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ppt的DOC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199080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ppt的DOC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自然辩证法ppt的DOC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自然辩证法ppt的DOC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自然辩证法ppt的DOC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自然辩证法ppt的DOC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ppt的DOC版.docx

《自然辩证法ppt的DOC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ppt的DOC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然辩证法ppt的DOC版.docx

自然辩证法ppt的DOC版

自然辩证法

课程教学

1课程定位

自然辩证法是高层次政治教育类课程

属马列哲学体系,但与现代科技和中国社情民意密切相关,是文理合一的交叉学科

课程教学宗旨

阐述马列毛邓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帮助硕士生提升辩证思维能力,获得当代STS认知,最终融入中国科技共同体

本课程是MA类学位必修课

理工医农类硕士生公共必修,20学时、1学分,社科部承担教学考核

2任课教师

黄颖黔,暨大社科部副教授

近些年主要从事科技哲学、科技史、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讲授相关课程22门,出版专著3部,参与编著3部,论文数十篇

欢迎同学们参与课程教改

对教学工作,同学们可以随时批评指正。

可在课堂当面反映,亦可课后联系。

联系电话:

88253820,电子信箱:

Thuangyq@

3课程教学

课程教学要求

政治与学术并重、科学与人文互鉴

鼓励独立思考,容许个性差异,倡导审慎批判意识

多专业混编大班课堂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

课程教学规范严谨,各个环节都照章办事。

课程成绩依据期末闭卷考试(全校统考)评定

学生出勤率与课程成绩直接相关,无故缺课者实行1、2、4、8、16倒扣分,缺课超过1/3者取消考试资格。

4资料和文献

教学和考试依据

自编讲义“暨南大学自然辩证法课程学习纲要”

获取途径:

从WORD电子文档打印或向上届理工医硕士生借阅

4资料和文献

建议阅读文献:

(图书门类-中图分类码)

马列毛邓原著和释读---A1、A2、A8

邓小平科技理论和中共科技政策---D1、D2、D4

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B0、G2、N0

西方科学哲学---B8

科技史料---N0

科学文化研究---G3

STS著作---C9、N0

5重要提醒

在册学生,必须在网上确认选课有效

进入暨大研究生部网站,在学生空间操作“选课计划”,在12~13学年第一学期选课单上确认

学员选课数据资料极为重要,是学员考试派位、成绩查询、成绩审核的唯一依据

1.自然辩证法概述

1.1本学科历史渊源

西方自然哲学发展的产物

辩证法哲学在古希腊时期已经创立,强调运动发展变化,思想素材丰富

黑格尔唯心辩证法博大精深,是马列哲学的直接来源

马恩共同创建马主义哲学

v恩格斯撰写《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基本思想

v列宁撰写《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发展自然辩证法

 

1.2学科体系构造

体系构成

“四大块”--自然观、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科技观、科技政策

学科定位

属于马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高度相关,是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主导学说

与现代科技的关系

各有侧重、双向互动、相辅相成、与时俱进

 

1.3自然辩证法在中国

80年发展历程起伏跌宕,与当代中国科技事业联袂而行

新文化运动中,掀起科学、民主思潮

30年代自然辩证法传入中国,国统区和延安都有传播

50年代以后苏联,自然辩证法成为显学,成为中国科技政策基石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自然辩证法的重大发展

 

1.4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亦实亦虚,政策说明和思想认知作用

实用价值(学分、文凭……)

科学思维和科学工作原则

了解科学社会化和社会科学化的内在依据

认识国情民意,感受中国STS发展趋势

化解科学与人文隔阂,为科学生涯的增添情趣

 

本章学习要点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定位、体系构造、与科技学科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发展及历史渊源,与现代中国的联袂变化

 

2.马恩创立自然辩证法

2.1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

古希腊朴素辩证法

核心观念是运动变化和对立统一,把自然界当作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力图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

思维特征是,缺少科学实验和分析,带有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

只是直观地勾画了整个自然界的轮廓,不能说明构成自然界总画面的各个细节

 

中国古代自然哲学自成一派,与古希腊哲学异曲同工

中国古代自然观萌生于商周时期,确立在春秋战国时代

讲求"物我一体、天人合一",注重意会体悟。

周易、阴阳、五行、八卦、元气等学说深受辩证法思想侵润,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影响深远

2.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兴起

16、17世纪,科学实验和理性方法逐渐紧密结合起来,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科学主义思潮兴起

牛顿力学体系是近代科学的颠峰之作,为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科学基础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念

