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祁连山.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090423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2.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祁连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祁连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祁连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祁连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祁连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祁连山.docx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祁连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祁连山.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祁连山.docx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祁连山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祁连山

一、单选题

山谷风是山区昼夜间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

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反之,则形成山风。

祁连气象站位于祁连山中段的山谷中,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

下图示意2006年8月24日该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风速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祁连气象站所在地谷风的风向是(  )

A.偏南风B.偏东风C.偏北风D.偏西风

2.祁连气象站所处山谷段的大致走向及地形特征是(  )

A.南北走向,西高东低B.东西走向,北高南低

C.南北走向,东高西低D.东西走向,南高北低

1.C材料中提到,“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可知谷风主要出现在白天空气增温之后,图中显示,11点以后,风向以偏北风为主,故正确答案为A,BCD错误。

2.D“白天”,“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反之,则形成山风”,意味着晚上,空气沿坡面下沉,形成山风。

图中显示晚上以南风为主,白天以北风为主,说明气象站附近南面为高坡,北面为低谷,得出山谷呈东西走向,且南高北低的地形特点,故正确答案为D,ABC错误。

读我国祁连山中段黑河流域部分支流冰川的末端(冰川下界)海拔变化图。

完成问题。

3.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得出1956-2010年(  )

A.潘家河流域冰川末端海拔变化最剧烈B.马营河流域冰川未端海拔变化量最大

C.大河流域冰川末端海拔变化先快后慢D.黑河流域冰川末端海拔整体上升加快

3.D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1956年至2010年,冰川末端海拔变化最剧烈、变化最大的是长千河流域,A、B错;大河流域冰川末端海拔变化先慢(1956年-1990年)后快(1990年-2010年),C错;黑河流域所有支流的冰川末端海拔在1990年-2010年期间比1956年-1990年上升幅度更快。

故选D。

祁连山的森林区对河西走廊来说是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内山势陡峭,落差大,广泛发育着山间盆地和峡谷,海拔一般在2000~4000m之间,主峰达5564m。

左图示意祁连山林区降水量递增率随海拔的变化,右图示意祁连山地“阴阳脸”,山坡林木葱郁的一侧为“阴脸”,山地草地青翠的一侧为“阳脸”。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据图示可推断(  )

A.形成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B.3550米高度降水量达到最大值

C.祁连山降水量随海拔增高而增加D.第二个递增率高峰是受地形的影响

5.祁连山林地对径流的影响是(  )

A.削洪补枯B.增加地表径流C.缩短径流历时D.减少地下径流

6.造成祁连山山地“阴阳脸”的主要原因是(  )

A.“阳脸”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丰富

B.“阴脸”为阴坡,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

C.“阳脸”为陡坡,土层薄,土壤肥力低

D.“阴脸”为阳坡,光照强,热量充沛

4.D祁连山形成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A错误;3550米高度降水量递增率达到最大值,而不是降水量达到最大值,降水量还在继续增大,B错误;读图可知,只是2600m以上,祁连山降水量随海拔增高而增加,C错误;第二个递增率高峰是受地形的影响,D正确。

故本题选D。

5.A祁连山林地对径流的影响是调节径流,削洪补枯,延长径流历时,增加下渗与地下径流。

A正确,BCD错误。

故本题选A。

6.B祁连山地长有“阴阳脸”。

两侧植被类型差异主要因水分差异造成的,祁连山为东南-西北走向,影响祁连山的夏季风为东南风,降水差异主要体现在祁连山的东端和西端的差异,而坡向的水分差异主要受蒸发与降水对比的影响,水分充足一侧生长森林,“阴脸”为阴坡,光照少,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植被生长好。

故B正确。

降水转化率指一个地区一段时间的降水总量与大气水汽总含量的比值。

通常某一地区在大气水汽含量一定的情况下,降水转化率越低,其空中云水资源开发潜力越大。

祁连山地区的大气水汽含量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差异明显。

读1979~2016年祁连山地区年均降水转化率空间分布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7.由图可推测(  )

A.年降水总量:

