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寒冰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160494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时寒冰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时寒冰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时寒冰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时寒冰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时寒冰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时寒冰文.docx

《时寒冰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时寒冰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时寒冰文.docx

时寒冰文

金价上涨发出了什么信号?

(兼谈投资)

   时寒冰

   9月8日,纽约黄金价格突破1000美元大关。

   推动金价的力量,一般有两种:

一是人们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包括战争)买黄金避险。

另一种是为了应对通货膨胀,购买黄金以保值,防止财富缩水。

黄金价格的这波上涨,让一些专业分析师也深感困惑:

说避险,经济已经露出复苏信号;说应对通胀,通胀并未发生。

   其实,如果看透了本质,就不会觉得奇怪了。

   佛家讲因果。

价格没有无缘无故的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跌。

   黄金价格上涨,乃是世界各国滥发货币的因导致的果——不能看到果时才确认果已经到来,而应该在因种下时就推导出果的到来,这就是趋势,这也是我在2008年下半年写的《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一书中,得出全球性通货膨胀即将到来的原因。

   既能避险,又能应对通货膨胀的工具首选黄金。

2008年年底,我在郑州近3个小时的黄金专题演讲中,确立了2009年以黄金股票为核心的投资思路,扩展开来,包括有色金属、煤炭等资源为主体的投资思路。

《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中“资源为王”一章有详细论述,博文《把资源类产品当作投资首选》亦有简单介绍。

2009年8月起,我将农业板块也纳入到投资核心主体,在《农产品上涨发出明确信号》一文中,作了阐述。

   如果把奥巴马上台作为一个新的起点,黄金价格的上涨,经历了四个重要阶段(以下摘录部分此前博客和此前讲座中的内容):

   

(一)奥巴马上台后的快速上涨。

   2009年1月16日,我在《投资感言》中,把对黄金趋势的分析写在博文中与大家分享。

我在开头部分写道:

“我根据利益分析法判断,黄金价格会一直盘整到布什下台和奥巴马上任的交接区,在此前的几次讲座中,我多次提到,黄金价格在等待奥巴马,奥巴马上台之后,黄金价格将走出一波涨势(说明:

这一结论与当时主流的判断相冲突,许多分析师认为,奥巴马上台后会救市,美国经济会企稳,金价会跌。

利益分析法的分析过程,此文不再叙述)。

因此,周四(1月15日),我建议几位国外的朋友在纽约金属交易所开盘后买入黄金期货,同时,建议在周晓鸣先生处主动帮忙的几位朋友和此前询问金价趋势的朋友买入国内的两只黄金股票:

中金黄金和山东黄金,周五小涨,下周将更上一层楼……”

   事实上,正好从1月16日起,黄金价格猛涨,2月20日即突破1000美金。

国际投资品的趋势性,较之国内政策及利益集团随时左右的情况相比,更容易用利益分析法把握,也更精确一些。

   

(二)震荡、调整阶段。

   (三)美元进入贬值轨道,为黄金上涨累积能量。

   利益分析法推导出来的重要时间交叉点:

3月4日。

   2009年3月4日,我在《中国到底损失了多少亿?

》(此文被屏蔽)一文中写道:

“不管怎样,美元的强势假象已经是强弩之末,当画皮撕裂,投资者接下来感受到的恐怕是另一种惨烈。

美国股市一旦企稳,美元的强势假象就难以维持。

当然,这也会带来一波新的投资机会,当美元走弱,大宗商品价格会出现报复性反弹。

   3月4日,是双重交叉点。

   1)美元见阶段性顶部,开始步入下跌轨道,与我在《中国怎么办》书中和此前博文中的判断相吻合。

(见图一)

   2)美国股市见底。

(见图二)

   美国股市见底后,美元贬值的最后一个条件具备(其他条件都已满足,此前讲座中分析过,内容太长,不再列举)。

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开动印钞机,美元走出一个大阴棒。

(见图三)

   (四)其他资源价格持续上涨,黄金涨速较慢,为黄金留下估值洼地,这波是黄金的补涨阶段,也是对通胀及诸多不确定性风险的确认阶段。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我仍然坚守资源为王的投资理念。

“资源为王”是一条投资主线。

诚如我此前的判断,30多美元一桶的油价已经成为历史,今后再也看不到了!

