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总复习.docx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总复习.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总复习
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
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按生活环境分为陆生动物、水生动物和空中飞行的动物。
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
一、鱼(近4000种)
四大家鱼: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1、鱼在水中生活两个特点①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②能在水中呼吸。
2、鱼的外形呈梭形,能减少游泳阻力。
鱼体分头部、躯干和尾部三部分。
4、鱼主要靠躯干和尾鳍_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
背鳍、胸鳍、腹鳍和臀鳍起维持平衡的作用,尾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5、鱼鳃为鲜红色,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扩大与水的接触面积。
口和鳃盖交替张合,使水由鱼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流出。
经鳃流出的水与由口流入的水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所以鱼鳃有呼吸的作用。
6、鱼类的特征:
体表被鳞;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二、其他水生动物
1、海葵,海蜇(水母),珊瑚虫等有口无肛门,食物口入口出,为腔肠动物。
河蚌,蛾螺,乌贼,章鱼等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是软体动物。
虾类和蟹类等体表长有质地坚硬的甲,是甲壳动物(属节肢动物)。
2、海马、鲨鱼是鱼类,鲸、海豚、海豹是哺乳动物,龟、鳖是爬行动物。
3、人类活动使水域环境遭到破坏,(城市)工厂和生活污染物的排放,(农村)农田中农药和化肥随雨水冲进水体,使许多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例:
1.关于鲫鱼的鳃丝数量和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个,与呼吸有关 B.多个,与摄食有关C.单个,与呼吸有关 D.单个,与摄食有关
2.关于鱼尾鳍的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维持鱼体平衡 B.维持鱼体的直立状态
C.帮助鱼体转换方向 D.产生前进动力,控制前进方向
3.没有分化出口和肛门的动物是()A.乌贼 B.珊瑚虫 C.蜘蛛 D.蝗虫
4.下列水生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A.海葵 B.珊瑚虫 C.章鱼 D.虾类
5.以下鱼的特点中,是鱼适宜水中生活的特点是①体表被鳞②用鳃呼吸③体内有脊柱④靠鳍游泳⑤卵生()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⑤
6.鱼常在黎明前浮头或跳出水面,是因为( )
A、趁清晨空气清新到水面嬉戏游玩 B、黎明前水面比较安全,天亮后会被敌害发现
C、在水中睡了一夜,清晨到水面觅食 D、清晨水中含氧量最小,天亮后水中氧气充足
7、为了探究鱼的各种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小明买来六条健康、大小一致的鲤鱼,并准备了六个鱼缸,鱼缸中各装了半缸清水,并用捆绑法进行实验,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填在自制的表格中:
编号
条件
现象
A
不进行处理
在水中自由灵活地游泳
B
捆住背鳍
鱼不能在水中侧立,出现鱼体侧翻现象
C
捆住胸鳍
鱼不能自由灵活地在水中转弯,头偶而会碰到缸壁
D
捆住腹鳍
鱼在游泳时身体不稳,会左右摇摆
E
捆住臀鳍
身体失去平衡,游泳动作不协调
F
捆住尾鳍
前进十分缓慢,并且不能在水中做变向运动
(1)在本实验中,对照组是。
本次实验可以看作组对照实验。
(2)由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鱼尾鳍的作用是;
背鳍的作用是。
(3)在实验中,小明发现鱼的口和鳃盖在不停地交替张合,这是鱼在进行。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
一、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①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如爬行动物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有外骨骼。
②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
以便觅食和避敌。
③除蚯蚓外,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位于体内的呼吸器官。
如肺和气管。
④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对多变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二、蚯蚓
1、蚯蚓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全身70-100体节,身体前端有环带,环带前有13节。
2、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蠕动。
3、蚯蚓的体温会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属变温动物。
4、蚯蚓要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
所以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
5、大雨过后雨水会将土壤中的空气排挤出去,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来呼吸。
6、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粘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
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7、蚯蚓,沙蚕,水蛭等,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
(无足)
三、兔
1、哺乳动物具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体温恒定(鸟也有)、体内有膈等特征。
有4000多种。
2、恒温动物可通过自身的调节维持体温的恒定,包括鸟类和哺乳动物。
恒温意义:
减少对外界环境依赖性,扩大生活和分布范围。
3、兔用肺呼吸,心脏四腔,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途径。
4、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
门齿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适于磨碎食物。
狼、虎等动物还有锋利的犬齿,用于撕裂食物。