民勤多于酒泉B.云水资源开发潜力:

临洮大于兰州

C.降水转化率:

西宁大于刚查D.大气水汽总含量:

鼎新等于诺木洪

8.形成祁连山地区降水转化率高值区的主要水汽输送动力是(  )

A.盛行西风B.东南信风

C.极地东风D.东南季风

9.人工增雨可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若在祁连山农耕区实施人工增雨,最应选择(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7.A由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民勤离东部海洋更近,获得海洋水汽更多,民勤大气水汽总含量多于酒泉,降水转化率大于酒泉,因此年降水量多于酒泉;临洮与兰州的大气水汽含量相似,但临洮的降水转化率大于兰州,因此云水资源开发潜力小于兰州;由等值线变化规律可知,西宁降水转化率小于刚查;鼎新的降水转化率与诺木洪相近,但大气水汽总含量不一定相等。

所以选A。

8.D读图可知,祁连山地区形成降水转化率高值区位于门源和刚查一带,东南季风带来的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大量降水,因此降水转化率最高。

所以选D。

9.B受东南季风影响,夏季是祁连山地区大气水汽含量最多的季节,且夏季气温高,蒸发强,气候干旱,农业生产需水量大,因此人工增雨最应选择在夏季。

所以选B。

下图为我国祁连山区不同海拔、南北坡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近年来祁连山山麓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玉米良种繁育基地。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0.该山地垂直自然带丰富,山麓最常见自然带是(  )

A.胡杨林B.云杉林C.荒漠带D.冲积扇

11.下列对祁连山玉米育种基地区位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侧,地广人稀B.甲侧,光照充足

C.乙侧,蒸发较小D.乙侧,利于冬储

12.对祁连山南、北坡山麓考察,发现该地(  )

A.河流年际变化比华北小B.人口分布南坡多北坡少

C.都种植冬小麦、春油菜D.两坡农业制约因素一致

10.C该山地垂直自然带丰富,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是干旱、半干旱地区。

山麓最常见自然带是荒漠带,与当地的水平自然带植被一致,C对。

胡杨林、云杉林是非地带性植被,A、B错。

冲积扇不是自然带类型,D错。

11.D根据图中不同海拔、南北坡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乙坡的植被百分比远远高于甲坡,森林耗水量大,说明乙坡水分条件较好,乙坡是迎风坡,北坡。

甲坡位于背风坡,南坡。

乙坡位于祁连山以北河西走廊,人口数量多,灌溉水源充足,光照充足,作物品质好,便于晾晒冬储,成为我国重要的玉米育种基地区,D对。

乙坡光照条件好,蒸发较多,C错。

甲坡不是育种基地,A、B错。

12.A对祁连山南、北坡山麓考察,发现该地河流径流量小,径流年际变化比华北小,A对。

人口分布南坡少,北坡多,B错。

南坡位于青藏高原,不种植冬小麦,C错。

北坡农业制约因素是水源,南坡制约因素是热量,D错。

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绝对变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

读2008~2014年祁连山山区逐时降水相对变率变化图。

回答下面小题。

13.祁连山山区逐时降水量峰值集中在傍晚,其原因是傍晚时分(  )

A.有冷锋过境,降水增多

B.近地面大气相对湿度达到最大值,且与高空的对流加强

C.西风势力增强,水汽丰富

D.人类活动减少,水汽容易上升

14.逐时降水特征与祁连山相似的是(  )

A.华北平原B.台湾岛

C.珠江三角洲D.四川盆地

15.祁连山全区降水相对变率最低值出现在12时前后,说明此时(  )

A.最容易发生洪涝灾害B.降水最稳定

C.降水量最大D.天气较晴朗

13.B午后气温升高,祁连山山区地面蒸发和植物蒸腾作用加强,傍晚时分近地面大气相对湿度达到最大值,近地面形成高温高湿的气团,该气团迫使近地面与高空的对流加强,形成降水,B正确;冷锋、西风和人类活动没有明显的日变化,即ACD不符合,所以选B。