2009年5月14日,我在《从房价到经济,地狱亦或天堂》一文中指出:

“早在今年3月份,我在跟几个证券公司的分析师谈话时说,如果3月、4月贷款继续增长,国际油价可能突破60美元,到达60美元至70美元的区间。

如果这个期间俄罗斯对美国没有什么过激行为(以俄罗斯领导人的智慧,他们会韬光养晦,绝对不会打肿脸充胖子),而中国经济脆弱的一面越来越明显,美国可能快速将油价拉到70美元上方,甚至再次突破100美元。

   资源为王,无论是投资,还是富民强国都如此。

   目前,我认为,接下来,粮食将成为国际投机者围剿的重心。

我在此断言,2010年以后,还将重演2007年因粮价上涨在一些国家引发的骚乱现象。

粮价的井喷式上涨是很难避免的。

因此,自2009年8月起,我以黄金、有色金属、煤炭为核心的投资组合,变成以农业类、有色金属、石油、黄金等资源为核心的搭配——投资做的是预期。

阶段性换股操作。

当严重通胀重压之时,全部清仓换实物(ZF将通过打压股市来抑制汹涌而来的通胀)。

也许用不了多久,许多朋友就会理解我在《农产品上涨发出明确信号》一文及此前多篇文章中所表述的观点。

   ……

   世界各国政府为了拯救危机所滥发的货币,正在让世界付出代价。

   从经济史上来看,当面对经济危机的时候,各国一般有三个选择: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自保,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走出泥潭,滥发货币以转嫁危机。

   次贷危机发生后,各国政府面临着一个最头疼的问题——找不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剩下的只能是自保和转嫁危机。

于是,美国推出了天文数字般的救市计划,欧盟推出了2.2万亿欧元的救市计划。

中国也不甘落后,推出了4万亿的救市计划(地方政府更是推出了18万亿的救市计划)。

   钞票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所幸的是现在的印刷术已经非常发达,加之电子货币的兴起,连油墨成本都省了。

   美元与欧元都是国际货币,具有向他国转嫁危机的能力。

以美元为例,70%的美元都在美国以外的国家流通,增发货币既可以促使美国经济复苏,也可以稀释美国债务,而那些不掌控国际货币的国家,除了无奈地承受痛苦,并无更好选择——当然,他们可以向自己的国民转嫁危机。

   滥发货币必然导致货币的贬值,埋下通货膨胀的隐患。

货币滥发得越多,隐患越大。

只不过,在次贷危机风声鹤唳的2008年,各国政府已经顾不了远期,先快刀斩断眼前的乱麻再说,有些不负责任的政府更是亡命徒一般,把春药当饭吃。

   由此引发了羊群效应,各国争相贬值货币。

当各国政府举起看得见的手乱舞的时候,看不见的手就彻底看不见了,而黄金价格作为避险与应对通胀的首选,露出了坚硬的脑袋。

金价的疯狂,犹如一把亮晶晶的金钥匙,打开了通胀之门。

   滥发的货币虽然堆积出了复苏的信号,但是,这绝不是欢庆的时候,人们更应该冷静下来想想,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尽快消除滥发货币所带来的隐患。

否则,金钥匙打开的也许不仅仅是通胀之门,还可能是另一场危机之门。

 (附说明:

本人所有文章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决策依据。

) 

                 于2009年9月8日

债务危机·泡沫·命运之战

时寒冰

为了弄清楚美元趋势、美国资本市场、实体经济、全球经济等之间的深层次联系,找寻其规律,在《时寒冰说:

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完成以后,我开始查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资料,包括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的一些专题研究成果和很多当事人的传记、回忆录等。

每一部专著都侧重于某个方面,而我需要的是梳理、找寻其中的联系和规律。

研究者们收集的详尽而严谨的资料,帮我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这是一个非常享受的过程。

因为,不断有新感悟,而且,一些脉络越来越清晰地被梳理出来。

美国之所以能够强大,美元之所以成长为世界霸主,我认为,其力量之泉来源于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