5、兔的盲肠发达,有助于消化植物纤维,这与兔吃植物的生活习性相适应。
四、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足够的食物、水和隐蔽地是陆生动物的基本环境条件。
例:
1.大雨过后,蚯蚓往往要爬到地面上是因为
A.蚯蚓喜欢干燥的环境 B.土中缺氧,无法呼吸
C.到地面寻找食物 D.穴中浸透雨水太凉
2.蚯蚓刚毛的作用
A.感觉光线 B.感觉声音 C.协助运动 D.与生殖有关
3.利于爬行动物保持水分的结构是
A.角质的鳞片或甲 B.毛 C.外骨骼 D.羽毛
4.适于陆地生活的动物,其呼吸器官一般是
A.气管和肺 B.气管和鳃 C.肺和鳃 D.肺和皮肤
5.海豹、海豚、鲸等都是生活在海洋中哺乳动物,它们的呼吸方式是
A.用鳃呼吸 B.用肺呼吸 C.用气囊呼吸 D.用皮肤呼吸
6、家兔是食草动物,下列与其食性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中,正确的是()
A、消化道较长,盲肠特别发达 B、消化道较短,盲肠特别发达
C、牙齿分化为门齿和犬齿 D、犬齿特别发达
7、用手触摸蚯蚓体壁,感觉到体表有黏液;能经常保持湿润,这有利于蚯蚓( )
A.适应水中生活 B.进行生殖 C.适应穴居 D.进行呼吸作用
8、蝗虫可以生活在于燥的陆地上,在它的形态结构中,防止水分散失的是( )
A.体表的革质翅 B.体表的大量鳞片 C.覆盖全身的表皮 D.坚硬的外骨骼
9、犬齿的主要功能是( ) A.切断食物 B.撕裂食物 C.磨碎食物 D.阻挡食物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
会飞行的动物:
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脊椎动物中的鸟和哺乳动物中的蝙蝠。
一、鸟
1、世界上的鸟类有9000多种,除了鸵鸟、企鹅等少数鸟不能飞行之外,绝大多数鸟类都善于飞行。
飞行使鸟类扩大了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和繁育后代。
2、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①身体呈流线型(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②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
(翼是鸟的飞行器官)③胸肌发达。
④胸部有龙骨突(增加胸肌附着面积),长骨中空(减轻体重)。
⑤消化系统发达,食量大消化快(提供充足的能量),排便及时。
(减轻体重)⑥循环系统发达:
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
有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液运输营养和氧气的能力强。
所以鸟体温高而恒定。
⑦呼吸系统发达:
有气囊可辅助呼吸,与肺构成双重呼吸,可提供充足的氧气。
3、气囊:
辅助呼吸、散热、减轻体重、减少肌肉间、内脏间的摩擦。
4、双重呼吸:
吸气时,空气同时进入肺和气囊,肺中的气体与血液进行一次气体交换,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进行入肺,与血液又进行一次气体交换。
这种一次呼吸,进行两次气体交换的呼吸方式称为双重呼吸。
二、昆虫
1、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分布广泛,是唯一会飞的无脊椎动物。
2、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是3对足和2对翅,都着生在胸部。
3、昆虫的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4、“头上两根感觉须,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分为头胸腹,里头是肉外是骨”描写的是昆虫的特征。
5、蜘蛛、蜈蚣、虾、蟹等不是昆虫。
但它们与昆虫都属于节肢动物。
(有足)
节肢动物的特点是:
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6、两栖动物: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为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代表动物:
青蛙、蟾蜍。
例:
1、有人说:
“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
下列选项中除哪项外,都是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A.前肢变成翼B.胸肌发达C.身体呈流线型D.足有四趾
2、下列关于鸟的双重呼吸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呼气和吸气同时进行B、肺和气囊都进行气体交换
C、呼气和吸气时都进行气体交换D、只有鸟类和哺乳类能进行双重呼吸
3、下列器官与鸟的呼吸无关的是()A.气管 B.鳃 C.肺 D.气囊
4、家鸽最发达的肌肉附着在()A.胸部 B.两翼 C.尾骨 D.后肢骨
5、体表有外骨骼,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有足和触角的是()
A.蚯蚓 B.蝗虫 C.乌贼 D.乌龟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动物的行为:
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一、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骨骼肌和关节)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和骨骼肉组成。
2、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
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
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叫做脱臼。
3、人体有许多关节,如肘关节、肩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
二、运动的产生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1、每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例如: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相反。
2、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会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躯体就产生运动。
3、运动并不仅靠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供应能量。
4、哺乳动物有发达的运动能力,有利于觅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例:
1、当下肢的伸肌群和屈肌群交替舒缩时,身体姿势不可能是
A.跑 B.跳 C.行走 D.立正
2、关节的组成是
A.关节头、关节囊、关节窝 B.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
C.关节囊、关节软骨、关节面 D.关节面、关节韧带、关节腔
3、下列骨骼肌、关节和骨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① B、只有②C、① 和②都正确 D、① 和②都不正确
4、右图是动物关节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⑷ 主要作用是 。
(2)脱臼是指()