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

“自然界、宇宙被设想成一种不是能动的实在,而是一架处于自然之外的神灵操纵的庞大机器。

人与自然是分离对立的,人处于自然之外,是与自然不同的存在者”

近代机械唯物自然观的利弊得失

与自然科学发展相适应,引发自然哲学的巨大变革

形而上学性

2.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

变革时代催生全新的思想

近代自然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各个领域涌现出一系列重大发现

马恩的哲学研究和探索,对欧洲哲学批判继承

欧洲科学与哲学相互渗透、联袂而行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真谛

唯物主义、辩证法、社会实践观相结合,凸显党性和阶级立场

辩证唯物的物质观、运动观、发展观、时空观、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意义

旧的自然哲学的终结

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石

开辟科学哲学研究的新天地

推进社会实践和科技进步

本章学习要点

古代唯物辩证法自然观,古希腊与古代中国的比较分析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及其利弊得失

辩证唯物自然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3.自然界的运动、联系和发展

3.1系统自然观的科学依据

系统自然观孕育在20世纪30年代,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不谋而合

系统观念在多个学科领域都有体现

如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和以系统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混沌理论等就是系统科学的典范

 

3.2自然界的系统联系

系统自然观强调物质世界的整体联系和运动发展

现实的自然界是一个开放系统。

自然界物质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开放性等基本特点

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层次结构无限丰富

不同层次之间具有不同质和量的规定性,是部分与整体、间断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3.3自然界的系统演化

自然界的系统演化,既有进化,又有退化

马哲强调:

自然界有进化发展的本性,四大演化就是例证

进化发展具有不确定性、随机性、多样性

开放体系、远离平衡态、非线性作用和系统涨落,是自然演化的内在机制

3.3自然界的系统演化

自然界是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进化和退化都是客观存在的,两者具有辩证关系

对立性:

有质的区别,物质基础、发生条件、发展方向截然不同

统一性:

都是物质客观属性,相互包含、共生依存、融合交替、此起彼伏

进化是有条件的

(用热力学熵变观点说明解释自然界的演化进程,不可取、不可信)

 

本章学习要点

运动、发展和联系的自然观念,及其近现代科学依据

进化-退化的辩证关系,(注意,进化是有条件的)

4.人与自然

4.1人类是自然进化的产物

⏹自然演化创造了人类,劳动的作用居功至伟(唯物史观)

⏹社会实践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实践就是多样化的劳动,“去粗取精、为我所用”

●实践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改变自然,也改变人类自身

⏹自然界和人类的进化发展没有止境

●现代人的体质、心智、行为仍在进化,社会形态的进化也与此同步

 

4.2人与自然关系的演进

⏹人与自然关系的四个阶段

●古代--人类被迫屈服自然

●近代--人类力求征服自然

●现代--人类屡遭自然惩罚

●当代--人类寻求与自然和谐相处

⏹20世纪全球生态危机

●主要表现:

人口问题、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生态自然观备受瞩目

●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4.3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

⏹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

●天然自然:

客观的、第一性的、先在的、无限的

●人工自然:

人化的、第二性的、创生的、有限的

⏹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的内在联系

●两者本质统一,相互联系、此消彼长

●变动趋势:

随着人类认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天然自然逐渐向人工自然转变。

在现代社会中,天然自然日渐消失,人工自然大幅扩充、比比皆是

 

4.4科学发展观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谋求生态文明

●全面发展,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

●“五个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国内国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世代永续发展

⏹本章学习要点

⏹人类是如何超越自然界的

⏹当代社会的生态危机是怎样形成的,如何化解和摆脱这种危机

⏹结合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说明谋求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

5.科学认识与科学价值

5.1科学认识的基本特征

科学认识与哲学、人文和日常认识全然不同

实践检验是科学划界标准,可检验性是科学区别于非科学、伪科学的根本标志

科学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特征:

可检验性(客观对象、可控条件下研究、可重复、可检验)

系统性(逻辑工具、形式结构、内容完备自洽)

主体际性(科学范式相近相通、指称一致、主体通约、社会承认)

 

5.2科学认识过程

科学认识过程:

获取经验事实、酝酿科学概念、构造理论

科学事实具有可重复性、系统性和相对独立性

概括总结科学概念,构造科学假说,萌生科学发现,酝酿科学理论

科学定律以观察和实验结果为基础,具有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科学理论是由科学概念、原理、定律、论证组成的知识体系,具有真理性、全面性、系统性、逻辑性和预见性

 

5.3科学价值观

当今时代,科学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涉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

科学蕴含丰厚的社会价值

科学精神(求真务实、探求真理、开拓创新、有条理怀疑)