14.D祁连山大部分地区夜间降水量大于白天,有明显的夜雨现象,成因是山谷风,四川盆地夜晚冷空气沿山坡滑入盆地底部,盆地暖空气被迫抬升,形成降水,D正确。

15.B降水变率小,说明降水稳定,B正确;降水变率小不易出现洪涝灾害;降水变率大小与降水量和天气无关。

所以选B。

下图为“祁连山冰川朝向玫瑰图”,它是把祁连山总的冰川条数和面积分成100份,其中每4份作为一个长度和面积单位,按不同的方向绘制而成。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6.祁连山冰川条数的分布()

A.北多南少B.南多北少

C.西多东少D.东多西少

17.东北和西北朝向冰川条数相当,但面积差异显著,主要影响因素是()

A.日照时间B.太阳辐射

C.降水量D.蒸发强度

16.A据“祁连山冰川朝向玫瑰图”可知,祁连山冰川条数的分布北多南少,故A项正确。

17.C影响冰川分布的因素主要有降水量、光照、坡度等等。

祁连山东北地区,受到西北风带来的充足水汽,在山前形成地形雨,降水丰富,故冰川面积较大,C项正确;同纬度地区,日照时间是相同的,故A项错误;太阳辐射量,两地相差不大,故B项错误。

我国某地的地理学习小组,观测并记录了某日到达该地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记录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8.推测该学习小组完成该观测的日期及当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12月10日晴朗B.6月5日多云

C.3月22日多云D.6月15日晴朗

19.根据材料推测该地可能位于(  )

A.小兴安岭B.祁连山地C.武夷山D.长白山脉

18.B因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于零的时间段是白昼,所以该地北京时间约6时30分日出,20时30分日落,昼长是14小时,昼长夜短,为我国夏半年,故A、C错误;从图中分析,正午前后,太阳高度角虽然大,但获得太阳辐射量却出现低谷,说明正午前后云层较厚,阻挡了部分太阳辐射,当日是多云天气,B项正确。

19.B因为当地该日昼长是14小时,所以当北京时间是13时30分时该地地方时为正午12时,该地较北京时间晚1小时30分,经度差约22.5度,所以该地经度约为东经97.5度,根据四座山脉所处经度位置,B项正确。

下图为东祁连山地植被垂直分布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0.图中①处的植被是(  )

A.温带荒漠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1.下列关于高山冰雪下界在东北与西南坡分布的高低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南坡高于东北坡;西南坡气温低、降水多

B.西南坡高于东北坡;西南坡气温高、降水少

C.东北坡高于西南坡;东北坡气温高、降水

D.东北坡高于西南坡;东北坡气温低、降水少

20.A东祁连山地①山坡一侧为河西走廊,河西走廊地处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发育的植被为温带荒漠带,答案选A。

21.B祁连山东坡为迎风坡,降水较多,多阴雨天,太阳辐射弱,气温较低,而西南坡处于背风坡,阴雨天少,晴天多,气温较高,所以高山冰雪下界西南坡高于东北坡,故答案选B。

下图示意祁连山北坡北大河支流柳泉沟上游某水文观测站(海拔3713m)多年8月1日至9月29日逐时径流量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8月份,影响该水文站逐时径流涨落幅度较大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B.气温C.蒸发D.下渗

23.与8月份相比,9月份该水文站逐时流量涨落幅度减小的原因可能是(  )

A.蒸发量增加B.下渗量增加C.降雪量增加D.地面反射率降低

22.B祁连山北坡属于非季风区,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少,逐时径流量不会因降水出现较大波动,A错误;据图可知,河流上游海拔较高,逐时径流量存在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

祁连山河水补给主要来自冰川融水,径流受气温变化影响,B正确;上游河流河道较窄,蒸发小,不会引起逐时径流量较大波动,C错误;下渗由植被多少、土质、河流水量、流速等决定,夏季植被多,流量大、上游流速快,土质变化不大,因此夏季下渗变化较小,不会出现周期波动,D错误。

