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原理考试概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190454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管理学原理考试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公共管理学原理考试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公共管理学原理考试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公共管理学原理考试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公共管理学原理考试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管理学原理考试概要.docx

《公共管理学原理考试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管理学原理考试概要.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管理学原理考试概要.docx

公共管理学原理考试概要

公共管理学原理考试概要

题型:

名词解释简答题案例题论述题不定项选择题

第一章公共管理概述

一、【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如何理解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是一种理论或一门学科的出发点,它是理论或学科体系中最基本、最抽象、最简单的范畴,由它能推演和引申出整个理论体系的逻辑主线、逻辑结构和逻辑终点。

二、【物品的类型】

竞争性

排他性

私人物品

俱乐部物品

公共资源

公共物品

三、判断物品类型的步骤

该物品的效用是否具有不可分割性否该物品是否具有排他性是私人物品

是否

该物品的消费是否具有非竞争性否共有资源

该物品在技术上是否具有排他性否纯公共物品

排他的成本很高吗是纯公共物品

否俱乐部物品

四、公共物品

人们对公共物品的研究源于对公共性问题的讨论,最早关注这一问题的是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大卫休谟,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发表的《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一文首次使用了“公共物品”这个概念。

公共物品为什么不能由私人或市场提供?

或者说,假如由私人或市场提供,会出现什么问题?

●搭便车现象;缺乏规模效应;仲裁和制裁;交易成本大。

五、【公共物品为什么可作为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

①公共物品蕴涵了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即公共性,这是它区别于私人经济组织的关键所在,它以公共权力机关为管理主体,以公共物品和公共事务为管理客体,以全体社会成员为服务对象,以公共利益为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②公共物品可以不依赖其他概念、范畴、原理而相对的独立存在,而且从公共物品可以引申出所有的公共管理范畴如公共人事、公共组织、公共财政、政府法制、公共伦理、公共政策、政策实施等等。

③公共物品包含的矛盾是整个公共管理运动、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所导致的私人机制失灵是公共管理发生的根本原因,而“公共”和“物品”之间的内在张力及由此决定的“公共”与“管理”的持续冲突也正是公共管理和公共管理学演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六、公共管理的内涵

是各类公共组织为保障和促进公共利益而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务以及公共组织自身事务的活动。

公共管理的主体包括政府组织、政党组织、社会组织;其中政府组织包括政权机关,准行政机关、国有企业;政党组织包括执政党和参政党;社会组织有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区组织、行业协会、民间社团、民办非企业组织;

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的区别

1、管理的领域不同2、运用的资源不同3、运行机制和运作方式不同4、追求的价值目标不同5、绩效评价标准不同

【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区别】

1、产生的历史时期不同2、理论基础不同3、政府所起的作用以及实现政策目标的机制不同4、管理方式和手段不同

七、公共管理的特征

1、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2、政府政策的公共化取向3、公共事务的社会化委托4、绩效目标与顾客服务导向

八、公共管理社会化

●公共管理社会化是指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将一些政府职能通过向社会转移或委托代理等方式,转移出政府,以达到提高行政效率、节约财政开支的目的。

主要形式有:

(1)民营化

(2)放松规制(3)合同承包(4)公私合作(5)公共服务社区化

【九、民营化】

●民营化,是指政府利用市场或私人部门来执行公共项目,参与公共服务的生产及输送的过程。

民营化的利弊

利:

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增加选择机会;整合民间资源用于国家发展;示范效果。

弊:

公共责任的漠视;特权与贪污;公共服务的不公正;投机取巧;管理问题

民营化的类型

1、委托授权:

契约外包、特许权、补贴、抵用券、强制

2、撤资:

出售、赠与、清理结算

3、替代:

功能不足之替代、政府撤退之替代、放松管制之替代

民营化的过程及管理

●树立民营化的坚定的政治决心★对全过程作出明确的责任分工

●对民营化项目设定清晰的目标★选择合适的民营化形式

●进行必要的立法改革★设定良好的民营化程序

●聘用职业评估专家,评估待售资产和企业的价值★解除来自组织内部的阻力

●克服来自公众的障碍★向公众普及民营化方面的知识

补:

公共管理环境

●是指公共管理主体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公共管理环境的特征:

1、广泛性2、复杂性3、差异性

公共管理环境的主要内容:

1、生态环境2、文化环境3、政治环境4、经济环境

【公共管理环境决定、制约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利用和改造公共管理环境】

第二章公共管理学的发展

一、公共性和工艺性:

公共管理的双重价值

1、公共性

v公共性是公共管理和公共组织的公共属性的简称,是它们区别于企业管理和私人组织的所有特性的集中概括。

换言之,公共性是公共部门管理活动的最高价值,具有哲学和伦理学的意蕴,其他如法治、透明、民主、正义、责任等都是它的具体体现。

2、工艺性

v工艺性指的是公共管理所具有的科学性、规律性、技术性、艺术性等属性。

工艺性要求体现在:

v公共管理有章可循;公共管理要求真务实;公共管理具有美学价值;公共管理要积极学习借鉴企业管理方法。

公共性与工艺性结合的不同形态

公共性

工艺性

思考:

如何用公共性和工艺性来评价中国公共管理的现状?

【斯坦因——最先使用“行政学”一词】【布隆赤里把政治与行政的关系比喻为大脑与四肢的关系】

二、公共行政的主要观点:

【PA】

①政治与行政分离,决策与执行分离。

②对一般管理原则的探求。

(POSDCORB)

③评价行政管理人员行为和衡量公共机构效果的最高标准是效率。

“人们对一位政府官员有无信心,唯一的正确的标准,是看他的效率。

”(威尔逊)

④逻辑实证主义取向,坚持事实与价值分离。

⑤官僚制是效率最高的组织形式,是组织机构的“理想类型”。

⑥行政集权化体制。

⑦职位与人员分离。

⑧哲学基础。

v【三个争议】政治—行政二分法(古德诺、威尔逊);效率至上价值取向;官僚制组织结构

官僚制的主要特征:

合理的分工;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形成正规的决策文书;

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构;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

如何评价官僚制?

a官僚的作用一时无法被替代;b官僚制之弊并不掩盖其精神实质;c官僚制之弊是获取其收益必须支付的成本;d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国家需对官僚制采取不同的态度;e忽视了人的自我能动性;

优点:

法治精神、非人格化、技术理性、专业精神、公私分明

【?

中国如何对待官僚制?

三、新公共行政学【NPA】(代表人物:

罗伯特·达尔;德怀特·沃尔多——第一个对公共行政学的前缀词“公共”的含义给予了关注并提出了公共行政与一般管理的区别。

主要观点:

①鼓吹社会公平与正义。

②强调公私部门的差异。

③主张政治行政联动。

④探索官僚制的替代形式。

⑤推进入世的学术研究。

⑥整合事实与价值。

《公共行政的精神》——弗雷德里克森

四、新公共管理学内容【NPM】

(一)从内部管理来看,有三点:

v主张采用私人部门的精神和方法改造公共部门。

v轻过程重结果,提出结果导向、顾客导向口号,加强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估。

v突破等级森严僵化的官僚制,削减政府机构和人员,建设弹性化、参与式、分权型组织。

(二)从外部管理来看,也有三点:

v扩大私人部门和社会组织自主管理的空间。

v公共服务的决策和执行分离。

v建立公共和私人部门伙伴关系,全面发挥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力量的作用,形成共同治理的格局。

对新公共管理的批评:

①对管理主义的质疑。

②对市场原教旨主义的质疑。

③对理论基础的质疑。

④对新公共管理连贯性的质疑。

⑤对新公共管理的实际效果的质疑。

⑥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国际适用性的质疑。

⑦对新公共管理“范式”的质疑。

⑧对公共性价值的忽视。

五、新公共服务理论【NPS】(代表人:

珍妮特·V.丹哈特和罗伯特·B.丹哈特)

主要观点:

服务于公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追求公共利益;重视公民权胜过重视企业家精神;思考要具有战略性,行动要具有民主性;承认责任并不简单;服务,而不是掌舵;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

【理解各个流派之间的传承与不同】

第三章公共管理职能

v《公共事务治理之道》——埃莉诺·奥斯特罗姆

v解决“公地悲剧”的道路:

在政府与市场之外自我组织起来的社区即公民自治。

将公民自治视为公共事务治理的重要选择。

——公民社会

一、公共管理职能

1、含义:

是指以政府为核心的各类公共组织在履行公共责任,实现公共目标,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功效与作用。

2、特征:

公共性、动态性、交叉性、服务性

二、现代社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公共管理职能的演进

1、自由放任主义(斯密,《国富论》,守夜人式的政府,看不见的手)

2、国家干预主义(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从摇篮到坟墓)

3、新自由主义在重申个人理性假设的基础上主张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市场力量的角色最大化和政府角色的最小化。

【西方国家公共管理职能的变迁,能给与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v不管是市场还是政府,在发挥效用的同时,都有着自身基因所决定的缺陷,市场失灵和非市场失灵都可能发生。