从()脱出。
(3)在()中有具有润滑作用的滑液。
5、当我们做屈肘动作时,相关肌肉的舒缩情况是()
A.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D.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6、当我们提重物时,相关肌肉的舒缩情况是()
A.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D.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7、关节在运动中起着( )A.支点作用 B.杠杆作用 C.固定作用 D.连结作用
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一、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而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蚂蚁做巢、菜青虫总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小袋鼠进母袋鼠的袋子、小鸟喂鱼。
是生存的基本条件,但不能适应多变的环境。
3、学习行为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如动物学会绕道取食、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喝牛奶、黒猩猩钓白蚁和摘香蕉。
使动物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二、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
不同动物“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是不一样的。
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少,甚至不用经过“尝试与错误”。
人类是动物界进化等级最高的类群,人类的学习行为也是动物界中最为复杂多样的。
同时,从某种意义说,人类的生存质量也更多地依赖学习行为。
人类有复杂的语言文字,有着其他任何动物都没有的、依靠第二信号系统的学习行为。
1.婴儿出生就会吃奶、抓握物体,这些都属于先天性行为。
摄食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
婴儿刚出生时表现出的抓握能力(或者说是攀附母亲的能力)和吃奶的能力,保证了婴儿摄食的基本需要。
2.蜘蛛结网是先天性行为。
3.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就越多。
学习行为越多,适应性也越强,对动物的生存就越有意义。
4.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狼孩并不是狼,他具备人的遗传素质,但是由于生存环境的改变,他没能像其他孩子那样适时接受人的生活经验,因此没能获得人的许多重要的学习行为。
这一事实也说明,人类大脑的发育,人类语言的发展和通过语言文字等信息符号的学习是有关键时期的,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就很难进行补偿。
所以,对一个人来说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学习,应该与大脑发育的阶段相适应。
这样,一个人才能得到更健全的发展。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同学们应当珍惜学生时代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增长才干。
例:
1、白居易的诗曰: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十来日,母瘦雏渐肥。
”这描绘的是母燕的( )
A、贮食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
2、下列现象,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A.天鹅的迁徙 B.鱼的洄游 C.蛙的冬眠 D.家兔的心跳
渔民利用鱼类的趋光性用灯光捕鱼,鱼类的趋光性属于
A.先天性行为 B.后天性行为 C.攻击行为 D.繁殖行为
3、动物具有学习行为这有利于()A.寻找食物 B.找到配偶C.逃避敌害 D.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4、渔民利用鱼类的趋光性用灯光捕鱼,鱼类的趋光性属于()
A.先天性行为 B.后天性行为 C.攻击行为 D.繁殖行为
5、在探究菜青虫取食行为的实验中,不正确的是操作过程是
A.对菜青虫从卵开始隔离饲养 B.直接使用从野外捕来的幼虫
C.实验叶片和滤纸片应当一样大 D.最好将其先饿饲一段时间
第三节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
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
一、社会行为的特征
有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具有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的特征:
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
二、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随时交流信息。
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引诱剂,可诱杀农业害虫。
例:
1、有关动物“语言”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的语言就是动物之间有联系作用的声音B.动物之间起传递信息作用的动作、声音、气味等信号
C.动物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信息 D.动物的各种行为
2、蚂蜂遭受到袭击时,蜂群共同向侵犯者发起攻击,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来看应属于( )
A.攻击行为和社会行为 B.防御行为和社会行为C.取食行为和社会行为 D.学习行为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寂静的春天》一书描绘了一个没有动物的寂静世界,唤起了人们的环境意识。
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维持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的现象。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任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所以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
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
这些有机物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CO2、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
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CO2、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
三、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
如:
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等。
例1、右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9分)
(1)若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生物外,还必不可缺少的成分是 和 。
(2)请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生物链:
。
(3)该生态系统中,鹰与兔的关系是 ,昆虫与兔的关系是 。
(4)如果大量捕食虫杀鸟,使食虫鸟的的数量减少,则虫的数量会 。
(5)植物、食虫鸟、虫三者中,数目最多的是 。
如果植物被喷过农药,则三者中,体内农药含量最高的是 。
2、植物的哪一特点利于动物为其传播种子()
A.花有芳香气味 B.花粉小而轻 C.果实有钩刺 D.花能分泌花蜜
3、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对物质转化不可缺少的两类生物是()
A.绿色植物和分解者 B.绿色植物和动物C.动物和微生物 D.动物和无机物
4、《寂静的春天》所描述的世界()
A.是人类乱捕滥杀野生动物所造成 B.是自然灾害造成的
C.能减少动物对人类的危害 D.有利于人类的生存
5、在一个由草、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假如把狼杀绝,一段时间内鹿群数量变化是()
A.迅速下降 B.永远上升 C.保持相对稳定 D.上升后又下降
第二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一、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可供人类食用、药用、观赏用等。
二、动物与生物反应器
生物反应器:
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
“乳房生物反应器”是目前动物中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
可节省建厂房和买设备的费用,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生物反应是人们对生物的遗传基因进行改造而得到的。
三、动物与仿生
仿生:
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
例如:
宇航员穿的“抗荷服”(模仿长颈鹿)、冷光灯(模仿萤火虫)、雷达(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薄壳建筑(模仿乌龟的背甲)、智能机器人。
1、目前,人们认为动物中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
2、人的生活离不开动物,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动物提供肉、蛋、奶等食品 B.人类的部分衣着原料来自动物
C.所有贵重药材来自动物 D.有些动物可供观赏
3、科学家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 ()
A.生物反应器 B.仿生 C.仪器制造 D.学习行为
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一、观察菌落
菌落:
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细菌菌落:
比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真菌菌落:
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
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能呈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的颜色。
菌落的培养:
配制培养基、高温消毒、接种、培养。
二、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两套培养基:
一套接种,一套不接种,是为了进行对照。
2、到不同环境中接种是为了探究不同环境中细菌的分布。
3、高温灭菌是为了保证培养出的菌落只来自接种的。
4、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生活条件:
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有机物。
特殊条件:
好氧、厌氧。
5、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广泛。
炎热的夏季,空气湿度大、温度高,适宜细菌、真菌的繁殖和生长,食物保存不当或时间过长,就会因被细菌、真菌污染而变质。
人吃了变质的食品,就容易患肠胃炎。
洗净晾干的衣服干燥、缺乏营养物质,这种环境不适合真菌的繁殖,所以不会长霉;反之,脏衣脏鞋给真菌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就容易长霉。
泡菜坛加盖后用水封口,其目的是不让空气进入坛内而保持坛内的缺氧环境。
因为乳酸菌只有在缺氧或无氧的环境下生存,才能把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乳酸。
例:
1、下列不属于细菌菌落特征的是 ( )
A、菌落一般比较大 B、菌落表面一般光滑黏稠
C、菌落常呈绒毛状 D、菌落有红、褐、黑、绿黄等颜色
2、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 、 、 。
3、我们用钱币在培养基上按一下是菌落培养中的哪一步?
。
第二节细菌
一、细菌的发现
1、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用自制的能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观察一位从未刷过牙的老人的牙垢,发现细菌。
2、19世纪中叶,法国人巴斯德通过著名的鹅颈瓶实验证明:
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巴斯德还发现了乳酸菌(细菌)、酵母菌(单细胞真菌)。
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
二、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1、细菌很小,大约10亿个才有一颗米大。
只有在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2、细菌分为三类:
杆菌(杆状)、球菌(球状)、螺旋菌(螺旋状)。
有的单个,有的连接,但都能独立生活。
3、细菌的结构
A:
DNA(遗传物质),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无盛成形的细胞核。
B:
鞭毛(运动,着生的细胞膜上)C:
细胞膜D:
细胞壁E:
荚膜(保护)F:
细胞质
共同结构:
ACDF特殊结构:
BE
4、细菌有细胞壁,但无叶绿体,不是生产者,只能分解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所以是分解者(真菌亦然)
三、细菌的生殖
1、分裂生殖,环境适宜时,20—30分钟分裂一次。
2、细菌生长发育后期,环境不良时,形成芽孢。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不是生殖细胞),能抵抗不良环境。
细菌分布广的原因:
繁殖速度快,能形成芽孢。
例:
1、按照细菌形状的不同,可以将细菌分为 、 和 三种类型。
2、被誉为“微生物之父”的是( )
A.巴斯德 B.列文·虎克 C.爱因斯坦 D.孟德尔
第三节真菌
一、各种各样的真菌
青霉呈青绿色(孢子的颜色),长有孢子的菌丝看上去呈扫帚状;
曲霉呈黄、黑、褐或绿色(孢子的颜色),长有孢子的菌丝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