据此分析本题选B。

23.C我国北方9月以后,气温下降较快蒸发减弱,A错误;据图分析9月份逐时流量减少,河流径流量也应在减少,下渗量减少,B错误;气温下降较快,9月份降雪量增加,冰面多为新雪覆盖,反射率增大,冰川消融明显减弱,致使河流径流量锐减,C正确;该地区深居内陆,受夏季风影响小,D错误。

据此分析本题选C。

地表蒸散是指地表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的总和,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系中水分运动的重要过程,是植物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的水分和能量来源,是陆面生态系统与水文过程的重要纽带。

读“祁连山海拔2600-3800m内某流城不同地表实测蒸散对比和降水逐月分配图”。

完成下面小题。

24.该流域地表实测蒸散年内的变化是(  )

A.林地土壤蒸散量一直小于草地土壤蒸散量B.春季植被土壤蒸散量大于秋季

C.生长期植被土壤蒸散量大于休眠期D.年植被土壤蒸散总量大于年降水量

25.该流域内7~8月林地、草地土壤蒸散量均由峰值转入下降通道,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气温开始升高B.阴雨天气增多

C.冰雪融水增多D.河流径流量变小

24.C图中显示,林地土壤蒸散量11月稍大于草地土壤蒸散量,12月和1月两者相同,因此A错误。

图中显示,该流域秋季(9~11月)草地土壤蒸散量和林地土壤蒸散量均略高于春季(3~5月),B错误。

图中显示,植被生长期内(4~10月份)植被土壤蒸散量大,休眠期内(11月一次年3月份)植被土壤蒸散量小,C正确。

图中显示,不管是林地土壤年蒸散总量,还是草地土壤年蒸散总量,均小于当地的年降水量,D错误。

故选C。

25.B从图中降水量变化曲线可知,该流域8月份降水量最多,因此阴雨天气多,气温相对较低,光照时间短,从而影响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导致8月份林地土壤和草地土壤蒸散量下降,选项B符合题意。

如果气温开始升高,土壤蒸发量和植物蒸腾量应增加,导致地表蒸散量增加,而当地气候大陆性强,7月应为月均温最高的月份,8月气温不会升高,排除A。

冰雪融水增多与地表蒸散量大小关系不大,且8月气温开始下降,冰雪融水增多的可能性小,排除C。

河流径流量变小与地表蒸散量大小变化关系不大,排除D。

故选B。

祁连山冰川融水哺育着河西走廊,冰川变化对于甘肃、青海乃至全国都意义重大。

祁连山冰川发育在海拔4000~5800m,近几十年来总体上处于退缩状态,读祁连山冰川条数、面积统计图。

回答下列各题。

26.关于祁连山南北两侧聚落数量差异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侧水资源较南侧丰富,聚落较多

B.北侧太阳辐射较南侧丰富,聚落较多

C.南侧纬度较北侧低,气候较温暖,聚落较多

D.南侧的地势较北侧低平,聚落较多

27.关于祁连山冰川变化带来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山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B.有利于当地耗水工业的发展

C.暂时缓解区域干旱缺水问题

D.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稳定和保护

26.A水资源是制约西北地区发展的重要资源。

根据材料中图文信息可知,祁连山北侧水资源较南侧丰富,故聚落较多,A正确;南坡为阳坡,太阳辐射较北侧丰富,B错误;南侧虽然纬度较低,气候较温暖,但是水资源缺乏,聚落较少,C错误;祁连山北侧为河西走廊,地势较为低平,聚落较多,D错误。

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27.C根据材料,祁连山冰川退缩,冰雪融水会暂时性有所增加,从而缓解区域干旱缺水问题,C正确;但从长远看,冰川面积减少,冰川融水就会减少,不利于山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更不利于当地耗水工业的发展,不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稳定和保护。

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下图是我国祁连山12800m至3800m高寒草甸生长期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之比随时间变化图,与地上生物量相比地下生物量较为稳定。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由图可知生长期内(  )