合适的人总是在合适的位置上,或者说,合适的位置上总是出现合适的人。

他们全力以赴地构建一个缜密的宏大计划,然后,按照计划按部就班地实施。

并且,这种计划并不会因为后来人事的更迭而影响其延续性。

这些人没有把精力放在无休止的人际关系的损耗上,而是竭尽全力地为美利坚奉献智慧和力量。

1929年全球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大危机,几乎摧毁了当时经济向前发展的根基。

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1933年,美国民众让罗斯福坐到了总统位置上,罗斯福让赫尔坐到了国务卿位置上,让塞尔坐到了国务卿助理的位置上,而赫尔又把塞尔放到了贸易政策执行委员会第一任常务主席的位置上。

随后,赫尔再找来霍金斯、格雷迪等人,组建了一个庞大的团队,以“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原则”为基础的互惠贸易法案,动摇了英国的霸主地位,奠定了美国、美元成为全球主导者的基础。

这只是历史还原带给我们的一个画面。

透过历史的尘埃,可以看到,美英争霸的过程中,充满了惊心动魄的博弈和厮杀,一代经济学大师凯恩斯为捍卫大英帝国的荣誉、利益和地位,甚至劳累过度而逝。

美元的弱势、强势、弱势的更迭,每一次都让美国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这正是研究近几十年美元趋势之变给我的感慨!

相比之下,为什么一些国家难以在实现民族利益最大化方面达到如此完美的契合?

没有合适的制度确保合适的人坐在合适的位置上,甚至颠倒错乱,不能说不是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最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

一些开发商说话的口吻越来越像官员,而一些官员说话的口吻越来越像开发商,甚至连气质、风度等等都像极了。

当然,还有更搞的,诸如三陪女坐到了法官位置上之类的奇闻怪事,举不胜举。

民主机制之下,选举是一个非常繁琐的过程,但这个过程结束之后,相关官员、议员都必须全力以赴地做好本职工作,为国家、为选民争取利益,赢得选民的满意。

而在层层任免机制之下,充满了不透明的交易,在交易过程中,完成了人与职位的媾和。

这个过程完成后,为了确保自己的位置,相关官员必须绞尽脑汁去构建自己的关系网——由于不需对选民负责,只需对上负责,犹如传销一般。

这个关系网本身的意义超过一切。

我在《无主之悲》中曾提及,在所有权不明的情况下,官员们其实并没有忠诚的对象,也很难有动力奉献智慧和力量,而是通过累积个人财富,为下一次更高层级的交易活动做准备,从而实现个人的不断“进步”,至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他们哪里去考虑呢?

身为炎黄子孙,最大的悲哀、最大的酸楚莫过于此!

合适的人做不到合适的位置上,再彼此勾心斗角、互相无休止地消耗,谁有精力去构思宏大规划并认真去实施呢?

我以前只是感慨,在大棋局中,我们下得不够智慧,后来我终于明白:

下棋者根本没有看清楚下的什么棋,人家下的是象棋而我们以为是跳棋,在棋盘上乱蹦。

当下,最大的事情莫过于全球债务危机。

我在《时寒冰说:

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第九章《大结局:

债务危机死拼!

》第一节中指出:

债务是带血的主线。

包括石油、粮食、汇率、贸易等所有的战争形态,都可归结到这个总目之下。

如果弄清了债务主线在未来趋势中的作用,就等于借助了一双洞悉世界格局和发展趋势的慧眼。

因为债务危机,任何博弈的底线都在下移。

这就是债务危机的特点。

当人们还不太关注它,或者,还没有对它引起足够的重视时,它实际上已经在主导这个世界的发展趋势……美国债务的快速累积和中国债务的跃升,正在使大博弈的时间逐渐迫近。

这绝非此前的欧元与美元两大阵营的对垒,而是掺杂着诸如意识形态、社会制度、资源消耗与竞争等方面的因素。

也因此,决战结局不像欧元的结局那样简单和轻描淡写——相比而言。

现在,这种趋势越来越清晰了。

从历史上来看,美国总能在最危难的时候渡过难关,而几乎每次渡过难关时,都有相关国家付出惨重代价!

这是一种很微妙但并不有趣的规律。

其实,美国人很多时候并非耍阴谋,因为,他们会很坦诚地讲明自己的底牌。

比如,格林斯潘赤裸裸地说:

“美国只需启动印钞机即可偿还一切债务。

标普调降美国评级只不过打击了美国的自尊心,这更多的是心理问题……我不认为美国经济会出现二次探底,只不过是增长放缓。

如果把这种说法视为一种流氓行为,那么,流氓是谁培养起来的呢?

