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091959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8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单元框架]

西方人文精神最初起源于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他们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14、15世纪以来,面对教会的反动统治,人们再次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先后发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基本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和腐朽统治。

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高举科学与理性的大旗,把人文主义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启蒙思想成为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社会的强大武器。

人文精神的起源、延续和弘扬体现了西方文明和人类文明演进的历程。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课程标准]

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基础梳理]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文主义的最初体现

1.智者学派的出现(背景):

(1)经济:

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2)政治:

雅典等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3)社会:

人在社会中地位的提高。

2.“智者学派”的概况:

(1)概念:

公元前5~前4世纪希腊的一批收徒取酬的职业教师的统称。

(2)探索主题:

人和人类社会,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3)研究领域:

他们以人的眼光去考察和认识社会、政治和法律问题,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4)代表人物:

普罗泰格拉。

3.基本主张:

(1)特别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论断;

(2)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

(3)在社会道德上,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强求一律。

4.意义:

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否定了神的意志,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二、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1.背景:

(1)小国寡民的雅典城邦,个人自由和享受没有节制,世风日下,道德沦丧;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

(2)苏格拉底希望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2.主张:

(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主张有知识、有道德的少数人治国,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

(2)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认为人应该具备美德,美德来自于知识,最高的知识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美德是关于善的知识;

(3)主张“认识你自己”,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教育可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3.意义:

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柏拉图:

(1)主张:

①世间万物之外存在着“理念”的世界才是真实的,理念是万物的本原,人类的正确目标就是在自己灵魂中发现理念。

②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在《理想国》里,根据智慧品德进行明确分工,各司其责,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

(2)评价:

①积极:

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局限:

在他的理想国里治国者和武士没有私有财产和家庭,因为财产和家庭是一切私心邪念的根源。

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

2.亚里士多德:

(1)主张:

①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②强调理性,但也承认感觉是认识的起源,认为如果没有感觉,人们就不能理解任何东西;③他以科学调查的方式研究自然界,创建了严密的逻辑论证系统,充分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2)成就:

在很多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

[重难突破]

1:

普罗泰格拉说: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这句话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

它的局限性是什么?

含义:

人的需求是衡量事物的标准,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的感觉和利害,强调个人选择。

评价:

①积极意义:

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标准,肯定人的价值,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西方人文主义的本质。

②局限性:

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过分强调个人的感觉,忽视了公共道德,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2: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两者都把人类社会当作研究的主体,都重视人的价值,否定绝对权威,注重人、人性,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不同点:

①智者学派否定一切对人的约束,认为每个人所有的需要都是正确的;强调个人自由,忽视社会道德。

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强调个人的要求必须满足一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美德对人的重要性,强调“知德合一”。

②智者学派主张民主政治,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主张有知识、有德性的少数人治国,即“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

3:

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与孔子观点的异同。

相似点:

①都生活在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时代;②都关注人、人类社会,以人为本,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③都重视道德教化,强调道德和知识的作用,重视教育的功能,追求个人品性的修养。

不同之处:

①孔子主张“爱人”和“克己复礼”,用礼仪规范人,压制个性发展;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人自己,强调知识的作用和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

②孔子关注社会问题的解决,具有实用性;苏格拉底关注人的主体作用、价值,具有哲理性。

[当堂训练]

1.以下是某一学派对法律本质的论述:

“法律是人为的产物,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不同的法律只不过是不同利益的体现,政府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它的利益,法律不可能为公道、正义等价值准则提供根据,因此法律对人的约束力也就是有限的。

”这一学派是

A.智者学派B.苏格拉底学派C.启蒙思想家D.自然哲学家

2、(2011·北京卷)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

A.普罗泰格拉(普罗塔戈拉) 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3、针对雅典民主制度,苏格拉底说:

“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这表明苏格拉底

A.反对民主制度B.主张人民主权C.反对直接民主D.主张君主专制

4.(2010·广东卷)“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

”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A.“信仰即可得救”B.“人是万物的尺度”

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已的理智”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5.(2013·江苏南京、盐城一模·12)苏格拉底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

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

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

这主要反映了苏格拉底

A.反对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B.蔑视雅典城邦制度和法律权威

C.承认神灵的权威,反对发现“自我”D.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据下述史料分析,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各提出了什么观点?

史料一 英国当代著名学者阿伦·布洛克曾说:

“古希腊思想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是,它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上帝为中心的。

史料二 普罗塔戈拉曾说:

“当雅典人所议之主题含有政治睿智;会倾听每一个人的见解,因为他们认为所有人都应拥有这一美德;否则,便不会有城邦。

”对此,后世的黑格尔指出:

“希腊英雄们都是出现在法律尚未制订的时代,或者他们自己就是国家的创造者,所以正义和秩序,法律和道德,都是由他们制订出来的,作为和他们分不开的个人工作完成的。

史料三 美德即知识。

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

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

——苏格拉底

史料四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到:

“苏格拉底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这套科学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

 

答案:

1—5ADCCD

6、古希腊人文思想家以人和社会为研究的中心。

智者学派主张个人的感觉和利益,强调个人的主观意志和作用。

苏格拉底更关注人的知识与美德对人的行为的约束力。

苏格拉底试图矫正相对主义造成的个人放纵和道德败坏。

 

第6课

与宗教改革

[课程标准]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认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基础梳理]

一、文艺复兴

1.兴起背景:

(1)经济基础:

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城市);(根本原因)

(2)阶级基础:

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他们要求进行思想变革;

(3)文化环境:

意大利有丰厚的文化遗产,保留有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

(4)人才优势:

意大利具有不可多得的人才优势;

(5)社会背景:

天主教会神学统治,压抑了人和人性,垄断人们思想。

2.含义和实质:

(1)含义:

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动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2)实质:

文艺复兴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

人文主义。

(1)主张以人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2)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提倡追求自由幸福;(3)鼓励致富和冒险,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即: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注重人性,要求把人和人性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4.主要成就:

文艺复兴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

领域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内容

地位

文学三杰

但丁

《神曲》

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文艺复兴的先驱

彼特拉克

《歌集》

提出“人的学问”对抗“神的学问”

人文主义之父

薄伽丘

《十日谈》

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为欧洲近代短篇小说开了先河

5.扩展:

15世纪后期,新航路的发现刺激了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运动由意大利扩展到欧洲其他地区,从文学艺术到自然科学等多领域,文艺复兴渐入高潮。

(代表如,英国的莎士比亚等)

6.影响:

解放人们思想,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推动文化、科学的发展。

(1)积极方面:

①思想方面:

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将人们的思想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为新航路的开辟和海外殖民扩张注入了精神活力,为后来宗教改革、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②经济方面: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③文学艺术方面:

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

④自然科学方面:

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2)局限方面:

没有彻底摒弃宗教欺骗;过分推崇人文主义,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未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

二、宗教改革

1.背景:

(1)在文艺复兴的影响下,人们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天主教的束缚;(根本)

(3)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榨,使天主教会与人们的矛盾加深。

(4)导火索:

1517年,罗马教皇以修缮圣彼得教堂为名,出售赎罪券。

2.概况:

(1)序幕:

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标志着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开始。

(2)扩展:

从德意志到欧洲其他地区,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的新教,除路德派外,还有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

3.主张:

(1)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得救;(“信仰得救”)

(2)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3)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婚配和还俗;(4)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4.实质:

宗教改革是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社会、思想和政治运动。

5.影响:

⑴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解除了精神枷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⑵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⑶解放了思想,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欧洲民族意识高潮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重难突破]

1:

14~16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这两个发现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说“14~16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这两个“发现”指的是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14~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以人文主义为武器,要求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人的觉醒。

所以14~16世纪是人被发现的时代。

14~16世纪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准备了条件。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逐步扩大,西欧向海外进行大规模的扩张,使亚洲、非洲和美洲成为殖民者掠夺的对象。

所以说,14~16世纪又是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2:

比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

同:

①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②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③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④两个运动在与统治者的关系上也是相似的,人文主义者需要教皇、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宗教改革与统治者关系更是紧密,马丁·路德就是得到封建诸侯的保护。

异:

①采取的斗争形式不同。

文艺复兴借助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进行;宗教改革借用宗教异端的形式进行,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罗马天主教会。

②兴起和开展的范围不同。

文艺复兴首先从意大利开始,主要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展和进行;宗教改革首先从德国开始,是一场社会各阶层都参加的社会运动。

③产生的作用不同。

文艺复兴把人们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宗教改革在思想上和社会领域里都扫荡了封建势力,在改革过程中产生的新教思想还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当堂训练]

1.(2012·广东卷)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

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

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教会是否腐败B.信仰是否必要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2.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是矛盾的。

比如彼得拉克曾这样说:

“当这颗心灵思考或谈到宗教时,即在思考和谈到最高真理、真正幸福和永恒的灵魂的拯救时,我肯定不是西塞罗主义者或柏拉图主义者,而是基督徒。

”这则材料说明彼得拉克等人文主义者

A.仍然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B.仍主张听命于天主教教士的宣教

C.主张顺从人性追求现实幸福D.主张追求自然赋予的各项权利

3.(2013·江苏常州期末·14)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世界近代史上发生的两大思想解放运动。

由于它们发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的影响有所不同,对其评价也不同。

下列针对文艺复兴的评价是

A.否定了王权的至高无上,从根本上否定了宗教神权

B.成就表现在政治、文学等各方面,但最突出的是政治方面

C.否定神的绝对权威,强调发展人的“人性”、价值和力量

D.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描绘了未来”理想王国”的蓝图

4.(2007·广东卷)马丁·路德说:

“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阻碍。

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土,或是修土、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A.倡导人的解放B.否定基督教C.宣扬《圣经》精神D.否定教皇地位

5.马丁路德曾说:

“除了以《圣经》为根据证明我是错误的以外,我将永不改悔。

”“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

”这表明该宗教改革家

A.主张“信仰得救”,给人以精神的自由

B.否定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要建立本民族教会

C.使人们以本民族语言解读《圣经》,与上帝直接对话

D.批判神权统治,否定宗教礼仪,鼓吹人性解放

6.(2011年4月江南十校联考)马克思在评论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说:

“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枷锁。

”这两个“枷锁”分别是指

A.天主教权威和专制王权B.天主教权威与马丁·路德宣扬的宗教思想

C.宗教信仰与人文主义D.宗教信仰与科学精神

7.(2013·江苏南京、盐城三模·13)马丁•路德说:

“所有信奉上帝的俗人都有资格出现在上帝面前,为他人作祈祷,相互传授有关上帝的道理……”路德的观点

A.宣扬了人人平等的观念B.打破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

C.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权D.反对罗马教会垄断教义解释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史料分析人文主义的内涵是什么?