A.地下生物量逐渐减少

B.地上生物量逐渐增加

C.地上生物量总体增长速度快于地下生物量

D.地上生物量总体增长速度慢于地下生物量

29.生长初期比值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热条件好,地上生物量较大B.水热条件好,地下生物量较大

C.水热条件差,地上牛物量较小D.水热条件差,地下生物量较小

28.C根据图示信息,比值等于1时,地上生物量等于地下生物量,但图示显示,生长期内多数时间,比值小于1,即地上生物量总体增长速度快于地下生物量,且7-10月比值变化小,选C。

29.C生长初期,刚刚回温,融水也不多,水热条件差,地上生物量较小,故此时比值较大。

选C。

岗什卡雪峰是祁连山脉东段的最高峰,海拔5251.5米,山体由石英角闪岩、片麻岩、斜长角岩、基性火山岩等多种岩石組成。

山下的"七彩冰瀑"在白色"水晶"的基调上,有蓝有黄有绿……在高原蓝天白云的映村下,蔚为奇观。

在海拔4350米处是登山大本营,可仰观雪山,俯视祁连大草原。

图中示意"七彩冰瀑"。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0.岗什卡雪峰登山探险的最好时间是( )

A.1月、2月B.3月、4月

C.6月、7月D.10月、11月

31.“七彩冰瀑”色彩斑斓的原因是( )

A.七彩冰瀑太阳高度不同,太阳光入射角变化

B.七彩冰瀑多种矿物经水溶解并在流经地面沉淀

C.七彩冰瀑地形高低起伏,水体面积温度不同

D.七彩冰瀑结冰的水体中含有大量不同的矿物质

30.C岗什卡雪峰位于我国青藏高原,海拔5251.5米,气温较低,6月、7月气温较高,最适宜攀登。

31.B七彩冰瀑太阳高度相差不大;水体面积温度不同不会造成冰面颜色差异;根据材料可知,白色“水晶”是指结冰体,可判断出结冰体并没有五彩斑斓的颜色;该山体由石英角闪岩、片麻岩、斜长角岩、基性火山岩等多种岩石組成,矿物丰富多样,夏季冰雪融化,水体溶解了部分矿物质并使得矿物质在地面沉积,形成了色彩斑斓的奇观。

故选B。

热融地貌是指地下冰受热融作用形成的地形,又称热喀斯特地貌。

可分为两种类型:

热融沉陷,主要发生在平坦地面,沉陷后积水成为热融湖;热融滑塌,主要发生在缓坡地面。

活动有明显的季节性。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我国祁连山热融地貌的主要类型和形成时间是

A.热融地貌—夏季B.热融沉陷—秋末冬初

C.热融滑塌—夏季D.热融滑塌—秋末冬初

32.C由材料“热融地貌是指地下冰受热融作用形成的地形”可知夏季气温高,是热融地貌的主要形成时间;由材料“热融沉陷,主要发生在平坦地面”、“热融滑塌,主要发生在缓坡地面”因此祁连山热融地貌为热融滑塌,C正确。

祁连山冰川融水哺育着河西走廊,冰川变化对于甘肃、青海乃至全国都意义重大。

祁连山冰川发育在海拔4000~5800m,近几十年来总体上处于退缩状态。

下图为1956—2010年祁连山各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3.祁连山各水系冰川资源最丰富的是(  )

A.疏勒河水系B.黑河水系C.巴音郭勒河水系D.大通河水系

34.冰川中值高度是把冰川面积二等分的等高线高程,祁连山的冰川中值高度自东北向西南逐渐升高,主要原因是(  )

A.山体海拔逐渐降低B.山地坡度逐渐增大

C.降水量逐渐减少D.气温逐渐升高

35.祁连山冰川退缩对河西走廊地区的影响是(  )

A.地表径流持续增加B.地下水不断减少

C.降水量明显增多D.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33.A读图,根据图例,祁连山各水系中,冰川退缩面积最大的是疏勒河水系,但其退缩速率却很小,说明其冰川覆盖面积广,所以冰川资源最丰富的是疏勒河水系,A对。