债务危机,美国将突出重围,倒是中国,真的应该警惕——高度警惕自身的债务问题!

现在,美国在等一个时间节点,等待与中国的泡沫的对接。

这是一个完整的逻辑链。

美国需要中国的泡沫,而且,是大泡沫。

只有借助这个泡沫,才能完成财富的更快地成长;也只有借助这个泡沫,才能实现全身而退。

这次博弈将无疑将改变中国的国运。

那么,中国能够拒绝泡沫,或者,能够警惕起来不再超发货币,而是走民富路线,一切以民生为核心,从而,使经济逐步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打乱美国的部署吗?

如果不能,那么,这个泡沫对投资者意味着什么?

对中国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其实是不言而喻的。

我只想提醒一下,未来当投资者笑逐颜开的时候,也要时时关注国家未来的命运。

我们谁也不能置身于度外,尽管,或许,到那时,只是满眼的悲凉和无奈。

于2011年8月9日

从美联储的宽松到中国泡沫

时寒冰

在全球期待的注视之下,北京时间8月10日凌晨,美联储议息会议后,发表了声明:

为促进经济更强劲复苏,并帮助确保通胀随着时间的进展达致符合目标水准,委员会将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在0-0.25%的区间不变,并继续预计在包括较低的资源使用率,通胀趋势受到抑压和通胀预期稳定的经济状况影响下,联邦基金利率将在至少至2013年中持于超低水准。

委员会将维持现有的对到期证券回笼资金再投资的政策。

委员会将定期检讨所持证券的规模和组成,准备在适当的时候作出调整。

高盛首席经济学家哈祖斯的分析是:

美联储本次对经济前景的指导是个“温和的惊喜”,我们相信,如经济继续恶化,美联储已准备好执行QE3。

高盛指出,尽管委员会有3名异见者,这是1992年以来反对声音最多的一次,美联储仍然采取了较预期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

其一,联储明确将维持0-0.25%低息政策至2013年中旬;其二,联储称已就刺激经济复苏的可能货币工具进行讨论,高盛认为这是为QE3留下空间。

IHSGlobalInsight首席经济学家高尔特认为,美联储限定超低利率的时间到2013年中,其目的是将未来短期债务利率保持在超低水平,并降低长期债务利率,而QE3将伺机而出。

对到期证券回笼资金再投资与延长超低利率的组合,本质上就是一种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只是不叫QE3而已,而是折中版本QE2.5。

其实,对于美国而言,延长超低利率至2013年中旬的作用,以及QE2.5与美国州、市地方债的对接,加之美国实体经济的复苏,反而使得QE3推出的必要性不像以前那么大了——除非再有新的严重危机爆发。

那么,这个QE2.5的规模是多大呢?

根据目前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来测算,美联储持有的美国国债、联邦机构债和抵押支持债券总计规模在2.6万亿美元以上,除此,还持有ABS(资产支持证券)与MBS(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等资产,这些到期的资产本金和利息估算下来,每月大约450亿美元。

这个规模并不算小。

美联储做这个选择是必然的,因为它必须与美国的债务实现“三位一体”的对接。

我在《大道至简之十五:

找源头,步步深入分析》中分析认为:

美国要做到三个层次债务危机的圆满解决,做到“三位一体”,至少也应推出QE2.5,与当下最需要的州政府、市政府等地方债务对接;如果另几个条件也同时满足,则必然推出QE3。

这两种结果,无论哪一种形式,推出之时也即条件满足之时,而且,无论哪种结果,都实现了与美国债务层次的全方位对接。

美国在等什么?

在8月9日的最新博文《债务危机·泡沫·命运之战》(在sohu博客刚发不久即被屏蔽)中,我的观点是:

“现在,美国在等一个时间节点,等待与中国的泡沫的对接。

这是一个完整的逻辑链。

美国需要中国的泡沫,而且,是大泡沫。

只有借助这个泡沫,才能完成财富的更快地成长;也只有借助这个泡沫,才能实现全身而退。

这次博弈将无疑将改变中国的国运。

那么,中国能够拒绝泡沫,或者,能够警惕起来不再超发货币,而是走民富路线,一切以民生为核心,从而,使经济逐步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打乱美国的部署吗?