科学思想

科学方法

科学技术进步可以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

两种科学价值观的论争:

科学价值中立说

科学是关于各种事物是怎样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知识,属于"是什么"的问题。

伦理是关于人们行为的目的,属于"应当怎样"的问题。

科学追求真理,价值追求功利

科学负载价值说

在理论方面,科学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或其过程的规律性,是人们从迷信中解放出来;在实践方面,应用科学认识去改造自然,使人们从自然力的束缚下获得自由

本章学习重点

科学认识的基本特性

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科学方法对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两种科学价值观的分析对比

6.科学理论的形成

6.1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的界定

科学问题都有现实依据,且与科学认识能力有关

合理的科学问题都有明确指向,具有可解性,暗含求解套路

科学问题源自社会实践

现有理论与科学实验的矛盾

理论内部的矛盾

不同学派的争论

社会现实需要

科学家的兴趣和心智偏好

6.1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的提出是有条件的

科学问题可以分为事实问题、理论问题、常规问题和反常问题等

常识问题、无知问题、虚假问题不是科学问题

科研选题至关重要,必须考量诸因素

社会需要原则

理论创新与创新性原则

科学逻辑性原则和现实可行性原则

适度超前和冒险原则

 

6.2科学事实的获取

获取和积累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的基础

科学事实是单称的客观陈述,具有重复性和可验证性,尽可能给出定量描述,通常还要说明实验和理论背景

科学事实主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方法获得,这两种方法各有适用范围

观察和实验不仅要注意预期现象的出现,而且要留心"意外的事件"。

不期而遇的事件可能导致科学发现

 

观察实验与科学理论的辩证关系

这不是简单的反映关系,“白板说”并不成立

科学理论都有观察实验依据,但都经过了科学思维加工处理,蕴含了人的主观创造

观察实验也渗透着科学理论,描述和解释方式都有“理论负载”,观察实验的价值取决于科学理论

科学活动是依据人的认识和实践水平,设计观察实验,构造科学理论

 

6.3科学假说的形成

科学假说的界定

依据现有理论和感受,对未知事物的推测性说明或解释,是新科学理论的雏形

科学假说的产生

出现前所未有的科学事实(科学发现、反常实例)

原有理论的推广和衍生

协调理论内部的矛盾

纯粹的思维创造(实际意义若有若无)

科学假说的特征

有科学依据,合乎逻辑规范

思维创造的能动性,个体认知差异较大

科学认识的探索性,多数是昙花一现,以失败而告终,只有少数幸存下来,过渡进化为科学理论

构造科学假说是科学认识的必经之路

 

6.4科学思维方法

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区分(补充内容)

形式逻辑是形式化的科学理论,属逻辑学或基础数学,以人工符号模拟“客观理性”,探索思维认知的特征和规律

辩证思维是注重对立统一性(矛盾)的思维原则,归属辩证法哲学,通常用自然语言表述,涉及面宽泛,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全然不同,两者无法相提并论,也无高低贵贱之分。

厚此薄彼全无道理

 

本章学习重点

科学问题的来源,科学课题的原则

实验观测与科学理论的关系

科学假说产生条件,科学假说的特征

 

7.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

7.1科学理论的逻辑检验

逻辑评价是指科学理论是否合乎逻辑认知和科学理性

相容性评价(理论背景)

自洽性评价(逻辑严密)

科学悖论

简单性评价(科学认知偏好)

 

7.2科学理论的经验检验

经验检验是指直接诉诸经验来检验理论的真伪,但经验检验原则尚未取得共识

经验证实(经验主义、归纳主义、实证主义、操作主义观点)

反驳证伪(批判理性主义、演绎主义、证伪主义观点)

范式比较(历史主义、科学社会学观点)

 

7.3科学理论评价的困难

科学理论的鉴别和评价意义重大

科学共同体需要去伪存真

国家和社会各界需要扶优汰劣

理论的鉴别和评价困难重重、异常艰辛

实践是终极标准,但检验无休无止,永无定论

逻辑检验也有难言之隐,对逻辑以外的认识无能为力,很难做到完备周详

 

7.4科学理论的社会确认

科学理论的扩散传播和社会确认是科学社会学问题,这属于科学理论的外在评价

科学创见具备主体际性(主体间性)

科学理论讲求“修辞技巧”、“合时而用”

科学理论的社会确认主要取决于社会文化环境

本章学习要点

科学理论的逻辑检验和经验检验进行分析比较

科学理论的社会评价(外在评价)会涉及哪些因素

 