史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相信并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力量和人的伟大,认为人可以创造一切。

人生的目的不是为了死后升天,而是对现实美好生活的享受;人的各种欲望不应该加以抑制,而应当予以满足。

——《世界通史简编》

史料二 14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流行起“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是无所不有”的口号。

——《世界通史简编》

 

答案:

1—7CACDABD

8、肯定人的价值尊严和伟大,追求现世幸福、追求现世享乐。

 

第7课启蒙运动

[课程标准]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基础梳理]

一、理性时代的到来

1.原因:

(1)经济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启蒙运动的到来提供了经济基础;

(2)阶级基础:

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

(3)思想基础: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了人文主义;

(4)科学基础:

近代自然科学取得重大进展,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信。

2.含义:

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展开的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思想解放。

3.核心——“理性”:

(1)含义:

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2)内容:

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

二、呼唤理性的阳光——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1.伏尔泰:

法国启蒙运动的旗手

(1)代表作:

《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

(2)思想主张:

①猛烈抨击天主教会;

②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③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

④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意义:

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领袖,其思想对18世纪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

2.孟德斯鸠:

(1)代表作:

《论法的精神》

(2)思想主张:

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其核心是权力相互的“制约和平衡”;提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矛头指向封建专制主义)

(3)意义:

其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3.卢梭:

(1)代表作:

《社会契约论》

(2)思想主张:

①宣扬“天赋人权”思想,宣称人生而自由的。

②提出“社会契约论”,重视公共意志。

他认为社会有一个公共意志,为了维护这个公共意志,任何人都应遵守一定的社会契约,人人都可以追求自由平等。

③提出“人民主权”学说,反对君权神授。

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

④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但他并不主张废除私有制。

这表现了他的小资产阶级观点。

(3)影响:

卢梭是启蒙思想家中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其主张为资产阶级提供了革命理论,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进行了思想动员。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卢梭就没有法国大革命。

【思想拓展】法国三位启蒙思想家主张和特点:

思想家

主张

相似点

伏尔泰

猛烈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主张由开明君主制过渡到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反对君主专制,否定教权主义;

宣扬天赋人权,提倡自由、平等、博爱;

实行法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孟德斯鸠

主张“三权分立”,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卢梭

倡导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民主共和

三、启蒙运动的扩展:

1.代表人物及主张:

(1)代表人物:

德意志哲学家康德,著有《纯粹理性批判》。

(2)主张:

①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②强调人的重要性,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③主权属于人民,人要有自由也要自律,自由和平等都只能是在法律范围之内。

2.性质: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3.影响: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

(1)对欧洲:

①启蒙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②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传播了自由和平等思想;

③启蒙运动所宣传的思想和原则,成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立国之本。

(2)对世界:

①启蒙运动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欧洲范围,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②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重难突破]

1:

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有哪些发展?

(1)从批判对象看,由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扩展到将矛头直接对准封建专制制度。

(2)从涉及领域看,由文学、艺术领域扩展到宗教、哲学、经济、科学、史学、文学、美学等领域。

(3)从批判形式看,摆脱了文艺复兴的宗教外衣,提倡理性的思考和判断。

(4)从指导思想看,从人性到理性。

(5)从思想主张看,从追求个性解放到追求自由、平等,进而主张建立民主与法制社会。

总之,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人性发展到理性,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提出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构想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2:

结合有关史实分析欧洲启蒙思想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①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如:

严复翻译了许多西方名著,学习西方的“民权”思想,对维新运动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②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促进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如:

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大力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翻译了卢梭、孟德斯鸠的作品;

③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产生。

如:

新文化运动前期,陈独秀等以民主、科学为指导思想。

单元知识整合

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1.萌芽阶段——古希腊的人文精神(前5世纪~前4世纪)

(1)原因:

经济根源,雅典工商业的发展;社会根源,雅典民主制的繁荣,人的地位的提高。

(2)成就:

代表人物:

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

主要观点:

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

(3)历史影响:

奠定了西方人文精神的基石,为现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创立提供了借鉴经验。

(中世纪人文主义的沉寂——天主教神学钳制。

中世纪是人类文明的黑暗时代、基督教在欧洲的精神专制,使人文主义几近湮灭。

2.复兴(发展)阶段——文艺复兴(14~17世纪)和宗教改革(16世纪)

(1)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天主教会神学世界观对人们思想的垄断和束缚。

(2)成就:

代表人物:

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拉斐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