如果不能,那么,这个泡沫对投资者意味着什么?

对中国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其实是不言而喻的。

我只想提醒一下,未来当投资者笑逐颜开的时候,也要时时关注国家未来的命运。

华尔街的逼宫,或者说,华尔街与美联储的双簧戏在成功上演以后,美联储持续推行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得到了进一步延续。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该怎么办?

我认为还是“不再超发货币,而是走民富路线,一切以民生为核心,从而,使经济逐步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这几乎是能够防止泡沫进一步累积,坐实中国经济基础的唯一选择。

至少,以我的能力看不出比这更好的选择。

问题在于,中国能否站在大战略高度制定规划并按照规划实施?

8月9日晚,中国媒体报道:

8月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国际金融形势及其影响,研究制定应对措施。

会议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出现急剧动荡,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上升。

我们要冷静观察,沉着应对,做好防范风险的准备……继续采取综合措施,维护我国经济和金融安全。

中国应该警惕的是,一旦中国泡沫与华尔街的节拍实现对接,后果将不堪设想。

我在《大道至简之十四:

从决定性因素到逻辑链》中表达了这种担心:

“失去耐心的华尔街的狠手打下后,让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人造景观重现(第一次是在2008年9月)并变得更加醒目,中国的短线思维主导下的政策,能够看透人造景观背后的大棋局,并拿出更好的应对之策吗?

中国应该小心被华尔街的人造景观牵着鼻子走。

但比较悲催的是,如果不出意外,《大道至简之十二:

走在政策前面》与《大道至简之十三:

节点的提前和延后》中的分析成为现实,华尔街会再次如愿,中国泡沫将再次吹起……

草于2011年8月10日晨

说明:

由于被临时抽调参与一项课题研究,本人博客和微博近期停止更新。

但如果能挤出一点时间,偶尔会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为关心我的朋友研判趋势提供一点参考信息。

永远祝福您和家人!

——暖之

九月的棋局

时寒冰

我在《时寒冰说:

经济大棋局,中国怎么办》中,有关债务危机演变和中东局势发展的分析,正在一一变成现实。

这让我深为忧虑。

债务危机这条“带血”的主线,正在产生出巨大的破坏性。

尤其从下周开始,这种破坏性会越来越清晰地显露出来。

(一)美联储

北京时间8月26日晚间,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并没有暗示市场期待的QE3,而是表示,关于可选宽松政策的冗长探讨将推迟到9月中下旬,即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下一次货币政策会议之上。

这个结果在意料之中。

因为,这次货币政策会议之前,危机的氛围由于对QE3的预期而变得不值一提——这显然不是出台QE3的时机。

伯南克需要等待条件成熟:

1)通胀压力。

美国劳工部近期公布的数显示,7月份,经过季节性调整的CPI环比上涨0.5%,而6月份,CPI是下降0.2%,同比计算美国CPI增速已高达3.6%,远高过2%的物价目标。

如果通胀压力不低于2%,QE3推出就面临一个巨大掣肘。

具体分析,7月份,美国经季节性调整的CPI同比上涨3.6%,其中,能源分项同比上涨19%,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1.8%。

这意味着,美国如果真想推出QE3,必须压低油价。

2)政治压力。

德克萨斯州州长里克·佩里称如果伯南克继续印钞的话,应该遭到“叛国罪”的指控。

这种言论很容易受到共和党和茶党的共鸣。

因此,伯南克把9月20日的货币政策会议,延长两天,让大家充分讨论,等于向外界昭示:

无论推出QE3或不推出QE3,都是集体讨论的结论,以减轻自身压力。

3)效果压力。

QE1和QE2推出后的效果,一直饱受质疑。

如果很多人认为前两轮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未提振美国经济,反而加剧了通胀压力。

现实困境在于,现在的风险溢价远远低于2009年和2010年,联储提高风险偏好的能力将受到限制。

只有推出比QE1和QE2更有力度的措施,才能促进经济增长,这显然让美联储万分作难。

4)民众的反感。

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相当于对民众悄悄征税,是民众本来就反感的。

除非“让民众感觉到出台第三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比不出台对他们更有利”(详见本人《大道至简之十五:

找源头,步步深入分析》),美联储推出QE3才有基本的基础与合法性。

美联储现在其实并不着急。

2011年8月10日,我在《从美联储的宽松到中国泡沫》中分析认为:

对到期证券回笼资金再投资与延长超低利率的组合,本质上就是一种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只是不叫QE3而已,而是折中版本QE2.5。

其实,对于美国而言,延长超低利率至2013年中旬的作用,以及QE2.5与美国州、市地方债的对接,加之美国实体经济的复苏,反而使得QE3推出的必要性不像以前那么大了——除非再有新的严重危机爆发。

那么,这个QE2.5的规模是多大呢?

……估算下来,每月大约450亿美元。

有了QE2.5,就意味着,美国三个层次债务危机的圆满解决,做到了“三位一体”,何况,美联储还明确表示,将维持0-0.25%低息政策至2013年中旬。

(二)华尔街

美联储不急,但华尔街急。

诚如我在《大道至简之十五:

找源头,步步深入分析》所说,只有“让民众由于美联储不出台第三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而受损”,才能为QE3扫清一个重要障碍。

对于民众而言,能够消除制约QE3出台障碍的路径选择:

1)股市下跌。

2)油价快速下跌引起通胀压力减弱——至少给人带来这样的预期。

要想做到这些,华尔街的选择:

加剧欧债危机,让欧元露出明显的崩溃迹象,拖累全球股市,并压低油价。

华尔街如果让欧债危机出现前所未有的恶化,是很容易做到的。

我在《时寒冰说:

经济大棋局,中国怎么办》中分析认为,矛头一旦对准西班牙就意味着新一轮空前危机的展开。

这种表述,确切的应该为,对准西班牙或其以上的核心国家,也就是说,无论对准西班牙、法国还是德国,效果都是一样的。

华尔街出于紧迫感,更想绕过西班牙,直接把矛头对准法国。

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显示:

2010年年底,欧洲银行业持有1363亿欧元的希腊总债务,其中60%以上由法国和德国银行持有,除此,法国和德国银行业还分别持有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5898亿美元和4988亿美元的债务资产。

根据欧洲银行业压力测试,德法两国银行业仅在希腊国债中的暴露头寸,就已经分别达到了银行一级核心资本的12%和6%。

欧债债务危机已经与金融系统紧紧捆绑在一起,风险传递的速度非常快且非常充分。

欧债危机正在蔓延到实体经济。

欧洲央行理事、比利时央行行长LucCoene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欧洲的流动性和经济信心问题虽然不如雷曼崩溃后时期那样严重,但却正在朝那个方向发展。

经济数据显示,德国第二季度GDP环比增长了0.1%,远低于市场预期的0.5%。

受此拖累,欧元区第二季度季调后的GDP初值环比增长0.2%,低于预期的增长0.3%,且远低于第一季度的增长0.8%,创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新低。

欧元区核心德法两国增长乏力,使得欧债危机的阴影更为浓郁。

欧债危机要恶化,华尔街只需加一根稻草即可。

最近,美国最大的6家货币市场基金已停止了对意大利和西班牙银行的放贷,并开始削减在法国银行的投资。

欧债危机空前恶化的时刻,正在渐行渐近。

(三)IMF火上浇油

失去卡恩的IMF,已经不再是欧洲的庇护神,而是添乱者。

拉加德魔咒般的言论,让欧元国痛苦不堪。

8月27日,拉加德在美联储的JacksonHole会议上号召欧洲各国应向各银行“紧急注资”以防止债券债务危机扩散。

此言一出,欧洲官员愤然反击,指责她对欧洲银行业的健康状况发出了“令人困惑”和“具有误导性”的攻击。

随后,《金融时报》8月31日报道称,IMF估计欧洲各银行所持欧元区不良主权债务对其资产负债表造成了严重损害,资本损失可能高达2000亿欧元(约合2870亿美元)。

欧洲银行业的有形普通股权益的降幅高达10%—12%。

IMF并没有高估欧债危机风险,但它的这种“提醒”,却会让华尔街的攻击性变得更强,攻击点变得更加精确。

当下,如果华尔街想让欧元出现一轮崩溃性下跌,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