8.科学理论的发展兴替

8.1科学理论发展的模式

对科学理论变迁兴替,西方科学哲学先后提出过多种发展模式,体现了不同认知策略

演变线索:

经验主义—证伪主义—科学社会学

研究策略:

宏观描述—个案分析—社会分析

基本趋势:

从理想到现实,从小科学到大科学

逻辑经验主义

注重归纳-演绎方法论,认同循序渐进发展模式

科学假说从经验中归纳得来,再借助演绎法推出理论预见,预见经受新的经验检验

批判理性主义

看重猜思-演绎-反驳方法,认同“否定之否定”发展模式

科学研究是“思维的自由创造”,“没有逻辑通道”

科学始于问题,问题催生假说,假说相互攻讦,去伪存真

历史主义(科学社会学)看重科学文化背景,主张“范式”发展模式

科学认识与文化背景、科学组织息息相关,科学进步就是“范式“更新

“前科学→常规科学→科学革命",循环往复的过程

8.2科学理论的结构性变动

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时期,科学理论结构变动全然不同

科学理论由“硬核”和“保护带”组成

常规科学时期,科学理论结构微调,是原有理论的应用、深化、完善和修改,相当于调整“保护带”

科学革命时期,科学理论结构更新,“反常”冲击此起彼伏,理论饱受冲击,假说激烈竞争,“保护带”失效,“核心”丧失权威。

最终“胜者为王”,重建全新”核心“和”保护带“,导致理论更替变革

 

8.3科学理论的创新

科学理论创新的关键是提出新问题、新观念和新假说,这只能求助于创造性思维

科学蕴含人的首创性。

从经验事实到科学假说“没有逻辑通道”

科学创造思维的基本形式是直觉、灵感和想象等

在科学创造活动中,形式与逻辑思维兼收并蓄、同等重要

本章学习要点

科学理论的三种发展模式(三种发展观)

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时期,科学理论的结构性变动

 

9.技术结构与技术认识

9.1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技术活动是人类独有的社会实践

技术起源于人类社会劳动

技术是人与自然互动作用的结晶

技术与社会进步变革息息相关(唯物史观)

技术具有二重性: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9.2技术结构与技术变迁

三种技术结构及演变态势

经验型技术结构(农业社会的主导技术结构)

实体型技术结构(工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知识型技术结构(在后工业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

制约技术变革演化的诸因素

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形态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物质技术基础

社会制度、社会文化和统治阶级意志

 

9.3技术认识特征

技术认识的界定

技术认识源远流长,是认识、利用和变革客观世界的技巧、途径和操作模式

技术认识的基本特征:

科学合理性

社会价值性

实践指向性

复杂综合性

 

技术与科学是辩证关系(对立统一)

技术认识和技术方法深受经济、政治、社会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和制约

技术注重改造自然、创造世界,是主观见诸于客观

技术注重经验、技能,多快好省地解题

技术强调从普遍到特殊、从要素到综合

技术选择受到社会诸因素限制

本章学习要点

三种技术结构形态和技术演进变迁

技术认识特征

技术方法和科学方法的辩证关系

10.技术价值与技术活动

10.1两种技术价值观

关于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作用,存在两种对立思潮

技术价值中立论:

技术不受主观因素影响,社会意识影响技术效能,但不会改变技术内涵。

技术的正、负效应与技术无关

技术价值负荷论:

技术主体有价值取向,技术活动渗透了人的所思所虑,技术活动就是社会实践

 

10.2技术伦理问题不容回避

技术进步引发的伦理问题无所不在

现代技术全面介入社会生活,引发生产生活方式变革

技术严重冲击传统伦理道德,导致“文化焦虑”,影响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领域运行态势

 

技术伦理问题的化解之道

技术人性化:

技术创新兼顾社会现实,服务普罗大众,创造民生福祉,防范技术风险,遏制技术滥用

社会伦理道德与时俱进:

技术创新不可阻挡,社会进步理所当然,社会道德伦理应主动更新,包容适应技术创新

 

10.3技术活动三种形态

技术是社会实践,三种技术活动各有侧重

技术引进:

解决技术上的“从无到有”问题,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奠基性作用,对于落后地区至关重要

技术改造:

解决技术的“从低到高”问题,持续推动生产力变革提升,这是最为普遍的技术活动

技术创新:

前瞻性、原创性的发明创造。

引领生产力革命,引发社会经济持续进步

 

当代中国的技术进步浪潮,正在改变中国社会面貌

本章学习要点

两种技术价值论对比分析

当代社会的技术伦理问题

辨析分析三种活动(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技术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