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让个人隐私无所遁形.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071461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让个人隐私无所遁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网络让个人隐私无所遁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网络让个人隐私无所遁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网络让个人隐私无所遁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网络让个人隐私无所遁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络让个人隐私无所遁形.docx

《网络让个人隐私无所遁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让个人隐私无所遁形.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网络让个人隐私无所遁形.docx

网络让个人隐私无所遁形

网络让个人隐私无所遁形

  撰文王浥城网络让个人隐私无所遁形。

“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泰戈尔的这句名言正被重新定义

  隐私是人类最基本、最神圣的权利之一。

但在当下的新互联网时代,各国的法典都亟待修改,隐私的定义正被颠覆,在法律、哲学、道德、技术等层面上,隐私的边界正越来越模糊。

  1993年7月5日,彼得·施泰纳在《纽约客》上发表了一幅著名的漫画《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漫画讲述的是互联网的平等、自由和开放。

  而今,“在网上,人人都知道你是一条狗”,人们的行迹、习惯和选择,在电脑和手机上的每一次点击,所有的网络对话、电子邮件、照片、位置信息都可能被记录在案,一切的一切都被拿到了互联网的台面上来。

  网络正在让个人隐私无所遁形。

“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泰戈尔的这句名言正被重新定义——在互联网

  时代,“雁过无痕”只是神话:

只要你飞过,网上的痕迹便重重叠叠。

  网络泄露了多少隐私

  随着搜索、云计算等技术的兴起,个人信息不可避免地被记录在网上,每年互联网都会创造几乎没有边际的数字内容,其中不乏海量个人隐私,这些隐私藏在世界各地的服务器中,并可通过搜索引擎定向查找。

网络泄露个人隐私的事件,在现今网民的生活中可谓形式多样、层出不穷。

  谷歌和“脸书”成众矢之的

  你是否信任谷歌和脸书(Facebook)?

在美国和其他海外国家,谷歌和脸书提供的在线服务无所不在,包含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生活更轻松、更有趣的同时,如果你主动或者被迫选择“信任”,那么它们就会成为一头隐现不定的、没有节制的怪物。

  事实上,因为隐私话题,谷歌几乎成了法庭的常客,WNYC脱口秀主持BrianLehrer曾经质问谷歌CEO施密特,“在美国和世界各地,谷歌对用户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是否意味着谷歌需要联邦政府出面,将其作为公共事业单位来加以规范。

”虽然施密特的回答是“不”,但人们依旧无法乐观。

  由于在隐私管理方面曾经遭遇一系列麻烦,谷歌的隐私策略还算相对保守。

相比之下,脸书要更加激进。

扎克伯格去年曾公开表示,“用户不但真的越来越乐意分享更多不同种类的信息,而且也更公开地与更多人分享这些信息。

”其言论引发了不少争议,无论如何,对个人隐私的利用和商业化,让脸书获得了更多的收益和利润。

  早在2011年,脸书就曾被曝光有超过1亿注册用户的个人详细信息被“泄露”到互联网上,这个名单是作为可下载文件发表的,里面包含每一个可搜索到的脸书用户的个人简介、姓名等,名单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这也引发了人们对隐私问题的极度担心。

  “谷歌街景”也是一个备受诟病的服务。

一位英国妇女仅仅是上街遛狗,竟被谷歌街景摄影车“偷拍”,在网上发布了至少43张照片,谷歌地图在采集街景照片过程中严重侵犯个人隐私,已经引起很多国家民众的愤怒,起诉在各国此起彼伏。

更令人无法接受的是,在收集街景图片的同时,谷歌还偷偷从人们家中的无线热点捕获数据……欧洲的隐私调查官员正在调查和揭露更多类似事实。

  2012年8月,FTC(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因为谷歌公司跟踪用户而开出了2250万美元的罚单,并要求谷歌彻底停止追踪用户上网习惯的侵权行为;同年的11月,美国旧金山地方法院批准了FTC的这一处罚决定。

  平民生活被网络窥探

  与国外不同,中国的互联网隐私泄露更加贴近生活。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的一笔,常常会导致个人信息从各种渠道流向灰色地带。

  例如,经常网上购物的人对“秒杀”并不陌生,但就在这个正常网络行为的背后,却可能暗示着隐私的泄露,不法网店利用低价秒杀骗取用户大量个人信息,随后关门大吉,而等待消费者的则是电讯诈骗等各种困扰。

  又如曾有媒体报道,武汉一位小伙在地铁站邂逅了一位心仪的女孩,为了圆自己一个一见钟情的梦想,他在微博上发布寻人启事并最终找到该女孩。

人们在替小伙高兴的同时,也产生了反思:

女孩被曝光后如果生活受影响,又该如何是好?

