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

C.精炼铜时,电解液应为氯化铜;

D.锌比铁活泼,锌为负极.

【解答】解:

A.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题中锌为负极,则盐桥中的Cl﹣移向ZnSO4溶液,故A错误;

B.为电解池,a为阴极,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a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故B错误;

C.精炼铜时,电解液应为氯化铜,且粗铜为阳极,故C错误;

D.锌比铁活泼,锌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电化学知识的综合考查与理解,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工作原理以及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10.在恒温、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2A(g)

3B(g)+C(g),若反应物在前20s由3mol降为1.8mol,则前20s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A.v(B)=0.03mol•L﹣1•s﹣1B.v(C)=0.06mol•L﹣1•s﹣1

C.v(C)=0.03mol•L﹣1•s﹣1D.v(B)=0.045mol•L﹣1•s﹣1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根据v=

计算v(A),再利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其它物质表示的速率.

【解答】解:

在2L的容器内,若A在前20s由3mol降为1.8mol,则前20s的平均反应速率v(A)=

=0.03mol•L﹣1•s﹣1,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则v(B)=

v(A)=

×0.03mol•L﹣1•s﹣1=0.045mol•L﹣1•s﹣1,v(C)=

v(A)=

×0.03mol•L﹣1•s﹣1=0.015mol•L﹣1•s﹣1,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化学反应速率,比较基础,处于定义法与化学计量数比值法,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注意对速率规律的理解掌握.

 

11.当把晶体N2O4放入密闭容器中气化,并建立了N2O4⇌2NO2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再通入若干N2O4气体,待反应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