因此,社会的基本经济选择是复杂和多方面的。

它既不是完全市场和不完全政府之间的选择,也不是不完全市场和完全政府之间的选择;相反,它是不完全市场和不完全政府之间的不完全结合,也是两者之间的一种选择。

三、中国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

1、经济调节2、市场规制3、社会管理3、公共服务

(1)、经济调节的基本内容:

维持经济总量平衡;调整经济结构;公平收入分配

(2)、规制的方式:

准入规制(国家垄断、许可、审批、营业执照、标准设立)

价格规制(主要针对自然垄断领域,法定价格、地方政府定价、行业指导价、核准等)

(3)、公共服务的分类:

维持性公共服务、经济性公共服务、社会性公共服务

四、如何高效高质的提供公共服务

v其一,引入竞争机制:

破除垄断;放松规制以推动竞争;公共部门与民营部门的合作与竞争;公共组织间的竞争;形成市场检验制度;其二,服务承诺制度:

(1)服务内容和工作目标承诺

(2)服务标准承诺(3)服务程序和时限承诺(4)违诺责任(5)建立和完善承诺机制。

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是指一定经济社会条件下,为了保障全体公民最基本的人权,全体公民都应公平、平等、普遍享有的公共服务。

分为:

底线生存服务、公众发展服务、基本环境服务、基本安全服务;

v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是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受益大体相等,同时具有较大自由选择权。

其实质在于政府要为全体社会成员生存、发展和提高担负责任,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并确保普遍平等的享受。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

v

(1)划分各级政府职责,完善中央地方公共服务分工体制。

v

(2)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v(3)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值得思考的问题:

v当前为何选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

v中国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在体制上可分为几部分?

v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是什么?

v中国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财政能力均等化体制来确保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v当前最基本的公共服务是什么?

v哪些基本公共服务当前必须实现均等化?

v哪些可作为全国性基本公共服务?

v在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分工是什么?

v在中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第四章公共管理伦理与责任

一、公共管理责任的意义:

1、约束行政权能扩张的需要2、应对公共管理主体扩展的需要3、实现公共管理科学化的需要4、发展民主政治的需要

二、责任控制机制

1、公共管理的责任机制是指为了保障公共责任的实现而建立的法律制度安排和途径。

v自律与他律;德治与法治;X理论与Y理论。

2、行政控制机制:

官僚制的特点

【我国行政监督的分类:

分为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

外部监督包括立法、司法、政党、群众、舆论的监督;内部监督分为一般监督和特殊监督,特殊监督包括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一般监督包括上级对下级的监督,下级对上级的监督,同级职能部门的监督,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

代表性的行政监察制度:

美国监察长制度,政府道德署;英国的行政监察专员制度;新加坡的反贪污调查局;香港廉政公署

3、立法控制机制

议会对行政的控制权:

质询权、调查权、弹劾权、不信任表决权

人大对政府的监督:

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预算、决算;审查政府的法规、决定和命令;质询和询问;视察和检查;建议、批评和意见;受理申诉和检举;罢黜职务

4、司法控制机制:

a政府的诉讼责任b政府的侵权赔偿责任

5、公民参与维护责任的机制:

a公开听证b民意调查c咨询委员会d利益群体

三、公共管理职业伦理

含义:

指公共管理中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在公共管理领域中不可取消的标准和人格态度。

内容:

1、提供公共福利2、忠实地执行法律3、承担公共责任4、为社会树立典范5、追求专业的卓6、促进民主

实现:

1、政治承诺2、立法框架3、负责任的机制4、行为准则5、职业的社会化(教育、培训、表率)6、公共服务的条件7、建立协调伦理活动的组织8、公共参与与监督

四、引咎辞职(论述题的可能大一些)

含义:

是指党政领导干部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不宜再担任现职,由本人主动提出辞去现任领导职务。

党政领导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引咎辞职:

(一)因工作失职,引发严重的群体性事件,或者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恶劣影响,负主要领导责任的;

(二)决策严重失误,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或者恶劣影响,负主要领导责任的;(三)在抗灾救灾、防治疫情等方面严重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负主要领导责任的。

五、问责制(案例题的可能大一些,自己查相关资料)

第五章公共组织

一、公共组织

定义:

是指在一个国家的特定社会地域中,运用法定的或授予的公共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以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实现社会成员整体利益最大化为宗旨的组织。

构成:

一般而言,公共组织由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构成。

中国公共组织的构成:

政府、非政府组织(村委会、居委会、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事业单位。

与非政府组织相关的概念有:

第三部门、独立部门、志愿者组织、非政府组织、慈善组织、免税组织、社会经济、公民或市民社会

二、非政府组织

是指不行使国家权力,不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社会公共服务活动的公共组织。

特征:

1、非政府性2、非营利性3、独立性4、志愿公益性5、非政党性6、非宗教性

产生背景:

1、体现出结社自由和言论自由等政治价值。

2、能够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使人类走出政府/市场两极选择模式。

3、可以满足公众需求的多样性。

(“拾遗补缺”)4、揭示出人性的多样性。

(经济人和社会人)

三、中国的非政府组织

成立制度:

1“找婆婆”制度。

任何一个民间组织注册必须先找一个政府部门作业务主管单位,然后才能到民政部门登记注册。

这就是我国的社团双重管理体制,即俗说的“找婆婆”

2、找不到婆婆,然后有两种选择:

一是不登记,地下状态生存。

二是去工商部门登记。

发展现状:

(1)资金不足(关注慈善事业)

(2)法制不健全(3)人员不足(志愿者)(4)与政府的关系

(5)内部管理粗放、不透明(6)公众的认同度不高(7)影响力有限(公信力)

四、三重失灵

1、志愿失灵

公益不足:

指非政府与非营利部门,其资源(含人力与财源)常常是不稳定的,致影响其所提供的服务;

公益的特殊性:

指的是非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可能发展成为极端、排他性的、只为了特殊群体服务的组织,例如极端主张参加会员的资格,即是限制其它人的加入;

公益的父权性:

指非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可能为少数人所控制,变成私相授受图利私人(尤其是机构的负责人)的工具;

公益的业余性:

此情形系从事各种公益活动者,或是志愿服务人员,虽然充满热诚,但也有可能欠缺专业能力

2、政府失败/政府失灵

(1)、关于研究现状

v①两个学派,即公共选择学派和政策分析学派;

v②代表人物及著作。

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

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戴维·韦默、艾登·维宁,《政策分析》。

v所谓政府失败,是指由于政府机制存在的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形。

(2)表现、类型与成因

①公共政策失效

原因:

a、社会实际并不存在作为公共政策追求目标的所谓公共利益;

b即使现实中存在着大家利益比较一致的情况,但现有的各种公共决策体制及方式、投票规则引起各自的缺陷也难以达到最优化的理想的政策;(如现有的表决方式不完美,如一致通过、多数原则)

C、信息的不完全、公共决策议程的偏差、投票人的近视效应、沉淀成本、先例等对合理决策的制约;

D、政策执行上的障碍。

②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

原因主要有:

公共物品的估价或评价上的困难;政府垄断了公共物品的供给,缺乏竞争机制;政府机构及官员缺乏追求利润的动机;监督机制的缺陷。

③内部性与政府扩张

内部性指指导、规制和评估机构运行和机构人员行为的准则。

表现为政府预算的增长、机构规模的增长、人员膨胀等

④寻租及腐败

3、市场失灵

①公共物品供给不足;②外部性;③垄断;④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不公平;

⑤市场波动与经济的不稳定性⑥不完全信息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第六章公共管理者

一、公共管理者的角色

“黑堡宣言”——1983年,由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暨州立大学公共行政与政策中心的五位学者以脑力激荡方式所共同完成,于1983年春首次公开发表,全名为《公共行政与治理过程:

转变美国的政治对话》,简称《黑堡宣言》。

执行与捍卫宪法的角色、人民受托者的角色、贤明少数的角色、平衡轮的角色、分析者和教育者的角色

二、有效的公共管理者

v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一个良好的自我评估者、必须是令人不讨厌的、必须追求美好的意志和周全的政治感觉、必须具有耐心、必须具有多样化的工作经验、必须以民众为导向、必须善于分析和思考。

三、公共管理者的基本素质

1、思想素质及道德情操2、政治素质3、知识素质

4、能力素质(分析、判断能力;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在当今中国,公共管理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共管理者?

(联系现实思考)

第七章公共决策

一、公共决策

含义:

公共组织为了解决社会公共问题、促进公共利益而拟定和选择方案、做出决定的过程或行为。

特征:

1决策主体的法定性2决策对象的广泛性3决策目的的公益性4决策程序的法定性5决策形式的规范性

功能:

1、导向功能2、调控功能3、分配功能4、象征性功能

类型:

1、战略决策/战术决策2、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3、经验决策/科学决策

4、集体决策/个体决策5、理性决策/非理性决策6、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基层决策7、原有决策/追踪决策

过程:

1、确定公共决策问题2、确立公共决策目标3、决策备选方案的拟订4、决策备选方案的筛选5、决策方案的修正完善

二、公共决策体制

构成:

决策权力+决策程序+决策规则和方式

类型:

集权制和分权制、个人决策模式和集体决策模式

决策方式:

(1)全体一致规则

(2)过半数规则

三、公共问题是怎么样产生的?