黑河水系、巴音郭勒河水系、大通河水系退缩面积小,退缩速率较大,说明其覆盖面积小,B、C、D错。

34.C祁连山是西北-东南走向,东北坡是迎风坡,降水较多。

西南坡是背风坡,降水少。

山脉的冰川中值高度自东北向西南逐渐升高,主要原因是降水量逐渐减少,C对。

山体海拔、山地坡度、气温逐渐升高等不是主要因素,A、B、D错。

35.D祁连山冰川退缩,对河西走廊地区的影响是地表径流先增加,后减少,A错。

径流减少,导致农业结构发生变化,B对。

气候无明显变化,降水量不会明显增多,C错。

地下水先增加,后减少,D错。

祁连山脉,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

下图为祁连山东北坡局部植被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6.据图可知,针叶林带主要集中分布在海拔(  )

A.2600-3000米B.2800-3200米

C.3200-3400米D.3400-3800米

37.关于祁连山西南坡与东北坡自然带谱差异及其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A.西南坡丰富——基带海拔高B.东北坡丰富——基带海拔低

C.西南坡稀少——光照不充足D.东北坡稀少——水热更欠缺

38.推测全球气候变暖后,祁连山灌木林(  )

A.生长上限下降、下限不变B.生长上限和下限均提高

C.生长上限提高、下限不变D.生长上限和下限均下降

36.B图例中的云杉林和圆柏林均为针叶林,读图可知,云杉林和圆柏林面积最大的地带位于2800~3000米和3000~3200米,因此针叶林带主要集中分布在海拔2800~3200米之间,B符合题意。

图中显示,云杉林和圆柏林在海拔2600~2800米、3200~3400米、3400~3800米之间分布面积较小,因此排除A、C、D。

故选B。

37.B材料信息表明,祁连山脉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祁连山脉东北侧为海拔较低的河西走廊,西南侧为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因此山脉东北侧相对高度较大,西南侧相对高度较小,使得东北坡自然带比西南侧丰富,A错误、B正确。

祁连山西南侧为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因此西南坡自然带稀少,不是因为光照不充足,C错误。

东北坡为偏东风的迎风坡,且海拔较低,因此水热条件比西南坡稍好,D错误。

故选B。

38.C祁连山灌木林生长的上限主要是热量条件决定,大于3800米热量条件较差,灌木林很难生长,从而形成灌木林生长上限,当全球气候变暖后,海拔3800米以上地区热量条件变好,使得原来不适宜生长灌木林的地区可以生长灌木林,导致灌木林生长上限提高;排除A、D。

祁连山灌木林生长的下限主要是水分条件决定,海拔小于2800米的地区水分条件较差,很难生长灌木林,从而形成当地灌木林生长下限,当全球气候变暖后,海拔2800米左右蒸发略有升,但山上的冰雪融水量略有增强,因此水分条件并没有明显变化,因此灌木林生长下限不变,排除B,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近年来,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监测积雪变化已成为探测全球变暖、诊断区域气候与积雪相互作用的手段。

下图示意2001—2017年祁连山各海拔积雪面积与积雪覆盖率年际变化特征。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9.祁连山各海拔积雪面积与积雪覆盖率空间分布规律是(  )

A.海拔越低,积雪面积越大B.海拔越低,积雪覆盖率越高

C.海拔越高,积雪面积越大D.海拔越高,积雪覆盖率越高

40.祁连山海拔5000m以上的区域积雪覆盖率高,但积雪面积小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

A.山体面积小B.降雪数量少C.大气温度低D.大风日数多

39.D读左图可知,海拔2000—3000m处的积雪面积大于海拔5000m以上的积雪面积,小于海拔3000—4000m、4000—5000m的积雪面积,故A项错误,C项错误。

读右图可知,海拔越高,积雪覆盖率越高,D项正确,B项错误。

故选D。

40.A祁连山海拔5000m以上的区域积雪覆盖率高,但积雪面积小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山体面积小,导致积雪覆盖面积小,A项正确。

读图可知,从2000m到5000m,积雪面积都在增大,积雪覆盖率也在逐渐增加,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