  不久前,淘宝爆出泄露大量买家个人信息的新闻,与此同时,腾讯、XX、360、金山等国内互联网巨头都曾爆出过隐私漏洞,而且360、腾讯、金山等公司还曾为此展开口水战,以辩自己一个清白。

但究竟谁对谁错、孰是孰非,就连这些企业的主管部门都难断黑白。

  互联网分析人士指出,互联网公司窥探个人隐私的目的,主要有四类:

一是监测用户使用习惯,如记录用户网站浏览习惯、搜索记录等,用于向用户推送广告等,实现商业目的;二是监测网民电脑中其他客户端软件等的使用情况,主要用于打击竞争对手,此前腾讯与360大战就与此有关;三是个人隐私通过各种渠道被泄露,例如前段时间索尼游戏用户数据库被黑,就造成大量个人身份、社会关系、网银信息等泄露;第四,庞大的黑客产业链时时紧盯着网民,每年制造各种病毒和密码,从而无节制获取个人信息,在黑市明码标价销售,或用来直接诈骗牟利。

  隐私成了一个“伪命题”

  在现有法律架构基础上,人们依然享有隐私权,但人们却越来越难界定什么叫做隐私。

在互联网上,隐私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伪命题”。

在这个信息冗余的时代,我们已经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同时,我们每个人也在网络上无法消除自己的痕迹。

  技术专家的失望

  安全技术专家和作家布鲁斯·施奈尔对目前的全球互联网隐私现状表示失望。

他认为,互联网始终处于某种“监视状态”,不管人们承认与否、喜欢与否,所有的一切都在被跟踪。

谷歌在跟踪我们,无论是在其页面上或是其他的网页,脸书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它甚至可以跟踪非脸书用户,苹果则跟踪我们的iPhone和iPad。

  一位美国记者曾用一个专业软件进行测试,在36小时内,他发现有105家企业跟踪过其使用互联网的情况。

  布鲁斯认为,这就是无处不在的监视:

网民浏览的所有内容,所有的时间,所有数据永久保存。

当然,网民也可以采取措施,以防止这一点。

人们可以限制自己iPhone的位置信息,网页浏览时高级用户可以删除自己的cookies。

或者在脸书或是微博上取个别名。

“但渐渐地,这些操作变得无足轻重。

”布鲁斯无奈地说。

  被跟踪的方法实在太多了。

互联网、电子邮件、手机、网络浏览器、社交网站、搜索引擎,它们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须,人们不可能不使用搜索、不用微博、不上淘宝,只是因为存在一些看不到的“间谍行为”。

老实说,我们找不到替代品。

  这显然不是市场可以解决的问题,因为消费者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所有为我们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公司都有兴趣跟踪用户。

网民在登录一个网站时,对方几乎肯定知道你是谁。

就算不用cookies,还有很多跟踪手段。

美国卡耐基大学曾进行过一个实验,通过随机采集校园内学生的实时视频,然后利用脸书等社交网络比对后发现,最终有三分之一的人可以“认得出”——保持在互联网上的隐私,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网上,大家都是透明的

  十年前,美国企业在招聘人才时,不看简历,而是先去谷歌,看看他有没有不良记录,在各大论坛上的言论。

在今天的中国,很多单位在录用人员时,会先去“踩踩”求职对象的微博。

  北京邮电大学博士万震勇认为,如果你是官员或商界名家,如果你没有专业团队维护,千万不要开通个人微博。

只要看一看你关注了谁,谁关注了你,你和谁相互关注,你和谁的互动较多,之后再看看和你关系密切的人又关注了谁,被谁关注,说了些什么,基本上就可以确定你的性别、年龄、工作,甚至是姓名、生日、电话、交友圈和行踪。

  这并非危言耸听,类似的分析工具在网上已经有很多了。

如果说腾讯、XX、360分别雄霸聊天、搜索和安全领域,那么千万不能忽视搜狗的现实地位。

万震勇说,仔细想一想:

如果每次我的输入都被上传到了搜狗的服务器,那不就等于搜狗完全知道我在写什么了吗?

  “腾讯就不用细说了,你QQ上所有好友关系、微博日志、聊天记录都保存在腾讯的服务器上,腾讯想知道你的什么信息,是轻而易举的。

而XX又如何?

可能与谷歌差不多吧。

  “说实话,最让人担心的还是360。

云查杀功能一旦开启,你打开什么文件,使用什么软件,浏览哪个网页,都可能被360安全卫士监测并上传到服务器。

所以360想知道你干了什么,实在太容易。

  消费者的担忧

  对于无所不在的个人隐私泄露,消费者会怎么看?

  在加拿大,通过对1513位居民的电话调查发现,56%的人对于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没有信心。

有越来越多的网民已经下决心不安装,或卸载不安全的应用程序。

68%加拿大人认为,他们选择不使用某网站或服务的原因是他们对该网站的隐私政策条款表示不安。

  同时,颇有远见的71%的加拿大人认为,保护个人信息将是未来10年加拿大将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

  而在一个针对7000多名中国网友的投票调查中,“如果您被侵犯了隐私,您会采取什么措施?

”,对于这个问题,有69%的网友表示会追查并起诉;表示会无奈接受的网友占25%;表示会漠不关心的网友只占5%。

  当被问及“您认为,现有法律和机构能否有效帮助隐私受害人维权?