多以“市场失灵”立论。

查尔斯·O.琼斯认为公共问题的产生在于事件。

事件:

对于民众生活产生某种影响或后果的人为的或自然的事实与现象。

可五种:

发现;发展与应用;通讯;冲突;控制。

从社会问题到公共决策问题的主要环节

社会问题——公共问题——公共议题——公共决策议程——公共政策问题分析

四、公共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v民主化:

内容民主和程序民主。

v科学化:

决策目标符合客观实际、选定方案切实可行、决策事实能够产生预期效果。

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的实现:

(1)民意表达机制

我国民意表达机制的现状

(2)决策咨询机制

思想库:

兰德公司、中国社科院、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国家发展研究中心、美国布鲁金斯学会

美国智库具有如下特点:

一,以政策研究为主要任务;二,都是非赢利的团体;三,独立于政府,包括资金方面。

美国思想库的传播方式:

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中国智库的现状:

(1)现在还没有形成有规模的政策咨询市场。

(2)哪些政策必须经过专家咨询,哪些咨询机构有资格承担政府政策咨询,哪些咨询机构可以享受国家的税收优惠待遇,都还没有制度规定。

(3)智库的定位还不十分明确。

(4)官本位的问题十分严重。

(5)许多智库的独立性不够。

(6)从信息来源、经费投入等方面,官方智库都远超过民间智库。

(7)智库发挥作用的渠道相对不足。

(8)社会对智库还有种种的误解。

中国智库的发展道路:

v苏联模式——思想库要发挥其影响力,必须和政府之间建立直接渠道,以便将研究成果向政府决策者输送。

而那些和政府没有任何联系的纯民间研究机构根本没有影响力。

没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也就谈不上能够帮助政府作决策。

v美国模式——思想库要保持其独立性,就必须和政府保持距离,以便不受政府领导人意志的影响,传播独立见解。

这些思想库往往坚持自己的民间身份,有时在公开场合也刻意和政府唱反调,同时又避免让公众知道它们和政府间的交往,以维护其独立的公众形象。

外部制度环境(政策分析市场)是中国思想库实现影响力并保持独立性的关键。

市场中供需双方的相互宽容(大前提)

1、政策思想搜集和筛选机制2、多元财政来源的制度保障

3、政策思想优劣的鉴别机制4、政策分析市场的监管机制

(3)透明决策机制听证制度

④合理的政策评估制度。

v建立独立的、非政府的政策评估系统至关重要。

v由权威性的学术机构对政府的创新行为进行评估和奖励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普遍做法。

v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

⑤决策责任制度。

第八章公共管理执行

一、公共管理执行的含义:

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公共管理组织利用人、财、物等资源,通过计划、组织、协调、调适、控制等手段和方式,将公共政策进行贯彻落实的动态过程。

二、三大要素:

执行主体/执行客体/执行方式

三、公共管理执行的原则

1、依法执行2、忠于政策3、灵活动态4、效益5、连贯持续6、民主监督7、强制

四、公共管理执行的特点

1、目的性2、务实性3、规则性4、综合性

五、公共管理执行的模式

1、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模式2、自下而上的政策执行模式3、相互调适的政策执行模式

六、公共管理执行的关键步骤和环节

1、准备阶段

(1)制定执行计划

(2)思想动员(3)落实责任(4)创造执行必需的条件

2、推进阶段

(1)指挥

(2)授权(3)沟通

3、总结阶段

七、影响公共管理有效执行的因素

1、政策本身的合法性

合法性包括两个方面:

政策内容的合法性;政策制定程序上的合法性

2、政策问题界定的准确性

准确界定政策问题的性质,从以下3方面来考虑如何界定:

受影响群体行为的分殊性;受影响群体的数目多寡;受影响群体行为需要调适的程度。

案例:

二套房标准、计划生育

3、政策执行体制的科学性

4、政策执行主体(逐利性、能力与素质)

5、政策执行资源的保障性

6、政策执行的沟通机制:

政策传达必须清晰;政策宣传必须到位;政策监督必须切实。

7、政策目标群体的顺服程度

8、社会、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