”有50%的网友认为不能,认为不好说的网友占41%,认为可以的网友占24%。

  据艾瑞发布的《2012个人网络安全年度报告》显示,国内70.0%网民对网络安全表示担心,其中33.3%持非常担心态度;而网民对网络危险的担心点集中在“金钱损失”和“隐私泄露”方面。

  互联网专家表示,如果你不想被这些互联网巨头们监视,最好的办法就是:

第一,让电脑“裸奔”,千万别装安全软件;第二,别看网页,别用搜索引擎;第三,绝对不要与任何人聊天,更不要上微博;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在电脑上输入任何东西。

  一位手机设计师曾表示,“我就是干手机这行的,我的手机里一个应用都不装,因为那会泄露我的隐私,我用的手机,你瞧,就是一个裸机。

  法律监管普遍滞后

  美国的互联网产业和立法水平都很高,对个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也很重视,但从近年开给谷歌“不疼不痒”的罚单来看,美国法律界和产业界对互联网隐私的观点也很暧昧。

  2000年4月21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制定了美国第一部网络隐私法——《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

到目前为止,美国并没有一部综合性法典为个人信息的隐私权提供保护,但是宪法、联邦和州政府制定的各种类型的隐私和安全条例,都足以承担起保护个人信息的重任。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86年颁布的《电子通讯隐私法案》,不过美国互联网人士认为该法案很多地方描述模糊,难以界定,目前正积极推动该法律的更改,以适应当前形势。

  欧盟在1995年制定了《欧盟隐私保护指令》,是网络隐私权保护的重要法规,对网络环境下的隐私保护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规定。

此后,欧盟陆续颁布了《电子通讯资料保护指令》和《欧洲电子商务行动方案》,相比之下,欧盟的互联网隐私保护法规可以看成是全球最健全的。

  在我国,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政协委员关注了互联网隐私保护问题,并建议国家加强立法监管。

  全国政协委员张小玲表示,“网络是面双刃剑,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得个人隐私更容易被扩散,网络安全与个人隐私的相关问题逐渐显露。

”她指出,一些企业通过技术手段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窃取个人及企业的隐私信息,不仅严重损坏了个人及企业的合法权益,而且也不利于互联网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黄泽民则表示:

“一些软件提供商利用技术优势窃取用户信息,并将信息与广告商分享并从中获利,实现商业利益最大化,这种行为已经对社会公众的生活造成恶劣影响。

  张小玲建议加快《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进程,对拥有客户个人信息的企业,依法设立独立的信息保护系统和信息披露审核机制。

  个人隐私保护的10个基本常识

  1.采用匿名方式浏览;2.进行任何网上交易或发送电邮前,切记阅读网站的隐私保护政策;

  3.安装个人防火墙,以防止个人资料和财务数据被窃取;

  4.使用保安软件或防火墙以防止黑客攻击和间谍软件等;

  5.在网上购物时,确保已采用安全的连接方式;6.密码及个人资料,谨记上网时不要向任何人透露;

  7.经常更改你的密码,使用包含字母和数字的七位数以上的密码;

  8.在不需要文件和打印共享时,关闭这些功能;9.不要打开来自陌生人的电子邮件附件;10.可以利用网络安全公司的实时检查;

  链接泄露个人隐私的5个最大“后门”

  cookies

  对,就是央视315晚会曝光的cookies。

无形的cookies跟踪用户的个人数据和上网习惯,它在互联网广告中的应用正被广泛普及,借助cookies,营销人员通过庞大的数据库进行精准营销。

虽然2012年美国政府提出加强隐私立法,但cookies捕捉用户习惯并不在“打击”名单内,Firefox等主流浏览器并没有被管起来。

  云端的海量数据

  Gartner预测,到2016年,36%的美国消费信息将被保存在云端。

存储在云中的个人数据“产权”究竟属于当事人还是公司,至今仍无法律明确界定。

现状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信息驻留在谷歌、XX或是亚马逊等各种互联网公司的服务器上,如此众多的文件在云端长期存储,很多“敏感”内容并没有被及时删除——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你的种种个人信息。

  位置信息

  越来越多应用中的地理位置信息正在“出卖”你。

通过位置信息,商家可以随时将促销信息推送给你,购物狂可能会很高兴,但有调查显示,41%的消费者对此表示担心。

未来,如果你的老板准确知道你的行踪,抱怨你工作不尽心的时候,出卖你的首要“告密者”,或许就是手机。

  个人照片泄露

  乐于分享的你习惯将自己或是孩子的照片发到网上,一开始你和你的朋友会感到新奇,但当你了解到这些人脸信息将永远保存在互联网上之后,你就高兴不起来了。

在诸如脸书这样的公司,世界上最庞大的人脸识别系统正在建立中,同样,微博、社交网站和苹果公司等也对你的脸感兴趣,你的脸正在互联网上成为真正的“大众脸”,未来各种针对“脸”的应用正在加紧开发。

  以“安全扫描”的名义

  你可能不是一个恶意的黑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的网上活动不会被扫描,而扫描的目的可能是防范互联网犯罪。

目前,针对互联网用户的“安全扫描”大都来自政府和大公司,他们有充分的理由这么干。

海外媒体报道,美国政府计划针对金融机构、公用事业和运输公司,扩大对其互联网流量的扫描和监控,其中的潜在风险不言自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